告知x线钡餐前的准备工作。
    “我也认为高位小肠肿瘤的可能很小。因为触诊检查时,虽然有摸到一个巨大包块,但是相对固定。如果是小肠肿瘤,它的恬动性比较大。”
    李敬生查这个钡餐造影,主要还是想要看看胃壁层的情况。
    特别是胃黏膜肥厚与僵硬部位的活动情况。
    ……
    三天后,患者的气钡双重造影结果出来了。
    胃与十二指肠未发现龛影与充盈缺损,胃腔也没有明显变窄,没有明显潴留。
    胃窦大弯黏膜存在变粗,并且蠕动减慢。
    钡剂通过幽门的速度很慢。
    放射科出具的诊断意见为胃窦炎。
    李敬生对于这个检查结果,充满失望。
    本以为做个x线钡餐,肯定能有很大的收获。果然是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他看着出来的检查结果,眉头深锁。
    现在,他的处境非常被动。
    给患者查完胃镜,没能查出病因时,他就已经感受到患者和家属对他有些失望了。对他的信任度也下降了很多。
    现在费了三天时间,折腾了许久,终于完成了补充检查。
    可是仍然没能查出病因。
    患者和家属会怎么想?
    地方医院查了两个月都没能查出来的病,果然不是那么好查的。
    下次再遇到这种患者,一定不能把话说得太满。
    钡剂造影查不出来,那如果换成超声内镜呢?
    李敬生直到此时才觉得连涛的水平和经验,肯定超过自己不少。因为连涛当时就建议他给病人做超声内镜检查。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检查结果没出来前,谁也不敢说做超声内镜就一定是正确的。
    这里面仍然存在概率问题。
    他皱着眉,苦苦思考着患者可能的病因。
    钡剂经过幽门时变得缓慢,会不会是浸润型胃癌?
    患者的症状中,出现了明显的胃痛,病灶在胃部的可能最大。
    在胃部没有明显溃疡的情况下,癌痛的机率很高。
    现在给患者做超声内镜,必须考虑到胃部没有钡剂潴留才行。
    尽管患者做完气钡双重造影后,立刻做了洗胃,把钡剂排空。但是出于慎重,查超声内镜前,肯定需要再查个x线透视,确定胃内无残钡才能做超声内镜检查。
    而且患者采用药物治疗一个多月,并没有获得明显疗效。
    这说明患者的病情在内科治疗的意义不大。
    应该考虑到外科接受治疗。
    他不由再次把诊断焦点对准了浸润型胃癌。
    首先,病人的病灶极为隐蔽,除了胃壁胀大,僵硬,做了那么多检查,几乎没有更多的发现。
    其次,患者的x线钡餐造影虽然没能查出病因,但是对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打消了李敬生的一些疑虑,让他的诊断方向更明确,更清晰。
    另外还让他的诊断有了重大突破。
    可以锁定浸润型胃癌这个比较难诊断的疾病种类。
    只是还有一些疑点没弄清。
    他强迫自己冷静思考,这个病的诊断不能操之过急。
    越急,越容易乱了分寸。
    提出让患者再补做一个超声内镜检查前,李敬生决定去拜访一下放射科的医生。
    放射科的医生,水平有高有低,他们有些厉害的,比专科的主任医师还厉害。片子还没出来,他们就能大致给出诊断结果。
    而且八九不离十。
    水平低的,基本上是那些混日子的医生,或者是新人医生。
    李敬生认为放射科的医生给出的诊断结果是胃窦炎,这肯定是一个错误的诊断结果。
    对方是个半吊子,还是新手医生,他不清楚。
    找了连涛一打听,出报告的这位贺敏医生已经下班了。
    医技科的医生就这一点好,从不用加班。
    更不会出现下班了,心里还惦记着病人的病情,一个电话被召回医院抢救。
    医技科的医生按点上班,按点下班。
    工作量比较集中,不用加班,下班后不用管病人。工资好一点的能到两万左右,算是医生队伍中的中上水平。
    李敬生问到了这位贺敏医生的电话,打了过去。
    “请问是贺医生吗?”
    “我是!请问你是哪位?有什么事吗?”
    可以听到那头有打游戏的声音。
    看来这位贺医生下班后,选择放松放松。
    “您好,我叫李敬生,是消化内科连涛主任的朋友。想跟您打听一个病人的情况,有一位姓林的患者,做的是x线钡餐检查……”
    李敬生把情况说了一下。
    “哦,你好你好!那个患者查了没什么大毛病,应该不是你们怀疑的胃癌,感觉胃窦炎的可能性很大。”
    贺医生听到李敬生自我介绍身份后,态度热情了不少。
    医生与医生之间,基本上都这样。
    大家有机会认识,就会尽量搞好关系。这也是一种人脉资源。
    “这个患者的病因确实很难诊断。这么晚还打扰到您,我想问问,患者做完钡剂造影后,钡剂排空的速度快吗?”
    “唔……当时他的钡剂排出速度很慢。”
    贺医生仔细回忆后说道。
    “那他的胃腔有缩窄现象吗?”
    “胃腔没有明显缩窄,不过我感觉他的胃上部存在轻微收窄。这种现象在给别的患者检查时,也会经常遇到,一般不太严重的话,我们出报告时就认为果正常的。”
    “好的,谢谢您给我提供这些宝贵的检查信息。不打扰您了,再见。”
    “再见!”
    两人结束聊天。
    李敬生问到了一些想要了解的信息。
    这些内容不会出现在报告上,但是对于病人的诊断却很有意义。
    钡剂排空时非常缓慢,然后胃上部存在一定程度的窄缩。
    应该属于渐进式的那种。
    如同一个麻袋的袋口慢慢收紧。
    这种通常称之为革袋状胃。
    只是这个患者不太明显,可能还在疾病早期阶段。随着病程不断进展,慢慢会有所加重。
    “革袋状胃,这不就是典型的浸润型胃癌的特征之一吗?胃黏膜肿大、僵硬,时间久一点,会使得黏膜皱壁消失。到时候,查钡餐造影时,会更清晰。
    现在尚处于早期阶段,所以只是症状初显。”
    李敬生经过仔细梳理后,基本认定患者就是浸润型胃癌无疑。
    现在有了这个初诊结果,再让患者补做一个超声内镜,也就理直气壮多了。
    他这次没有直接找患者谈话,而是找到患者的父母。
    把他们带到走廊上。
    “叔叔,阿姨,给你们儿子做的检查结果已经出来了。虽然医技科的医生出报告时写的是胃窦炎,但是根据我的经验判断,你们儿子的病很可能是早期胃癌。”
    李敬生直接说道。
    “癌!”
    患者的母亲听到是早期胃癌,如同晴天霹雳,捂住脑袋靠在墙上。
    老头也是脸色如土,半晌没说话。
    尽管他们在儿子治疗一个多月,病情不见好转时,内心已经有了一些准备。但是真的从医生口中说出来,他们仍然有些难以接受。
    “你们别着急,千万别着急,这也只是我个人的初诊结果。想要获得最终的诊断,还需要做进一步检查。而且就算真是胃癌,从种种迹象表明,应该是早期胃癌。只要科学合理治疗,根治的可能性非常高。
    要是诊断出来是胃癌晚期,我找你们谈话的语气也不可能这么轻松。”
    李敬生担心老俩口被吓出病,赶紧出声安慰。
    诊断结果肯定要告诉家属。
    早晚要说,这个没办法逃避。他们也必须面对现实。
    “李医生,我这这么个娃,找了很多专家都看过了,都没给我孩子把病查出来,你的医术高明,可一定要救救我娃儿呀!”
    患者的母亲缓过神以后,紧紧抓住李敬生的胳膊,带着哭腔恳求他。
    “阿姨,癌症并非绝症。早期癌症根治起来要容易很多,您千万别太过担忧,一定要把身体保重好。既然你们找上了我,肯定会全力以赴,想方设法还你们一个健康的儿子。”

章节目录

苟在诊所练医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江边鱼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边鱼翁并收藏苟在诊所练医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