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了,36,9度,正常体温。”
    一般只要不超过37度,基本上被认定为正常体温。
    医院的低烧标准就是37度。
    当然,有时候,一些有经验的医生,并不会教条主义的只看体温一项。
    如果病人同时还有其它症状,并且反应晚上发烧,或者浑身乏力,存在一些发烧的表现,那同样可以诊断为低热。
    “大哥,你在别的医院检查过吗?”
    李敬生询问患者。
    “有查过一次,医生告诉我,要明确肿瘤的性质,最好的办法就是病理活检。我最终没有答应,直接走了。”
    患者是一位皮肤略有点黝黑的大哥。
    应该有四十多岁。
    与林医生比起来,老得像是林医生的父亲。
    这也说明从事的工作不一样,衰老速度也会不一样。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往往更容易衰老。
    “他这个做手术可以做,虽然距离颈椎极近,但是只要手术时小心一些,风险会比较低。”
    李敬生说道。
    随即话锋一转“但是他的肿瘤性质并没有明确,我怀疑里面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瘤子,而有可能存在脓腔。”
    他现在的触诊本领越来越强。
    一个包块,基本上摸一摸,是个什么性质,心里就能有底。
    第508章 争执,林医生臣服
    这种仅凭触诊,就能断定包块性质的本事,仅有少数经验极其丰富的医生才能掌握。
    他得益于摸骨术以及切开术的刀感反馈,让他的双手拥有极其敏锐的触觉。
    判断力也远非一般的主任医师能比。
    刚才触诊这个包块时,那种独特的回弹性手感,甚至能够隐隐感知到肿包内有着一定真腔。
    正常的肿瘤,不管是良性还是恶性,都不可能有这种古怪的手感。
    肿瘤的内部形成真腔,基本上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化脓了。
    一些位于肌层深处的脓腔,在特定情况下会形成密闭环境。它们与周围的正常组织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会导致病人出现一些炎症反应与疼痛,但是这个脓腔始终不破。
    最终形成了这么大的一个肿包。
    如果是在真皮层或者表皮层形成的炎症性化脓,要不了多久就会形成一个白包的小脓球。
    用针直接挑破表皮,脓液即可挤出。
    一般挤干净脓液后,很快就能康复。
    这种表皮的脓球一般都很小。最常见的是毛囊炎产生的化脓。
    但是这位患者的脓腔在肌层深处,身体本身具备一定的吸收能力。
    不管是脓液还是内部出血,又或者其它积液,都能够慢慢吸收干净。
    比如有的病人颅内出血导致积液,医生经过诊断后,认为可以自行吸收,那就可以避免做开颅手术。
    还有胸腔手术后,往往会出现术后出血。
    术后的前几天会设置引流带或者引流管,等到差不多以后,会取掉引流管。
    这时候,胸腔内的其实仍然有可能产生积液。
    但是身体会把它慢慢吸收干净。
    脓液与普通积液的性质不同,它具有一定破坏性与毒害作用。
    它往往能够引起正常组织坏死,化脓,甚至还有可能引起脓毒血症,败血症等。
    所以,医生处理患者的脓腔时往往很慎重。
    “后脖子上的肿瘤多以淋巴瘤、甲状腺肿瘤、转移性肿瘤居多。偶尔也有脂肪瘤、皮囊腺脂瘤等。但是像这么大一个包,而且时间已经长达五年之久,里面存在脓腔,我从事普外工作十七载,却还从来没有遇到过。”
    林医生听了李敬生的诊断后,显然不太赞同他的观点。
    肿瘤的类型很多。
    后脖子是一个比较容易出现肿瘤的地方。
    长在这个位置的肿瘤,最怕的就是恶性淋巴瘤。
    “林医生认为这个包块属于什么类型?”
    李敬生淡淡的问道。
    “患者反应这个包块已经出现五年以上,近段时间开始快速增大,并且伴随剧烈疼痛,所以我认为很可能是一个不好的瘤子。有些肿瘤,不能以手感的硬度来判断它的性质。我割过很多恶性腺瘤,摸着很软,但是病理检测的结果为恶性。”
    林医生这是第一次与李敬生在诊断意见上有巨大分歧。
    两人平时也展开过一些病情、病因的讨论,就数这次的分歧最大。
    “医生,恶性是什么意思?就是癌的意思吗?”
    患者在旁边听着两位医生讨论,当他听到摸上去较远的包块,有可能是恶性肿瘤时,显得十分紧张。
    这年头,大家不怕流感,不怕各种炎症,就怕癌症。
    别的病能治好,癌症却很难治愈。
    如果是晚期,更是直接丧失手术治疗的机会。
    “先别担心,你这个包块到底是什么性质,只有等到切下来,做了病理检测才能算数。”
    李敬生安慰患者。
    在他看来,患者的这个包块很可能是一个良性包块。
    “你们这里能帮我割了不?”
    “能!”
    李敬生回答得很干脆。
    “那就拜托两位医生了,帮我割了吧!”
    “这么大个包块,为什么不考虑到大医院做手术呢?”
    林医生问道。
    “大医院说着好听,贵得要命,技术可能还没你们阳光诊所好。我是这里的老居民,我知道你们诊所的医术非常好。就在你们这里割。”
    患者执意要在这里做手术。
    “照个b超,然后再给安排手术。”
    “成!给我弄就可以了,要多少钱,让我老婆交费。”
    患者很是豪爽。
    ……
    照了b超,显示包块内部存在低密度影。
    这让林医生变得有些不自信了。
    因为低密度影,不管是灰色,还是暗色阴影,都有可能是积液。当然,也有可能是囊肿。
    因为这个手术涉及头颈部,而且包块的直径很大,手术风险相对会很调。
    林医生一个人并不敢做这台手术。
    患者做了净皮处理后,由李敬生与林医生一起为患者手术。
    这也是两人真正意义上,第一次联手做手术。
    “切掉这么大一个包块,他的脖子上恐怕还得植一块皮才行。”
    林医生与李敬生进行着术前讨论。
    “我建议先切开肿瘤看看里面的情况,如果有脓腔,需要先切开引流,然后清理脓肿,清创,确定这个包块的性质。”
    李敬生依然认为这个包块内有着脓腔。
    “那好吧,听你的,先切开看看。”
    林医生同意了。
    没办法,李敬生是老板,这种情况下,他只能让着老板。
    “蒙洛,利多卡因!”
    “给!”
    蒙洛跟李敬生搭台很多次了,彼此之间的配合相当默契。
    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手术护士,不但基本功扎实,专业水平很高,而且在工作中善于跟主刀医生配合。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想法。
    护士也一样。
    她们很多时候并不会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遇到一些明显问题时,她们有可能坚持自己的想法。
    这种情况下,医生与手术护士之间的配合就会变得不那么默契。
    甚至有可能发生争吵。
    在手术过程中,主刀与巡回老师发生争执,较为常见。
    很多人认为巡回护士就只是负责手术室的无菌管理。这是很肤浅的认知。
    好的巡回护士,甚至可以纠正主刀在术中的一些致命错误。

章节目录

苟在诊所练医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江边鱼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边鱼翁并收藏苟在诊所练医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