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出血异常,同样会带来巨大麻烦。
    “四十分钟做完,有不小的难度,但是可以尝试。只要咱们团队配合默契,应该问题不大。”
    李敬生决定挑战一下。
    上次那台早期肠癌手术后,他做了很多总结,认为手术时间完全还能够大幅缩短。
    上次是因为第一次用盐水在肠道黏膜层下面冲开一条通道,供内镜手术刀通行,他非常担心弄破患者的肠子。所以每一步都做的小心翼翼。
    这次再做类似的手术,他有了一定经验,速度可以加快许多。
    还有,这次需要剥离的肿瘤要略小一些,时间又能少一点。
    李敬生经过慎重考虑后,接下了这台手术。
    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再加上该做的检查都已经做完了。术前准备工作也基本不用长时间准备。在家属的强烈要求下,李敬生当天就带领团队给患者把手术给做了。
    整个手术过程比他预想的还要更顺滑。
    耗时31分钟。
    如果是传统手术,要把空肠的这颗肿瘤切下来,哪怕是技术非常熟练的老主任医师,至少也会需要三小时以上。
    他只用了六分之一不到的时间,就把手术做完了。
    不得不说,这是他在内镜手术上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手术时间大幅缩短,手术质量却反而提升了。
    病人在术后十二小时,已经吃了流食。
    据连涛反应,病人夸李敬生手术做得好。老教授在没做手术前,吃东西很容易呕吐。
    而且老是觉得腹胀。
    食物卡在空肠那里下不去,患者自然会觉得左上腹发胀。
    现在肿瘤切掉了,空肠又恢复了正常,老教授吃东西也就变得前所未有的舒坦。
    傍晚,下班后,李敬生去人民医院给患者做肠镜检查。
    顺带看望了一下两位经他手术的病人。
    那位肠癌早期患者已经在积极准备放化疗,老教授则是靠坐在床头,在阅读着报纸。
    “于教授,今天感觉身体怎么样?有没有好一点?”
    李敬生一进病房,老教授的家人立刻站起身,以示尊敬。
    “不是好一点,而是非常好。我在没有做手术前,哪怕只是喝两口水都觉得难受。也说不上来,就是觉得肚子这个部位胀痛。现在再也没有这个事了。
    我已经喝了两碗粥,还吃了一块面包,一点腹胀的感觉都没有。
    小伙子,当初选择请你做手术,真是太明智了。”
    老教授放下报纸,笑着跟李敬生交谈。
    老人家性格乐观开朗,是从事新闻学行业的。在学校教书多年,据说学生满天下,在业内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李医生,我爸这已经是第n次夸你手术做得好。他逢人就说你的医术高超,还说现在的年轻医生比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医生还要更高明。”
    老教授的女儿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笑着夸他。
    只要手术做成功了。往往都是这种皆大欢喜的局面。
    如果手术没做好,搞砸了,那就又是另个画风了。
    “如果你们觉得手术做得好,那就帮我多多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内镜手术。当他们遇到无法做传统手术时,也就相当于多了一条救命通道。”
    李敬生以前还会笑着谦虚推让。
    但是前阵子,他能接到的肠镜高端客户越来越少,让他意识到,名气也很重要。
    让患者帮忙宣传,也是最具说服力的一种宣传方式。
    “没问题啊!我肯定会向身边的朋友,同学,同事们多多宣传。”
    患者的女儿爽快答应。
    “我爸已经帮你宣传了。他的学生来医院看他,来一个,他就夸你的手术做得好,救了他一命。还说了内镜手术的很多优点。他们有的还对我爸做了一次采访,有可能会写一两篇相关的新闻稿。”
    听到老教授这么卖力的帮助自己做宣传,李敬生也是特别感动。
    “谢谢,谢谢!我的医术算不上高明,但是您帮忙宣传内镜技术,这是大好事。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内镜,知道内镜不但能做各种检查与探查,还能够治病。”
    新兴技术,想要让人们接受,这需要时间。
    更需要媒体多宣传。
    医生进行宣传,因为身份的原因,很容易被老百姓当成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这会让可信度大幅下降。
    媒体来宣传这些新技术,并且有着真实的病例,这就很容易让人接受了。
    ……
    隔了三天的样子,一些相关报导果然出现在了自媒体平台。
    “李敬生医生率领阳光医疗团队治好一位患空肠癌症的年迈教授,带你体验不一样的内镜手术。”
    “原本需要三小时以上的手术,李敬生医生只用了31分钟。”
    “内镜手术取得重大突破,李敬生医生把禁忌症改变为适应症。”
    各种报道开始在自媒体平台快速发酵。
    在这个互联网信息高度发达的年代,人们可以尽情的查看网上的种种新闻,要闻,增长见识。
    医学,本身就是一个关注度极高的话题。
    消化道肿瘤,占据了众多肿瘤的三成以上。
    上至口腔癌,下至直肠癌,应有尽有。
    而且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化道癌症连年直线上升。
    胃肠镜的普及,也让很多不幸患癌的患者得以在癌症早期查了出来。
    内镜手术也不算什么新鲜话题了。
    在国外已经有了多年历史,被引进国也已经有了几十年历史。
    八十年初的时候,从国外引进,并且逐渐应用于临床领域。
    从最早的只能做一些探查,到后面发展成了胃镜、肠镜、食管等部位的检查。再到现在直接通过内镜做手术,切除病灶,或者干预病症。
    只是内镜手术一直以贵闻名。
    治疗效果,一直广受诟病。而且有很多手术并不适合做内镜。
    要说最出名的,当属阑尾炎切除术。
    以前要开腹,在麦氏点取一个切口。这会在肚子上留下一道很长的难看疤痕。
    内镜手术来解决阑尾炎,则是让这个手术变成了一个小手术。
    随治随走,甚至都不需要住院。
    这一波铺天盖地的宣传,直接让李敬生、阳光医疗团队,被很多人了解。
    同时,阳光诊所的热度也再次蹭了上去。
    出名以后,李敬生接到的高端活变得越来越多。
    甚至开始有一些省外的患者专门坐飞机来找他。
    江离市的高端医疗市场就只有这么大,李敬生的高端医疗业务量不断增加,这也使得九鹏国际医院开始出现断崖式下跌。
    在九鹏国际医院的院长办公室内,一名黄头发,蓝眼睛的半百男子正在呼呼的喘着粗气。
    地上有着被撕碎的报纸,还有摔了一地的办公用品。
    就连办公用的电脑显示器都被他给砸了。
    “气死我了,真是气死我了。我们九鹏国际医院花了那么多钱投广告,不但没能阻止阳光医疗团队的崛起,反而让这个小诊所团队越做越大。
    你们看看,人家都不需要花钱,就有大量的媒体人帮他做广告宣传。
    人家一个三十岁不到的小伙子,发明的新式内镜手术,现在已经成了内镜手术的新标准。
    你们也都是内镜方面的专家,怎么连个年轻小伙子都不如?
    别忘了,你们的漂亮国绿卡,可是我帮你们想办法办下来的。我能让你们获得我国国籍的机会,也能让你们失去。”
    这位暴怒无比的院长,应该就是那位国外的大法官了。
    看着李敬生一分钱没花,直接成为了内镜手术领域的标杆。
    创新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更是成了行业标准。
    这一波,让那小子赚猛了。
    九鹏国际医院哪怕花一个亿砸在广告上,也达不到这么好的宣传效果。
    事实证明,实力足够强大时,一切皆可破。
    “院长请息雷霆怒火,咱们医院的手法正骨就发展得很不错。内镜手术方面,是否也可以效仿一二?”
    一名四十七八岁的内镜医生,擦着额头的汗水。
    好不容易获得了绿卡,可以让家人有移民最先进国家的机会,他们可不愿意失去。
    而且在九鹏国际医院的待遇相当不错,他们要是离开了这里,再想找这样一份优越的工作,太难了。
    “都是猪脑子吗?手法正骨免费,难道内镜手术也跟着免费?你们每个月的工资怎么来的?这么大一家医院,方方面面的开销大到超乎你们想像。
    内镜业务是咱们医院最重要的收入之一。
    要是把内镜业务免费了,医院要不了两个月就得破产。”
    院长痛骂着几位医生与医院的运营官。
    私营医院在管理上通常较为混乱,大家都是凑在一起,只为了赚更多的钱。
    “我是指内镜检查免费,内镜手术收费。”

章节目录

苟在诊所练医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江边鱼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边鱼翁并收藏苟在诊所练医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