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觉得与患者、家属打交道的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心理上也有一些改变,以前遇到稍微有点难度的患者,总会情不自禁的想着找老师帮忙。现在不会了,我会努力的尝试着自己去解决。”
    叶辉的这种心理改变,与李敬生当初何其相似。
    “老师,啥时候也让我独立坐诊呗!看着叶辉、刘宪两人已经能够独立坐诊,真是太羡慕了。”
    晋炎羽也学习了摸骨术,而且正骨技术并不比叶辉,刘宪差多少。
    但是李敬生不让他独立行诊,他也没办法。
    “你想独立坐诊是为了什么?为了出风头?为了能够成为英雄?又或者不再受到我的管制?”
    李敬生颇有深意的看着晋炎羽问道。
    “就是觉得技术学得差不多了,想要在病人身上检验一下呗。没想过要出什么风头之类。”
    晋炎羽这话,怕是他自己听了都脸红。
    这些学生里面,就数他最爱出风头。
    有一点点本事,恨不得把条内裤都给抖出来。
    “炎羽,咱们当医生的除了赚钱养家,最主要的是能够学以致用,帮助病人解除疾苦。救危解厄,这是咱们学医的初衷。如果有一天,你理解透了我这句话,我就允许你开设第五手法正骨门诊室。不然,你就一辈子给我当助手。”
    李敬生算是给他交了一个底。
    “好吧,给您当助手也挺好。”
    晋炎羽嘴上说得漂亮,心里怕不是这样想的。
    “这可是你说的哈,那就给我一直当助手吧!”
    李敬生挑挑眉。
    “呃……如果有机会我还是想独立行诊。学医的初衷,不就是治病救人吗?还有什么更深层的含义呢?”
    晋炎羽苦着脸,皱眉思索。
    叶辉则是掩嘴偷笑。
    每个人对学医的理解都不一样。
    “炎羽,你现在理解的应该只是字面上的意思。老师指的是治病救人这四个字的深刻含义,是你在行医过程对这四个字的感悟。”
    陈医生在医术上比较菜。
    但是为人处事方面还算有些天赋。
    “懂了,我会好好去领悟的。”
    晋炎羽茅塞顿开,眼神也变得明亮。
    杨鲁庆则是低着头,保持着他的沉默。从那次遇刺事件后,他在这个团队中的地位基本上到了末端。
    “鲁庆,今天你给患者复位腕关节时,力道大了点。特别是六龄以下的儿童,复位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骨骼很嫩气。虽说儿童的骨骼韧性特别好,但是复位时的动作过于粗鲁,力道过大,很容易造成骨膜损伤,甚至造成关节腔破坏,从而引发无菌性炎症。”
    骨裂一般不易造成。
    李敬生以前没有留意到这个问题。
    因为他本人给患者手法正骨时,自身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技术也已经很好了,对力道的把握,能够自然而然的达到一个刚刚好的水平。
    他能达到这种程度,学生们却很难达到。
    今天,他的摸骨术晋升到登峰造极后,正好杨鲁庆给一个腕关节移位的儿童治疗。事后,他这个当老师的给孩子摸骨复查,看看是否已经复位成功。
    经过仔细检查后,他发现孩子的骨膜居然有一些损伤。
    从骨伤的新旧程度,以及一些细节,他几乎可以肯定,骨膜上的一些伤,就是杨鲁庆在复位过程造成的。
    好在并不严重。
    当时家属和患者在场,李敬生没有说。
    现在找到机会,给几个学生提醒一下。
    “明白,下次我会注意的。”
    杨鲁庆点点头,态度诚恳。
    “老师,我想跟您说件事情。”
    杨鲁庆犹豫再三,抬头看向李敬生。
    “你说吧!”
    李敬生看他一副很郑重的样子,也不知道这小子想要说什么事。
    “我想离开您一段时间,不管我做什么,请您相信我,永远都是您的学生。”
    “杨鲁庆,到底啥事啊?说得这么神神秘秘。”
    黎丽问道。
    “过段时间你们就知道了。”
    杨鲁庆不肯说详细原因,只说要离开李敬生一段时间。
    “我相信你。”
    李敬生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励。
    而且没有追问是什么事情。
    杨鲁庆则是回以感激的笑容。
    吃完饭,李敬生去住院部找女朋友。现在比较闲,正好可以帮欧晴岚多诊断几例疑难病例。
    只是骨外科现在接诊到的病人数量在不断下降,吴教授又是骨外科最弱的一个,受到的影响更明显。他们第二组的病人,日益减少。
    如果两三个月内没有改观,到时候肯定会裁员。
    医院最常用的手法是让部分医生或护士回家呆着,但是会给他们发放基本工资。
    毕竟培养一个人才非常不容易。
    万一医院的业务回暖,想要临时招人很不现实。
    李敬生到了住院部后,并没有急着去办公室,而是跑到护士台询问那个双腿屈曲,无法伸直的患者住在哪间病房。
    “没有这样一个病人啊!”
    护士妹子满脸茫然。
    她们还特意帮李敬生翻看了上午办理的住院病人,确实没有一个这样的患者。
    李敬生顿时感到有些不妙。
    那个患者是他的抖音粉丝,本来说得好好的,答应住院做进一步检查。现在患者没有住院,如果去了其它大医院还好。
    就怕跑到对面的魏氏医骨馆手法正骨去了。
    十有八九会出大问题。
    骨结核是一种很可怕的骨病,发展到那位患者的程度,如果强行手法复位,很容易致残。
    这时,李敬生的手机响了一下。
    有人发微信过来了。
    他拿出手机查看。
    是母校的老师发过来的祝贺信息。
    “李敬生,非常棒!你写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已经在国内医学期刊爆了。校长让我告诉你,学校以培养出了你这样的优秀学生为荣。”
    “谢谢老师和校长的关心。”
    李敬生回了一条信息后,正准备上网查看一下那篇论文的情况。
    说实话,他发表了以后,基本就没管了。
    上次投稿完了后,那边告诉他审核进度,终审是昨天通过的。
    没想到今天就爆了。
    果然还是要有编辑推荐才行。
    刚打开网页,又有电话打进来了。
    这回是狄教授打过来的电话。
    李敬生就是给狄教授担任助教。虽然只是名义上的助教,但是两人一直保持着来往。
    狄教授会时不时的鼓励李敬生把手法正骨的理论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然后争取发表一些有科学依据的学术论文。只是李敬生实在太忙了,而且手法正骨的理论本身就不太被医学界认可。
    李敬生也就象征性的写过一篇。
    狄教授亲自帮他修改,完善,最终论文得以发表成功。
    只是影响因子很拉胯。
    从那以后,李敬生对于手法正骨类的论文就不再感兴趣。
    有那个闲功夫,还不如多治几个病人来得更实在。
    “狄教授,您好。”
    李敬生恭敬的问好。
    这些年轻大的学者,除了少数混日子的‘虚胖子’,大多数教授都有着真才实学。
    狄教授一辈子都在研究骨骼结构,发表过多篇骨科学论文,在业界具有相当高的名望。
    “恭喜你呀,很长时间没有看到你再写骨科论文,我还准备找机会跟你谈谈。没想到你原来是研究内镜医学去了。虽然内镜医学我不懂,但是学校多位内镜领域、外科领域的教授都在夸你的那篇论文特别棒。
    他们认为你很可能会改写内镜手术的教科书。”
    狄教授说话颤巍巍的,中气不是很足。
    消息倒是灵通。
    居然这么快就知道李敬生发表的那篇内镜手术论文了。
    “谢谢您的夸赞,我从没想过要改写教科书,只想为人类的医学进步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李敬生现在已经可以肯定,那篇论文是真的火了。

章节目录

苟在诊所练医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江边鱼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边鱼翁并收藏苟在诊所练医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