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我就喜欢你们这种做事踏实的作风。听你的安排就行了。”
    患者出奇的爽快。
    弄得李敬生都有些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
    “赵总,还有一件事情需要事前与您沟通一下。”
    “你请讲。”
    赵总对他的态度,好像突然变客气了很多。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李敬生坦诚沟通,获得了这位赵总的好感。
    “您的结肠肿瘤虽然已经做了病理检测,但是取病理标本时,术前一般只会取一点点表皮细胞。所以肿瘤的最终性质,谁也说不准。
    即便是结肠管状腺癌,它也会为几种,分别是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的腺癌三种。
    如果是高中分化腺癌,预后会比较乐观。
    如果是低分化管状腺癌,这个恶性程度较高,术后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终点,谁也无法预料。”
    李敬生必须把丑话说在前头。
    这是他开诊所得出的经验。
    就好比给患者估算总的治疗费用,他总喜欢多估算一点。
    这样,就算真的比预期的高,患者也能接受。
    治疗结束,总费用比估算的少,患者则会感到高兴。
    但是给患者估算的总费用是一千元,结果治了两千元还没治好,患者就有可能砸他诊所,骂他是个黑心医生。
    “没事,你给我放开手脚治就行了。再坏的结果我也有准备。”
    赵总回答得很干脆。
    甚至有点轻描淡写的味道。
    结肠癌可以分为腺癌、腺鳞癌、未分化癌等。
    其中腺癌的恶性程度一般较低。
    未分化癌的恶性程度极高,预后普遍不太乐观。
    这个癌,易复发,易转移,特别是淋巴转移,让很多医生都极为头疼。
    它每年都要夺走很多条鲜活生命。
    结肠管状腺癌,最怕遇到低分化癌。
    它与正常的腺体结构相差甚远,甚至呈弥漫浸润性,其管状结构不明显,所以预后非常差。
    “谢谢赵总信任,咱们再说说费用。如果查出来凝血没问题,五万可以给您包干。如果查出来凝血有问题,那恐怕需要七万,甚至更高一点。”
    李敬生咬咬牙,报出了一个算是天价的手术费。
    高端客户对费用普遍不敏感。
    这个患者的手术风险高,他必须多报一点。
    没哪个医生敢保证一直不失手。
    李敬生同样保证不了。只要手术失败,到时候十有八九要向家属赔偿。
    既然风险大,自然要确保利润足够高。
    “七万就七万,没问题的,只要给我把手术做好,康复后再封你一个两万的红包都没问题。与命比起来,多个几万,真无所谓。”
    赵总太豪了。
    双方就这样约定好了。
    李敬生让赵总到人民医院抽血做凝血化验,自是不提。
    难得来田主任这里一趟,他顺势向田主任请教了一些关于肠镜、消化道疾病领域的疑难问题。
    田主任在消化道领域深耕多年,对胃肠道疾病,尤其擅长。
    医学基础知识的运用,简直到了化境。
    临床经验更是无比丰富。
    要说田主任最大的缺点,可能就是胃肠领域的医术较为均衡,并没有特别擅长的疾病。
    两人畅谈了许久,田主任想起什么,对他道。
    “李医生,看看这个患者的情况,你觉得能通过胃肠镜解决吗?”
    他把一个患者的资料从电脑上调出来。
    第488章 估息治疗基本是死刑,内镜创新之路
    这个患者的病情同样不算特别复杂,已经明确诊断为早期胃癌。
    但是癌症的位置在贲门,比较特殊。
    贲门位于食管与胃的交接处,算是进入胃的一个缓冲地带。
    它也常被医生们戏称为胃部的入户门。
    患者的肿瘤很大,接近五厘米,做常规手术要把贲门切掉。内镜手术则很难处理直径超过2cm的肿瘤物。
    “这么大的肿瘤,通过胃肠镜解决,我比较担心复发诶。”
    李敬生实话实说。
    内镜这些年发展迅速,很多患者了解了这门新技术的优势后,不管什么病,只要医生告之需要手术处理。病人就会提出,能不能做内镜手术。
    当然,站在患者的立场,提出这样的要求并没有错。
    因为做传统的大手术,需要开胸开腹,创面大,恢复时间长,风险也是特别高。
    内镜手术的创伤小,恢复时间短,风险相对要小很多。
    对于一些身体患有基础疾病,本身就很差的病人,尤其友好。
    内镜刚出来时,曾经有内镜医生牛b哄哄的在一次学术交流大会上对传统外科医生们说,内镜手术可以把传统手术的禁忌症,变成适应症。
    当时确实引起了一定轰动。
    内镜也并没有吹牛皮,真的把很多只做估息治疗的病人,从绝望中拉了出来,帮助他们重新恢复健康。
    说不上活人无数,至少也为人类医学立下了赫赫战功。
    只是因为是一门新兴的医术,自然存在很多技术上的不成熟,还有许多值得探索的地方。
    比如内镜手术对付超过2cm直径的肿瘤,就显得很弱。
    它需要分块分段切除,而不是完整的一次将整个肿瘤切掉,这导致手术很难切干净,非常容易复发。
    所以,医生坚持让某位患者做传统手术时,患者就别一根筋的一味追求高效,安全。
    没切干净,肿瘤复发,还得再次手术。
    而且复发的次数越多,理论上来说,扩散、转移的风险是呈几何倍数增加的。
    “患者的年龄你也看了,偏大。还有,患者的身体状况并不好。做传统手术,根本没哪个医生敢接收。我已经让患者的家属去外科那边问遍了,就算是一位特别头铁的主任医师,看了患者的情况后,也是连连摇头。
    给出的意见就是让患者买点中药喝喝,然后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多出去走走看看。”
    这基本上就是劝患者别治了,等待死亡。
    田主任此刻露出一丝愁容。
    看得出来,他是发自内心的为患者感到担忧。
    别的医生可以叫患者吃点中药,吃喝玩乐渡过所剩不多的时间,但是他没有这样做。
    只要患者有要求,他就必须想尽办法为患者治疗。
    “患者已经七十五岁,算是高寿了。他的治疗意愿特别强烈吗?”
    李敬生问道。
    “患者倒是看得开,对生死看得很淡。但是患者的妻子坚决要求为患者治疗,哪怕是把夫妻俩住的房子卖了,也要给丈夫治疗。这对夫妇很恩爱,丈夫和妻子几乎形影不离。患者的妻子私下还找到我,说是老伴如果不在世了,她也想跟着一起下去。
    老人的儿女知道了母亲的想法后,也表示不管花多大的代价都要治疗父亲的胃癌。”
    早期胃癌本身就有很大希望治愈。
    因为患者的身体无法耐受手术,没医生敢开这个刀。
    这基本上就是对患者判了死刑。
    患者的妻子与其感情深厚,相爱数十年,明确表示丈夫死亡,她也不想再孤独的活着。
    这等于给老俩口都判了死刑。
    李敬生听了后,开始认真研究患者的情况。
    “田主任,我现在也没有特别好的方法,您给我一点时间,我回去再研究一下。尽量帮助这位患者找到可以手术治疗的办法。”
    人命关天,李敬生没有那个本事,自然不敢瞎逞强。
    他决定回诊所后,再查查资料,从别的医生做过的成功手术中,取经。
    借鉴加创新,这是他达到目前的高度后,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任何一位医生,或者科学家,只要水平达到了一定高度,就需要创新。
    否则,只是一味的沿着前辈们的道路行走,到了尽头后,就会无路可走。
    这时候,创新才能继续进步。
    回到诊所后,李敬生查看着自己的医术属性面板。
    医生等级已经达到了主任级别,再想要升到下一级,需要一万点经验值。
    目前积累的医术生命值是8729点。
    这还是他有意存着。

章节目录

苟在诊所练医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江边鱼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边鱼翁并收藏苟在诊所练医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