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算成人民币,那可是126万元以上了。
    他的阳光诊所,根本养不起。
    说实话,国内各大医院的麻醉医生,月收入高一点的普遍在两三万左右。超过五万者非常少。
    麻醉医生、营养护士,在国内都属于不受重视的职业。
    大医院有着大医院的体制,没人能改变。
    这对李敬生的阳光诊所来说也是一个抢人才的机会。只要他有办法给这些人一个光明的前途,他们会非常愿意加入他的团队。
    所有前途中,收入是最核心的。
    只要保证了他们的收入,基本上就能把人牢牢团结在一起。
    有一位智者就曾说过,在古代读书、习武,那是学好文武技,货予帝王家。
    在现代,读书也好,学习技能也好,抛去那些高大上的意义不谈,最本质的意义就是为了工作赚钱。
    如果不需要赚钱,相信这个世界上至少90%以上的人不愿意工作。
    李敬生一直傻傻地你要创建一支最顶尖的医疗团队,但是怎么盈利,通过哪些方式盈利,这者是难题。
    养一支顶尖医疗团队需要很大的一笔资金,而且是每年都得支付。
    可以的话,最好能保证团队成员的收入年年涨一点。
    这次遇到亚妮,让他对于吸纳顶尖人才的想法有了一丝迫切。
    每一位顶尖人才的相遇,都是极为难得。
    他们如果被别的团队吸收进去了,再想挖他们出来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目前他存在的难点有多个,自身级别不够,主治医师也才晋升几个月而已。主管部门也好,外界也罢,他们可不会认你的实际能力。
    哪怕李敬生现在的医生等级实际上已经达到了三级主任医师级别,多门医术也达到了主任水平,但是这没用。
    在主管部门和患者、外界人士眼中,他就只是一个小主治医师。
    甚至就连同行也这么认为。
    他想要晋升副主任医师,至少还要熬好几年。
    媳妇熬成婆,这是一个特别漫长的过程。
    也就是他的条件极为优秀,冲击副主任医师才能没什么压力。绝大多数医生,一辈子都止步于主治医师这个级别。
    第423章 危险中的观望,不寻常的摔伤痛
    职称不够,主持不了三四级手术,那就很难赚到大钱。
    是个人都知道,治疗大病才更容易名利双收。
    开个刀,十几万的治疗费,这里面的利润其实挺可观的。除去一次性耗材、药物成本,其中大部分都是技术费。
    医院收费,一般都是分摊到名目繁多的检查项目、化验、各种杂项里面。
    药费往往很便宜,人工费也非常便宜。
    说白了,就是没办法光明正大的收一笔很高的技术费。
    私人诊所在收费方面,其实有较大的自主定价权。
    所以,只要李敬生的职称上去了,并且想办法弄到大手术资格,他就能打开局面。
    甚至走出一条创新的道路。
    他想要带领出一个顶尖的医疗团队,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肯定不能太弱。
    除了职称这个难点外,还有就是手术资格、开展住院业务的资格、知名度……等等。
    一口也不可能吃个胖子。
    他相信只要想办法,肯定能够逐一找到解决的办法。
    到时候,阳光诊所或许会成为全国第一家真正找到出路的诊所。
    目前的医疗定调,基本上就是大医院集中处理有难度的病例,然后下面的基层医疗机构,处理一些感冒发烧,创口缝合之类的小毛病。
    李敬生的理想却是带领阳光诊所走出一条高大上的发展路线。
    在国外,有很多私人诊所都已经把这条路走通了。
    国内,积极尝试的诊所也不在少数。
    比如金匮诊所的叶老板,她出去接一些高端的私活,这其实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
    ……
    第二天,早上不到七点,他被一阵电话铃声吵醒。
    急诊科的阎主任打电话过来了。
    “李医生,昨天你给我们急诊介绍了一位女病人,急性会厌炎,还有印象吗?”
    “有。她当时的情况挺严重的。”
    “病人现在仍在我们急诊科,昨天收治后立刻给她用了药,也做了补充检查。只是怎么说呢,效果有点差强人意。要说没效果吧,又已经起到了效果。
    要说有效吧,她的会厌血肿仍在增大,现在的情况比昨天入院时更严重。
    我这边已经考虑随时气管切开插管。
    她本人比较抗拒这个治疗方案,说是想要见见你。”
    阎主任面对这种有危险的患者,显得特别重视。
    “抗生素与激素都用了吗?”
    李敬生问道。
    “已经联合使用了抗生素与激素,但是她因为拖到情况比较严重才来我们医院,会厌肿大已经非常严重了,想要消肿,要比刚发病时困难很多。
    普通急性会厌炎患者,一般用药后最多五六个小时就能明显消肿,气道快速恢复通畅。
    但是她已经入院超过十二小时,血肿不但没有消退,反而有所加重。
    我个人认为,像她这种情况,很可能需要气管插管。”
    阎主任的水平并不差,急诊经验极其丰富。
    出于安全考虑,这种情况下,一般会让家属把该签的字给签了。
    跟家属谈好话,在必要的时候,就能立刻实施抢救。
    这样也就不会耽误抢救时间。
    “我马上赶过来吧!我来给患者做思想工作。”
    李敬生遇到这种事,只得赶紧起床,洗漱后,迅速赶往第二医院的急诊科。
    到了急诊科的留观1病室内,只见韩小青安静的躺在病床上。
    家属只有一人,是个中年妇女。
    典型的水桶腰,大肚腩,粗膀子。
    女人到了五十岁左右,基本上就是两个极端。平时足够自律,身材管理不错的女人,到了五十岁,身材依然很好。
    比较散漫自由的女人,就会长出肥胖的身躯,典型的大妈身材。
    把衣服掀起来,根本没法看。
    肚子上最少有两层以上的肥肉耷拉下来。
    这个中年妇女应该是韩小青的母亲,母女俩的面相多有相似之处。
    “韩小青,怎么不听医生的话,不肯做气管插管呢?你现在的情况非常危险,知道吗?”
    李敬生来到病床前,对着中年妇女微微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然后直接用责备的语气质问病床上的韩小青。
    要不是看在楚瑶的份上,他真不会管这档子事。
    现在却不能不管。
    病人是他推荐过来的,不管是对医院负责,还是对病人负责,都必须管。
    必须尽全力保障病人安全渡过危险关。
    “我担心手术会直接终结我的主持职业生涯!”
    看到李敬生一大早清清赶到医院,她倍感亲切。
    心中非常清楚,这个医生是真正关心她,在乎她,才会急匆匆的一大清早赶过来。
    “说话都已经快说不出来了,还在担心职业生涯!我看看你的会厌情况!”
    他面对韩小青那充满乞求的眼神,最终还是心软了。
    绝大多数情况下,李敬生都是把患者当成家人。
    有时候,不但要考虑患者的病情,还得考虑他们的实际困难与担忧。
    比如有的女患者,如果治疗后会失去生育能力,或者要切掉哺乳器官,这些都会影响到她们治愈后的生活。
    有人切掉一边哺乳器官后,被丈夫嫌弃,然后争吵不断,矛盾加重,最终离婚收场的也有。
    韩小青能在主持行业闯出一片天地,非常不容易。
    如果因为这场疾病,让她以后退出主持人行业,确实有些残忍。
    她听话的张开嘴,让李敬生检查。
    李敬生看得很仔细。
    会厌与昨天相比,又肿大了一些。
    但是能够看出来,会厌的血肿已经取得了明显疗效。
    因为按照正常情况,如果不加以治疗,她的会厌会把气道全墙堵死。

章节目录

苟在诊所练医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江边鱼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边鱼翁并收藏苟在诊所练医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