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医生则是露出惭愧的神情。这个细节是他没有考虑到的。
    章主任选择李敬生当一助主力,而不选他,自有原因。
    一助在关键时刻,要帮助主刀医生共同诊断,一起抢救或者攻克手术难点。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要代替主刀工作。
    没有强大的实力,根本不能胜任一助工作。
    “瞧您这表情,肯定已经有了这方面的准备,我可不敢再班门弄斧。”
    李敬生本来也只是提醒一下。
    他相信这么重要的一台大手术,章主任与麻醉医生都会提前做好充足准备。
    “诶,这有什么班门弄斧啊?你是一助,你得全力辅助我这个主刀工作,帮我找出缺漏,甚至当我误诊误判时,及时帮我纠正,这才是合格的一助。别老想着藏拙、低调。在我这里,你有多大的能力都尽管使出来,我会给你最公平的待遇。”
    章主任从很早的时候就欣赏李敬生。
    那时候还只是欣赏他在心胸外科方面的诊断思维非常缜密,思路清晰。
    现在把李敬生拉入手术团队后,他对这个年轻医生也是越来越赏识。因为李敬生在方方面面都表现不俗。
    “赶紧说说你的用药方案,也能与我考虑的方案进行应证。争取达到最优用药方案。”
    章主任催促他。
    第345章 一个利尿方显水平,成功的喜悦
    这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器重,而是把李敬生提升到了能够真正与他平等对话的高度。
    如果贺副主任是章主任的左膀,那么现在的李敬生就是章主任的右臂。
    甚至还要更高级一点。
    “我的用药建议是洋地黄和氢氯噻嗪利尿。至于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阿莫西林应该就已经够用了。”
    感染情况不严重的情况下,用药越简单越好。
    只有发生很棘手的严重感染,才会考虑多种抗生素联合用药。
    利尿类药物的作用是降压。
    有三大类利尿用药,李敬生没有选择高效利尿剂呋塞米,此药的效果很好,但是副作用也比较大。容易造成低血钾症。
    患者马上要做大手术,最普通的氢氯噻嗪反而是首选。
    呋塞米多用来治疗心衰和组织水肿。
    眼下可以用,但是李敬生认为不是首选用药。它在心衰并发肺水肿时是首选用药,因为它可以快速减少血液中含水量,促进肺部水肿重吸收。
    用药水平高一点的医生,仅在水肿较重且其他利尿药无效时才会考虑使用此药。
    螺内酯也是常用的利尿药物。
    它属于醛固酮拮抗剂,主要用于治疗难治性高血压。
    使用此药的副作用与呋塞米相反,它容易导致血钾升高,诱发高钾血症。
    看似只是一个很简单的用药,却考验着医生方方面面的用药知识和水平。至于剂量,给药方式,用药时机,这些就需要强大的药代医术来支撑了。
    李敬生只是提供一下用药方案。
    如果采用,他自然会严格计算剂量与给药方式,时机等。
    “嗯,非常不错。李医生的用药方案与我基本上差不多,没别的问题,那就开始吧!”
    章主任满意的赞了他一句。
    以章主任的水平,自然能够看出李敬生在用药方面的进步。
    手术的准备工作正在一项项完成。
    全麻、气管内插管维持呼吸、体外循环建立、心肌保护……
    在患者的胸正中切口。
    因为传统的心内修复手术存在很多缺陷,比如长期效果差,手术费时费力,风险重重。
    所以他们这次采用的是先进的rastelli术式。
    说得简单点,就是把心房和大动脉双调转。
    建立体外循环,让心脏停跳,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
    好在整个团队在这方面的经验已经非常丰富。
    就连李敬生都已经可以独立指挥完成。
    往冠状动脉灌注冷血心脏停搏液后,护士与医助一起使用冰泥敷在心脏四周,这么做的目的是保护心肌。
    然后开始对升主动脉插管,直接插入上、下腔静脉直角引流管。
    这个步骤由李敬生来完成的。
    这个插管的选择有三种以上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插管方式。
    比如,经右肺上静脉,这是最为常用的。
    也可以在心脏停跳后经未闭卵圆孔插入左心减压管。
    李敬生因为置入术的熟练度已经提升到了极高水平,在插管方面,他应该是团队中最强的存在。
    手术正在紧张进行中。
    李敬生密切配合着章主任的工作,该止血止血,该辅助探查时,同样不需要章主任多方,总能准确、及时做好辅助工作。
    这也是章主任喜欢让他当一助的原因之一。
    省事、轻松。
    再加上李敬生各方面的技能都很强,关键时刻能帮上大忙,章主任自然更爱叫他当这个一助。
    “小李,这个切口你来操作有把握吗!”
    章主任似乎遇到了一点小问题。
    此刻竟然需要向李敬生请求支援。
    “是在右心室行一纵切口吗?”
    李敬生在来医院的路上,脑子里早就把手术的具体方案,甚至每个步骤都重新复盘了多次。
    因为团队是第一次做这个手术,尽管大家在各方面都有着较为充足的经验,但是仍然有可能出现很多问题。
    准备越充分,成功率就会越高。
    “对!”
    章主任听到他这么问,直接就让开了位置。
    示意他过去,站到主刀位上切这一刀。
    李敬生也不磨叽,站到主刀位上,接过常月月递来的柳叶刀。
    她与李敬生搭台多次,对他的手术习惯已经非常熟悉。
    知道他最爱使用柳叶刀,尽可能减少电刀的使用。
    一些高难度的切开与分离,更是如此。
    他握住手术刀,从脉动脉干的上端,然后经右心室做一切口。
    这个过程中危险重重,对切开术的要求极高。
    章主任的切开水平并不低,但是有一个不好的性格缺点,只要一紧张,他就容易手出汗,甚至手抖。
    手出汗太多,尽管戴着手套,仍然会对手感造成一定干扰。
    别说是切开右心室,就算切开体表皮层,手感也是非常重要。
    因为它直接关系着刀感的反馈。
    如果手感迟钝,很容易在切开过程中后知后觉。
    比如已经把大血管切破,这时候才发现切过了。还有,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切口的稳定性。
    创口不能切成一条直线,做不到平整,会影响后面的缝合与愈合。
    除此之外,这次还需要充分切除肥厚的隔束和壁束,让主动脉口完全显露,室间隔缺损的全貌暴露在主刀面前。这其中的技术难度同样极高。
    李敬生接手后,倒是十分淡定。
    他好像从小就胆子大,没有紧张手抖的毛病。
    外科医生在应聘时,有手抖的缺点,往往会被直接淘汰掉。
    但是凡事并无绝对。
    像章主任这种顶尖人才,别的时候并不会手抖,心理素质也不差。只有遇到没把握的情况,心理压力太大,才有可能出现手抖。
    特别是手术进展不顺利,或者切开时出现失误这种情况下,最容易出现手抖。
    因为这台手术对他,对整个团队都极为重要,更是关乎患者的生命,所以当他遇到这个难度极高的纵向切开时,才会本能的想着让李敬生来接手。
    这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依赖心理。
    几乎每个人都不可避免。
    还好,李敬生不辱使命,成功完成了这个高难度的切开任务。
    “章主任,已经切好了,请您检查一下。”
    李敬生退到了一边。
    “嗯,切得非常到位。”
    手术在继续进行着。
    接下来在切断升主动脉与肺动脉干,缝闭肺动脉干近端时,李敬生又被派上了用场。
    因为他的缝合术,现在俨然成为了团队中最拔尖,最全面的那一个。
    包括章主任在内,很多人都只擅长一到两种缝合方法。

章节目录

苟在诊所练医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江边鱼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边鱼翁并收藏苟在诊所练医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