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会进行一个综合评估,如果认为它的威胁不大,那就有可能建议患者不做手术。
    因为所有手术都有风险。
    而且有的手术风险特别高。
    还有就是肿瘤有一个特性,越是刺激它,越有可能快速增长。
    甚至有的患者,本来不做手术可能没啥大事。但是做完手术后,反而有可能更糟,几个月,半年就不行了。这样的真实病例有很多。
    手术室内,这台手术在紧张的进行着。
    “小李,你为什么仅凭一个x线胸片就判定它是良性肿瘤的可能很大?”
    章主任好奇的问道。
    “从很多方面做出的一个综合诊断吧!比如边界清晰,还有肿瘤的大小与形状,以及患者反应的症状,患者的病史,年龄,工作内容,生活环境等等,做出的一个综合诊断。在整个诊断环节中,x线胸片其实只是诊断依据的一小部分。”
    李敬生毫不避讳,把自己的诊断方式分享出来。
    “这种诊断能力值得你们几人学习,包括老贺在内,都缺乏这种广面的综合诊断意识。老贺或许有一点这种意识,但是敏锐性远远不够。”
    章主任努力帮助手下医生进步。
    他们能遇到一位这么好的科主任,是一种莫大的幸运。亦师亦友,不但对他们的治疗思路循循善诱,让手下医生能够养成为患者长远考虑的好习惯。
    而且发现某个医生身上有着很不错的亮点时,会号召大家向其学习。
    这种科主任,绝对属于良师益友。
    “我挺好奇,李医生是骨外科手法复位门诊的医生,怎么有这么优秀的综合诊断能力呢?能透露一下吗?”
    器械护士的一双明眸看了他一眼。
    很快又盯住患者的创口,密切配合着章主任的手术工作。
    “养成这种综合诊断能力不算难,只要每次接诊到患者,能够认真了解方方面面的信息与检查报告,然后用自己的思维做出诊断,最后再与正确诊断结论对照。时间久一点,就能拥有综合诊断意识了。”
    贺医生分享着自己的成长经验。
    “只是要怎样提高诊断的敏锐性,比如判断肿瘤是恶性还是良性,是否必须马上处理?患者是否潜在其它方面的风险?预后结果的大致走向如何?这些我认为是最难的。”
    其他医生皆是认真的听着。
    同科室的医生交流最多的是病案例,像这种提升诊断意识、诊断敏锐性的方法,大多数人都是敝帚自珍。
    “说穿了,其实很简单。我是个开诊所的,接诊每一个病都都不敢有一丝一毫的疏忽大意。因为只要翻车一次,我的诊所就有可能玩完了。代价太大,我一次试错机会都没有,最终逼着我提升诊断的敏锐性。一个患者从他进门的那一刻开始,我很可能就已经开始对他做出一些判断了。”
    李敬生相信任何一位医生在那种强大的压力下,都能变得像比野兽更敏锐。
    “以前一直瞧不起诊所医生,没想到高手在民间呀!”
    “我这点能力根本不算啥,那条街上有一家开了二十多年的诊所,那个老板才叫真正的高手呐!要说治病的本事吧,我觉得他也就那样。但是一个病人能不能治好,会不会出事,他却能每次都判断正确。实在有些不可思议。”
    李敬生说的是赵老板。
    开诊所能够二十多年不出事,赵老板绝对属于其中的翘楚。
    “今儿个算是涨了见识!改天去李医生的诊所拜访拜访!”
    贺医生听了后,很是意动。
    其他医生同样想要去涨涨见识。
    同行是冤家,医生平时一般不会去别人诊所。
    去了也不可能了解到一些深入的东西。
    现在与李敬生算是认识了,他们算是有了这个机会。
    “行啊,随时欢迎!不过我几乎每天都有大量患者要诊治,如果你们去的时候我比较忙,招待不周还请多多见谅。”
    他与心胸外科的几个医生护士间的关系,明显越来越熟络。
    章主任把一切看在眼里,反而暗自高兴。
    ……
    手术结束,李敬生的手术能力算是初步得到了章主任的认可,也赢得了心胸外科他们那支手术团队的尊重。
    章主任明确表示,只要李敬生愿意,今后可以再找他参加各种手术。
    只要有锻炼机会,会照顾到他。
    回到门诊,他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自是不提。
    可惜新收的两个学生现在还没能力替他分担,不然,他肯定可以轻松很多。
    五点四十多,快下班的时候,他意外接到了晋副院长打来的电话。
    “小李啊,还没下班吧?”
    “还有七个候诊的患者,估计还得忙活一个多小时的样子。您有什么指示尽管吩咐。”
    李敬生给患者正骨,其实真正的手法复位时间非常短。
    最多一两分钟就能搞定一个。
    但是治疗前需要问诊,需要与患者沟通,并且需要摸骨,看片子,然后制定最优的治疗方案。
    复位完毕,大部分还得做外固定。
    完了后,还得给患者开药,交代一些注意事项与下次复查时间。
    很多工作暂时还没人能够帮他分担。
    如果很多沟通工作交给黎丽来做,那她肯定只能模板化交代患者。这对患者肯定是不利的。
    有的患者可能需要三天后过来复查一次,有的患者只要没有异常,可以一两个月后再过来复查。
    还有用药、注意事项、康复动作等等,都不是现在的黎丽能够给患者交代清楚。
    本来,这些沟通工作经过多次学习后,肯定能够胜任。
    但是她每天的工作也挺忙的,还真不可能要求她在短时间内做得有多完美。
    陈医生也是一个不太上进的主。
    不然,肯定可以帮李敬生分忧。
    现在就看叶辉与杨鲁庆这两人的成长了。
    然后华主任答应帮李敬生再挑一批年轻医学生过来,到时候遇到个好苗子,李敬生的工作压力就能大大减轻。
    “别搞得那么严肃嘛!要是你今天晚上方便的话,下班后我想请你吃顿便饭。”
    晋副院长主动请他一个小主治医师吃饭?
    李敬生也不是三岁小孩,一听就知道对方肯定有事相求。
    “您的盛情我心领啦!最近我的诊所开通了线上售药业务,打包发货啥的,人手严重不足。要不下次我请您吃饭吧!”
    李敬生委婉拒绝了。
    他其实不太喜欢参加饭局。
    宁愿吃十五块钱的快餐,或者是食堂十一二块的工作餐。
    因为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
    只要吃了别人一顿大餐,那肯定会有一些事情求上门来。
    “是这样啊!行,那咱们下次再约。等会你下了班,来一趟我办公室,有个好消息告诉你。”
    晋副院长请他吃饭不成,于是直接叫李敬生去他办公室。
    “行!那我一个多小时后过去找您。”
    李敬生没办法拒绝。
    官大一级压死人。
    副院长召见,这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好事。
    不管多大的好消息,完全可以在电话里面说,晋副院长却让他去办公面谈。
    这是明显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李敬生忙完下班,欧晴岚告诉他,已经给他在医院食堂买好了饭菜,打包放在医生办公室,让他下班后过去拿。
    她今天很不幸,又得加班。
    最近骨外科是越来越忙了。
    不过这也是好事情。
    骨外科发展得越好,她的机会也就越多。
    他选择先去晋副院长的办公室。
    在行政楼那边。
    不多时,他出现在晋副院长的办公室外,隐隐听到里面传出交谈声,看来并不止一个人。
    敲门进去后,他看到晋副院长与一名二十七八岁的年轻小伙子。
    两人交谈甚是亲密,年轻小伙子坐在晋副院长对面也显得很是随意和自然。
    看来两人的关系不一般。
    “哟,小李来啦!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晋炎羽,我的亲侄子。”
    晋副院长起身迎接的同时,特意给李敬生介绍了一下年轻小伙子的身份。
    “你好!”
    小伙子主动向李敬生握手打招呼。
    态度看似谦和,但是却也难以掩饰那刻在骨子里的傲气。
    就像国内医学界,与帝都某顶尖医院的医生打过交道的医生,没有一个不说那家医院的医生傲气很重的。但是人家确实很强,个个都是医学界的精英。
    有点傲气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你好你好!”
    李敬生到底要比这个小伙子成熟许多,不说别的,仅仅只是看在晋副院长的面子上,他也会把表面功夫做足。

章节目录

苟在诊所练医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江边鱼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边鱼翁并收藏苟在诊所练医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