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开刀的风险太大了。
    而且即便是手术复位,因为伤情复杂,老教授的年龄也偏大,再加上患有双重糖尿病,愈合会是一个很大问题。
    感染风险也是数倍提升。
    更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
    所以,医药大学那边束手无策。
    老教授又托熟人,询问了人民医院与侨邦医院,均认为手术风险过高,难度太大,建议保守治疗。
    经过评估,如果是保守治疗,这位老教授的预后会非常糟糕。
    不但剩下的余生需要躺在病床上,而且右手将会彻底残疾,失去最起码的抓握功能。
    吃饭、写字、穿衣服等等,都成问题。
    基本上等同于生活不能自理。
    听到这个结果,老教授连想死的心都有了。甚至给家人交代好了后事。
    这可把老教授的家人吓坏了。
    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有人守着,就怕老教授干出点什么傻事。
    家属目前正在积极联系帝都那边的医院,想要前往帝都求医。只是暂时还没什么好出路。
    有一家帝都医院的骨外科副主任医师,因为以前是这位老教授的学生,禁不住家属的苦苦哀求,答应家属把人送过去以后,可以安排床位住院治疗。
    但是他坦言相告,手术风险极高,只能以保守治疗为主。最多就是打牵引或者考虑微创手术,不过因为伤情严重且复杂,治疗效果恐怕不会很好。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老教授的伤情较重,又有基础疾病,坐飞机的可能性极低。
    多半会被航空公司拒载。
    那就只能坐车过去。
    从江离市到帝都,路途遥远,转运途中必定会加重老教授的病情。
    身体还有可能出现其它问题,转运风险极高。
    那个副主任医师建议他们就近求医。
    因为就算跑到帝都做手术,效果也不会很好。
    治疗后,最好的结果就是从卧床变成坐轮椅。
    家属现在急得要命,老教授也是身体疼痛难忍,再加上接受不了后半生重度残疾的结果,甚至在悄然了解安乐死在我国是否支持。
    这事被家属知道了以后,老教授的老婆天天都是以泪洗面。
    人都急出病来了。
    因为老教授的夫人有冠心病,曾经治疗过。
    在这种情况下,家人非常担心冠心病被刺激到发作。到时候,家中两个老人可就全都没了。
    这个高知家庭因为一场意外,瞬间陷入了困境与绝望之中。
    晋院长的意思是让李敬生看看,有没有可能手法复位的可能。
    第309章 能治,坏习惯造成的病?
    他还特意把那位老教授做检查拍的片子发给李敬生。
    两人也是因此得以加上了微信好友。
    晋副院长的微信名称相当有趣,取名为墨家老晋。
    读书人多是喜欢儒家文化,喜欢墨家的较少。这位晋副院长,居然在网名前面冠以墨家之名,说明对墨家极度喜爱,并且有一定研究。
    李敬生并没有立刻看那位老教授的片子,而是认真给候诊的患者继续诊病。
    等他忙活完,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半了。
    基本上只要在诊所坐诊,每天都差不多要忙到这个时候。
    现在不但他的病人充足,而且绍兵、汪宗孝两人接诊的患者数量也已经相当可观。
    汪宗孝最近每天稳定接诊二十四五名患者的样子。
    绍兵接诊的患者数量从最开始的十几人,现在增长到了三十人以上。
    再这么增长下去,他恐怕要成为阳光诊所第二位开始限号的医生了。
    李敬生早就开始限号了。
    必须限号,不然会带来很多不利因素。
    接诊的病人超过他的极限,第一,会导致一部分病人的候诊时间严重延长。有的甚至从上午八点开始挂号,因为来得晚,需要排队到晚上六七点。
    差不多需要等一天。
    如果是病情严重一点的,岂不是把病情给耽误了?
    第二,接诊的病人过多,分给每人病人的时间会变少。急中容易出错。
    万一发生误诊、漏诊,这个责任可就大了。
    第三,李敬生连吃饭、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这对他的身体是一种巨大的伤害,他万一倒下了,就没办法再为患者诊治。
    所以必须限号,保证医疗质量,并且达到细水长流。
    实在消化不了的患者,一般都是劝往本地的卫生服务站,或者第二医院。
    虽然他与赵老板现在的关系相当不错,但是从不把病人推荐给快康诊所。
    反而是一些可以中医治疗的病人,他会推荐给金匮诊所。
    与叶老板的合作关系也一直在持续着。
    从她那儿拿的骨伤药特别好使。
    给患者用药后,都反应效果不错。
    中午,他坐在办公室吃饭,也是难得的可以趁这个机会休息一下。
    拿出手机开始查看那位老教授的检查报告。
    晋副院长是个有心人呐,血常规与空腹血糖这些检查报告都给他发过来了。还有拍的x光片。
    右腕关节、右边髋关节,伤情颇为严重。
    看过后,李敬生咧嘴露出一抹笑容。
    还以为多大个事,这么点骨伤还托人到帝都医院打听,真不知道咋想的。
    不愿意到他的阳光诊所来治疗,也可以到第二医院求诊啊!
    至少可以问问。
    这是有多瞧不起手法正骨呢?
    他当场给晋副院长回了一条信息。
    “伤情确实有点复杂,不过可以试试。”
    没把话说得太满。
    而且这是一个施恩的机会,那肯定要让老教授及家人感受到李敬生的付出非常大。治疗过程极其艰难。
    只有这样,他当助教的事情才能落到实处。
    “太好了,我马上把消息告知其家属。”
    晋院长飞快的回了一条信息。
    李敬生再次咧嘴笑了笑。
    墨家没别的,就是急了点。
    晋副院长给他的回复,瞬间透露了很多信息。
    看来这是家属托关系找到了晋副院长,请求帮忙哩。
    现在李敬生说可以试试,晋副院长立刻从家属那里赚到了一个很大的人情。
    仅过了五六分钟的样子,电话就打过来了。
    “小李,让这个患者住院到咱们第二医院的骨外科可以吗?我是这么想的,住医院,有医护人员二十四小时看护,能最大程度降低风险。要是治好了,也能为咱们医院增添光彩,提升骨外科的知名度。”
    这事明明可以直接做主,晋副院长却没有采取命令式的通知。
    而是与李敬生商量。
    这是一种尊重,也是当领导的艺术。
    “没问题,到时候我这边忙完了,过去给他治疗就行。”
    李敬生爽快答应。
    这么严重的病情,到他的小诊所治疗倒也不是不行。
    只是风险有点大。
    也赚不了几个钱。还不如在第二医院治疗来得更好。
    “这可是咱们李医生亲自打车到医院,加班为其治疗,我会向家属感受到这其中的特殊关照。你不用太着急,吃过晚餐再赶往医院不迟。”
    晋副院长提点他。
    稍微晚一点去,达到的施恩效果更佳。
    只是当领导的不会明着说出来。
    下午,李敬生在诊所内继续坐诊。
    诊所目前在内科这一块,算是相当强大了。
    李敬生本人在呼内、消化内科这两大块已经有着副主任医师的水平,再加上有着汪宗孝与绍兵两个帮手,对他而言,如虎添翼。
    遇到疑难病例,三人可以现场展开讨论,相当于会诊。

章节目录

苟在诊所练医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江边鱼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边鱼翁并收藏苟在诊所练医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