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出手机瞄了一眼,‘山谷的小灰灰’发来的信息。
    “门诊忙完了吗?”
    “这边马上要开始手术了,外科大楼3楼,四号手术室。”
    很可能是吴教授让欧晴岚问的。
    这个吴教授是个比较有意思的人,硬拉着李敬生参加这台手术,并不是指望着李敬生能够在手术中帮什么忙。而是修复两人的关系,同时还存有拉拢之意。
    任何一位组长都希望本组的实力越来越强。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才。
    李敬生在重症诊断、抢救、骨外诊断中都表现出不弱的功底,再加上有着独门绝技一般的高级正骨手法,在骨外科确实是难得的重磅人才。
    要是能够招揽进第二组,立刻就能让第二组的实力增强不少。
    “马上到!”
    李敬生只回了三个字。
    然后把手机调成静音,加快了脚步。
    现在因为大多是层流手术室,对无菌的要求有所降低。医生可以带手机进手术室,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需要留在更衣室的储物格子内。
    管理宽松一点的,会允许带在身上。
    主要是巡回老师那一关不好过。
    如果带着手机在身上,一定要调成静音。不然主刀正在专心手术中,手下医生的手机响铃,最轻都会被主刀拿眼神瞪。
    要是万一手术不顺利,那就恭喜,一直被主刀骂到手术结束都是轻的。
    他很快来到了外科大楼的三层。
    “李医生,这边!”
    一名二组的实习生留在走廊上等他。
    看到李敬生来了,高兴的对着他直招手。
    瞧这位兄弟那副高兴的模样,李敬生暗自猜测,吴教授可能给他下了命令,没等到李敬生不要进手术室。那样,他又会错失一次宝贵的实习机会。
    对于实习生来说,能进手术室跟着主任做一台手术,这是非常难得的进步机会。
    “没来晚吧?”
    “不算晚,吴教授他们进去也才十几分钟的样子。”
    “今晚做几台手术?”
    “好像有两台,一台是那个尺骨残端长骨赘的,另一台是那个腱鞘囊肿切除。”
    摁开手术室的门,两人一起走了进去。
    进更衣室换好手术服,拖鞋,李敬生这才进了里面的手术间。
    医生进手术间之前,会要求脱掉鞋袜,换上里面的专用拖鞋。主要是出于预防感染考虑,努力打造一个无菌的手术环境。
    别看只是一双小小的拖鞋,每天都要严格消毒。
    涮手、戴手套,穿隔离衣,换拖鞋等等措施只是为了尽力把手术间的菌群数控制在合格的范围内。
    真正的绝对无菌环境是很难做到的。
    患者已经上了手术台,并且做了麻醉。
    通常情况下,会由实习生或者跟手术的医生把患者提前送进预麻间,做好术前的准备。比如开通静脉通道之类。
    然后等护士老师铺好单,把病人拉进手术间,抬上台。
    能自己走的一般会让自己躺上去。
    麻醉医生通常会提前到,主刀往往是最后一个到场的。
    有的实习生与家属或患者沟通不畅,做事拖拉,把患者送进手术间时比预定的时间晚。这时候很容易被麻醉医生骂。
    不要还嘴,更不要瞧不起麻醉医生和护士,不然会跪着做人。
    挨了骂,听着就是,下次争取早点把人送过去。
    实在有委屈的地方也可以委婉的解释一下原因。
    此刻,第二组的几个医生基本全到场了。
    欧晴岚换上拖鞋后,净身高目测应该在一米六五以上,很可能有一米六八左右。
    没想到她还挺高的。
    即便戴着口罩与头套,仍然掩不住她那天生的丽质。
    从清秀的眉眼间,以及露出的光洁额头,高挑的个子,都让她的美貌丝毫不减。
    “余医生,可以手术了吗?”
    吴教授见得李敬生到场,转头询问麻醉医生。
    这有点像是等重要的客人到了后,才开始上菜。
    他极力把李敬生邀请过来,在这些细节方面肯定要给李敬生一个好的感受。
    余医生有意无意的看了李敬生一眼,然后检查病人的状态和生命监测仪器上的数据。
    主要是呼吸参数、血压、心率、血氧这些。
    术中如果出现问题,仪器会发出不同的报警声。
    所有医护都不希望听到报警声响起。
    但是所有手术都存在风险,这个不是医生和护士能够完全控制。
    能做的就是尽量把术前准备和检查做充足,风险降到最低。
    “病人生命体征平稳,麻醉状态良好,可以手术。”
    “开始吧!”
    护士早已经在手部做好了备皮,标记好了刀位。
    说说做手术前标记刀位的重要性。
    有个病人做一台膝部肿瘤手术。
    术前要给他标记刀位,坚决不同意,各种辱骂医护人员,极度不配合。
    没办法,最终消毒后送进手术间。
    结果手术医生当天的手术量非常大,忙得焦头烂额。患者送进来后,也没问,本来要开刀的是右膝,结果在左膝开了刀。
    找了半天没找到瘤子,很纳闷。
    不过这种情况偶有发生。
    有时候检查设备的问题,或者医生诊断失误,都有可能出现把一些低密度影或者高密度影的检查结果诊断为肿瘤。
    当然,出现这种失误的情况比较少。
    临床上低于1cm的肿瘤往往都会建议观察。实在担心的会建议做穿刺活检之类。
    这其中有一个风险考虑,肿瘤太小,切开后可能找不到。
    这个不肯做刀位标记的病人,也为她的娇蛮付出了代价。
    手术医生没找到瘤子,只能帮她把切口缝起来。
    结果等到出了手术间,全麻醒了后,她发现开错了刀,在医院大闹。
    手术医生跟着倒霉受了处分,也给她重新做了手术。
    只是她多挨的那一刀却没办法了。
    所以,术前的备皮、标记刀位这些,一定要配合医护人员。
    有时候耍小性子,付出的代价往往特别惨痛。
    此刻,病人实施的是全麻。
    做手部的手术,如果是小手术,通常采用臂丛神经阻断。
    如果手术比较大,时间比较长,则会优先考虑全麻。
    具体的麻醉方案由麻醉医生来决定。
    他会给病人制定一个最优的麻醉方案。
    “刀位的选取我就不细说了,选择最有利的入路方式。原则就是切开后能快速显露病灶部位,尽量避开大血管、重要神经。如果符合条件的二次手术病人,尽量考虑原切口入路。”
    吴教授耐心的教授着手术经验给手下医生。
    因为年轻的新手医生比较多,必须从最基础的教起。
    “下刀时不要图省事,要一层一层切开,刀口尽量控制好角度。秦飞,你那个喜欢拖刀的臭毛病一定要改掉。”
    “我已经在努力改正了,最近每天都有回家用猪皮练习。”
    秦飞赶紧回答道。
    拖刀、手抖都是年轻医生最容易犯的毛病。
    在患者身上下刀时,内心紧张是无法避免的必然现象。只有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医生,下刀时才能做到手稳心安。
    切表皮时拖刀,问题可能还不大,最多就是把切口切得长了一点。
    如果是在切重要组织或者胸腹腔的病灶切除时拖刀,一拖一个事故没跑。
    秦医生的家境不错,天天买猪皮在家里苦练,对外科水平的提升肯定能有很大帮助。
    只是与李敬生的属性面板比起来,差的可就不是一星半点。
    秦医生买一吨的猪皮在家里苦练一年,可能还比不过李敬生直接给表皮切开法加100点熟练度。
    吴教授邀请李敬生进手术室,很快就会发现‘新大陆’。
    “黄枵仁,注意看我怎么切开皮下组织的。你切出来的伤口就跟狗咬了一样,这是握刀时不稳,划开皮肤时手性不好导致的。你回家可以多拿铅笔学着画直线,锻炼手性。”
    “明白。自从您上次说了后,我天天都在练习画直线。相信过段时间肯定会让您看到我的显著进步。”

章节目录

苟在诊所练医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江边鱼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边鱼翁并收藏苟在诊所练医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