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临走时,看了一眼诊所内正在忙碌的小高。
    “小高这个犊子,真是厉害呀!唉,我错失了一个人才啊!”
    说着,他挥挥手,摇着头走了。
    ……
    眨眼就是两天过去了,李敬生拒绝乔站长的收编并没有任何后续。
    仿佛这件事并未发生过。
    他知道,肯定不会像表面的这么平静。
    那个脸部脓肿手术的女患者是前天做的手术,昨天过来换了一次引流条。
    李敬生的置入术达到了入门级别,他也就没吝啬。
    第二天给她患者引流条时,直接把置入术升到了熟练级。
    不是他不想升到精通级,甚至更高级别。
    而是生命值不多,只有一百多的生命值,得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置入引流管,入门级都基本上足够了。
    最多就是有点费管子,需要两三次才能置管成功。
    现在提升到了熟练级,一次就能成功。
    今天是星期一,李敬生一大早就赶往第二医院的手法复位门诊室‘进修’。
    现在陈医生与护士黎丽都已经知道李敬生的本事。
    即便徐医师没到,他们也敢把患者往里面接。
    李敬生按照正常流程,阅片,然后摸骨,再给患者制定手法复位的治疗方案。
    他已经学会了四种高级正骨手法,再加上普通正骨手法也达到了精通级,基本上60%以上的病例都能搞定。
    实在太复杂太严重的,别说是他,就算徐医师也搞不定。
    那种只能送到骨外科住院部,先办理住院,然后做手术治疗。
    而且不是所有的骨折都能做手术治好。
    很多都是治不好,或者治疗后,没办法恢复原有的运动功能。
    骨伤的治疗,远比想像的复杂得多。
    哪怕只是一个半月板损伤,也有可能治不好。
    或者治好后,下肢运动功能只能恢复一部分。
    随着李敬生懂得的正骨、疗骨知识越多,经验越丰富,他对骨伤的敬畏之心也越来越强烈。
    陆续有三个患者被接进来,他全部复位成功了。
    现在,他俨然拥有了坐诊手法复位门诊的实力。
    这都已经过了八点半,徐医师仍然没来。
    这种事情可是从没发生过。
    李敬生在这里进修这么久,徐医师大多数情况下是踩点到。最多迟到一两分钟。
    唯一迟到十多分钟那次,是因为徐医师在上班途中救了一个意外高坠的孩子。怪不得那次看到他的衣服上血迹。
    第四位患者被带了进来。
    李敬生看过后,仍然能治。
    不过需要让患者先去拍片子。
    有的患者是直接挂手法复位门诊医生的号,然后来门诊室治疗。
    这种情况需要让患者先去拍片子,然后再拿着片子过来进一步诊断。
    “老师今天怎么还没来呢?”
    李敬生有些担忧。
    没过多久,骨外科的华主任亲自过来了。
    “这边的情况怎么样?”
    华主任问道。
    “李医生已经治好三个了,第四个刚开完检查申请单,拍片子去了。”黎丽如实回答。
    “嗯,很不错!李医生现在都有能力成为我们骨外科手法复位门诊的新台柱了。”华主任满意的夸他。“老徐生病了,正在打点滴,估计还要过一会才能来这边。你们先坚持一阵。”
    怪不得徐医师一直没来呢。
    原来是生病了。
    肯定病得比较严重,不然也用不着打点滴。
    正说话间,第五位患者进来了。
    华主任多少还是有些担心,站在旁边看着。可能也想亲眼看看李敬生的真实水平。
    黎丽直接把患者的片子和资料交给李敬生。
    对此,陈医生也只能是羡慕。
    因为只有李敬生才具备治好患者的实力。
    李敬生接过片子,没有先看片子,而是先看人。
    患者的右手腕几乎全是青紫色,肿胀不算特别厉害。
    但是仍然能够看出明显肿起来了。
    上面还有敷过中草药的痕迹。
    外敷内治,一直是中医的特色。
    “这是怎么弄的?”
    李敬生问道。
    “操作机械时不小心被压到了。因为压住手的位置是圆形铁柱,以为没什么大事,当时从这里直接碾过来的,我同事第一时间就把电闸关掉了。在我们镇上请中医开了药,说是让我外敷,还口服了伤药。这都五天了,肿倒是消了不少,手却是动都动不了。我怕变残废,打听到你们这里能够手法治疗骨伤,就过来了。”
    患者五十岁左右,手脚粗壮,人也挺胖的。
    看得出来,这人对中医似乎。
    有些患者信任中医,有的信任西医,这纯粹看个人的喜好和认知。
    两种医学都能治病。
    不过目前市场主流是西医。
    李敬生了解完了患者的受伤经过,又拿着片子仔细查看。
    拍的是手部ct。
    手指几乎没伤,从手背开始,越靠近手腕部位,伤情越重。
    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机器给碾压的。
    有些转动的机器,把工人卷进去,直接碾压成纸片人的事故还上过新闻。
    这位患者当时的情况肯定也是极为凶险。
    要不是同事把闸关掉,估计人就有可能没了。
    碾压伤最怕的就是两种情况发生,一种是组织发生粘连。因为这种损伤往往是骨头和软组织一起损伤,发生粘连几乎是必然的。
    还有就是骨裂,甚至粉碎性骨折。
    哪怕做手术也治不好。
    髋关节可以置换,膝关节也能置换,肩关节的人工关节技术也比较成熟了。
    目前为止,腕关节还没办法置换。
    人类的医学在不断进步,但是有很多领域仍然没能攻克。
    很多医学领域的攻克,需要多领域的科学家、厂家、医院、医生通力合作。这些资源的整合,技术的联合运用,都存在很大障碍。
    所以,很多医学难题都是遥遥无期。
    李敬生看过片子后,发现患者的腕骨有两处发生了轻微骨折,关节移位不算特别严重,但是软组织损伤与粘连都很严重。
    “你这个情况不好手法复位啊!”
    仅凭李敬生目前已经掌握的四门高级正骨手法,还没办法处理这么复杂的骨伤。
    徐医师可能有这个能力。
    有时候就是这么戏剧性,前面四个患者,都是李敬生能处理的。
    偏偏华主任站在旁边观看时,来了一个处理不了的。
    他真不是故意摆烂。
    “我们问了两家大医院,手术治疗起码要一万八以上。都说你们这里的手法正骨技术非常高明,费用便宜,能帮忙想想办法吗?”
    患者哀求道。
    这人之前还说在中医诊所治疗没什么效果后,直接就来第二医院看病了。
    不老实啊!
    这很正常,许多患者担心在其它医院看过,惹得医生不高兴,所以会刻意隐瞒。
    其实绝大多数医生是不介意这些的。
    大家都很实在,能治就能治,治不了,那只能往外面推。
    “我家四个娃娃读书,小的才八岁,家里条件实在是不好。医生,拜托你们帮帮忙!如果要两三万,我们根本治不起,我老公要是这只手残废了,以后我们家的生活我都不敢去想。”
    女子四十八九岁,与她老公一样,看着就是乡下的苦命打工人。
    有些乡镇的发展还不错,有着工厂。

章节目录

苟在诊所练医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江边鱼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边鱼翁并收藏苟在诊所练医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