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你跟谁自古一条心?
“就是因为有你们这些家伙的存在,儒家的好名声才会被败坏至此!”
“你们这些狂热粉丝整日想着如何把儒家捧到最高的地方,却从未想过自己的行为就是在毁了儒家!”
“你们这种人,活该被世人唾弃!”
听到许牧的这番话下来,孔希学捂着被鞋底抽得胀疼的脸,难以置信地看着许牧。
他不敢想着就眼前这种山村野夫,也敢和自己叫板?
“你这家伙,无礼,简直是太无礼了!”
孔希学不禁咬牙切齿的指着许牧,仿佛下一秒就要与其同归于尽一般。
到底是文人,信的还是儒家那套,孔希学就算满腔怒火也无从发泄。
更别说让一个平日里习惯咬文嚼字的儒生,突然精通什么国骂经典语录,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以至于孔希学翻来覆去,嘴里面都是说许牧没教养,没礼貌,是一个粗俗的山村野夫。
他一想到自己被这种粗鄙之人用肮脏的鞋底扇了干干净净的脸,心里就越发来气。
到他最愤怒的时候,甚至直接忽视了朱元璋,想和许牧打上一架,理论一番。
“像你这种傻子,活该被打!”
许牧对此冷哼一声,神情极为不屑,这反倒进一步激怒了孔希学。
“傻?我怎么可能是傻子!”
“我可是孔圣后人,名副其实的先贤后辈!不论是身份、才学,亦或是家室,都要比你这山村野夫优秀!”
“反倒是你,妖言惑众,妄图侵害世间,我看你才是傻子,才是垃圾!”
“对了,你好像还是个目不能视的瞎子,更不配和我比!”
孔希学指着许牧,憋红了脸,尽己所能地指责着许牧,然而他的行为在许牧看来只不过就是笑话。
一旁的朱元璋见孔希学竟然如此“上道”,会自己和许牧产生争执,全然不用自己再继续“牵线搭桥”,着实让朱元璋顿觉轻松不已。
他悄然后退几步,只为等着看许牧如何教育孔希学。
“亏你还自诩自己是儒学大家,竟然以身世地位衡量他人高低贵贱,简直就是有违圣人的初衷!”
“说你是傻子,就给我老老实实地认命!别总以为自己很聪明!”
“我知道你是想要阻止朱老爷子改革,但消息只怕也是由那些村里的有钱人传达给你的吧?”
而许牧也没闲着,他穿好靴子,衣袖一挥便指着孔希学的鼻子高声说道。
许牧很清楚,改革的消息一定会从村长朱老爷子向外说,紧接着才是有钱的富农,最后才是普通老百姓。
百姓们肯定不会拒绝任何能让自己过得好的事情,自然也没道理反对。
那么反对的就是会被改革出去的富农。
至于这个儒生……
许牧很确定,这只怕是被富商派到村长这里,试图劝服村长。
被许牧这么一问,孔希学顿时一愣。
有些消息确实是从士族大家们那里听来的,这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再说了,孔家身为圣人后代,自是自持身份,坚持与士族大家往来才对,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和平民一起。
总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但孔希学相信,士族和孔家,始终都要比那些平民百姓高人一等!
“那又如何?”
孔希学看着许牧,下一秒像是想起来了什么事情一般,难以置信的瞪大了眼睛。
“瞎子,你莫不是要挑拨离间?”
“我告诉你!我们自古一条心!”
孔希学说完,便是衣袖一挥,那可谓是相当激动。
然而他急于表现自己的盟友们是多么可靠,全然忘记了一旁还有朱元璋,光是孔希学刚在那几句话,就让朱元璋警觉了起来。
什么叫“我们自古一条心”?
朱元璋能理解孔希学所说的我们,指的是他们儒生和士族,可真是如此,那又把皇室至于何处?
亦或是说,在孔希学眼中看来,除了孔家,重要的就只剩士族了?
朱元璋眼中不禁闪过一丝惊疑不定,正准备说点什么时候,却听到了许牧在驳斥孔希学。
“果然是读书读傻了,你不会真以为那些有钱的富农,是心甘情愿帮助你们孔家?”
“你真以为那些有钱的富农心里就那么推崇你们孔家的东西,推崇到连同你们这些孔家不知道第几代的后人都要不分好坏、极力照顾?”
“天下怎么可能如此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那无非就是那些个士族在利用你们罢了!”
许牧看着孔希学的目光此时已经充满了怜悯和可惜。
“胡言乱语!天方夜谭!”
“他们之所以信奉我等孔家后人,就是因为他们心中对儒家的尊崇!”
而孔希学却依旧不服,扬起脑袋高声开口说道,言语中尽是骄傲。
“无药可救!”
“你以为他们护着你们?错了,那明明就是利用你们!”
“说白了,村子里那些有钱的富农也是士族的一部分,与那些在外面的当官的士族一样,推崇你们和儒家思想,都是事出有因!”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那是对他们有利的事情!”
“要我说啊,这都是和你们村子现在弥漫的这股子儒家潮流有关。”
“尤其是朱老爷子这一家,一个个的先前可谓是老迂腐。”
随着孔希学话音的落下,许牧嫌弃的翻了个白眼,望向孔希学的眼神中尽是好笑。
然而听到许牧的话,朱元璋却是实打实的愣了一下。
朱元璋是怎么也想不到,说来说去,竟然还会和自己有关。
他不禁有些纳闷,这又是怎么扯上自己的?
就连孔希学也没反应过来许牧的意思,他看了看许牧,愣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就拿古时候来说吧,你们儒家可以说是经常被历朝历代奉为圣经。”
“儒家思想最核心的地方在于,它非常适合皇帝用来管控、教化百姓,因此一直被皇帝极力推崇。”
“而素来只要是皇帝喜欢的东西,就一定会被大臣们喜欢,大臣们也自然极力推崇,进而讨好皇帝,或是借此谋利。”
“你们这些狂热粉丝整日想着如何把儒家捧到最高的地方,却从未想过自己的行为就是在毁了儒家!”
“你们这种人,活该被世人唾弃!”
听到许牧的这番话下来,孔希学捂着被鞋底抽得胀疼的脸,难以置信地看着许牧。
他不敢想着就眼前这种山村野夫,也敢和自己叫板?
“你这家伙,无礼,简直是太无礼了!”
孔希学不禁咬牙切齿的指着许牧,仿佛下一秒就要与其同归于尽一般。
到底是文人,信的还是儒家那套,孔希学就算满腔怒火也无从发泄。
更别说让一个平日里习惯咬文嚼字的儒生,突然精通什么国骂经典语录,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以至于孔希学翻来覆去,嘴里面都是说许牧没教养,没礼貌,是一个粗俗的山村野夫。
他一想到自己被这种粗鄙之人用肮脏的鞋底扇了干干净净的脸,心里就越发来气。
到他最愤怒的时候,甚至直接忽视了朱元璋,想和许牧打上一架,理论一番。
“像你这种傻子,活该被打!”
许牧对此冷哼一声,神情极为不屑,这反倒进一步激怒了孔希学。
“傻?我怎么可能是傻子!”
“我可是孔圣后人,名副其实的先贤后辈!不论是身份、才学,亦或是家室,都要比你这山村野夫优秀!”
“反倒是你,妖言惑众,妄图侵害世间,我看你才是傻子,才是垃圾!”
“对了,你好像还是个目不能视的瞎子,更不配和我比!”
孔希学指着许牧,憋红了脸,尽己所能地指责着许牧,然而他的行为在许牧看来只不过就是笑话。
一旁的朱元璋见孔希学竟然如此“上道”,会自己和许牧产生争执,全然不用自己再继续“牵线搭桥”,着实让朱元璋顿觉轻松不已。
他悄然后退几步,只为等着看许牧如何教育孔希学。
“亏你还自诩自己是儒学大家,竟然以身世地位衡量他人高低贵贱,简直就是有违圣人的初衷!”
“说你是傻子,就给我老老实实地认命!别总以为自己很聪明!”
“我知道你是想要阻止朱老爷子改革,但消息只怕也是由那些村里的有钱人传达给你的吧?”
而许牧也没闲着,他穿好靴子,衣袖一挥便指着孔希学的鼻子高声说道。
许牧很清楚,改革的消息一定会从村长朱老爷子向外说,紧接着才是有钱的富农,最后才是普通老百姓。
百姓们肯定不会拒绝任何能让自己过得好的事情,自然也没道理反对。
那么反对的就是会被改革出去的富农。
至于这个儒生……
许牧很确定,这只怕是被富商派到村长这里,试图劝服村长。
被许牧这么一问,孔希学顿时一愣。
有些消息确实是从士族大家们那里听来的,这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再说了,孔家身为圣人后代,自是自持身份,坚持与士族大家往来才对,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和平民一起。
总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但孔希学相信,士族和孔家,始终都要比那些平民百姓高人一等!
“那又如何?”
孔希学看着许牧,下一秒像是想起来了什么事情一般,难以置信的瞪大了眼睛。
“瞎子,你莫不是要挑拨离间?”
“我告诉你!我们自古一条心!”
孔希学说完,便是衣袖一挥,那可谓是相当激动。
然而他急于表现自己的盟友们是多么可靠,全然忘记了一旁还有朱元璋,光是孔希学刚在那几句话,就让朱元璋警觉了起来。
什么叫“我们自古一条心”?
朱元璋能理解孔希学所说的我们,指的是他们儒生和士族,可真是如此,那又把皇室至于何处?
亦或是说,在孔希学眼中看来,除了孔家,重要的就只剩士族了?
朱元璋眼中不禁闪过一丝惊疑不定,正准备说点什么时候,却听到了许牧在驳斥孔希学。
“果然是读书读傻了,你不会真以为那些有钱的富农,是心甘情愿帮助你们孔家?”
“你真以为那些有钱的富农心里就那么推崇你们孔家的东西,推崇到连同你们这些孔家不知道第几代的后人都要不分好坏、极力照顾?”
“天下怎么可能如此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那无非就是那些个士族在利用你们罢了!”
许牧看着孔希学的目光此时已经充满了怜悯和可惜。
“胡言乱语!天方夜谭!”
“他们之所以信奉我等孔家后人,就是因为他们心中对儒家的尊崇!”
而孔希学却依旧不服,扬起脑袋高声开口说道,言语中尽是骄傲。
“无药可救!”
“你以为他们护着你们?错了,那明明就是利用你们!”
“说白了,村子里那些有钱的富农也是士族的一部分,与那些在外面的当官的士族一样,推崇你们和儒家思想,都是事出有因!”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那是对他们有利的事情!”
“要我说啊,这都是和你们村子现在弥漫的这股子儒家潮流有关。”
“尤其是朱老爷子这一家,一个个的先前可谓是老迂腐。”
随着孔希学话音的落下,许牧嫌弃的翻了个白眼,望向孔希学的眼神中尽是好笑。
然而听到许牧的话,朱元璋却是实打实的愣了一下。
朱元璋是怎么也想不到,说来说去,竟然还会和自己有关。
他不禁有些纳闷,这又是怎么扯上自己的?
就连孔希学也没反应过来许牧的意思,他看了看许牧,愣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就拿古时候来说吧,你们儒家可以说是经常被历朝历代奉为圣经。”
“儒家思想最核心的地方在于,它非常适合皇帝用来管控、教化百姓,因此一直被皇帝极力推崇。”
“而素来只要是皇帝喜欢的东西,就一定会被大臣们喜欢,大臣们也自然极力推崇,进而讨好皇帝,或是借此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