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咸阳,东华庭军事指挥部。
李斯:王上,为何要桓齕退兵呢?
秦王嬴政:北军大胜,而南军无功,王翦诸将难免心生妒忌,此不利于军内团结啊!况桓齕大胜,乃以石击卵。孰掌北军,也会如此,非桓齕一人之功也!大胜之后,难免骄狂,则败局不远矣!故此,本王令其退兵。
李斯赞叹:吾王思谋妥当啊!
秦王得意:能获长史称道,本王今夜无眠矣!
李斯:邯郸城下,我南路军马是否退却?
秦王:不退!桓齕横扫赵国北方,撤兵后虚位以待。且看李牧是否出援?若李牧重蹈覆辙,桓齕将顷刻入关,再歼灭敌军于旷野之中!我南线军马,则可会攻邯郸。
李斯:又上层楼!吾王日见精进啊。
秦王:此本王夜读《韩非子》篇章之所得也!
李斯惊讶:可那并不是兵书啊?
秦王:观治国权谋,尽在其中矣!
李斯挠着头:臣也要再读此书了------
秦王:韩非者,古今贤能也。前闻长史所言,韩非口拙语讷。读其篇章,却势如涛涌、气冲霄汉,真乃大音稀声!岂不闻苍天既夺人慧眼,必禀赋其聪耳哉!
李斯:臣学弟韩非与吾甚笃,若蒙君王厚爱,不妨延请其入秦何如?
秦王:如此甚善!
----------
扈辄兵败、全军阵亡的消息传到邯郸,赵国上下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对于军事统帅李牧来说,哀伤之余也为自己的指挥失当而感到无地自容,他向赵王呈书谢罪。
赵王迁:军战失利,国之殇也!十万健儿为维护我国土,血洒疆场,肝脑涂地。勇士已去,生者自强。当此时刻,无需问责,无需愧疚,只有君臣一致,军民一心,誓拼顽敌,方不辱我牺牲将士之英灵!--------本王躬亲,设坛祭灵!
赵国邯郸王宫之前,搭起了巨大的帷幕,供奉起了历代先王和故去的著名战将们的牌位,隆重接受民众的拜祭和哀思,以砥砺民心士气。
赵王迁亲领郭开、李牧等重臣,一一拜祭过肥义、平原君赵胜、许历、赵奢、赵茄、赵括、扈辄等众多赵国名臣、勇将的牌位,痛哭失声。
郭开双手摘下顶冠,跪倒叩头:臣请辞相国,请吾王治臣私心废公之罪-----
赵王迁:汝所言何事?
郭开:先王曾嘱咐罪臣,寻访赵之老臣廉颇,臣与廉颇有旧怨,故此贿赂使臣,诈称廉颇老迈不堪,使其不见用-----今老臣后悔莫及,因私废公,欺君误国,实乃死罪,臣愿伏诛!
众臣皆惊,不知所措。
李牧也跪倒:臣尝私怨报复,借故滥杀相国亲眷。先王未治臣之罪,乃爱惜臣勇武也,臣之罪过也大!相国郭开,忍辱含垢,虽仇臣而能以家国为重、不相抱怨罪臣,臣心中愧疚忧惧,实乃少年轻狂之冤孽啊!请王治臣之罪,开释相国!
(昔日五国伐秦之时,自己在战场上贪色不战的隐情,李牧还是没有坦白。)
郭开、李牧相拥大哭,满场落泪!
赵王迁扶起两人:昔日蔺相如、廉颇将相和,辅助先王振兴我赵国,演出一段佳话。今日汝等冰释前嫌,同心团结,这是赵国本王及以下、全体国民,都在盼望的幸事啊!
其他官员、将领不胜唏嘘,俱称善事。
-----------
李牧感激涕零:王上,臣请一事,请吾王示下!
赵王迁:将军且讲。
李牧:长平之战,赵括殉国。右将军赵汶,虽领残军投降,但其所余俱为老弱妇孺。赵汶自杀殉国,已身死谢罪,其意在保全困顿之军、万众余生也!赵汶身后遭满门抄斩,令人痛惜。臣请吾王释赵汶之罪!
听闻李牧建议,又有几个将领表态赞同。
赵王迁:本王亦知此事!当年长平之难,举国哀痛,不责罚罪人,恐难以抚平哀思。赵汶之事,也处置过于严厉。今卿等建议,本王就宣示,释赵汶降秦之罪,赐哀军候,收敛其家眷骨骸以厚葬之!
郭开对赵王迁轻易就给赵汶平反,心中很有抵触,可是却不便说出来,只好选择默不作声。
郭开心想:这样的翻案,尽管满足了一批军队将领心中的长期愿望。可是,却会给国民造成一个不好的影响-------打不过秦国了就投降,也不为过失,还名正言顺了,恐怕赵国今后的日子会很艰难。
-----------
李牧等人开始差人四处打探,找寻赵汶流落秦国的亲眷。这些举动,很快给他自己带来了祸患!
-----------
且说王翦、李信率领秦军南路兵马,在邯郸城下苦战,虽说是佯攻,但也损兵折将、毫无进展。眼看桓齕已大胜回国,君王加封蒙武、桓齕为大上造,军职追平了王翦、超过了李信(少上造),而他们还得在邯郸城下继续坚持苦斗,寸功难立,故此心中十分不悦。
李信:要没有我们拖住赵国军队汇集邯郸,那桓齕焉能大胜?令人不平的是,那蒙武竟然连升五级,赶上了王老将军,真是岂有此理!
王翦:桓齕围困赵军,又违令屠杀!现在,赵国的怨气都撒在我等头上,我军中两日之内就阵亡了名副将,这仗简直没法打了!
秦王没有下令撤军,王翦、李信只好硬着头皮支撑,好在后勤供应充足,就在邯郸城外围驻扎下来,虚张声势,不再用力进攻了。
--------
秦国咸阳,军事指挥部。
秦王:现在赵国有何动静?
督尉冯去疾:那赵国收缩兵力,猛攻王翦、李信所部,我军伤亡不小啊!可是,敌军并未分兵北上,桓齕所部请示南下。
冯去疾、冯劫、冯毋择等人都是之前韩国投诚来秦国的官员,冯去疾、冯劫都是秦军高级军事将领、协助秦王处理军务,冯毋择是文官。
秦王:守株待兔哪有那么容易!传令桓齕,不准南下,随时准备再越太行,攻歼北上之敌!
李斯:等!还是要等!宁可再等半年、一载,我就不信赵军肯放弃北方国土!
秦王:必是那李牧怕再中圈套,不敢北援。我们故意放弃占领赵国北部大片领土,就是要诱敌北上,如果敌人惧怕,不敢北上,可如之奈何?
李斯:不怕,等来年夏收时节,王上就令桓齕所部,入邯郸以北抢收粮食。赵国军队如那时候还不敢北上,那赵国田地里的粮食就充作了我军的军粮,赵国粮仓有失,它还能不急?
秦王:哈哈哈,对啊!没有粮食,且看那李牧如何支撑?
------------
太子丹何人?燕王喜之子,此时燕国在赵国的人质。秦王嬴政亲政之时,太子丹护送妹妹来秦国成亲,其妹为秦王嫔妃兰妃。太子丹当时留在秦国作人质。他怎么会来到赵国邯郸呢?这里面有一段典故:
秦国、燕国结盟后,吕不韦曾派遣蔡泽去燕国当相国,后来又想派张唐去接替。张唐就是那位曾和蒙骜攻击赵国,结果蒙骜战死失利的秦军将领。
张唐对文信侯吕不韦说:“我曾经进攻过赵国,因此赵国怨恨我,曾称言说:‘能够逮住张唐的人,就赏给他方圆百里的土地。’现在去燕国必定要经过赵国,我不能前往。”文信侯听了怏怏不乐,可是没有什么办法勉强他去。
秦国前老将的小孙子甘罗,当时才十二岁,他对吕不韦说:“君侯您为什么闷闷不乐得这么厉害?”文信侯说:“我亲自请张唐去燕国任相,接替蔡泽,可是他不愿意去。”甘罗说:“请允许我说服他去燕国。”文信侯呵叱说:“快走开!我亲自请他去,他都不愿意,你怎么能让他去?”甘罗说:“项橐七岁就作了孔子的老师。如今,我已经满十二岁了,您还是让我试一试。何必这么急着呵叱我呢?”于是文信侯就同意了。
甘罗去拜见张唐说:“您的功劳与武安君白起相比,谁的功劳大?”张唐说:“武安君在南面挫败强大的楚国,在北面施威震慑燕、赵两国,战而能胜,攻而必克,夺城取邑,不计其数,我的功劳可比不上他。”甘罗又说:“应侯范睢在秦国任丞相时与现在的文信侯相比,谁的权力大?”张唐说:“应侯不如文信侯的权力大。”甘罗进而说:“您确实明了应侯不如文信侯的权力大吗?”张唐说:“是。”甘罗接着说:“应侯范雎打算攻打赵国,武安君故意让他为难,结果武安君刚离开咸阳七里地就死在杜邮。如今文信侯亲自请您去燕国任相而您执意不肯,我不知您要死在什么地方了。”张唐说:“那就依着你这个童子的意见前往燕国吧。”于是让人整治行装,准备上路。行期已经确定,甘罗便对文信侯说:“借给我五辆马车,请允许我为张唐赴燕先到赵国打个招呼。”
文信侯就进宫把甘罗的请求报告给秦王说:“过去的甘茂有个孙子甘罗,年纪很小,然而是名门之后。最近,张唐想要推托有病不愿意去燕国,甘罗说服了他,使他毅然前往。现在甘罗愿意先到赵国去,把张唐的事通报赵国一声,请答应派他去吧。”
秦王准吕不韦所请。于是,甘罗出使赵国。
赵悼襄王到郊外远迎甘罗。甘罗劝说赵王,问道:“大王听说燕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吗?”赵王回答说:“听说这件事了。”甘罗又问道:“听说张唐要到燕国任相吗?”赵王回答说:“听说了。”甘罗接着说:“燕太子丹到秦国来,说明燕国不欺骗秦国。张唐到燕国任相,表明秦国不欺骗燕国。燕、秦两国互不相欺,显然是要共同攻打赵国,赵国就危险了。燕、秦两国互不相欺,没有别的缘故,就是要攻打赵国来扩大自己在河间一带的领地。大王不如先送给我五座城邑来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地,我请求秦王送回燕太子,再帮助强大的赵国攻打弱小的燕国。”
赵王立即亲自划出五座城邑来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地。秦国送回燕太子丹,赵国有恃无恐便进攻燕国,结果得到上谷三十座城邑,又送给秦国其中的十一座。
甘罗回来后把情况报告了秦王,秦王于是封赏甘罗让他做了上卿,又把原来其祖甘茂的田地房宅赐给了甘罗。至于后来甘罗有没有当相国,争议颇多,一般认为其天资聪颖,却天命浅薄,很年轻就夭折了。
而燕太子丹没有完成燕国与秦国友好结盟的使命,回国后父亲燕王喜很不高兴,一气之下又派他去赵国当了人质。燕赵不合,燕太子丹在赵国也度日如年,十分郁闷。
李牧、郭开、春平侯等人,设国宴延请燕太子丹。赵国物力不足,这次宴会也尽量安排得奢侈许多,以显示出对客人的尊重之意。
燕太子丹知道赵国此时款待自己,必有事相求,而这些也正好能够帮助自己脱身,所以欣然前来赴宴。
燕太子丹不是无能之辈,他少时就习武,熟读诗书,胸有大志,对于天下之势看得很清楚,对于秦国欲要灭亡关内六国的野心,有着清醒的认识。
宾主落座,觥筹交错。
郭开:今日延请燕太子殿下,赵国实乃惭愧,悔不该先前怠慢殿下--
燕太子丹:赵国之难,我且目睹。方今强秦横暴,荼毒天下,吾亦思之!
李牧:燕赵互为敌手,两败俱伤,为秦所乘,这样的事情已经多次发生了。只有燕赵联手,彼此友善,抱团求生,强秦方不敢图!
燕太子丹:我那父王也心知此事,奈何燕赵积怨长久,赵国攻我土地甚巨,此结难解啊!燕太子丹这是逼迫赵国表态。
春平侯呈上燕赵山河地图,递给燕太子丹一只丝绒包裹的芳香墨块。
“请太子殿下自画燕赵两国疆界。如两国合力逼退秦军,则秦国所占领赵国太行以东之地,燕赵也平分秋色。”
燕太子丹大为惊讶。
郭开:太子殿下即日可返回燕国。
李牧敬酒:吾知太子殿下素有谋略,今请赐教,问计于太子?
燕太子丹:秦王嬴政,尝与吾冬猎。许予城郭,须臾反悔。秦人秉贪婪之心,存虎狼之志也!割地与秦国,乃自毁长城,而其得寸进尺,爪牙更厉。唯有天下合力抗击,方能自保。否则,恐逐一为其所屠!吾回都城,自会言明父王,谋求燕赵媾和。赵国还当联络齐、魏、韩、楚等国,再谋合纵,晓以利害,齐心抗秦。
李牧:赵国在代地,尚有八万军马,俱是能征善战之猛士。今赵国艰危,恳请太子能允许我代地部分军马借道燕国,适时调动来援。太子殿下,请受李牧一拜!
李牧抱拳躬身施礼,燕太子丹立即扶起李牧,挽着他的手臂,激动地说:“好吧,我定能促成此事。赵国之难,燕国不救,也会祸及自身啊!”
李牧、燕太子丹共同举杯,相谈甚欢,引为知己。
燕太子丹答应李牧:赵国代地的军马,为防卫秦军进犯,大部分驻守不动。代地数万军马借路燕国的时候,燕军可暗地再拨付给李牧数万军马,秘密协助赵国抗击秦军。必要时刻,可以燕赵公开一致对敌,以保全赵国,继而保燕国平安。
李牧陪伴燕太子丹,一连数日巡游邯郸,座论天下之事,成为密友。(未完待续)
李斯:王上,为何要桓齕退兵呢?
秦王嬴政:北军大胜,而南军无功,王翦诸将难免心生妒忌,此不利于军内团结啊!况桓齕大胜,乃以石击卵。孰掌北军,也会如此,非桓齕一人之功也!大胜之后,难免骄狂,则败局不远矣!故此,本王令其退兵。
李斯赞叹:吾王思谋妥当啊!
秦王得意:能获长史称道,本王今夜无眠矣!
李斯:邯郸城下,我南路军马是否退却?
秦王:不退!桓齕横扫赵国北方,撤兵后虚位以待。且看李牧是否出援?若李牧重蹈覆辙,桓齕将顷刻入关,再歼灭敌军于旷野之中!我南线军马,则可会攻邯郸。
李斯:又上层楼!吾王日见精进啊。
秦王:此本王夜读《韩非子》篇章之所得也!
李斯惊讶:可那并不是兵书啊?
秦王:观治国权谋,尽在其中矣!
李斯挠着头:臣也要再读此书了------
秦王:韩非者,古今贤能也。前闻长史所言,韩非口拙语讷。读其篇章,却势如涛涌、气冲霄汉,真乃大音稀声!岂不闻苍天既夺人慧眼,必禀赋其聪耳哉!
李斯:臣学弟韩非与吾甚笃,若蒙君王厚爱,不妨延请其入秦何如?
秦王:如此甚善!
----------
扈辄兵败、全军阵亡的消息传到邯郸,赵国上下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对于军事统帅李牧来说,哀伤之余也为自己的指挥失当而感到无地自容,他向赵王呈书谢罪。
赵王迁:军战失利,国之殇也!十万健儿为维护我国土,血洒疆场,肝脑涂地。勇士已去,生者自强。当此时刻,无需问责,无需愧疚,只有君臣一致,军民一心,誓拼顽敌,方不辱我牺牲将士之英灵!--------本王躬亲,设坛祭灵!
赵国邯郸王宫之前,搭起了巨大的帷幕,供奉起了历代先王和故去的著名战将们的牌位,隆重接受民众的拜祭和哀思,以砥砺民心士气。
赵王迁亲领郭开、李牧等重臣,一一拜祭过肥义、平原君赵胜、许历、赵奢、赵茄、赵括、扈辄等众多赵国名臣、勇将的牌位,痛哭失声。
郭开双手摘下顶冠,跪倒叩头:臣请辞相国,请吾王治臣私心废公之罪-----
赵王迁:汝所言何事?
郭开:先王曾嘱咐罪臣,寻访赵之老臣廉颇,臣与廉颇有旧怨,故此贿赂使臣,诈称廉颇老迈不堪,使其不见用-----今老臣后悔莫及,因私废公,欺君误国,实乃死罪,臣愿伏诛!
众臣皆惊,不知所措。
李牧也跪倒:臣尝私怨报复,借故滥杀相国亲眷。先王未治臣之罪,乃爱惜臣勇武也,臣之罪过也大!相国郭开,忍辱含垢,虽仇臣而能以家国为重、不相抱怨罪臣,臣心中愧疚忧惧,实乃少年轻狂之冤孽啊!请王治臣之罪,开释相国!
(昔日五国伐秦之时,自己在战场上贪色不战的隐情,李牧还是没有坦白。)
郭开、李牧相拥大哭,满场落泪!
赵王迁扶起两人:昔日蔺相如、廉颇将相和,辅助先王振兴我赵国,演出一段佳话。今日汝等冰释前嫌,同心团结,这是赵国本王及以下、全体国民,都在盼望的幸事啊!
其他官员、将领不胜唏嘘,俱称善事。
-----------
李牧感激涕零:王上,臣请一事,请吾王示下!
赵王迁:将军且讲。
李牧:长平之战,赵括殉国。右将军赵汶,虽领残军投降,但其所余俱为老弱妇孺。赵汶自杀殉国,已身死谢罪,其意在保全困顿之军、万众余生也!赵汶身后遭满门抄斩,令人痛惜。臣请吾王释赵汶之罪!
听闻李牧建议,又有几个将领表态赞同。
赵王迁:本王亦知此事!当年长平之难,举国哀痛,不责罚罪人,恐难以抚平哀思。赵汶之事,也处置过于严厉。今卿等建议,本王就宣示,释赵汶降秦之罪,赐哀军候,收敛其家眷骨骸以厚葬之!
郭开对赵王迁轻易就给赵汶平反,心中很有抵触,可是却不便说出来,只好选择默不作声。
郭开心想:这样的翻案,尽管满足了一批军队将领心中的长期愿望。可是,却会给国民造成一个不好的影响-------打不过秦国了就投降,也不为过失,还名正言顺了,恐怕赵国今后的日子会很艰难。
-----------
李牧等人开始差人四处打探,找寻赵汶流落秦国的亲眷。这些举动,很快给他自己带来了祸患!
-----------
且说王翦、李信率领秦军南路兵马,在邯郸城下苦战,虽说是佯攻,但也损兵折将、毫无进展。眼看桓齕已大胜回国,君王加封蒙武、桓齕为大上造,军职追平了王翦、超过了李信(少上造),而他们还得在邯郸城下继续坚持苦斗,寸功难立,故此心中十分不悦。
李信:要没有我们拖住赵国军队汇集邯郸,那桓齕焉能大胜?令人不平的是,那蒙武竟然连升五级,赶上了王老将军,真是岂有此理!
王翦:桓齕围困赵军,又违令屠杀!现在,赵国的怨气都撒在我等头上,我军中两日之内就阵亡了名副将,这仗简直没法打了!
秦王没有下令撤军,王翦、李信只好硬着头皮支撑,好在后勤供应充足,就在邯郸城外围驻扎下来,虚张声势,不再用力进攻了。
--------
秦国咸阳,军事指挥部。
秦王:现在赵国有何动静?
督尉冯去疾:那赵国收缩兵力,猛攻王翦、李信所部,我军伤亡不小啊!可是,敌军并未分兵北上,桓齕所部请示南下。
冯去疾、冯劫、冯毋择等人都是之前韩国投诚来秦国的官员,冯去疾、冯劫都是秦军高级军事将领、协助秦王处理军务,冯毋择是文官。
秦王:守株待兔哪有那么容易!传令桓齕,不准南下,随时准备再越太行,攻歼北上之敌!
李斯:等!还是要等!宁可再等半年、一载,我就不信赵军肯放弃北方国土!
秦王:必是那李牧怕再中圈套,不敢北援。我们故意放弃占领赵国北部大片领土,就是要诱敌北上,如果敌人惧怕,不敢北上,可如之奈何?
李斯:不怕,等来年夏收时节,王上就令桓齕所部,入邯郸以北抢收粮食。赵国军队如那时候还不敢北上,那赵国田地里的粮食就充作了我军的军粮,赵国粮仓有失,它还能不急?
秦王:哈哈哈,对啊!没有粮食,且看那李牧如何支撑?
------------
太子丹何人?燕王喜之子,此时燕国在赵国的人质。秦王嬴政亲政之时,太子丹护送妹妹来秦国成亲,其妹为秦王嫔妃兰妃。太子丹当时留在秦国作人质。他怎么会来到赵国邯郸呢?这里面有一段典故:
秦国、燕国结盟后,吕不韦曾派遣蔡泽去燕国当相国,后来又想派张唐去接替。张唐就是那位曾和蒙骜攻击赵国,结果蒙骜战死失利的秦军将领。
张唐对文信侯吕不韦说:“我曾经进攻过赵国,因此赵国怨恨我,曾称言说:‘能够逮住张唐的人,就赏给他方圆百里的土地。’现在去燕国必定要经过赵国,我不能前往。”文信侯听了怏怏不乐,可是没有什么办法勉强他去。
秦国前老将的小孙子甘罗,当时才十二岁,他对吕不韦说:“君侯您为什么闷闷不乐得这么厉害?”文信侯说:“我亲自请张唐去燕国任相,接替蔡泽,可是他不愿意去。”甘罗说:“请允许我说服他去燕国。”文信侯呵叱说:“快走开!我亲自请他去,他都不愿意,你怎么能让他去?”甘罗说:“项橐七岁就作了孔子的老师。如今,我已经满十二岁了,您还是让我试一试。何必这么急着呵叱我呢?”于是文信侯就同意了。
甘罗去拜见张唐说:“您的功劳与武安君白起相比,谁的功劳大?”张唐说:“武安君在南面挫败强大的楚国,在北面施威震慑燕、赵两国,战而能胜,攻而必克,夺城取邑,不计其数,我的功劳可比不上他。”甘罗又说:“应侯范睢在秦国任丞相时与现在的文信侯相比,谁的权力大?”张唐说:“应侯不如文信侯的权力大。”甘罗进而说:“您确实明了应侯不如文信侯的权力大吗?”张唐说:“是。”甘罗接着说:“应侯范雎打算攻打赵国,武安君故意让他为难,结果武安君刚离开咸阳七里地就死在杜邮。如今文信侯亲自请您去燕国任相而您执意不肯,我不知您要死在什么地方了。”张唐说:“那就依着你这个童子的意见前往燕国吧。”于是让人整治行装,准备上路。行期已经确定,甘罗便对文信侯说:“借给我五辆马车,请允许我为张唐赴燕先到赵国打个招呼。”
文信侯就进宫把甘罗的请求报告给秦王说:“过去的甘茂有个孙子甘罗,年纪很小,然而是名门之后。最近,张唐想要推托有病不愿意去燕国,甘罗说服了他,使他毅然前往。现在甘罗愿意先到赵国去,把张唐的事通报赵国一声,请答应派他去吧。”
秦王准吕不韦所请。于是,甘罗出使赵国。
赵悼襄王到郊外远迎甘罗。甘罗劝说赵王,问道:“大王听说燕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吗?”赵王回答说:“听说这件事了。”甘罗又问道:“听说张唐要到燕国任相吗?”赵王回答说:“听说了。”甘罗接着说:“燕太子丹到秦国来,说明燕国不欺骗秦国。张唐到燕国任相,表明秦国不欺骗燕国。燕、秦两国互不相欺,显然是要共同攻打赵国,赵国就危险了。燕、秦两国互不相欺,没有别的缘故,就是要攻打赵国来扩大自己在河间一带的领地。大王不如先送给我五座城邑来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地,我请求秦王送回燕太子,再帮助强大的赵国攻打弱小的燕国。”
赵王立即亲自划出五座城邑来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地。秦国送回燕太子丹,赵国有恃无恐便进攻燕国,结果得到上谷三十座城邑,又送给秦国其中的十一座。
甘罗回来后把情况报告了秦王,秦王于是封赏甘罗让他做了上卿,又把原来其祖甘茂的田地房宅赐给了甘罗。至于后来甘罗有没有当相国,争议颇多,一般认为其天资聪颖,却天命浅薄,很年轻就夭折了。
而燕太子丹没有完成燕国与秦国友好结盟的使命,回国后父亲燕王喜很不高兴,一气之下又派他去赵国当了人质。燕赵不合,燕太子丹在赵国也度日如年,十分郁闷。
李牧、郭开、春平侯等人,设国宴延请燕太子丹。赵国物力不足,这次宴会也尽量安排得奢侈许多,以显示出对客人的尊重之意。
燕太子丹知道赵国此时款待自己,必有事相求,而这些也正好能够帮助自己脱身,所以欣然前来赴宴。
燕太子丹不是无能之辈,他少时就习武,熟读诗书,胸有大志,对于天下之势看得很清楚,对于秦国欲要灭亡关内六国的野心,有着清醒的认识。
宾主落座,觥筹交错。
郭开:今日延请燕太子殿下,赵国实乃惭愧,悔不该先前怠慢殿下--
燕太子丹:赵国之难,我且目睹。方今强秦横暴,荼毒天下,吾亦思之!
李牧:燕赵互为敌手,两败俱伤,为秦所乘,这样的事情已经多次发生了。只有燕赵联手,彼此友善,抱团求生,强秦方不敢图!
燕太子丹:我那父王也心知此事,奈何燕赵积怨长久,赵国攻我土地甚巨,此结难解啊!燕太子丹这是逼迫赵国表态。
春平侯呈上燕赵山河地图,递给燕太子丹一只丝绒包裹的芳香墨块。
“请太子殿下自画燕赵两国疆界。如两国合力逼退秦军,则秦国所占领赵国太行以东之地,燕赵也平分秋色。”
燕太子丹大为惊讶。
郭开:太子殿下即日可返回燕国。
李牧敬酒:吾知太子殿下素有谋略,今请赐教,问计于太子?
燕太子丹:秦王嬴政,尝与吾冬猎。许予城郭,须臾反悔。秦人秉贪婪之心,存虎狼之志也!割地与秦国,乃自毁长城,而其得寸进尺,爪牙更厉。唯有天下合力抗击,方能自保。否则,恐逐一为其所屠!吾回都城,自会言明父王,谋求燕赵媾和。赵国还当联络齐、魏、韩、楚等国,再谋合纵,晓以利害,齐心抗秦。
李牧:赵国在代地,尚有八万军马,俱是能征善战之猛士。今赵国艰危,恳请太子能允许我代地部分军马借道燕国,适时调动来援。太子殿下,请受李牧一拜!
李牧抱拳躬身施礼,燕太子丹立即扶起李牧,挽着他的手臂,激动地说:“好吧,我定能促成此事。赵国之难,燕国不救,也会祸及自身啊!”
李牧、燕太子丹共同举杯,相谈甚欢,引为知己。
燕太子丹答应李牧:赵国代地的军马,为防卫秦军进犯,大部分驻守不动。代地数万军马借路燕国的时候,燕军可暗地再拨付给李牧数万军马,秘密协助赵国抗击秦军。必要时刻,可以燕赵公开一致对敌,以保全赵国,继而保燕国平安。
李牧陪伴燕太子丹,一连数日巡游邯郸,座论天下之事,成为密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