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风干系列(加更1)
“谢谢张哥的夸奖,那咱们的合作……”
张厂长抬起右手,打断了徐婉宁没说完的话。
他捧起桌上的茶杯,放在唇边轻抿一口,这才慢悠悠地开口:“婉宁啊,咱们认识一场,也有好几年的时间了,更是合作了很多次。咱们之间,应当已经算是朋友了吧?
“自然。也多亏了张哥这几年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
“那咱们今天就以朋友的立场聊一聊,婉宁啊,你能如实回答我一个问题吗?”
见徐婉宁徐徐点头后,张厂长才继续说道:“你有脑子,也有资源,为什么不自己单干,非要选择和我们利民食品厂合作呢?当然啊,我不是怀疑你,我只是觉得,你完全有能力自己做这件事情,挣到的钱都是你的,不像现在,只能分一成的净利润。”
徐婉宁不知道张厂长这么问的初衷是什么,背后又有什么隐晦的含义。
她只是如实回答:“张哥你不要跟我开玩笑了。虽然比起寻常人来说,我的事业还算小有成就,但我又有什么能力支起这么大的摊子呢?别的 不说,就说我刚才提到的那些,需要生产线,需要机器,需要员工,缺一不可。”
“而我连机器都未必能买得到,更遑论聘请那么多员工了。”
“再者,食品厂不比其他,审批的手续实在是太繁琐了,我自认自己目前没有这个能力,可以自己开一条生产线。就算我有背景,我也不可能仗着家里人的关系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当然了,这只是目前的情况。如果往后我的事业越做越大,我积累了足够的资本,兴许真的会如同张哥你所说的那样,自己开一家食品厂,自己生产带有徐家铺子品牌的产品。但目前,我确实没有这个能力。”
张厂长笑道:“说的也是,要想大规模的生产,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我相信,以你的能力,只是早晚的问题。”
“那我就借张哥吉言,争取早日让自己越变越厉害。”
“肯定会的!”
将话说开后,两人都默契地结束了这个话题。
张厂长拿出了空白的协议,全都放在了徐婉宁面前,“来吧,咱们先把合同签一下。”
“张哥,我是这样想得,为了避免某一个环节出问题,咱们不好追究问题,所以合同就多签订几份。风干兔,风干鸡鸭鹅什么的,每一个种类都有一个单独的合同。将来出问题了,咱们可以根据合同来说事儿。”
“当然没问题。”
张厂长很欣赏徐婉宁的魄力,自然愿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她最大的支持。
而且他认为,徐婉宁说的做的也都没错,这样做确实会方便很多。
等合同签订好以后,张厂长盖上自己的公章,这才说道:“我听说你有养殖场,养殖场里有鸡鸭鹅吧?”
“对,鸡鸭鹅兔,羊猪驴,我的养殖场里都有。”
张厂长摩挲着自己光洁的下巴:“那就好办了。”
他又拿出来了一份合同:“往后,我们利民食品厂的风干系列,就直接在你的养殖场里采购就好了。你的东西,我放心!”
“那就谢谢张厂长了。”
原本,徐婉宁打算直接跟张厂长提这件事,但没想到她还没开口,张厂长就自己主动提了,倒也省的她再开口了。
“至于价格,就按照市场上的价格优惠个一成的样子,你看怎么样?”
徐婉宁点头:“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一次性采购的多,我还能在这个基础上再给优惠。”
于是,新合作再一次谈下来了。
跟之前的每一次合作一样,徐婉宁照例能拿到净利润一成的分红,另外,每一个包装袋都会印上徐家铺子的商标。
至于生产厂家,也将会从春花食品厂改成利民食品厂。
徐婉宁临走前,张厂长将她叫住,并说道:“婉宁啊,张哥刚才的话,你别往心里去。我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疑惑你为什么不选择明显对你更有利的途径,既然现在咱们已经将话说开了,那这件事就此放下,往后谁也别提了,你就把我当成你的忘年交!”
“好的张哥。”
坦白讲,徐婉宁本身也没将这件事放心上。
毕竟,她能预料到,自己这次和利民食品厂谈的合作,能给利民食品厂带来多大的收益,张厂长会有这样的疑问也是正常。
不过,如张厂长说的那样,把话说开了,大家就放下芥蒂,继续和以前一样相处。
“张哥,你先让车间把流水线空出来,,明天我就带些兔子和鸡鸭鹅过来,咱们先尝试着做一批风干货。”
“没问题!”
离开利民食品厂,时间还很早,徐婉宁索性骑上自行车去了养殖场。
距离上次离开,她已经有半个月的时间没来过养殖场了,看到每个圈儿里养着的动物,即便身为养殖场老板的徐婉宁,也不禁愣住了。
杨开最先看到徐婉宁,急忙走了过来,热情地打着招呼:“老板,你今儿怎么有空来了?”
“我来看看,顺便跟你们说点事儿。”
杨开热情地给徐婉宁介绍养殖场现在的情况。
“罗家兄弟养的公鸡母鸡,总数量已经超过了六百只,其中下蛋的母鸡只有两百只,其余的全都是公鸡。不过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每天往二号店送,所以公鸡也只剩下三百来只了。”
“但罗家大哥会孵小鸡,老板你看那个棚,里面全都是刚刚孵化出来的小鸡,要不了多久就能养大了。”
“兔子现在已经超过了八百只。这玩意儿的繁殖能力实在是太强了,一批接着一批的生,草料都不够喂的!”
“还有鸭子和大鹅……”
在杨开的介绍下,徐婉宁对自己的养殖场有了大致的了解。
总而言之,在她没注意的情况下,她的养殖场规模已经扩大了不止一倍。
她再一次感慨自己看人的眼光,相中的这些人,为她的养殖场添砖加瓦,付出了很多。
张厂长抬起右手,打断了徐婉宁没说完的话。
他捧起桌上的茶杯,放在唇边轻抿一口,这才慢悠悠地开口:“婉宁啊,咱们认识一场,也有好几年的时间了,更是合作了很多次。咱们之间,应当已经算是朋友了吧?
“自然。也多亏了张哥这几年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
“那咱们今天就以朋友的立场聊一聊,婉宁啊,你能如实回答我一个问题吗?”
见徐婉宁徐徐点头后,张厂长才继续说道:“你有脑子,也有资源,为什么不自己单干,非要选择和我们利民食品厂合作呢?当然啊,我不是怀疑你,我只是觉得,你完全有能力自己做这件事情,挣到的钱都是你的,不像现在,只能分一成的净利润。”
徐婉宁不知道张厂长这么问的初衷是什么,背后又有什么隐晦的含义。
她只是如实回答:“张哥你不要跟我开玩笑了。虽然比起寻常人来说,我的事业还算小有成就,但我又有什么能力支起这么大的摊子呢?别的 不说,就说我刚才提到的那些,需要生产线,需要机器,需要员工,缺一不可。”
“而我连机器都未必能买得到,更遑论聘请那么多员工了。”
“再者,食品厂不比其他,审批的手续实在是太繁琐了,我自认自己目前没有这个能力,可以自己开一条生产线。就算我有背景,我也不可能仗着家里人的关系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当然了,这只是目前的情况。如果往后我的事业越做越大,我积累了足够的资本,兴许真的会如同张哥你所说的那样,自己开一家食品厂,自己生产带有徐家铺子品牌的产品。但目前,我确实没有这个能力。”
张厂长笑道:“说的也是,要想大规模的生产,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我相信,以你的能力,只是早晚的问题。”
“那我就借张哥吉言,争取早日让自己越变越厉害。”
“肯定会的!”
将话说开后,两人都默契地结束了这个话题。
张厂长拿出了空白的协议,全都放在了徐婉宁面前,“来吧,咱们先把合同签一下。”
“张哥,我是这样想得,为了避免某一个环节出问题,咱们不好追究问题,所以合同就多签订几份。风干兔,风干鸡鸭鹅什么的,每一个种类都有一个单独的合同。将来出问题了,咱们可以根据合同来说事儿。”
“当然没问题。”
张厂长很欣赏徐婉宁的魄力,自然愿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她最大的支持。
而且他认为,徐婉宁说的做的也都没错,这样做确实会方便很多。
等合同签订好以后,张厂长盖上自己的公章,这才说道:“我听说你有养殖场,养殖场里有鸡鸭鹅吧?”
“对,鸡鸭鹅兔,羊猪驴,我的养殖场里都有。”
张厂长摩挲着自己光洁的下巴:“那就好办了。”
他又拿出来了一份合同:“往后,我们利民食品厂的风干系列,就直接在你的养殖场里采购就好了。你的东西,我放心!”
“那就谢谢张厂长了。”
原本,徐婉宁打算直接跟张厂长提这件事,但没想到她还没开口,张厂长就自己主动提了,倒也省的她再开口了。
“至于价格,就按照市场上的价格优惠个一成的样子,你看怎么样?”
徐婉宁点头:“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一次性采购的多,我还能在这个基础上再给优惠。”
于是,新合作再一次谈下来了。
跟之前的每一次合作一样,徐婉宁照例能拿到净利润一成的分红,另外,每一个包装袋都会印上徐家铺子的商标。
至于生产厂家,也将会从春花食品厂改成利民食品厂。
徐婉宁临走前,张厂长将她叫住,并说道:“婉宁啊,张哥刚才的话,你别往心里去。我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疑惑你为什么不选择明显对你更有利的途径,既然现在咱们已经将话说开了,那这件事就此放下,往后谁也别提了,你就把我当成你的忘年交!”
“好的张哥。”
坦白讲,徐婉宁本身也没将这件事放心上。
毕竟,她能预料到,自己这次和利民食品厂谈的合作,能给利民食品厂带来多大的收益,张厂长会有这样的疑问也是正常。
不过,如张厂长说的那样,把话说开了,大家就放下芥蒂,继续和以前一样相处。
“张哥,你先让车间把流水线空出来,,明天我就带些兔子和鸡鸭鹅过来,咱们先尝试着做一批风干货。”
“没问题!”
离开利民食品厂,时间还很早,徐婉宁索性骑上自行车去了养殖场。
距离上次离开,她已经有半个月的时间没来过养殖场了,看到每个圈儿里养着的动物,即便身为养殖场老板的徐婉宁,也不禁愣住了。
杨开最先看到徐婉宁,急忙走了过来,热情地打着招呼:“老板,你今儿怎么有空来了?”
“我来看看,顺便跟你们说点事儿。”
杨开热情地给徐婉宁介绍养殖场现在的情况。
“罗家兄弟养的公鸡母鸡,总数量已经超过了六百只,其中下蛋的母鸡只有两百只,其余的全都是公鸡。不过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每天往二号店送,所以公鸡也只剩下三百来只了。”
“但罗家大哥会孵小鸡,老板你看那个棚,里面全都是刚刚孵化出来的小鸡,要不了多久就能养大了。”
“兔子现在已经超过了八百只。这玩意儿的繁殖能力实在是太强了,一批接着一批的生,草料都不够喂的!”
“还有鸭子和大鹅……”
在杨开的介绍下,徐婉宁对自己的养殖场有了大致的了解。
总而言之,在她没注意的情况下,她的养殖场规模已经扩大了不止一倍。
她再一次感慨自己看人的眼光,相中的这些人,为她的养殖场添砖加瓦,付出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