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有一线希望的光军的母亲,在一边,心情是雪上加霜,眼泪在眼里滚动着,嘴唇动了几下,说不出一句话来,今后艰难的生活已既定事实,痛苦深深地落在她的心上,本以为将儿女们拉扯大后,自己可以稍稍轻松一下,没想到儿媳妇却这么不理解,后悔当初为儿子找了这么样一个不讲理的老婆,算瞎了眼。
光军的父亲忽然抬起僵硬的右手,激愤得要打他这位儿媳妇两个耳光,感觉只有这样才能压低自己内心的怒火,就在他举手的刹那间,善良的父亲想起了大儿子光友的生活,害怕他这一耳光下去,会引起儿媳妇的出走不回来,给光友带来沉痛的伤害,这是做父亲不忍心看到的,自己辛苦,到头来还不是为了自己的一双双儿女吗?叶老汉举到空中的手转向指着桃花的鼻梁:“你你这个不讲理的东西,好,债你一分钱不还,好,老子来还,行了吧。”光军的父亲绝望地发着怒。“老子让你们,明天就搬出去,以后老子就是要饭也不会进你们这个门的。”光军的父亲激动地说着,双唇发抖,这种情况他也只有这么说了。
公公和婆婆作出让步了,桃花心里在为自己的胜利感到高兴,回敬了一句,说:“不进这个门才好呢,免得我们为你养老送终。”
全场人惊愕。
光军的父亲再也控制不住对这个没有教养的儿媳妇的忍耐,再次举起他粗糙的,开满裂纹的手,没有任何的犹豫“啪、啪”狠狠地打了下去,声音在桃花的胖嫩的脸上沉重地响起,紧接着,光军的父亲扔掉手里的半截纸烟头,将条台左边上的两个高雅又精致、优美的的瓷罐高高举起,砸碎向地下“砰砰”变得粉碎,青白残片向四处溅开,似乎要让这响亮明快的声音冲淡埋在内心的一块愤怒。这对青花瓷罐,可是光军父亲的心爱的家产,它是光军奶奶结婚时的嫁妆,当时奶奶家里很穷,没有钱,带着这两个瓷罐过门的,用来盛放绣针,线团的,后来光军父亲结婚的时候,奶奶将这对心爱的瓷罐给他,并摆放在梳妆台上作饰品,给房间带来清新地感觉,如今大儿子光友结婚,光军的父亲又将它送给了光友,作为饰品。由于现代的家具等比较发达了,现在这个瓷罐很少盛放东西了,只是放置在堂屋的条台上作个摆设,每天由光军的母亲擦得净亮的。现在在愤怒的光军父亲的手里响亮地碎了,没有任何点滴的惋惜。
第二天,叶光军和父母搬出了这个暴满争议气氛的新瓦房,先暂寄住在大伯家里。大伯家里是个大瓦房,大儿子光发和小儿子光才同在上海打工,只有三个孙子在家,家里地方大,空得很。
光军的父亲母亲和大伯、二伯、四叔晚上在一起商量,父亲决定在自家的自留地“十一亩”地头的大埂上盖三间房子,先做个泥墙茅屋,木材由大伯、二伯、四叔家给分别筹集。
第二天,光军向学校请了五天假,叫上几位长辈,共同努力,将这个屋搭起来,所不幸的是就在泥墙加到两米多高时,突然遇到天降大暴雨,傍晚时份,很潮湿的泥墙坍塌了,前功尽弃,一切还都要从头开始再来。三天后天才放晴,前后花了20天时间才将这个新屋盖起来。从此,光军和父母还有小莉便住在这个散发着泥土腥味的屋子里。
光军打从住进这个新屋,每天晚上都很少能睡着,心里后悔当初为何去上大学,花了父母那么多的血汉钱,不但没有给贫困劳累的父母带来一点光明,反而给已经年迈的他们更加沉重的思想包袱,如果不上大学,把上大学的钱省下来,也的确够盖一个地方象样的房子了,把上大学生的几年时间省下来,劳动挣钱,说老实话,也能挣一些钱,最起码,能解决婚姻上的一些较大部分的开支,现在可倒好,不但没有给善良的父母送来丝点放松,反而给她们套上了更沉的枷锁,再加这个不讲理的大嫂,一时间,让父母苍老了许多。每每想着生活的现状,光军从心里总是有一些说不出的滋味,思绪万千,该如何让这位白天弯腰晚上叹气的父亲能够露一滴笑容,什么时候自己心里也才会平衡和好受些。
本来就不是很多话的叶光军,此后变得更加沉默不语,见到周围村里的熟人也只是机械地点点头,却很少说话。
自从桃花提出分家后,叶光军的父亲叶老汉,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压抑,他的家庭管理计划被毁于一旦,化为一场美丽的空想,没有文化的叶老汉,开始相信年轻人所说的现在不再是过去的话了,年代变了,下代可以不再听任上代长辈的话了。叶老汉的家族里很少有人读书识字的,因为整个家族都很穷,叶老汉曾经幸运的是还因为这个“一穷二白”而感到光荣四溢个,那是在“文革”时期里免造残酷的批斗和捆绑挨打的折磨,当时颇还受人羡慕和爱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开始回复了高考,叶老汉看有的人家送孩子上学,在趋同下也将自己的孩子送去上学,也可能因为孩子还小,不能下地劳动干活挣工分的缘由,只得将孩子送进学校。后来逐渐得知,在整个村里很少有人识字,只要认得一百个字的就可以当个会计或主任什么的村官。叶老汉心里明白,只要家里有人当官,以后做什么事都方便,不会饿肚子,受人欺负的,叶老汉对“一人为官,仙及鸡犬”的道理是清楚的,只会占光得便宜,不会吃什么亏的。叶老汉在活跃的文革期间看出了一些名堂。后来发觉二儿子光军有一定的小聪明,在学校的成绩还可以,老师平时见到叶老汉就夸叶光军学习用功,头脑子聪明,有时说得叶老汉心花怒放,连连敬烟给对方,还忘不了老是为说原话的感谢老师的认真教导和恩泽。儿子叶光军也还真的不错,时不时地放学带个奖状回家给父亲和母亲看。于是叶老汉决定培养光军认真读书,争取上大学,跳出农门,不用再在毒辣的太阳底下象他一样劳动,一天只争一两个工分的钱,上了大学后也能光耀一下门祖。所以在光军上学的期间,放学放假时,叶老汉从不让光军出家门跟他后面干活,天天不忘督促他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要贪玩,记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叶老汉平时只叫他认为没有书上知份的大儿子光友和他一起下地干活。光军终于没有辜负叶老汉的希望,终于考上了大学。叶光军考上大学时叶老汉一家人喜出望外。当光军即将大学毕业分配时,叶老汉等待指望着光军能分到一个好的单位,想着自己今后也有个儿子将在城里上班拿工资了,心里每天都有一股春风在飘溢,下地干活也不知道累。村里人都说他神了,可当光军分配结束后,结局将叶老汉的喜悦冲凉了,因为自己“一穷二白”在城里没有亲戚更没有当官的亲戚和所认识能攀上关系的人,也就是说找不到后门。最后光军所在学校将他分回父母所在地,由地方解决。后来被勉强安插在本村小学当教师。光军也曾不满,为此也曾向县教育局闹过两次,却均告无效,只好认了。为此,叶老汉明白了“朝中无人莫做官”的道理。起初,叶老汉心里美的原因是认为大儿子光友在农村劳动,他和老伴可以通过劳动为光友积存点钱娶个媳妇不成问题,二儿子光军已考上大学了,已不再是农村里的人了,变成城里人了,今后不会在农村里过日子的,在城里找对象如需花很多钱的话找不起,就为他在农村找个对象,肯定是花不了多少钱,因为光军有文化,又是城里人,是城镇户口的,农村里的姑娘想嫁到城里去,还怕找不到机会呢,最起码在光军娶亲方面,至少不用老俩口花多少心血的。然而恰恰相反,事情的发展,结果不是如叶老汉的心意。万万没想到光军会分到农村来,而且还在本村,如果到农村来当个干部也好,哪怕是一个村里大队会计,心里也算好受一点,今后做什么事情来也方便一些的,而万万没想到他却被分配落在破烂不堪又没有油水的村小学当教师,天天围着孩子们转,什么权力也没有。学校里面的教员有一大部分是村干部家的儿子、女儿和女婿,大都文化不过小学程度的。从此叶老汉夫妻俩平时里满脑子的舒畅和开朗,一下子收缩了,眉头也一步步琐紧起来,面容都逐渐削瘦了许多,平时叶老汉和老伴中餐和晚餐是品喝一杯老酒,以解消一天的劳累,这是因为土地分到户的结果,加上光军的光门耀祖,跳出农门的结果,后来自从光军被分配落实到村小学当教员后,中餐晚餐品酒渐渐减半佶据起来了,心里面还要把光军娶亲的终身大事考虑在内,当为大儿子光友娶亲后,整个家庭生活就变得更加艰难起来。时间的流逝表明叶老汉的想法和判断无无不是空洞的,是确实需要考虑和认真去做的,这对叶老汉夫妇来说无不是一个思想和生活的考验。至于女儿小莉叶老汉没怎么考虑,她现在才16岁,还小,还无须考虑到她的婚嫁情况。现在由于生活的需要,自从光军被分配进村小学当教员后,一直硬认为读书没出息的叶老汉,开始考虑将女儿小莉退学,留在家里里帮助干活,当当他们的帮手,至于让女儿小莉上学的原因是基于她小,还不能做一些体力劳动,还有光军的要求和怂恿。
叶老汉夫妇与大儿子光友和媳妇桃花分开后,住进这个落后的新房,夜里不知道流过多少泪,后悔当初不该让光军上学,甚至读大学,现在将儿子变成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地里的活也做不来,身体又瘦弱,一担水都挑不动,自己的工资养自己都养不活,从何谈起娶亲,就算是现在有点钱向别人家姑娘提亲,还怕姑娘不同意呢。就是姑娘同意,她父母也会阻拦的,还是在农村,找个女婿连一担水都挑不动,从何谈起下地挑肥、下种、干活?结婚后岜不让女儿累死,苦死?叶老汉夫妇想着想着,没法继续想下去了,想过舒服的好日子,现在想都不敢想,不知道这个难日子什么时候能过到头,现在也容不得多想了,只能认准了一个理,一门精累、干活,把地做好、做熟,防止虫灾天灾。
由于分家,土地分了一半给大儿子,由于光军考上了大学,所以他的一个人的土地被征收了,所以叶老汉夫妻俩加小莉和光军耕种面积只有2亩多地,种的地亩少,收入显然就少,这对叶光军的父亲来说无疑在心里是一种打击。
下半年,叶老汉将女儿小莉留下来,在家里做活务农,这样可减轻他们的劳累负担,小莉好从此就退学了,高考就在眼前,现在却变成了小莉既定的空想,她所在学校二中的班主任来过两次,劝说叶老汉,也无济于事,成绩一直优秀的小莉,被命运牵扯在梦幻的大学校园门外。小莉为此流过很多伤心的泪水,叶光军也不同意父母的决定,将小妹拉回家不让上学,在家里帮助做农活,在四人家庭会上,他严肃地表示用自己的工资去让小妹上学,争取将高中读完。这都遭到父母亲的反对和驳斥,叶老汉指着鼻子光军骂说道:“你一个月能拿几个钱,全部给了小莉上学,这个家不要啦?你难道说不找对象娶老婆啦?你是不是要将我和你妈这身老骨头累塌,你也没什么力气,身体瘦得象根柳条,天天要教什么倒头课,没什么空时间,也不能帮我们什么忙,就连做饭洗衣也要你妈来伸手,现在小莉下来,多多少少也能替代一点,读书有什么用啊,你不也是读书的吗,现在怎么样了,反而被别人瞧不起,就算小莉考上大学又怎么样?到头来,还不是和你这样一个结局吗?你看看你,现在成了什么样子?文不文,武不武,找对象我们还要为你烦神,花钱,还要盖新瓦房,象这样我们住的土房子,哪个小姑娘会嫁给你啊?这都要花很大一笔钱的,这么多钱在哪里搞呢?你有没有想过?光靠我和你妈两个人累,就是累死了也不行啊,光军。”
光军说:“我现在不找对象娶老婆,过几年再说。”
叶老汉夫妻:“孩子啊,你知道你今年有多大了吗?已经快三十几岁啦,不小啦,你看村里象你这样大的男男女女哪个没结婚、没有孩子?就算你不打算结婚,村里人会说我们笑话我们的,说我们穷得连儿子找对象也找不起。”不论光军怎么说,叶老汉和老伴也都不会依从他的,所以他只能结束这陡劳的劝说。
叶光军白天的生活规律是家—-学校—-家,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早早地睡了,人也日渐变得焦虑和憔悴起来,上课的时候也想着能用什么法子解决目前家里的困难状况?让父母能有些舒畅的心情。放学也在想,睡觉也想着,很老实的他,一段时间没有言语,除了在课堂上讲讲话外,都很少在办公室与同事交谈,由于在办公室,叶光军性格比较温和,很少于人辩论,看上去较于老成,因为忧愁,光军一眼看上去,给人的第一印象,年龄要比他真实年龄大七八岁,所以人们都称呼他老叶,同事称呼他老叶,有时被学生听到了,背后也你他为老叶,叶光军也从不计较这些,学生一般都有喜欢与这位叶老师玩,他的课基本没有学生逃课,也不怕他提问题,答错了情愿让他打,因为他打不痛,个个都勇于举手答题。
有一天,班里有一位男生把别的班的一个女生打了,女生哭着回去了,下午这位女生家长到学校里来找男生的班主任评理,要求狠狠地批评这个欺负他女儿的男生,这位家长不知道这个男生的班主任是谁,他女儿脱口而出是老叶,弄得办公室里的人都个个暗笑。打那以后,村里人见了光军都改称他为老叶老师,由于他教课认真,仔细,学生传颂,乃至全村的家长都知道,家喻户晓。
叶光军象一头牛一样地天天默默的工作着,白天有空就帮助劳累的父母下地挑粪、施肥,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批改学生的作业,经常工作到深夜才上床睡觉,为此,他的父亲经常报怨他为什么搞得这么晚,煤油用得太快了。因为沙银村的各户村民们购买煤油都是计划油,凭票买平价油,议价油很贵,平价油只有两毛多每斤,而议价油为六毛多每斤,除非有一定头面熟悉人和关系户,可以弄到油票或打个招呼什么的,议价油也要四毛五一斤才能买到的,否则,家里的油用完,为了舍不得花昂贵的钱去集市买煤油那么家里就只好摸黑操劳家务什么的。村里也确有这种现象,不少家庭家有学生在上学,晚上做作业温习工课,经常摸晚,甚至到子夜,所以煤油自然用得较快,仅凭计划票油是不够的,有的到远地方亲戚家隹的地方去购买相对便宜一点的油回来用有的学生家买不到,干脆到有油家的同学那里去,借点光同时做作业,当然,别人一休息,他就必须回家,有的村户油用光了,因为家里穷,买不起油,就早早地在天黑前将晚饭准备好,收拾好农具,然后,打黑吃晚饭,摸黑洗澡洗碗。在没有通电的农村,用于照明的煤油是宝贵的。
虽然,光军每月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可在家庭生活中有相当大的用处,可以应急前来讨一部分家庭债务的,可以解决家庭的必须品油盐米醋等,通常也为父亲提供烟钱。在家庭的各方面的所有事情,光军基本上都听父亲的话,即使父亲有不对和固执地去计划做某些事情,他总是不会冲撞和坚决反对,让有计划行事的父亲终止计划,再去劳神地去再想其他办法,因为光军知道他的父亲的性格,只事情的结果显示是不对的,他才想其他办法,通常,叶老汉做什么事情或有什么想法,叶光军一般都是支持的。叶老汉在他的几个子女中,最喜欢的就数叶光军了,从小到大,就是现在也如此,叶老汉认为虽然家庭穷一点,但这并不能归为光军的错,不错,虽然光军上学花了一些钱,但光军毕竟是有知识的人,见人待客是很有礼节,有时在叶老汉较沉闷的情况下,光军会有推理性的解释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发生,让叶老汉眼睛一亮,顿时能够想通,不再沉闷,在叶老汉悠闲的时候或同在地里干活的时候,光军就给父母他们讲一些报刊广播上看到和听到的有关城市的事情和发生的变化以及现在的有关国家和社会形势,叶老汉夫妇俩听得津津有味,有时频频点头称是,特别当光军讲一些农村的某农民致富的消息,叶老汉夫妇俩听得总是那么认真,激动,转而抽烟思索,也想通过某种方法能象这些人一样能够短期内成为爆发户,富起来。叶老汉有时候会为此与光军和老伴商量是否能够找出一个路子来,虽然叶老汉提出一些方法,如养甲鱼,养黄鳝,养猪,但都因为这些都需要为数相当的成本,最后只是在一片自怨和叹息中摇头,溃退。
有天晚上,光军正在批改学生的作业,叶老汉和妻子背靠在床头,互相商谈着,突然,光军的母亲提出了一种致富的办法,提出能否将家里种的小麦做成小麦片买赚钱,它不同于麦粉,把它炒熟,然后磨碎粉,再用小塑料袋好好地包装起来,外表好看一点,里面可以加点糖制成甜的,这样可以用来用开水冲喝,也可以用来干吃,也能在早晚吃稀饭的时候用来放在碗里搅拌着吃,很香的。叶老汉听了,觉得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点子,后来喊光军一道商量这是否能够行得通,叶老汉夫妻俩认为,麦片的原料小麦肯定是没问题,家里不够就在地方收购,价钱略微比地方收购的价格高一点,村里人会把小麦卖给他们的,对此表示非常有信心。光军也比较认同这个办法,就在具体如何操作的方面的时候,牵涉了包装,如何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环节,生产只光靠用人工在大铁锅里炒这不行的,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机器卖,怎么包装个个没底,销售方面怎么销售,没路子,在农村卖,不一定会买,在城市人家每天吃的是牛奶,会不会喝这个东西是个总是还有价格定多少,只靠五六个人能否操作得起来,如果多雇用几个人来工作,工资该给人家多少钱,这些种种困难和问题,将这个家庭的一线希望的光线给遮挡了。但叶老汉夫妻俩为此并不后悔,认为还是老老实实,实实在在地种地,啃土皮,能收多少是多少,把地啃熟,还可能多收一点,搞这些想法,会有很大和不少的风险,这个家庭现在再也经不起风浪的袭击了,哪怕就一个芝麻粒大的风险,在叶老汉心里,也是可怕的龙卷风,会把他和老伴击跨,他们知道自己肩上还有担子,光军还没有成家,小莉需要找婆家,至于小莉找婆家,他们并不着急,急的是光军,因为他已经年龄不小了,村里象他这么大的年轻人都已经结婚生子了,帮光军选择什么样的姑娘也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光军是有文化有修养的人,找一个不能再象光友的老婆那样没有教养,要有教养的,通情达理的姑娘,要人品好的。叶老汉的妻子经常找叶老汉商量,老王家有那个大女儿不错,很会做事的,听她门口的左右邻右壁的人说,她人不错啊。叶老汉点头称是。叶老汉的老伴又说龙翔大队的陈二家的那个二女儿也不错,很好的,人貌面长得也好看,你记不记得上一回我们俩板车拉肥料,经过她家门口的时候,她家门口前有一个大坡,我们两个人都没有力气拉了,她放下手里正要下坡去洗的米和菜,帮我们把板车推上来了,老头子,你还记得吧。叶老汉的老伴还一下子提了好几个人家的姑娘,叶老汉都频频点头称不错,但并没表示实际的行动,因为他心里明白,现在向人家提一个亲,那个彩礼是很贵的,是送不起的,都是成千上万的,你要是拿不出来这么多的钱,这门亲准是定不下来的,反而被人家看不起。人家会嘲笑说,没钱也来提亲,真是笑话,一旦传出去,村里的人都会另眼看的,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和他在一起,生怕他占光。每当叶老汉的妻子和叶老汉商谈到光军的婚事的时候,他们总是很严肃,同时详细盘算着想到的每家姑娘家估计需要多少彩礼这这个盘算是结合姑娘家的身世,家庭状况,估计比较昂贵的就一一排除删除,后来老夫妻俩取得一致的结论,看样子只能为光军娶一个跟我们家一样穷的人家姑娘,认为穷人是知道穷人的苦,会能够体凉他们的,不会要很多昂贵的彩礼即使要彩礼也会通情达理,有钱人家的姑娘被隔除在外,不能考虑在内,打心里面想,他们认为根本娶不起这样的媳妇,即使能够娶回来一个有钱或有身世家的姑娘,回来进门后也是个骄生惯养的,不能碰撞和得罪的宫庭小姐或太太,相比可能比在儿媳妇桃花还要坏八倍,到时候,恐怕家庭日子没好过的,又不知道会把老夫妻俩赶到哪儿去了?叶老汉夫妇俩想,现在年轻人的思想怎么这么坏,是不是时间在往回倒流,他们经常相互底议论和与外人交流着,自从叶老汉与大儿媳妇桃花分家后引起了全村乃至整个乡的振动,也引起了某些家庭出现类似的分家情况,给全乡带了一个样板,把公婆赶走被正式列为分家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不照这样,势必儿子媳妇就吵、闹、打,赖着不下地干活,做到饭来张口,钱来伸手,一顿饭也不帮忙煮,一桶水也不帮婆婆挑,衣服是自己洗自己的,什么也不顾。在村里,听闹分家已成了习以为常,不再是某个个别现象。
有一天,叶老汉到黑江的张宝新家去,想请张宝新第二天把家里的那头能干的水牛给他用一天,地围场里的一块地犁一下,由于天比较干,土很板实,用四齿铁杷翻不动,只好想到用牛。
“叶三爷,你好,今天来有什么事吗?”张宝新正在家里喝茶,见叶老汉弯腰从大门口进来,没等叶老汉说话,他便笑着问到,他知道叶老汉肯定是有事才来找他,一边忙从挂着补丁的黑色上衣口袋里掏着烟给叶老汉抽,一边站台票起来给叶老汉让座。
“不不,我有烟。”叶老汉麻利地从灰色裤兜里掏一包刚从代销店里买的红梅香烟,叶老汉很少买此类稍好一点的纸烟抽,除非请人办事,要人帮派,平时只抽白板散烟或三毛钱一包的梅园香烟。将烟拆开,敬上一支给张宝新。叶老汉平时与张宝新之间的关系处得比较融洽,从没有红过脸,互相有什么烦恼的事,总在地头凑到一起偷闲谈谈心,张宝新今年也有五十五了。
叶老汉接着说:“我围攻场里有五分地,你也晓得,天这么干,用四龄铁耙翻不动,想借用一下你的那头牛,就一天时间。”点着了香烟,陷的双眼在望着老张,等待他肯定的允诺。向人借东西本来就很难,更何况借用一头牛,人家会放心吗?叶老汉心里没底,但想想平素他们之间的交往关系来讲,应该是基本上没问题的。
“行啊,叶三爷,你借用还有什么说的呢,明天犁地要不要我给帮忙?我家里也有现成的刚打制的新犁,用起来很快,你拿去吧。”张宝新听叶老汉话一出,便爽快地答应了。“昨天和今天两天,我家的几亩地都犁完了,唉,这个地是太干了,用耙子翻根本没办法翻,翻不动,我隔壁的王之强,三耙子,手就起泡,后来还是请十队的小铁头帮他用牛犁的。”
叶老汉听张宝新答应了,心里特别高兴,本来他只想借用一下牛,没想到老张不仅同意给他牛,还给他新犁,也不好意思去向他借牛又借犁,更何况人家又是一张新犁,心想就是出口向人家借,怕人家就是口头答应了,心里也不舒服,所以只想了借牛,正当叶老汉出口借牛的同时,心里还在想着向谁借犁呢,这下他就不用再愁了。叶老汉非常激动,就又敬烟给张宝新:“那太感谢你了,老张,明天就不用麻烦你了,你天天下地干活,起早摸晚的不容易,很累的,我自己就行了,我虽然年纪大了点,不比以前,但掌犁稍,还是可以的,我家后门前有一块空草地,青草很多,明天结束后,我割一担草,给你喂牛吃。”叶老汉说。
“没关系,老三,看你说到哪里去了,不把我当兄弟看啦,再说,我家的牛脾气可不小啊,我怕你掌握不了它。”张宝新笑着劝说。
叶老汉一听,张宝新的话有理,于是也没再推让,答应了下来。
叶老汉见事情已经办妥,在张家聊了一会儿就准备告辞了,正在这时,九队的老黄进来了,三个人互相热情地打了招呼,张宝新掏出烟来分别敬了一把,并让座给老黄。这时张宝新的老婆兰芬扛着锄头回来了,把锄头往门旁一靠后,张宝新叫她给分别倒了茶。
兰芬倒完茶后,一边解下裹头遮阳的毛巾,来回擦拭着额头和面上的汗,一边笑着问叶老汉道:“叶三爷,今天这么忙的日子,您怎么有空到我家来闹啊?定是有什么事吧?”微胖的兰芬习惯地站在八仙桌旁,腰倚着桌子说道。
没等叶老汉回答,张宝新接上了,把叶老汉来借牛的事说了一遍,兰芬听后乐呵呵的说:“原来这样啊,我说呢,肯定有事您才来。天这么干,这个地是要用牛犁,不然用四龄耙连一般有力气的小伙子也难翻啊,更何况您老人家呢?”叶老汉听着兰芬同情的话,心里很高兴,因为她同意借牛给他了,并没有什么不乐意的态度。兰芬接着说:“叶三爷,这么热的天,您要小心身体啊,日子慢慢过,反正劳动种地就是这么回事,事情可以分着做,今天做不完明天接着做,不要把身体累跨了,我家的牛明天您用,不要急,如果明天犁为完,后天给接着用,我家里的地包括我儿子的地在内都犁完了,三爷您放心好了。”张宝新在家平时做什么事一般都听兰芬的,听兰芬这么说,自己也就更没话说的,原先打心里讲,还有点惧怕兰芬不高兴,会阻拦。这下蹋实了。叶老汉听了非常感动,激动地话快要讲不出来了,只是连声说:“那好,那好。”说完便抠出一根烟给张宝新,又递了一根给在坐的老黄。老黄在一旁听了也替叶老汉高兴,与此同时给予张宝新夫妇俩以高度的评价。
叶老汉、老黄和张宝新夫妇四人聊着家常,不知不觉天都有快黑了。
老黄望着叶老汉说:“您现在和大儿媳妇她们分开过日子了,你们现在住在那江边的小屋里不容易啊,你这个大儿媳妇真狠。”
老黄说着顿了一下,接着说:“唉,老三啊,恕我多事,我想为你那个二儿子光军介绍个对象,你看如何?光军他也不小了,该结婚成家了。”
叶老汉一听要难他儿子光军介绍对象,心里一阵高兴,因为光军实在是不小了,按常规农村的习惯,应该抱小孩了。但叶老汉苦笑着说:“老黄啊,说句心里话,我天天在想这个事呢,早就想不我光军找个对象,老伙计,你也知道,我这身老骨穷出了名,全村全乡上上下下谁不知道,哪家敢把闺女许给我家光军?老黄啊,我打心里谢谢你的好意,你就是向别人提了是我家光军,我想十有**没人愿意,不会同意的。”
“老三啊,你怎么可以这么说呢,你的为人我清楚,是厚道人家。”老黄认真地说道:“你家的那个二儿子人不错,有知识,人又长得标致,我比较喜欢他。”
张宝新说:“我也喜欢他,有文化,又有礼貌,每次见到我都跟我打招呼。一天下雨天,路又滑,我肩上扛着一袋花生,手里还提着一篮子胡辣,雨里走路又不方便,当时我赤着脚,没有雨伞,刚好走到吴昌顺家门口的时候碰到你儿子光军,他跟我打了声招呼后,二话没说,抢过我的篮子,把我搀着走过了那个大坡。”张宝新说的非常激动,接着又说:“开始光军他还要替我扛那袋花生,我硬是为让,后来把我送回家,一边为我打伞挡雨,到我家的时候,我看他身上衣服也让雨淋得潮了一大片。这小伙子真不错。”老黄听得聚精会神,连声赞扬光军人,叶老汉笑眯着回敬说:“看你们说得哪儿去了,那都他应该做的事情,应该做的事情。”作为光军的父亲叶老汉听了他们夸光军,打心里面乐得痒痒的,有一种荣誉感,
兰芬说道:“这个小孩,人家怎么看怎么爱,我早就在心里面想,为光军介绍个对象,为他做个媒人。”兰芬一边说着一边笑着,好象好已做成了光军的媒了似的,大家也跟着笑着,倾听着,寻找插话的机会,就是很难找到。兰芬接着说:“我在家里跟我小丫子他爸爸商量过好几回,就是没有看到村里哪个姑娘能适合光军,选来选去没选到,不信,老三你问问我家男人。”兰芬说着望着叶老汉,并挪了挪嘴唇,向叶老汉批示向坐在旁边的张宝新。叶老汉看了一下兰芬和张宝新,点头边续表示感谢对光军的关心。张宝新微微点头,表示兰芬说的是事实。
兰芬接着望着老黄,迫切地问:“老黄啊,你看中那家闺女了?出来看看,我们大伙可以为叶老汉做个参考嘛。”
张宝新也跟着问:“是哪家姑娘?快讲,不要为光军找个没有文化不识字的姑娘啊。”张宝新说得很认真,但面部布满笑容,这毕竟是个好事。说实在的,也为这事烦愁的叶老汉高兴。但就是不知道刚才老黄说的话是真是假。
叶老汉早就想为炮军找个对象,就是苦于家庭经济比较结据,一直没有开口向别人提亲,甚至曾有旁人向他表示要为光军做个红娘,叶老汉都难过地拒绝,说再过一段时间吧。现在听老黄要为光军介绍对象,心里自然很高兴,尽管家里没有钱,自己也决定到乡信用社借贷款,为儿子光军成亲用。这个决定是随着光军年龄的一步步上升叶老汉被迫作出一招,这也是他和老伴商量已久的事情了,别人是不知道的。这次看出老黄认真的样子,心里猜测十有**是真的,于是微笑着感激地望着老黄说:“如果老黄你为我家光军做媒,我非常感激,我就是再穷,也要为光军的婚姻筹够钱,老黄你放心,在这方面我不会让你在中间因为钱的问题难堪。”
叶老汉对光军马上能够谈到一个对象是如饥似渴,旬是在老黄面前宣誓自己并不穷,至少能够支付得起光军找对象的这笔费用。
老黄笑着说:“老三啊,你放心,我给光军做媒人,介绍对象保证是能够配得上他的,你放心老三,除了一般费用外,是花不了多少钱的。”
叶老汉一听,花不了多少钱,心里一阵欢喜,他心里一直在考虑费用钱的问题,还有姑娘有无文化均不要求,只要姑娘通情达理就行了,基本上没有太多的要求,因为自己明白,家庭底子薄,没有理由对姑娘家要求很多,姑娘能少要一点彩礼,就表示很看得起他们了,也就能够说得过去了。叶老汉在家经常这么不光军的亲事想,姑娘少要彩礼,又通情达理,不象大儿媳妇桃花就行了。
兰芬和张宝新催问着老黄:“快讲出来,是哪家姑娘,这么好?”
老黄严肃认真,面带笑容小心翼翼的样子,故意将声音压低了说道:“是我家的一个外女,她叫石榴,是十一月里生人的,正逢石榴花开,所以家里人给她起名叫石榴,今年二十二岁了,人面子还好,长得蛮好看的,到现在还没有找婆家,是初中毕业,文化水平有一点,她家里算什么帐呀都靠她,小丫头也能干,肯吃苦,什么到集镇去买卖东西呀,到田里插秧打稻什么的,样样能来,小丫头也能挑担子,经常在家挑百拾来斤的担子不费事,什么洗衣做饭基本上在家全包了,抢着做事,在家排行老大。”满高兴自豪的,手还一边挥动着,说小女孩长得象画上画的样子,又能说会道。
几个在场的人都被他说迷住了,都把它当正经事来听,这时兰芬的两个孙子放学回家了,一进门就跟爷爷奶奶闹了起来,问有什么好吃的,一时打乱了整个屋子的祥和有序的谈话,过了一会儿,兰芬的小儿媳妇美子提着一把小锹和篮子回来了,显然是在地里摘了一下午的菜。兰芬忙问美子猪场上半段地摘完了没有,小美子将小锹轻轻地放到大门背后墙角,堆放在各种农具一块,动作很是缓慢,两腿僵直,屁股着,突出了集满两块厚厚的泥土,弯腰得是吃力,不难看出她蹬着摘了一下午的菜。腰背和腿都很酸痛。几位老人看着她的样子,忍不住共同笑了起来:“摘菜累倒不怎么累,就是腰背腿酸,受不了,特别是晚上上床睡觉的时候,小腿肚子发胀。”个个对小美子的酸累样子表示由衷的亲身体会和报以理解。
光军的父亲忽然抬起僵硬的右手,激愤得要打他这位儿媳妇两个耳光,感觉只有这样才能压低自己内心的怒火,就在他举手的刹那间,善良的父亲想起了大儿子光友的生活,害怕他这一耳光下去,会引起儿媳妇的出走不回来,给光友带来沉痛的伤害,这是做父亲不忍心看到的,自己辛苦,到头来还不是为了自己的一双双儿女吗?叶老汉举到空中的手转向指着桃花的鼻梁:“你你这个不讲理的东西,好,债你一分钱不还,好,老子来还,行了吧。”光军的父亲绝望地发着怒。“老子让你们,明天就搬出去,以后老子就是要饭也不会进你们这个门的。”光军的父亲激动地说着,双唇发抖,这种情况他也只有这么说了。
公公和婆婆作出让步了,桃花心里在为自己的胜利感到高兴,回敬了一句,说:“不进这个门才好呢,免得我们为你养老送终。”
全场人惊愕。
光军的父亲再也控制不住对这个没有教养的儿媳妇的忍耐,再次举起他粗糙的,开满裂纹的手,没有任何的犹豫“啪、啪”狠狠地打了下去,声音在桃花的胖嫩的脸上沉重地响起,紧接着,光军的父亲扔掉手里的半截纸烟头,将条台左边上的两个高雅又精致、优美的的瓷罐高高举起,砸碎向地下“砰砰”变得粉碎,青白残片向四处溅开,似乎要让这响亮明快的声音冲淡埋在内心的一块愤怒。这对青花瓷罐,可是光军父亲的心爱的家产,它是光军奶奶结婚时的嫁妆,当时奶奶家里很穷,没有钱,带着这两个瓷罐过门的,用来盛放绣针,线团的,后来光军父亲结婚的时候,奶奶将这对心爱的瓷罐给他,并摆放在梳妆台上作饰品,给房间带来清新地感觉,如今大儿子光友结婚,光军的父亲又将它送给了光友,作为饰品。由于现代的家具等比较发达了,现在这个瓷罐很少盛放东西了,只是放置在堂屋的条台上作个摆设,每天由光军的母亲擦得净亮的。现在在愤怒的光军父亲的手里响亮地碎了,没有任何点滴的惋惜。
第二天,叶光军和父母搬出了这个暴满争议气氛的新瓦房,先暂寄住在大伯家里。大伯家里是个大瓦房,大儿子光发和小儿子光才同在上海打工,只有三个孙子在家,家里地方大,空得很。
光军的父亲母亲和大伯、二伯、四叔晚上在一起商量,父亲决定在自家的自留地“十一亩”地头的大埂上盖三间房子,先做个泥墙茅屋,木材由大伯、二伯、四叔家给分别筹集。
第二天,光军向学校请了五天假,叫上几位长辈,共同努力,将这个屋搭起来,所不幸的是就在泥墙加到两米多高时,突然遇到天降大暴雨,傍晚时份,很潮湿的泥墙坍塌了,前功尽弃,一切还都要从头开始再来。三天后天才放晴,前后花了20天时间才将这个新屋盖起来。从此,光军和父母还有小莉便住在这个散发着泥土腥味的屋子里。
光军打从住进这个新屋,每天晚上都很少能睡着,心里后悔当初为何去上大学,花了父母那么多的血汉钱,不但没有给贫困劳累的父母带来一点光明,反而给已经年迈的他们更加沉重的思想包袱,如果不上大学,把上大学的钱省下来,也的确够盖一个地方象样的房子了,把上大学生的几年时间省下来,劳动挣钱,说老实话,也能挣一些钱,最起码,能解决婚姻上的一些较大部分的开支,现在可倒好,不但没有给善良的父母送来丝点放松,反而给她们套上了更沉的枷锁,再加这个不讲理的大嫂,一时间,让父母苍老了许多。每每想着生活的现状,光军从心里总是有一些说不出的滋味,思绪万千,该如何让这位白天弯腰晚上叹气的父亲能够露一滴笑容,什么时候自己心里也才会平衡和好受些。
本来就不是很多话的叶光军,此后变得更加沉默不语,见到周围村里的熟人也只是机械地点点头,却很少说话。
自从桃花提出分家后,叶光军的父亲叶老汉,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压抑,他的家庭管理计划被毁于一旦,化为一场美丽的空想,没有文化的叶老汉,开始相信年轻人所说的现在不再是过去的话了,年代变了,下代可以不再听任上代长辈的话了。叶老汉的家族里很少有人读书识字的,因为整个家族都很穷,叶老汉曾经幸运的是还因为这个“一穷二白”而感到光荣四溢个,那是在“文革”时期里免造残酷的批斗和捆绑挨打的折磨,当时颇还受人羡慕和爱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开始回复了高考,叶老汉看有的人家送孩子上学,在趋同下也将自己的孩子送去上学,也可能因为孩子还小,不能下地劳动干活挣工分的缘由,只得将孩子送进学校。后来逐渐得知,在整个村里很少有人识字,只要认得一百个字的就可以当个会计或主任什么的村官。叶老汉心里明白,只要家里有人当官,以后做什么事都方便,不会饿肚子,受人欺负的,叶老汉对“一人为官,仙及鸡犬”的道理是清楚的,只会占光得便宜,不会吃什么亏的。叶老汉在活跃的文革期间看出了一些名堂。后来发觉二儿子光军有一定的小聪明,在学校的成绩还可以,老师平时见到叶老汉就夸叶光军学习用功,头脑子聪明,有时说得叶老汉心花怒放,连连敬烟给对方,还忘不了老是为说原话的感谢老师的认真教导和恩泽。儿子叶光军也还真的不错,时不时地放学带个奖状回家给父亲和母亲看。于是叶老汉决定培养光军认真读书,争取上大学,跳出农门,不用再在毒辣的太阳底下象他一样劳动,一天只争一两个工分的钱,上了大学后也能光耀一下门祖。所以在光军上学的期间,放学放假时,叶老汉从不让光军出家门跟他后面干活,天天不忘督促他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要贪玩,记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叶老汉平时只叫他认为没有书上知份的大儿子光友和他一起下地干活。光军终于没有辜负叶老汉的希望,终于考上了大学。叶光军考上大学时叶老汉一家人喜出望外。当光军即将大学毕业分配时,叶老汉等待指望着光军能分到一个好的单位,想着自己今后也有个儿子将在城里上班拿工资了,心里每天都有一股春风在飘溢,下地干活也不知道累。村里人都说他神了,可当光军分配结束后,结局将叶老汉的喜悦冲凉了,因为自己“一穷二白”在城里没有亲戚更没有当官的亲戚和所认识能攀上关系的人,也就是说找不到后门。最后光军所在学校将他分回父母所在地,由地方解决。后来被勉强安插在本村小学当教师。光军也曾不满,为此也曾向县教育局闹过两次,却均告无效,只好认了。为此,叶老汉明白了“朝中无人莫做官”的道理。起初,叶老汉心里美的原因是认为大儿子光友在农村劳动,他和老伴可以通过劳动为光友积存点钱娶个媳妇不成问题,二儿子光军已考上大学了,已不再是农村里的人了,变成城里人了,今后不会在农村里过日子的,在城里找对象如需花很多钱的话找不起,就为他在农村找个对象,肯定是花不了多少钱,因为光军有文化,又是城里人,是城镇户口的,农村里的姑娘想嫁到城里去,还怕找不到机会呢,最起码在光军娶亲方面,至少不用老俩口花多少心血的。然而恰恰相反,事情的发展,结果不是如叶老汉的心意。万万没想到光军会分到农村来,而且还在本村,如果到农村来当个干部也好,哪怕是一个村里大队会计,心里也算好受一点,今后做什么事情来也方便一些的,而万万没想到他却被分配落在破烂不堪又没有油水的村小学当教师,天天围着孩子们转,什么权力也没有。学校里面的教员有一大部分是村干部家的儿子、女儿和女婿,大都文化不过小学程度的。从此叶老汉夫妻俩平时里满脑子的舒畅和开朗,一下子收缩了,眉头也一步步琐紧起来,面容都逐渐削瘦了许多,平时叶老汉和老伴中餐和晚餐是品喝一杯老酒,以解消一天的劳累,这是因为土地分到户的结果,加上光军的光门耀祖,跳出农门的结果,后来自从光军被分配落实到村小学当教员后,中餐晚餐品酒渐渐减半佶据起来了,心里面还要把光军娶亲的终身大事考虑在内,当为大儿子光友娶亲后,整个家庭生活就变得更加艰难起来。时间的流逝表明叶老汉的想法和判断无无不是空洞的,是确实需要考虑和认真去做的,这对叶老汉夫妇来说无不是一个思想和生活的考验。至于女儿小莉叶老汉没怎么考虑,她现在才16岁,还小,还无须考虑到她的婚嫁情况。现在由于生活的需要,自从光军被分配进村小学当教员后,一直硬认为读书没出息的叶老汉,开始考虑将女儿小莉退学,留在家里里帮助干活,当当他们的帮手,至于让女儿小莉上学的原因是基于她小,还不能做一些体力劳动,还有光军的要求和怂恿。
叶老汉夫妇与大儿子光友和媳妇桃花分开后,住进这个落后的新房,夜里不知道流过多少泪,后悔当初不该让光军上学,甚至读大学,现在将儿子变成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地里的活也做不来,身体又瘦弱,一担水都挑不动,自己的工资养自己都养不活,从何谈起娶亲,就算是现在有点钱向别人家姑娘提亲,还怕姑娘不同意呢。就是姑娘同意,她父母也会阻拦的,还是在农村,找个女婿连一担水都挑不动,从何谈起下地挑肥、下种、干活?结婚后岜不让女儿累死,苦死?叶老汉夫妇想着想着,没法继续想下去了,想过舒服的好日子,现在想都不敢想,不知道这个难日子什么时候能过到头,现在也容不得多想了,只能认准了一个理,一门精累、干活,把地做好、做熟,防止虫灾天灾。
由于分家,土地分了一半给大儿子,由于光军考上了大学,所以他的一个人的土地被征收了,所以叶老汉夫妻俩加小莉和光军耕种面积只有2亩多地,种的地亩少,收入显然就少,这对叶光军的父亲来说无疑在心里是一种打击。
下半年,叶老汉将女儿小莉留下来,在家里做活务农,这样可减轻他们的劳累负担,小莉好从此就退学了,高考就在眼前,现在却变成了小莉既定的空想,她所在学校二中的班主任来过两次,劝说叶老汉,也无济于事,成绩一直优秀的小莉,被命运牵扯在梦幻的大学校园门外。小莉为此流过很多伤心的泪水,叶光军也不同意父母的决定,将小妹拉回家不让上学,在家里帮助做农活,在四人家庭会上,他严肃地表示用自己的工资去让小妹上学,争取将高中读完。这都遭到父母亲的反对和驳斥,叶老汉指着鼻子光军骂说道:“你一个月能拿几个钱,全部给了小莉上学,这个家不要啦?你难道说不找对象娶老婆啦?你是不是要将我和你妈这身老骨头累塌,你也没什么力气,身体瘦得象根柳条,天天要教什么倒头课,没什么空时间,也不能帮我们什么忙,就连做饭洗衣也要你妈来伸手,现在小莉下来,多多少少也能替代一点,读书有什么用啊,你不也是读书的吗,现在怎么样了,反而被别人瞧不起,就算小莉考上大学又怎么样?到头来,还不是和你这样一个结局吗?你看看你,现在成了什么样子?文不文,武不武,找对象我们还要为你烦神,花钱,还要盖新瓦房,象这样我们住的土房子,哪个小姑娘会嫁给你啊?这都要花很大一笔钱的,这么多钱在哪里搞呢?你有没有想过?光靠我和你妈两个人累,就是累死了也不行啊,光军。”
光军说:“我现在不找对象娶老婆,过几年再说。”
叶老汉夫妻:“孩子啊,你知道你今年有多大了吗?已经快三十几岁啦,不小啦,你看村里象你这样大的男男女女哪个没结婚、没有孩子?就算你不打算结婚,村里人会说我们笑话我们的,说我们穷得连儿子找对象也找不起。”不论光军怎么说,叶老汉和老伴也都不会依从他的,所以他只能结束这陡劳的劝说。
叶光军白天的生活规律是家—-学校—-家,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早早地睡了,人也日渐变得焦虑和憔悴起来,上课的时候也想着能用什么法子解决目前家里的困难状况?让父母能有些舒畅的心情。放学也在想,睡觉也想着,很老实的他,一段时间没有言语,除了在课堂上讲讲话外,都很少在办公室与同事交谈,由于在办公室,叶光军性格比较温和,很少于人辩论,看上去较于老成,因为忧愁,光军一眼看上去,给人的第一印象,年龄要比他真实年龄大七八岁,所以人们都称呼他老叶,同事称呼他老叶,有时被学生听到了,背后也你他为老叶,叶光军也从不计较这些,学生一般都有喜欢与这位叶老师玩,他的课基本没有学生逃课,也不怕他提问题,答错了情愿让他打,因为他打不痛,个个都勇于举手答题。
有一天,班里有一位男生把别的班的一个女生打了,女生哭着回去了,下午这位女生家长到学校里来找男生的班主任评理,要求狠狠地批评这个欺负他女儿的男生,这位家长不知道这个男生的班主任是谁,他女儿脱口而出是老叶,弄得办公室里的人都个个暗笑。打那以后,村里人见了光军都改称他为老叶老师,由于他教课认真,仔细,学生传颂,乃至全村的家长都知道,家喻户晓。
叶光军象一头牛一样地天天默默的工作着,白天有空就帮助劳累的父母下地挑粪、施肥,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批改学生的作业,经常工作到深夜才上床睡觉,为此,他的父亲经常报怨他为什么搞得这么晚,煤油用得太快了。因为沙银村的各户村民们购买煤油都是计划油,凭票买平价油,议价油很贵,平价油只有两毛多每斤,而议价油为六毛多每斤,除非有一定头面熟悉人和关系户,可以弄到油票或打个招呼什么的,议价油也要四毛五一斤才能买到的,否则,家里的油用完,为了舍不得花昂贵的钱去集市买煤油那么家里就只好摸黑操劳家务什么的。村里也确有这种现象,不少家庭家有学生在上学,晚上做作业温习工课,经常摸晚,甚至到子夜,所以煤油自然用得较快,仅凭计划票油是不够的,有的到远地方亲戚家隹的地方去购买相对便宜一点的油回来用有的学生家买不到,干脆到有油家的同学那里去,借点光同时做作业,当然,别人一休息,他就必须回家,有的村户油用光了,因为家里穷,买不起油,就早早地在天黑前将晚饭准备好,收拾好农具,然后,打黑吃晚饭,摸黑洗澡洗碗。在没有通电的农村,用于照明的煤油是宝贵的。
虽然,光军每月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可在家庭生活中有相当大的用处,可以应急前来讨一部分家庭债务的,可以解决家庭的必须品油盐米醋等,通常也为父亲提供烟钱。在家庭的各方面的所有事情,光军基本上都听父亲的话,即使父亲有不对和固执地去计划做某些事情,他总是不会冲撞和坚决反对,让有计划行事的父亲终止计划,再去劳神地去再想其他办法,因为光军知道他的父亲的性格,只事情的结果显示是不对的,他才想其他办法,通常,叶老汉做什么事情或有什么想法,叶光军一般都是支持的。叶老汉在他的几个子女中,最喜欢的就数叶光军了,从小到大,就是现在也如此,叶老汉认为虽然家庭穷一点,但这并不能归为光军的错,不错,虽然光军上学花了一些钱,但光军毕竟是有知识的人,见人待客是很有礼节,有时在叶老汉较沉闷的情况下,光军会有推理性的解释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发生,让叶老汉眼睛一亮,顿时能够想通,不再沉闷,在叶老汉悠闲的时候或同在地里干活的时候,光军就给父母他们讲一些报刊广播上看到和听到的有关城市的事情和发生的变化以及现在的有关国家和社会形势,叶老汉夫妇俩听得津津有味,有时频频点头称是,特别当光军讲一些农村的某农民致富的消息,叶老汉夫妇俩听得总是那么认真,激动,转而抽烟思索,也想通过某种方法能象这些人一样能够短期内成为爆发户,富起来。叶老汉有时候会为此与光军和老伴商量是否能够找出一个路子来,虽然叶老汉提出一些方法,如养甲鱼,养黄鳝,养猪,但都因为这些都需要为数相当的成本,最后只是在一片自怨和叹息中摇头,溃退。
有天晚上,光军正在批改学生的作业,叶老汉和妻子背靠在床头,互相商谈着,突然,光军的母亲提出了一种致富的办法,提出能否将家里种的小麦做成小麦片买赚钱,它不同于麦粉,把它炒熟,然后磨碎粉,再用小塑料袋好好地包装起来,外表好看一点,里面可以加点糖制成甜的,这样可以用来用开水冲喝,也可以用来干吃,也能在早晚吃稀饭的时候用来放在碗里搅拌着吃,很香的。叶老汉听了,觉得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点子,后来喊光军一道商量这是否能够行得通,叶老汉夫妻俩认为,麦片的原料小麦肯定是没问题,家里不够就在地方收购,价钱略微比地方收购的价格高一点,村里人会把小麦卖给他们的,对此表示非常有信心。光军也比较认同这个办法,就在具体如何操作的方面的时候,牵涉了包装,如何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环节,生产只光靠用人工在大铁锅里炒这不行的,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机器卖,怎么包装个个没底,销售方面怎么销售,没路子,在农村卖,不一定会买,在城市人家每天吃的是牛奶,会不会喝这个东西是个总是还有价格定多少,只靠五六个人能否操作得起来,如果多雇用几个人来工作,工资该给人家多少钱,这些种种困难和问题,将这个家庭的一线希望的光线给遮挡了。但叶老汉夫妻俩为此并不后悔,认为还是老老实实,实实在在地种地,啃土皮,能收多少是多少,把地啃熟,还可能多收一点,搞这些想法,会有很大和不少的风险,这个家庭现在再也经不起风浪的袭击了,哪怕就一个芝麻粒大的风险,在叶老汉心里,也是可怕的龙卷风,会把他和老伴击跨,他们知道自己肩上还有担子,光军还没有成家,小莉需要找婆家,至于小莉找婆家,他们并不着急,急的是光军,因为他已经年龄不小了,村里象他这么大的年轻人都已经结婚生子了,帮光军选择什么样的姑娘也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光军是有文化有修养的人,找一个不能再象光友的老婆那样没有教养,要有教养的,通情达理的姑娘,要人品好的。叶老汉的妻子经常找叶老汉商量,老王家有那个大女儿不错,很会做事的,听她门口的左右邻右壁的人说,她人不错啊。叶老汉点头称是。叶老汉的老伴又说龙翔大队的陈二家的那个二女儿也不错,很好的,人貌面长得也好看,你记不记得上一回我们俩板车拉肥料,经过她家门口的时候,她家门口前有一个大坡,我们两个人都没有力气拉了,她放下手里正要下坡去洗的米和菜,帮我们把板车推上来了,老头子,你还记得吧。叶老汉的老伴还一下子提了好几个人家的姑娘,叶老汉都频频点头称不错,但并没表示实际的行动,因为他心里明白,现在向人家提一个亲,那个彩礼是很贵的,是送不起的,都是成千上万的,你要是拿不出来这么多的钱,这门亲准是定不下来的,反而被人家看不起。人家会嘲笑说,没钱也来提亲,真是笑话,一旦传出去,村里的人都会另眼看的,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和他在一起,生怕他占光。每当叶老汉的妻子和叶老汉商谈到光军的婚事的时候,他们总是很严肃,同时详细盘算着想到的每家姑娘家估计需要多少彩礼这这个盘算是结合姑娘家的身世,家庭状况,估计比较昂贵的就一一排除删除,后来老夫妻俩取得一致的结论,看样子只能为光军娶一个跟我们家一样穷的人家姑娘,认为穷人是知道穷人的苦,会能够体凉他们的,不会要很多昂贵的彩礼即使要彩礼也会通情达理,有钱人家的姑娘被隔除在外,不能考虑在内,打心里面想,他们认为根本娶不起这样的媳妇,即使能够娶回来一个有钱或有身世家的姑娘,回来进门后也是个骄生惯养的,不能碰撞和得罪的宫庭小姐或太太,相比可能比在儿媳妇桃花还要坏八倍,到时候,恐怕家庭日子没好过的,又不知道会把老夫妻俩赶到哪儿去了?叶老汉夫妇俩想,现在年轻人的思想怎么这么坏,是不是时间在往回倒流,他们经常相互底议论和与外人交流着,自从叶老汉与大儿媳妇桃花分家后引起了全村乃至整个乡的振动,也引起了某些家庭出现类似的分家情况,给全乡带了一个样板,把公婆赶走被正式列为分家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不照这样,势必儿子媳妇就吵、闹、打,赖着不下地干活,做到饭来张口,钱来伸手,一顿饭也不帮忙煮,一桶水也不帮婆婆挑,衣服是自己洗自己的,什么也不顾。在村里,听闹分家已成了习以为常,不再是某个个别现象。
有一天,叶老汉到黑江的张宝新家去,想请张宝新第二天把家里的那头能干的水牛给他用一天,地围场里的一块地犁一下,由于天比较干,土很板实,用四齿铁杷翻不动,只好想到用牛。
“叶三爷,你好,今天来有什么事吗?”张宝新正在家里喝茶,见叶老汉弯腰从大门口进来,没等叶老汉说话,他便笑着问到,他知道叶老汉肯定是有事才来找他,一边忙从挂着补丁的黑色上衣口袋里掏着烟给叶老汉抽,一边站台票起来给叶老汉让座。
“不不,我有烟。”叶老汉麻利地从灰色裤兜里掏一包刚从代销店里买的红梅香烟,叶老汉很少买此类稍好一点的纸烟抽,除非请人办事,要人帮派,平时只抽白板散烟或三毛钱一包的梅园香烟。将烟拆开,敬上一支给张宝新。叶老汉平时与张宝新之间的关系处得比较融洽,从没有红过脸,互相有什么烦恼的事,总在地头凑到一起偷闲谈谈心,张宝新今年也有五十五了。
叶老汉接着说:“我围攻场里有五分地,你也晓得,天这么干,用四龄铁耙翻不动,想借用一下你的那头牛,就一天时间。”点着了香烟,陷的双眼在望着老张,等待他肯定的允诺。向人借东西本来就很难,更何况借用一头牛,人家会放心吗?叶老汉心里没底,但想想平素他们之间的交往关系来讲,应该是基本上没问题的。
“行啊,叶三爷,你借用还有什么说的呢,明天犁地要不要我给帮忙?我家里也有现成的刚打制的新犁,用起来很快,你拿去吧。”张宝新听叶老汉话一出,便爽快地答应了。“昨天和今天两天,我家的几亩地都犁完了,唉,这个地是太干了,用耙子翻根本没办法翻,翻不动,我隔壁的王之强,三耙子,手就起泡,后来还是请十队的小铁头帮他用牛犁的。”
叶老汉听张宝新答应了,心里特别高兴,本来他只想借用一下牛,没想到老张不仅同意给他牛,还给他新犁,也不好意思去向他借牛又借犁,更何况人家又是一张新犁,心想就是出口向人家借,怕人家就是口头答应了,心里也不舒服,所以只想了借牛,正当叶老汉出口借牛的同时,心里还在想着向谁借犁呢,这下他就不用再愁了。叶老汉非常激动,就又敬烟给张宝新:“那太感谢你了,老张,明天就不用麻烦你了,你天天下地干活,起早摸晚的不容易,很累的,我自己就行了,我虽然年纪大了点,不比以前,但掌犁稍,还是可以的,我家后门前有一块空草地,青草很多,明天结束后,我割一担草,给你喂牛吃。”叶老汉说。
“没关系,老三,看你说到哪里去了,不把我当兄弟看啦,再说,我家的牛脾气可不小啊,我怕你掌握不了它。”张宝新笑着劝说。
叶老汉一听,张宝新的话有理,于是也没再推让,答应了下来。
叶老汉见事情已经办妥,在张家聊了一会儿就准备告辞了,正在这时,九队的老黄进来了,三个人互相热情地打了招呼,张宝新掏出烟来分别敬了一把,并让座给老黄。这时张宝新的老婆兰芬扛着锄头回来了,把锄头往门旁一靠后,张宝新叫她给分别倒了茶。
兰芬倒完茶后,一边解下裹头遮阳的毛巾,来回擦拭着额头和面上的汗,一边笑着问叶老汉道:“叶三爷,今天这么忙的日子,您怎么有空到我家来闹啊?定是有什么事吧?”微胖的兰芬习惯地站在八仙桌旁,腰倚着桌子说道。
没等叶老汉回答,张宝新接上了,把叶老汉来借牛的事说了一遍,兰芬听后乐呵呵的说:“原来这样啊,我说呢,肯定有事您才来。天这么干,这个地是要用牛犁,不然用四龄耙连一般有力气的小伙子也难翻啊,更何况您老人家呢?”叶老汉听着兰芬同情的话,心里很高兴,因为她同意借牛给他了,并没有什么不乐意的态度。兰芬接着说:“叶三爷,这么热的天,您要小心身体啊,日子慢慢过,反正劳动种地就是这么回事,事情可以分着做,今天做不完明天接着做,不要把身体累跨了,我家的牛明天您用,不要急,如果明天犁为完,后天给接着用,我家里的地包括我儿子的地在内都犁完了,三爷您放心好了。”张宝新在家平时做什么事一般都听兰芬的,听兰芬这么说,自己也就更没话说的,原先打心里讲,还有点惧怕兰芬不高兴,会阻拦。这下蹋实了。叶老汉听了非常感动,激动地话快要讲不出来了,只是连声说:“那好,那好。”说完便抠出一根烟给张宝新,又递了一根给在坐的老黄。老黄在一旁听了也替叶老汉高兴,与此同时给予张宝新夫妇俩以高度的评价。
叶老汉、老黄和张宝新夫妇四人聊着家常,不知不觉天都有快黑了。
老黄望着叶老汉说:“您现在和大儿媳妇她们分开过日子了,你们现在住在那江边的小屋里不容易啊,你这个大儿媳妇真狠。”
老黄说着顿了一下,接着说:“唉,老三啊,恕我多事,我想为你那个二儿子光军介绍个对象,你看如何?光军他也不小了,该结婚成家了。”
叶老汉一听要难他儿子光军介绍对象,心里一阵高兴,因为光军实在是不小了,按常规农村的习惯,应该抱小孩了。但叶老汉苦笑着说:“老黄啊,说句心里话,我天天在想这个事呢,早就想不我光军找个对象,老伙计,你也知道,我这身老骨穷出了名,全村全乡上上下下谁不知道,哪家敢把闺女许给我家光军?老黄啊,我打心里谢谢你的好意,你就是向别人提了是我家光军,我想十有**没人愿意,不会同意的。”
“老三啊,你怎么可以这么说呢,你的为人我清楚,是厚道人家。”老黄认真地说道:“你家的那个二儿子人不错,有知识,人又长得标致,我比较喜欢他。”
张宝新说:“我也喜欢他,有文化,又有礼貌,每次见到我都跟我打招呼。一天下雨天,路又滑,我肩上扛着一袋花生,手里还提着一篮子胡辣,雨里走路又不方便,当时我赤着脚,没有雨伞,刚好走到吴昌顺家门口的时候碰到你儿子光军,他跟我打了声招呼后,二话没说,抢过我的篮子,把我搀着走过了那个大坡。”张宝新说的非常激动,接着又说:“开始光军他还要替我扛那袋花生,我硬是为让,后来把我送回家,一边为我打伞挡雨,到我家的时候,我看他身上衣服也让雨淋得潮了一大片。这小伙子真不错。”老黄听得聚精会神,连声赞扬光军人,叶老汉笑眯着回敬说:“看你们说得哪儿去了,那都他应该做的事情,应该做的事情。”作为光军的父亲叶老汉听了他们夸光军,打心里面乐得痒痒的,有一种荣誉感,
兰芬说道:“这个小孩,人家怎么看怎么爱,我早就在心里面想,为光军介绍个对象,为他做个媒人。”兰芬一边说着一边笑着,好象好已做成了光军的媒了似的,大家也跟着笑着,倾听着,寻找插话的机会,就是很难找到。兰芬接着说:“我在家里跟我小丫子他爸爸商量过好几回,就是没有看到村里哪个姑娘能适合光军,选来选去没选到,不信,老三你问问我家男人。”兰芬说着望着叶老汉,并挪了挪嘴唇,向叶老汉批示向坐在旁边的张宝新。叶老汉看了一下兰芬和张宝新,点头边续表示感谢对光军的关心。张宝新微微点头,表示兰芬说的是事实。
兰芬接着望着老黄,迫切地问:“老黄啊,你看中那家闺女了?出来看看,我们大伙可以为叶老汉做个参考嘛。”
张宝新也跟着问:“是哪家姑娘?快讲,不要为光军找个没有文化不识字的姑娘啊。”张宝新说得很认真,但面部布满笑容,这毕竟是个好事。说实在的,也为这事烦愁的叶老汉高兴。但就是不知道刚才老黄说的话是真是假。
叶老汉早就想为炮军找个对象,就是苦于家庭经济比较结据,一直没有开口向别人提亲,甚至曾有旁人向他表示要为光军做个红娘,叶老汉都难过地拒绝,说再过一段时间吧。现在听老黄要为光军介绍对象,心里自然很高兴,尽管家里没有钱,自己也决定到乡信用社借贷款,为儿子光军成亲用。这个决定是随着光军年龄的一步步上升叶老汉被迫作出一招,这也是他和老伴商量已久的事情了,别人是不知道的。这次看出老黄认真的样子,心里猜测十有**是真的,于是微笑着感激地望着老黄说:“如果老黄你为我家光军做媒,我非常感激,我就是再穷,也要为光军的婚姻筹够钱,老黄你放心,在这方面我不会让你在中间因为钱的问题难堪。”
叶老汉对光军马上能够谈到一个对象是如饥似渴,旬是在老黄面前宣誓自己并不穷,至少能够支付得起光军找对象的这笔费用。
老黄笑着说:“老三啊,你放心,我给光军做媒人,介绍对象保证是能够配得上他的,你放心老三,除了一般费用外,是花不了多少钱的。”
叶老汉一听,花不了多少钱,心里一阵欢喜,他心里一直在考虑费用钱的问题,还有姑娘有无文化均不要求,只要姑娘通情达理就行了,基本上没有太多的要求,因为自己明白,家庭底子薄,没有理由对姑娘家要求很多,姑娘能少要一点彩礼,就表示很看得起他们了,也就能够说得过去了。叶老汉在家经常这么不光军的亲事想,姑娘少要彩礼,又通情达理,不象大儿媳妇桃花就行了。
兰芬和张宝新催问着老黄:“快讲出来,是哪家姑娘,这么好?”
老黄严肃认真,面带笑容小心翼翼的样子,故意将声音压低了说道:“是我家的一个外女,她叫石榴,是十一月里生人的,正逢石榴花开,所以家里人给她起名叫石榴,今年二十二岁了,人面子还好,长得蛮好看的,到现在还没有找婆家,是初中毕业,文化水平有一点,她家里算什么帐呀都靠她,小丫头也能干,肯吃苦,什么到集镇去买卖东西呀,到田里插秧打稻什么的,样样能来,小丫头也能挑担子,经常在家挑百拾来斤的担子不费事,什么洗衣做饭基本上在家全包了,抢着做事,在家排行老大。”满高兴自豪的,手还一边挥动着,说小女孩长得象画上画的样子,又能说会道。
几个在场的人都被他说迷住了,都把它当正经事来听,这时兰芬的两个孙子放学回家了,一进门就跟爷爷奶奶闹了起来,问有什么好吃的,一时打乱了整个屋子的祥和有序的谈话,过了一会儿,兰芬的小儿媳妇美子提着一把小锹和篮子回来了,显然是在地里摘了一下午的菜。兰芬忙问美子猪场上半段地摘完了没有,小美子将小锹轻轻地放到大门背后墙角,堆放在各种农具一块,动作很是缓慢,两腿僵直,屁股着,突出了集满两块厚厚的泥土,弯腰得是吃力,不难看出她蹬着摘了一下午的菜。腰背和腿都很酸痛。几位老人看着她的样子,忍不住共同笑了起来:“摘菜累倒不怎么累,就是腰背腿酸,受不了,特别是晚上上床睡觉的时候,小腿肚子发胀。”个个对小美子的酸累样子表示由衷的亲身体会和报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