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们其实并愿意出兵平叛,但是北伯侯崇侯虎因为面子、东伯侯姜桓楚因为姻亲的关系出兵了,同时裹挟着西伯侯姬昌一起,如此三大诸侯齐动,北方的小诸侯们则是不得不动了。这就是借势,孙明一手借势让诸侯们出兵攻打袁福通,而袁福通现在还是比较年轻的,如果不是朝歌的新法令,他的封地还能再挺一挺,不需要现在就叛乱。
农户们因为生活的困苦,不得不拖家带口向着朝歌逃亡,这让袁福通的封地人口锐减,不得已提前发动了叛乱。孙明每半个月接到一份战报,闻仲每次来都和孙明一起分析战报的内容,而闻仲则是更多的想要解说一些战争的形式,毕竟大王必须明白这些。
“大王,照这样下去,不需要一年的时间,七十二路诸侯叛乱就会被平定,他们的封地要如何处理?难道真的收归王室所有吗?”闻仲问道。
“这个自然,不过参与评判的诸侯需要奖赏,这个需要我再考虑考虑,此事不急,虽然他们的速度很快,但是毕竟兵马的数量其实相差不多,还要再打一阵子。”孙明收归土地的决心很大,而且土地上的问题他太清楚了,只有收归国有,禁止买卖,如此才可以根治土地兼并的问题。
同样还有一个好处,多给大臣和诸侯金银,不给他们土地,不仅可以让新的货币流通,如此他们为了更加富有还会去经商,商业发达了,国家才能富强,而且商税孙明是不打算少收的。
多收商税,少收农税,这是富国强大的准则,孙明对此还是比较了解的,毕竟是华夏人,这种做法已经证明过的,必然不会错。唯一的问题是商人发展起来之后是非常强大的,强大到可以推翻一个国家的统治,但是在封建王权的面前是否真的可以吗?
华夏的王权基础是农民,只要农民有地种、有饭吃,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那么洪荒这里也是一样的,孙明只需要稳住农民,那么商人就翻不起大浪来,没有人会跟着他们造反的。
孙明有自己的计划,温水煮青蛙,在没有逼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诸侯很难团结起来造反的,而且自己这边儿需要给他们安抚好,如此才能让他们在犹豫中不断的被削弱,到最后不过是待宰的羔羊罢了。
将自己的想法和闻仲一说,闻仲想了想,“大王,如此清理掉所有的诸侯,那么我大商如何管理这么大的疆域呢?”
“当初不是让丞相培养官员了吗?”孙明言道。
“大王,现在文字普及十分的困难,大多数的百名连字都不认识,如何培养官员呢?”
孙明恍然,原来自己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忘记了,现在使用的不过是竹简,文字更多的是象形文字,文祖仓颉创造的文字是模仿的到纹,对于人族来说有些晦涩了,看来自己任重而道远啊,简体字吗?
有心想要推出简体字,不过好像繁体字更加合适一些,繁体字,亦称繁体中文,1935年的《第一批简体字表》称之为正体字,欧美各国称之为传统中文。孙明是学中医的,对于繁体字自然认识,一手毛笔字写的也是不错的,想到这里他想到了造纸。
“此事我自有想法,太师去给我找些匠人来吧!”孙明再次想到了匠人,同时也想到了匠人的地位问题,自己必须正视匠人,他们虽然不一定识字,但是他们的技术可是都不错的,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他们,不能让那些读书人把匠人的地位压下去,什么事情必须做在开头。
闻仲离去,而孙明则是起身看着议政殿后殿挂着的地图,十分的简陋的一张羊皮地图,上面有诸侯大概分布的位置,而七十二路诸侯的封地是连在一起的,他们和朝歌之间隔着一个北伯侯崇侯虎的封地。
按理说这七十二路诸侯的地理位置不错,在北方中央之地,距离北海边上瘴气之地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那里的瘴气影响不到他们,土地也是肥沃,只不过冬天特别的冷罢了。
如此的地方竟然让治下的子民想要逃离,可见他们的统治多么的腐朽,如果把这些地统统收回中央,那么可以增加至少八十万的人口吧?土地一分,不出五年人口必然增长一倍,虽然人口不能成丁,但是再过十年呢?等到这些新增加的人口,配合朝歌的人口增长,可以拉起来最少三十万的大军,如果挤一挤五十万大军不成问题。
当然自己未必需要那么多,到时候看情况而定,同时改良军械也是必然的,如此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啊,而自己的科学知识并不是很丰富,毕竟是学中医的,很多事情也就知道一个大概。
比如造纸需要的原料他知道个大概,流程也只知道一个大概,想要出纸他只能让工匠沿着他的思路去实验,这个过程具体如何工匠们去自己想。还好他是大王,拥有绝对的权利,不然很难完成的,闻仲找来的工匠什么都有,孙明将自己的思路一说,随后打发工匠离去。
工匠们则是一头的雾水,纸是什么东西他们不清楚,只有孙明的一个简单描述,还一个模糊的材料和过程,不过工匠们还是很聪明的,他们决定向按照大王的说法弄一个大概的步骤出来,然后慢慢的往里面充实东西,如此一步一步来,反正没有时间的限制。
还别说,这些工匠首先将流程弄了一个大概,随后试着制造了几次,到是出来纸张了,不过不是太脆就是颜色不对,但是最少看到了希望,于是从原料和工艺上不断的改进,没到一个月真的做出了纸张来。
而冶炼方面也是进步神速,因为孙明给的奖赏很高,同时匠人有了分级制度。分为学徒、初级、中级、高级、大师、宗师这么几个等级,第一批负责实验的一旦成功,全部晋级为宗师。宗师等同于小诸侯的地位,如此匠人们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玩命的干,谁不想有身份有地位?同时还有丰厚的奖励。
突如其来的科技爆发,让商朝的中心朝歌一下子变得热闹了起来,王叔比干开始频繁的出入王宫。
“大王,冶铁已经完成,不知何用?”王叔比干的话让孙明的眼睛一亮,不过铁也是分很多种的,而孙明想要的其实是钢。
“这他们混入其它金属,练出钢来,钢的质地要求坚固而有韧性,具体如何做让他们自己看着办。”一句话,下面的匠人再次开始奋力工作,这次金属冶炼他们被提升到了大师的等级,如果练出大王所说的钢,那么必然成为宗师。有奖励就有热情,而之所以突然爆发也是有积累的。
人族发展了数万年了,但是从来没有这么大规模的集中使用匠人,很多东西都是一代一代单传的,但是现在在奖励的刺激下,很多的东西都被拿出来集中研究,如此爆发一下也在情理之中了。
地球上就是如此,华夏人从来都是掩藏自己的技术,看成宝贝一样从来不外传,也没有被集中起来大规模的研究,如此造成了大量的技术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现在孙明采用集中的方式,让科技一下子爆发出来,如此研究的速度突飞猛进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孙明发现了这点,如此他也是放心大胆的给出一个思路,然后让他们自己去研究,而不是使用炼器之道帮忙,毕竟人总是要依靠自己的才行,这也方便技术的传播。
最新的纸张制造出来,孙明拿在手里不断的抚摸着,“好东西啊,将他们全部提升为大师。”
“大王,不提升为宗师吗?”王叔比干看着纸张也是高兴,特意为匠人们争取了一下。
“不,让他们继续努力,制造工艺需要简单、便捷、快速,同时还需要制造笔和墨。”孙明看着王叔比干一脸的不解,随后讲解了一下笔和墨到底是什么。随后再次拿出活字印刷术来,这三样除了墨其它两种都好说,但是孙明估计也是用不了多久的。
孙明造纸可以传播文化,同时还能为自己服务,他想要立言。何为立言?就是将自己说的东西总结一下,随后散布出去,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做好事儿不留名是不可能的,身为大王他想要加强中央集权,那么必须让老百姓,尤其是诸侯领地的老百姓认同他,到时候消灭诸侯的时候,必然得到支持。
诸侯盘剥百姓往往使用他的名义,如此他的名声在百姓心中好不了,现在朝歌都知道他是一位好的君主,但是别的地方不清楚啊!
朝歌好像爆发了一场工业革命一样,大量的新鲜事物不断的涌出,如此过了一年的时间,孙明的基础科技算是准备完毕了,一大批的宗师级匠人出现,他们对于本身的手艺有了飞跃般的提高,很多东西已经形成了规模开始生产。
农户们因为生活的困苦,不得不拖家带口向着朝歌逃亡,这让袁福通的封地人口锐减,不得已提前发动了叛乱。孙明每半个月接到一份战报,闻仲每次来都和孙明一起分析战报的内容,而闻仲则是更多的想要解说一些战争的形式,毕竟大王必须明白这些。
“大王,照这样下去,不需要一年的时间,七十二路诸侯叛乱就会被平定,他们的封地要如何处理?难道真的收归王室所有吗?”闻仲问道。
“这个自然,不过参与评判的诸侯需要奖赏,这个需要我再考虑考虑,此事不急,虽然他们的速度很快,但是毕竟兵马的数量其实相差不多,还要再打一阵子。”孙明收归土地的决心很大,而且土地上的问题他太清楚了,只有收归国有,禁止买卖,如此才可以根治土地兼并的问题。
同样还有一个好处,多给大臣和诸侯金银,不给他们土地,不仅可以让新的货币流通,如此他们为了更加富有还会去经商,商业发达了,国家才能富强,而且商税孙明是不打算少收的。
多收商税,少收农税,这是富国强大的准则,孙明对此还是比较了解的,毕竟是华夏人,这种做法已经证明过的,必然不会错。唯一的问题是商人发展起来之后是非常强大的,强大到可以推翻一个国家的统治,但是在封建王权的面前是否真的可以吗?
华夏的王权基础是农民,只要农民有地种、有饭吃,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那么洪荒这里也是一样的,孙明只需要稳住农民,那么商人就翻不起大浪来,没有人会跟着他们造反的。
孙明有自己的计划,温水煮青蛙,在没有逼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诸侯很难团结起来造反的,而且自己这边儿需要给他们安抚好,如此才能让他们在犹豫中不断的被削弱,到最后不过是待宰的羔羊罢了。
将自己的想法和闻仲一说,闻仲想了想,“大王,如此清理掉所有的诸侯,那么我大商如何管理这么大的疆域呢?”
“当初不是让丞相培养官员了吗?”孙明言道。
“大王,现在文字普及十分的困难,大多数的百名连字都不认识,如何培养官员呢?”
孙明恍然,原来自己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忘记了,现在使用的不过是竹简,文字更多的是象形文字,文祖仓颉创造的文字是模仿的到纹,对于人族来说有些晦涩了,看来自己任重而道远啊,简体字吗?
有心想要推出简体字,不过好像繁体字更加合适一些,繁体字,亦称繁体中文,1935年的《第一批简体字表》称之为正体字,欧美各国称之为传统中文。孙明是学中医的,对于繁体字自然认识,一手毛笔字写的也是不错的,想到这里他想到了造纸。
“此事我自有想法,太师去给我找些匠人来吧!”孙明再次想到了匠人,同时也想到了匠人的地位问题,自己必须正视匠人,他们虽然不一定识字,但是他们的技术可是都不错的,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他们,不能让那些读书人把匠人的地位压下去,什么事情必须做在开头。
闻仲离去,而孙明则是起身看着议政殿后殿挂着的地图,十分的简陋的一张羊皮地图,上面有诸侯大概分布的位置,而七十二路诸侯的封地是连在一起的,他们和朝歌之间隔着一个北伯侯崇侯虎的封地。
按理说这七十二路诸侯的地理位置不错,在北方中央之地,距离北海边上瘴气之地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那里的瘴气影响不到他们,土地也是肥沃,只不过冬天特别的冷罢了。
如此的地方竟然让治下的子民想要逃离,可见他们的统治多么的腐朽,如果把这些地统统收回中央,那么可以增加至少八十万的人口吧?土地一分,不出五年人口必然增长一倍,虽然人口不能成丁,但是再过十年呢?等到这些新增加的人口,配合朝歌的人口增长,可以拉起来最少三十万的大军,如果挤一挤五十万大军不成问题。
当然自己未必需要那么多,到时候看情况而定,同时改良军械也是必然的,如此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啊,而自己的科学知识并不是很丰富,毕竟是学中医的,很多事情也就知道一个大概。
比如造纸需要的原料他知道个大概,流程也只知道一个大概,想要出纸他只能让工匠沿着他的思路去实验,这个过程具体如何工匠们去自己想。还好他是大王,拥有绝对的权利,不然很难完成的,闻仲找来的工匠什么都有,孙明将自己的思路一说,随后打发工匠离去。
工匠们则是一头的雾水,纸是什么东西他们不清楚,只有孙明的一个简单描述,还一个模糊的材料和过程,不过工匠们还是很聪明的,他们决定向按照大王的说法弄一个大概的步骤出来,然后慢慢的往里面充实东西,如此一步一步来,反正没有时间的限制。
还别说,这些工匠首先将流程弄了一个大概,随后试着制造了几次,到是出来纸张了,不过不是太脆就是颜色不对,但是最少看到了希望,于是从原料和工艺上不断的改进,没到一个月真的做出了纸张来。
而冶炼方面也是进步神速,因为孙明给的奖赏很高,同时匠人有了分级制度。分为学徒、初级、中级、高级、大师、宗师这么几个等级,第一批负责实验的一旦成功,全部晋级为宗师。宗师等同于小诸侯的地位,如此匠人们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玩命的干,谁不想有身份有地位?同时还有丰厚的奖励。
突如其来的科技爆发,让商朝的中心朝歌一下子变得热闹了起来,王叔比干开始频繁的出入王宫。
“大王,冶铁已经完成,不知何用?”王叔比干的话让孙明的眼睛一亮,不过铁也是分很多种的,而孙明想要的其实是钢。
“这他们混入其它金属,练出钢来,钢的质地要求坚固而有韧性,具体如何做让他们自己看着办。”一句话,下面的匠人再次开始奋力工作,这次金属冶炼他们被提升到了大师的等级,如果练出大王所说的钢,那么必然成为宗师。有奖励就有热情,而之所以突然爆发也是有积累的。
人族发展了数万年了,但是从来没有这么大规模的集中使用匠人,很多东西都是一代一代单传的,但是现在在奖励的刺激下,很多的东西都被拿出来集中研究,如此爆发一下也在情理之中了。
地球上就是如此,华夏人从来都是掩藏自己的技术,看成宝贝一样从来不外传,也没有被集中起来大规模的研究,如此造成了大量的技术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现在孙明采用集中的方式,让科技一下子爆发出来,如此研究的速度突飞猛进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孙明发现了这点,如此他也是放心大胆的给出一个思路,然后让他们自己去研究,而不是使用炼器之道帮忙,毕竟人总是要依靠自己的才行,这也方便技术的传播。
最新的纸张制造出来,孙明拿在手里不断的抚摸着,“好东西啊,将他们全部提升为大师。”
“大王,不提升为宗师吗?”王叔比干看着纸张也是高兴,特意为匠人们争取了一下。
“不,让他们继续努力,制造工艺需要简单、便捷、快速,同时还需要制造笔和墨。”孙明看着王叔比干一脸的不解,随后讲解了一下笔和墨到底是什么。随后再次拿出活字印刷术来,这三样除了墨其它两种都好说,但是孙明估计也是用不了多久的。
孙明造纸可以传播文化,同时还能为自己服务,他想要立言。何为立言?就是将自己说的东西总结一下,随后散布出去,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做好事儿不留名是不可能的,身为大王他想要加强中央集权,那么必须让老百姓,尤其是诸侯领地的老百姓认同他,到时候消灭诸侯的时候,必然得到支持。
诸侯盘剥百姓往往使用他的名义,如此他的名声在百姓心中好不了,现在朝歌都知道他是一位好的君主,但是别的地方不清楚啊!
朝歌好像爆发了一场工业革命一样,大量的新鲜事物不断的涌出,如此过了一年的时间,孙明的基础科技算是准备完毕了,一大批的宗师级匠人出现,他们对于本身的手艺有了飞跃般的提高,很多东西已经形成了规模开始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