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阳光照在白色的书架上,这束光,仿佛有神秘的美感,我放下手中的书,静静地注视着它,这束桔黄色的光,让我联想到秋天田野里成熟的桔子,让我联想到窗外的夕阳和晚霞,让我联想到海边日落的光影。我意识把手伸过去,光停留在我肌肤上,我明显感受到它的温度。对于光,我并没有深入研究,只有在摄影书中浅学过关于色温和光的运用。早晨的光,是冷色调的,傍晚的光,是暖色调的,但这两个时间段的光线都比较柔和,拍摄出来的物与物之间过渡自然、细腻、层次丰富。注视眼前这束光,我没有拿出相机,也不想去拍摄它,它像一件罕有的艺术品,任我怎么拍摄,都表达不出这独特的美,我只有静静地看着它正在一秒一秒地消散,一秒一秒地微弱,直至消失、昏暗。
一个人,从出生到老死,正如我眼前这束光,在早晨悄然绽放,在傍晚又悄然消失。
事实上,人的一生,也是一束光的时间,美丽的、迷人的、短暂的,甚至来不及思考的。那些揣在心中的梦想,总是经不起时光列车的颠簸,它默默的跌落在某个日子,而我们却无从知觉。直到有一天,我们看到旧物,想起旧人,或者听别人谈起梦想时,我们才想起自己那些没有实现的梦想,在心中打了结。读到这样的一段话:“身体,是一个无明体,生生世世的积累下来的心结,和历代祖先传承下来那些负面的淤积,让我们的身体不流畅,而不流畅,便是大患。”是的,我们曾强迫自己改变心中那些负面的思维方式和体系;也曾试图训练自己的意志,让正面的思维去融化内心那层无明的墙体;我们也一直在反思自己的问题,只是,我们安定的力量还不够强,心在某个时刻仍然杂念丛生,怎样也做不到一直心无落尘般的清静。
而,这一切的一切,只因我们是凡人。
是凡人,就注定身上有尘埃,是凡人,就不可能时时刻刻保持睿智完美。
前些天,我在心情随笔写上这样一句佛语: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我没有学过佛,也没真正参禅过。但经历本身就有些禅的意味。活着,我们就会有意识,而意识就像一只蹦跳的小猴,从一个目标跳到另一个目标,从一个念头转到另一个念头,忧伤的、焦虑的、愤怒的、低落的、兴奋的、愉快的,狂热的、淡然的。终其一生,我们一直活在自己意识投影中。所以人生没有完美,不可能永远快乐或痛苦,因为人生有遗憾,所以我们才懂得什么是幸福快乐。
在人生这束光的时间中,我们不得不学习调整和控制自己的心态和意识,学着对幸福的人友善,对不幸的人怜悯、对道德高善的人喜乐,对没有道德的人淡然,也许,只有这样的心态和意识,我们才不会经常受负面的情绪困扰,只有这样,我们的思想才变得安静祥和!
一个人,从出生到老死,正如我眼前这束光,在早晨悄然绽放,在傍晚又悄然消失。
事实上,人的一生,也是一束光的时间,美丽的、迷人的、短暂的,甚至来不及思考的。那些揣在心中的梦想,总是经不起时光列车的颠簸,它默默的跌落在某个日子,而我们却无从知觉。直到有一天,我们看到旧物,想起旧人,或者听别人谈起梦想时,我们才想起自己那些没有实现的梦想,在心中打了结。读到这样的一段话:“身体,是一个无明体,生生世世的积累下来的心结,和历代祖先传承下来那些负面的淤积,让我们的身体不流畅,而不流畅,便是大患。”是的,我们曾强迫自己改变心中那些负面的思维方式和体系;也曾试图训练自己的意志,让正面的思维去融化内心那层无明的墙体;我们也一直在反思自己的问题,只是,我们安定的力量还不够强,心在某个时刻仍然杂念丛生,怎样也做不到一直心无落尘般的清静。
而,这一切的一切,只因我们是凡人。
是凡人,就注定身上有尘埃,是凡人,就不可能时时刻刻保持睿智完美。
前些天,我在心情随笔写上这样一句佛语: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我没有学过佛,也没真正参禅过。但经历本身就有些禅的意味。活着,我们就会有意识,而意识就像一只蹦跳的小猴,从一个目标跳到另一个目标,从一个念头转到另一个念头,忧伤的、焦虑的、愤怒的、低落的、兴奋的、愉快的,狂热的、淡然的。终其一生,我们一直活在自己意识投影中。所以人生没有完美,不可能永远快乐或痛苦,因为人生有遗憾,所以我们才懂得什么是幸福快乐。
在人生这束光的时间中,我们不得不学习调整和控制自己的心态和意识,学着对幸福的人友善,对不幸的人怜悯、对道德高善的人喜乐,对没有道德的人淡然,也许,只有这样的心态和意识,我们才不会经常受负面的情绪困扰,只有这样,我们的思想才变得安静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