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东西就是越有人竞争,越觉得好。之前苏楠提起的时候, 还只有部分人觉得想去看看, 但是也不是十分看的上眼。
    现在有学校牵头,搞得有点儿正式,而且还要选优秀的人参加, 这就让人觉得这个机会十分难得了。
    班上同学为此还很郁闷。
    苏楠见此,立马又和他们说起了约稿的事儿。
    也不说能赚多少钱, 而是说把这个当一场检验。“我们平时不都要练习吗?如果在练习的过程中也能得到市场检验, 岂不是两全其美?”
    之前苏楠也在班上约过稿。也有人参加。
    不过这会儿大部分大学生内心是骄傲的, 也有些清高,怕被人知道之后要笑话他们。所以很多人有想法, 参与的却很少。
    现在学校参与进来了,加上苏楠这么一说,顿时觉得这个约稿也挺好的。
    反正学校都安排学生去苏楠这个厂实习了, 也没什么好丢人的。
    很多人找苏楠打听约稿的条件, 需要什么风格的。
    苏楠就让他们有空去自己店里看看。这也是检验大家眼光的机会。
    不止苏楠同学,系里的学长学姐也受到了苏楠的邀请。
    一时间,投稿的人倒是越来越多了。光是审稿,苏楠都要花许多时间了。但是她一点都没觉得累。反而心里很高兴。
    现在设计也跟上来了, 加盟店扩张也有序进行, 基本上每个月都有几家加盟店。
    倒是生产产能要跟上。
    苏楠没打算请人, 因为厂房不够用, 请人多了反而不好管理。
    她想要的是增加效率。
    效率上来了,工人工资也能多拿点, 福利待遇好了, 比多请人更好。
    新品上市, 国庆节大促销的成功,让苏楠这边很是回流了一批资金。
    一部分还银行贷款,一部分,她就准备买东西了。
    做生意就是这样,手里压根存不住钱。
    之前青春年华服装厂留下来的那批机器,到底是不行了。
    苏楠想弄点新机器回来。
    上次她去南方服装厂就发现了新机器了。别看都是缝纫机。旧的老师缝纫机容易断线,卡线条,这和技术没关系,完全是机器问题。
    这样一来单位工作。
    而且老设备走线都没有新设备走线密集好看。
    苏楠对质量方面还是很看重的。
    于是咬牙准备进货。
    她和江玉兰提了这个打算。
    江玉兰:“……你可真是会赚钱又会花钱。”
    苏楠笑道,“我听说,越是厉害的老板,越是存不住钱。你这位财务主管可得习惯了。”
    江玉兰道,“这倒是没问题,就是市里那边能同意吗?”
    现在这个厂毕竟是合影长。
    苏楠要投钱进来,那边也要投钱,否则占的股份就要变化了。
    苏楠道,“我和那边提一提。”
    国资的付主任听到苏楠要往厂里投钱,自然没意见。
    但是听到自己这边要投资金的时候,顿时就变脸了。“这个……厂才重开没多久,是否还需要考虑?”
    苏楠道,“已经几个月了,马上又要到年底,后面大促机会非常多。我们的产能还是要跟上。机会失不再来啊。再等就要等一年,实在可惜。”
    付主任心想这道理我能不明白吗?我就是不想出钱啊。
    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苏楠和他提了如果国资这边不出钱,厂里股份会变更的事儿。
    “我先去问问陈副市长的想法。”
    如果是别的厂,这点小事情自然不能惊动陈副市长了。但是苏楠这边毕竟是一个实验。陈副市长还是很关注这个厂的变化的。
    几次看报纸,看到青春年华取得的成绩,也是非常开心。这证明他决策的正确。
    付主任将这个事情上报上去了。
    陈副市长听完这个情况,眉头微微皱着。但是这事情并不能说苏楠错了。
    一个厂要发展,要继续投资,这是正确的。
    但是这样一来,确实也给财政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一个厂现在这样自然需要的钱不多。
    但是如果厂多了,那就不行了。
    特别是苏楠这种厂还能赚钱,还能收回一定的资金。但是如果是一些经营不善的厂,就容易拖累财政。
    看来,以后这种模式也是要有选择的。不是每个厂都能这么做。
    既然是尝试,陈副市长自然也没准备往里面投钱。他让苏楠先投资试试看。
    稀释掉的股份,他也不是很在乎。
    毕竟一开始就是希望工人有个着落而已。
    他也不可能一直把目光放在这个厂。机械厂和钢厂,以及一些大型厂,才是市里重点项目。
    付主任得到了回复,立马就去和苏楠说了。
    苏楠暗自欣喜。
    二话不说就拍板这个事儿了。
    让江玉兰算一算能拿出多少钱来。
    江玉兰一边心疼一边算钱。
    这钱还没捂热乎呢。她本身就是一个特别节省的人。如今当了财务,这个习惯越发严重了。
    现在就和割肉一样疼。
    “要不我们先进几台回来试试?”
    苏楠道,“至少也要二十台起步。要不然不好谈。”
    想知道这机器是哪里买的也容易,苏楠直接问的林淳。
    林淳帮着打听了一下,这些机器都是南方产的。
    毕竟从国外运输,成本也高。这些企业来华国办厂,就是为了控制成本。这方面他们可精得很。
    苏楠要到了这边的联系方式之后,立马就给那边打电话了。
    价格还真不便宜。
    苏楠拿着算盘打了打。心里和江玉兰一样的疼。
    最后决定还是想要。
    和对方谈妥了,她就安排孙武刚过去南方一趟,去采购机器。
    孙武刚正准备去南方看新布料呢,接到这个任务,惊讶道,“厂里机器不是能用吗,你还买啊?”
    “新的效率会更好。”她把自己的想法和孙武刚说了。
    孙武刚一脸的复杂。他想起了自己的姐夫。
    这就是国营厂长和私营厂长的区别吗?
    还是只是个人的缘故。
    苏楠问道,“怎么了?”
    “没什么,要是我姐夫也和你这样愿意尝试和创新就好了。”
    他虽然不是纺织厂的人,但是在那边开食堂这么久,也是有感情了。也不想纺织厂真的哪天不行了。
    苏楠道,“我也能理解他。我的决策如果错了,就是我自己亏钱。没人能说我什么。但是如果你姐夫错了,他压力也是很大的。”
    孙武刚复杂的叹了口气。转身离开,准备回去之后把家里安排一下就出发。
    他走后,苏楠倒是也想到了纺织厂。
    苏楠心里也是可惜的。
    她倒是没什么很深刻的感情。但是她可惜的事人才。
    那些工人都是几十年的技术工人。要是纺织厂真开不下去,这些人就不能做事了。
    很可惜。
    要培养一个技术工人多不容易啊。
    以后为了谋生,他们会从事各行各业,却很难再回到最适合他们的职业岗位了。
    “所以我就说了,钱真是个好东西。只要有钱,一切都能解决。”
    还是要努力赚更多的钱。
    她甚至还做了个白日梦。
    哪天她的服装厂实力雄厚了,直接收购一家纺织厂,要什么布料就研发什么布料。
    当然,这一切也只是想想。现在就完全是个白日梦罢了。
    她现在可没这个实力。
    孙武刚去了一趟南方,还特意去看了谢蔺。
    给谢蔺带了点土特产。然后发现谢蔺的情况大变样了。
    之前还是在一个小院子里搞二手,现在都租了个小厂房搞生产了。

章节目录

创业从离婚开始[八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湖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湖涂并收藏创业从离婚开始[八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