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安之知道,这确实是如今最快的办法,“多谢夫人提点,明日属下就着手安排此事。”
    “其实还有个更好的提议。”
    滕安之面露一喜,恭敬地弯下腰:“您请说。”
    “去府衙增设一个衙门,你把人都带过去,过去那边处理公务,两府上下一心,事情有商有量,才能让他们看到将军的诚意。
    若是府衙地盘不够,就将旁边的地买下来,不要觉得军府就应该在官府之上,论动脑子,你们可比不过官府里那些弯弯绕绕的文官们。”
    滕安之脸色微红,他是将军府的军师,可他毕竟没正经当过官,在处理地方庶务上确实比不上经验老到的官吏。
    而且这个法子很好,远亲不如近邻,处久了就有感情,有感情就好办事了。
    “属下明白了,夫人请放心。”
    邵芸琅转身离开,滕安之看着桌上堆积的
    公文,突然觉得自己笨的很。
    这么多事光靠他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说不定还会给将军拖后腿。
    第562章 新衙门
    等杨钺一觉醒来,发现前院在搬家,大箱大箱的公文往外搬。
    “搬哪去?”
    正搬东西的小兵笑着回答:“回将军,滕军师让我等将这些东西搬到新衙门去。”
    “新衙门?在哪儿?”
    “就在州府衙门隔壁,那里原本是一座客栈,被军师买下来了,昨夜连夜布置好,今日将军们都过去了。”
    杨钺心想:滕安之什么时候有这样的魄力了,一座客栈说买就买,那地段的客栈肯定是有后台的。
    等他过去一看,好家伙,不仅门面改了,工匠们正在墙壁上凿门。
    滕安之看到他过来,解释说:“属下在这里开一扇门,直通隔壁府衙,这样以后往来更方便些。”
    是方便了,但经过人家同意了吗?
    “周大人是你家亲戚?”杨钺意外地问。
    滕安之笑道:“自然不是,不过周大人十分通情理,得知属下的安排,大力赞成,还派遣衙役过来帮忙,您上去瞧瞧,不满意的地方慢慢改。”
    杨钺由他领着逛了一圈,一楼做成了公堂,原本这里是客栈待客用膳的地方,只要把桌椅搬开,地盘就足够大了。
    一楼后院是杂物间和柴火间,一共五间房,如今已经整理成仓库和档案库了。
    二楼三楼的几十间客房被改成了办公房,数量只多不少。
    “属下将三楼北侧的上等厢房给您留着,夫人说,稍后会带人过来布置。”
    杨钺盯着他看了几眼,好奇地问:“这些都是夫
    人吩咐你干的?”
    “不敢,是小人自作主张……”
    “嗤……你胆儿哪有这么肥,不过这样也好,免得闲杂人等都往将军府进,扰了她清静,还有什么鬼点子都说来听听,本将军今日要做什么?”
    滕安之指着隔壁衙门说:“将军您去知州府衙串门吧,许多官吏都十分敬佩您,您手指一勾,肯定有不少人愿意跟您过来。”
    “挖周尚敏的墙角?”杨钺和滕安之对视一眼,嘴角一勾,带着一脸坏笑离开。
    一大早隔壁就乒乒乓乓地在敲墙,官府的官员们得知将军府要过来一同处理公务,吓得不敢摸鱼,认认真真地在衙署里办公。
    没过多久,有士兵抬着热气腾腾的大肉包子和羊杂汤进来,身后跟着平时想见都的杨将军。
    这阵仗瞧着让人害怕啊。
    周大人得到消息,赶忙带着官员出来迎接,而一些不入流的小吏们则不敢露面。
    “将军大人造访,有失远迎。”
    “不必多礼,以后就是邻居了,本将军要麻烦各位大人的地方还多着呢。”杨钺听着隔壁砸墙的声音,笑容逐渐变得尴尬,客气地说:“来来来,让大家出来吃点热乎的,顺便互相认识一下,方便以后来往。”
    杨钺让人把隔壁的武官们也请过来,这个阶段,军营训练也暂停了,一切都以改制为主。
    两边泾渭分明,双方都想搞好关系,所以都尽量让自己表现得和蔼可亲,又有吃食,很快
    就混了个脸熟。
    堂堂镇国公亲自给他们送吃的,还一脸笑盈盈地与他们说话,不少人都晕乎乎地找不着北了,主动提出去隔壁帮忙。
    朝廷上的官员还以为政令下达后,北六州会彻底乱起来,说不定还得杨钺派兵镇压,到时候他们正好能以此为借口,让皇上收回成命。
    更有人暗中将派人混入普通百姓中,企图教唆百姓闹事。
    但百姓们的想法与他们以为的不同,加上杨钺放宽了许多政策,又私自调低了上缴税粮的比例,导致百姓们赞成的多,反对的少。
    甚至因为土地重新分配的政策,使得周边一些没有土地良田的人家举家搬迁到北六州,民众热情十分高涨。
    “一户出一丁,对于一般家里有好几个兄弟的家庭来说根本不是问题,而且只要被定为丙等,就能回家种田,只需要抽出时间训练而已,还能有额外的补贴,谁不乐意?”
    “也不知道啥时候能轮到咱们村,马上就要种冬小麦了,听说官府不仅给种子还可以租借耕牛,虽然每家只能用一天,但也能大大减轻劳动力。”
    “是啊,以后大家都有天有地了,再也不用受那地主的压迫了。”
    “也别高兴的太早,我听说府衙的亲戚说,分给咱们的田地都得好好耕种,要是连续三年都种不完分到手的田地,官府是要收回去的,免得田地荒废了。”
    对于农民而言,土地就是最重要的资产,
    谁都不舍得看到田地荒废了,除非家里实在种不过来,否则就算种一点蔬菜也是好的。
    李首辅刚因为女婿玩忽职守被皇上训斥了一顿,内心焦灼愤怒,回去后将女儿女婿叫回来训斥后,当夜就请了几位门生商议大事。
    他的女婿是什么样的人他很清楚,但凡他有点本事他早就帮他谋个一官半职了。
    没想到女儿那个拎不清的竟然会求到杨钺那边去,给自己找了个大麻烦。
    李玉莲挨批时哭丧着脸,可从娘家出来后却是心情愉悦的。
    不管如何,她的丈夫至少是官身,而且是有实权的,好好调教一番或许还有机会升迁。
    至于他犯的错,李玉莲也气闷,却不敢多说什么,免得他起了逆反心理。
    李府的书房中,首辅大人把最近北六州发生的事摆到明面上。
    “没想到屯兵制的推行如此顺利,杨钺这小子可不仅仅是会打仗啊。”
    “大人,杨六郎自小聪慧,从他领兵的手法就能看出,他是个不按寻常路走的人,咱们看到的太平未必是真的太平,后续只是被他压制下去了。”
    “只要皇上看到的是一切顺利,那就是杨钺的功劳,很快西北也会按照这个方案执行下去,那以后咱们还如何能撼动这两支大军?”
    李首辅一脸凝重,自古文成压过武将,可如今,皇上将武将宠信成这副模样,将来两家军队东西呼应,京城根本抵抗不住。
    卧榻之侧岂能容他
    人酣睡?皇上却不知自己的皇位岌岌可危,任由武将做大,功高震主,如今更是将三十万户民户划为军户,将来这些人将会源源不断地给杨钺提供兵力,提供粮食和财富,他只要有一点造反的念头,大庆都得改朝换代。
    “大人,咱们得说服皇上,杨钺此时忠君,没有逆反之心,保不准将来也没有,就算他没有,他的儿子呢?孙子呢?”
    李首辅唉声叹气,“这话本官当然提点过,可皇上不听啊,皇上对杨钺的信任犹如那泰山,稳重如山,我等不配啊!”
    “其实……上回熹王殿下的计策还是有效的,只是还未到火候,此次杨钺顺利推行新令,可见其能干,咱们可以再推波助澜一翻,赞美之词不嫌多。”
    李首辅低声道:“忠言逆耳,皇上的心就算是磐石也该出现裂缝了。”
    第563章 一切听夫人的
    皇上久久不放熹王离京,朝中大臣已经开始各种臆测,帝王家哪来的兄弟情呢?何况本来就不是同个母亲生的孩子。
    熹王也坐立不安,他不想来京城时被一道圣旨召了回来,如今想走却走不了。
    自己的自由和生死掌控在别人手里的滋味太难受了。
    他想起了被圈禁的那几年,心生不好的预感,难道皇上又想圈禁他?
    随从安慰道:“王爷,咱们不急着离京,远在封地无法及时得到新消息,比如这回,朝中大臣明显要针对杨钺,到时候文武两派闹起来,朝廷一乱,皇上哪有心思放在您身上,咱们说不定还能浑水摸鱼。”
    熹王瞪了他一眼,“本王留在这里就是任人鱼肉,头顶上悬着一把剑,随时都可能落下来,他还总是召本王入宫,时不时逗弄一下,给点小恩小惠,自以为有多看重兄弟之情,虚伪!”
    随从不敢多说什么,其实在他看来,皇上对王爷还是不错的,封赏也多,只是王爷心中不安,皇上做什么他都觉得是故意的。
    熹王平静下来想一想,随从的话也有道理,“杨钺就是他的顶梁柱,一旦杨钺倒了,为夺兵权,各方势力尽显身手,搅乱时局是必然的,本王如今没太大的野心,只求报仇即可,要是能亲眼看到杨家被抄家灭族,那也够了。”
    熹王不恨皇帝,那时候二皇子只是个无名之辈,如果不是杨钺帮他,根本不会有后来
    那些事。
    “将北六州我们的人都动起来,让他们推动民心,奉杨钺为神,给杨钺立碑建庙,歌功颂德,上回杨钺立了大功,民间也有不少关于他的说文,让人往北边多传一传,这么厉害的人,就该给人膜拜的。”
    转眼就到了中秋,这是邵芸琅成亲后过的第一个中秋,也是将军府建成后过的第一个中秋,办了个极大的中秋宴。
    杨钺宴请了北六州所有的官员和世族,那几日锦州城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中秋一过,杨钺就开始忙碌起来,经常好几日不回家,邵芸琅也从来不多问,有时候在院子里能坐一整天,有时候骑马出城跑一跑,还跑到矿山上看过铁矿挖掘的进度。
    这一日,雪刚停,宋七风风火火地跑进将军府,抓着一名下人问:“去通报一声,我要见夫人。”
    等邵芸琅来到外院,就听宋七说:“夫人,将军去马场了,临走前交代属下有事向您禀报。”
    邵芸琅见他帽子上沾着雪,脸都冻得发紫了,让他先喝了一杯热茶,“不急,天没塌。”
    宋七捧着茶杯,苦着脸说:“现在没塌,但快了。”
    他老老实实将事情说给邵芸琅听,“属下赶过去的时候,庙宇都建好了,雕像也雕好了,他们还想给雕像塑金身,刻画的与将军一模一样,那庙就叫钺神庙,属下一看就知道不妥,才说了一句,就被当地的百姓轰了出来。
    听说那庙宇是几
    个镇子捐建的,家家户户都参与了,你十文我一两凑出来的钱,他们甚至连供奉香火的轮值表都定好了,说要让将军香火不断。”
    这种事情自古就有,百姓们供奉的人也不少,一般都是地域性的,小范围的,没有传开,也就没有造成太大影响。
    像杨钺这样被奉为战神的男人,如今又是北六州的大元帅,百姓们感激他,膜拜他是正常的。
    但这种行为不可取,在百姓眼中只是一种自发的私人行为,可在外人眼中就不同了。

章节目录

庶女嫡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北木南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北木南乔并收藏庶女嫡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