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皇帝紧张地站了起来,朝臣们也都提着一口气。
    “报……皇上,邵将军……带十五万大军偷袭……偷袭
    西凉边境,遭……遭伏击,损失惨重……西北局势不稳,请……请皇上降罪!”
    第485章 钱都用哪去了
    “什么?”满朝文武都吓得面无人色。
    那信使说完就晕了,皇帝摆摆手让人抬下去医治,在高台上走来走去,紧张的情绪写在脸上。
    他到底还年轻,登基后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大事,关乎国运,不紧张不行。
    他扫了一眼大殿上的文武官员,最终将目光投向杨蹇,问:“杨统领,你觉得如今该如何挽救?”
    杨蹇低头,瞬间想过数种可能,边思考边回答:“回皇上,想来是西凉也知道出兵山海关后,西北军会有所动作,因此早早就做好了防范。只是不知为何邵将军没有做好探测,踏入了敌军的埋伏中。
    十五万大军,我们还不知道伤亡多少,但从信使的表达和表情来看,恐怕不是小数目,消息传到这里至少已经三天了,咱们此时能做的唯有向西北增兵,并且将情况告诉杨钺,让他加快速度剿灭敌军,将山海关的防御重新筑起来,以免东辽与其他小国趁乱而入。”
    兵部尚书第一个不答应,“增兵?从哪增?山海关和玉门关是两个最重要的关隘,驻守的军队也是最多的,各地守备军不过几千人,如果全都调去增援,那城池怎么办?”
    户部尚书附和道:“就算将京畿卫派过去,朝廷也负担不起几十万大军的粮饷,这样的天气,辎重队根本无法跟上,杨统领要三思啊。”
    杨蹇怒视着他二人,“大庆周围危机四伏,东辽好不容易被打趴下
    了,但西凉兵强马壮,会出兵南下一点不奇怪,难道他们都打过来了我们还不奋力反击?要等他们冲破关卡直逼京城再来害怕?
    户部成天叫着国库没钱,可每年的税收也没少收,这两年还算风调雨顺,也无大的战事,敢问尚书大人,钱都用哪去了?
    陛下节俭,后宫更是减少开支,如此情形还敢叫没钱,末将真的想问一问,国库里是不是养了一只硕鼠,专门吞金吞粮,又或者,尚书大人是想让西凉军尽早打过来?”
    “你……你含血喷人!杨蹇,你别太过分!”
    杨蹇心道:若今日站在大殿上的是杨钺,一定会比他骂的更过分!
    他直接翻了个白眼,朝皇帝请求:“皇上,臣可以领一半京畿卫去增援,至于粮草,若是国库拿不出来,不如就让朝中大臣们支援一二,我杨家愿意捐赠一万两用于购买军粮!”
    杨家一脉的官员纷纷上前捐款,你五千,我三千,很快就将捐款累积到了五十万两。
    户部尚书被气得够呛,讽刺道:“杨家财大气粗,也不知道是如何赚来的钱财,我等两袖清风,只能捐个一千两。”
    杨蹇抬着下巴高傲地说:“我杨家世代为将,百年的世家,这点底蕴还是有的,不像某些人家,蝇营狗苟往上爬,连家业都没存下两分。”
    皇帝心中松了口气,还好有杨蹇,他愿意带头,至少这一次的钱粮危机就过去了。
    他冷眼瞧着
    户部尚书,心中也不是不怀疑他,国库空空,这位尚书看来并不适合这个位置。
    他咳嗽一声,大声说:“多谢众位爱卿为国分忧,西北情况不明,由杨统领先带五万京畿卫过去支援,有任何动静务必尽快报来,朕信任威远将军,杨统领过去后一切行动听从威远将军安排。”
    “皇上,不如宣武侯进宫面谈,武侯在西北数十年,才西北真正的定海神针!”岳次辅提议道。
    皇帝眼睛一亮,“对对对,快去传武侯进宫!”
    朝臣饥肠辘辘地在大殿等候,时不时朝大门外张望,而杨蹇直接问内侍要了笔墨纸砚,坐在地上开始写思路。
    皇帝命人搬来桌椅让他坐着写,同时好奇他写了什么,他从小就很崇拜杨将军,后来杨钺又那么厉害,在他眼中,杨家都是能臣。
    但杨蹇也只是画了一张行军路线图,从京城到玉门关最快的一条路,还得考虑到气候因素,最终做出了两个选择。
    皇帝激动地问:“爱卿,几日可到玉门关?”
    杨蹇叹气道:“回皇上,若在平时,加速行军,是五日后可抵达,但臣怕大雪封路,恐怕得有七八日。”
    “七八日够了。”大殿外传来一道浑厚的声音,正是武侯到了。
    武侯拄着拐杖走进来,还未行礼就被皇帝免了。
    他已经知道了情况,直接走向杨蹇,拍着他的肩膀说:“好小子,你去支援我很放心,军情瞬息万变,大家
    聚在这里也研究不出个花来,还得到了实地具体安排。
    西北军没那么脆弱,不可能一场败仗就缓不过来,我那蠢儿子本事再不济也能守个把月,至于后面该怎么打,还是要看局势。”
    他转头朝皇帝作揖道:“皇上若信得过老臣,老臣可以派家中几个退伍的老兵一起过去瞧瞧,他们对那边地形熟悉,又有经验,或许能帮上忙。”
    “那再好不过。”皇帝看着老迈的武侯,遗憾不已,若不是武侯年事已高,他才是最佳的援军人选。
    众人原本还关心东北战事,如今倒是不觉得杨钺会打败仗了,反而更担心西北门户。
    邵芸琅很快也收到了消息,这般大的阵势,西凉是要举全国之力发起一场战争啊。
    可是这也太突然了,毫无预兆,并且是在前世的轨迹之外。
    这才是最让他们措手不及的,她和杨钺多少有点自命不凡,以为自己是先知,有度过了大劫,便忘了,任何一点小的改变都可能导致大的变动。
    如今也没什么可想的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全力抗争就是了。
    杨钺派人送来一封信,信中简单介绍了一下战事进程,让她不要担心,至于邵二叔那边,更不用担心了。
    那是他们商量好的计谋,要想一次性解决问题,那就要来个大的。
    西凉敢偷袭山海关,说明他们不是毫无准备的,与其放任他们耍阴谋,不如直接搞阳谋。
    他最愧对的就是邵
    芸琅,按照目前的局势,或许五月初五都不一定能成亲。
    第486章 离开
    邵芸琅铺开信纸开始给杨钺写回信,这信纸是特制的,还带着一股花香。
    这样的信纸配上簪花小楷的字体格外优雅,若是平时,邵芸琅也不会为了一封信费这样的心思。
    如今杨钺征战在外,有家不能回,局势突变,能费一点小心思哄他开心,邵芸琅觉得值得。
    等信写好,她交给来送信的小兵,一共送去的还有她亲手做的一袋酱肉,几双袜子和一双手套。
    送信的小兵刚被好吃好喝招待过,还换了一套干净的新棉衣,满脸恭敬的笑意,“夫人放心,将军好着呢,就是想您。”
    邵芸琅见过他,他是杨家亲卫,只有这样的人来送信,邵芸琅才敢相信。
    “让他不必多虑,朝廷纷争与他无关,如今朝臣的目光都转向了西北,他想做什么就去做吧。”
    那亲卫虽然听得一头雾水,但还是一字一句记了下来,回头转述给杨钺听。
    杨钺换上新袜子新手套,听完这话后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邵芸琅果然很懂他,也很懂局势,他确实有个大胆的想法,只是一直没敢决定。
    滕安之喝了一口烈酒让身体暖和起来,夹了一片酱肉放在嘴里慢慢嚼着,舍不得直接吞下去。
    他感慨道:“这种时候就体现出成亲的好处了,有夫人关心,有人送吃的送喝的,比单身汉强多了。”
    杨钺将信贴身放好,调侃道:“当初说要替你娶妻你非不要,现在后悔了吧?”
    滕安之
    摇摇头,娶妻娶贤,可什么样的妻子才算贤淑呢?他总不能将人娶回家后连安稳的日子都给不了人家,甚至让她随时做寡妇。
    当然,像邵芸琅那种强大的女人不一样,她可以不用依附男人生存,还可以做到许多男人做不到的事情。
    “将军,您真要这样做?这不仅是越界,擅自发兵等罪名,还要考虑到得失,西凉兵马能过来,不代表我们可以毫发无伤地过去。”
    杨钺叼着一片肉在舆图上划出一条路线,“呐,上次我们巡边走的是这条路,当时一直走到了归化城以北的位置,当时主要就是冲着西凉军队的先锋去的,走了不少弯路。
    半个月的时间太长,将不必要弯路去除,我们的行程大概可以缩减到十日,再往西肯定还要十日,可惜天气不好,否则我们半个月应该可以赶到的。”
    杨钺狠狠嚼着嘴里的肉,执笔将那条路线一直延续到西北去。
    “如今境内的西凉士兵应该清剿的差不多了,哈莫奇在逃,但他受了伤,或许会逃回西凉国。”
    “再等一日,等斥候的消息,就算除不掉他,也要将他赶出去,如果他们能逃回西凉就再好不过了,咱们连借口都不用找了。”
    杨钺呼出一口白气,这该死的天气真是太冷了,将士们士气都不太高,但仗不能不打,不将西凉打怕了,大庆边境就没一日安宁。
    这是一次绝好的机会!
    “点兵五万,要最
    精锐的部队,这一去不知有多少人活着回来,让他们留下遗书。”
    滕安之顿时抬头看他,并不是每次出战军中都会让士兵留遗书,一旦下达这样的命令,将士们就知道这一去凶多吉少。
    曹副将听了许久,犹豫不决,这时候也忍不住问道:“将军,我们为何要去帮西北军?咱们守好自己的地盘不就好了?皇上不会怪罪的。”
    杨钺把自己的刀拿出来,上次和哈莫奇交战,他的刀劈卷刃了,他把刀丢到曹副将脚边,问他:“西凉兵马能过来第一次就能过来第二次第三次,要如何防范?”
    “按您之前的规划,咱们可以将到宁远城这一带严格防控,派兵驻守宁远城,将西面的路封了,除非他们绕道东辽,否则进不了咱们大庆的地盘。”
    从防守上来说,曹赢的说法不算错,但杨钺不想打保守的仗,更不想让这场仗无限期的延续下去。
    观西凉此次用兵,怕是抱着必胜的信念的,还有那么多小国依附于他,光靠西北军恐怕难以抵抗。
    杨钺心意已决,与几位心腹爱将说起了自己的打算,众人这才知道,他与邵将军已达成协议,两边远隔千里,但却是一条心的。
    “益州城里那几千敌军不足为虑,派人去劝降,他们如果愿意归降,本将军饶他们不死。”
    “本将军只带走五万人,向各地发布征兵令,年满十四岁到四十岁以下可入伍,先征三万
    加紧训练,不可懈怠。”
    众将士听命,抓紧时间休息,能被选出来的肯定都是精英,有人希望自己能去,有人希望自己不要被选上。
    最后,杨钺带走了近六万人,杨家的精锐部队进了大半,他们誓死也要追随杨将军。
    消息是封锁的,锦州城那边甚至连大军走到哪都不知道,只是看到城门开了,迎来了一位新的知州大人,然后一切恢复了正常。
    他们能自由出城了,城外也没有了西凉兵了,地面上的痕迹被大雪覆盖,仿佛攻城战是很久远的事情。
    时不时还有士兵进城往将军府送东西,因此百姓们也就以为杨将军还在,没人知道他早已悄然离开了这里。
    邵芸琅的日子开始平静下来,蜀州那位官员果然来接任了知州一职,她甚至不知道杨钺是何时让人操作的。
    不过这样也好,锦州城没有一把手也不行。
    府衙从上到下都没有一点反对的声音,能反对的那些官员自顾不暇,深怕自己成为下一个赵知州。

章节目录

庶女嫡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北木南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北木南乔并收藏庶女嫡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