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小半个时辰,一名穿着斓衫的高个子书生走了进来,朝蔡晨拱手道:“蔡老弟,在下谢岑,今年二十又二。”
    “你……您是师父?”蔡晨瞪大眼睛打量着他,这身高与他差不多,确实不会让人怀疑是女扮男装的。
    邵芸琅见他确实不反感拜谢灵之为师,指点道:“拜师宜早不宜晚,我
    去准备些东西,今日便行拜师礼吧。”
    谢老爷子咳嗽一声,自言自语道:“那老夫……”
    蔡晨直接往他面前一跪,大声喊了句:“师祖在上,请受晚辈一拜。”
    谢老爷子表情变幻,最终还是应下了这个称呼。
    第386章 重新开张
    蔡晨为了方便读书,直接搬进了谢府,每日卯时起,练武一个时辰,然后用早膳,早膳过后跟着谢灵之学四书五经,午后则跟着谢老太爷学策论,傍晚时分骑着马到郊外练骑射。
    长戈跟着杨钺去了边关,长戟和何一他们轮流做蔡晨的师父。
    这个年纪的孩子,一旦用心做一件事,进步是神速的。
    邵芸琅偶尔去看看他的学习进度,大多数时候都在打理庶务。
    杨钺直接将姑苏的铺子交给她,邵芸琅从前就觉得这铺子管得极差,生意不好很正常。
    她接手后,仔细钻研过类似铺子的经营方式,闭门重新装潢了半个多月,挑了个吉日重新开张。
    “这杂货铺子换东家了?”路过的客人好奇地问。
    靳掌柜在门口揽客,听到这话笑着回答:“没换东家,先前有道士说他们店的风水不好,得改改布局,这不,按着要求整改了半个多月呢,你们也进去凑凑热闹啊。”
    “重新开业啊, 那可有优惠?”
    被邵芸琅带来的郑管事穿着新装出来迎客,“有的有的,鄙店今日重新开业,有免费的药材可领。”
    杨掌柜一脸不高兴地坐在邵芸琅对面,陪着她看今日的客流量。
    他就不明白了,他们好端端地卖东西就好,怎么净整些没用的?光是二楼三楼的修葺费用就花了好几百两。
    “您看看,您把药材价格放低,咱们几乎是赚不到钱的,就算买的人多了不也没
    什么赚头?”
    邵芸琅点点头,“是的,这些都是北方十分常见的药材,买来的价格就不高,只是因为地域差异,这边的百姓才用不上。”
    “那您怎么把皮毛价格定的那么高?这普通人也买不起吧,咱们库房里还有不少存货呢,这冬季都过了,不是应该降价清货吗?”
    邵芸琅耐心解释说:“皮毛耐放,放着今年明年卖也是一样的,这东西本就是卖给富贵人家的,价格低了,人家反而嫌弃你东西不够好。”
    邵芸琅比他更懂富人的心思,因此这铺子的二楼三楼是专门的贵客室,另外开了一扇门,与一楼彻底分开的。
    杨掌柜听完一愣一愣的,反正他是不懂生意,这一年确实亏了不少。
    “那姓郑的小子鬼精鬼精的,少爷早该把他派来了,我一个只会打仗的,被这些生意搞得睡不着觉,头发大把大把地掉。”
    邵芸琅正是来解救他的,郑管事之前也没闲着,是才从其他地方抽身过来,等把这边的生意捋顺,他还是要回去的。
    但杨掌柜确实不是个好掌柜。
    “您明日起去慈幼堂可好?”
    “啥?我年纪虽大,但也有些积蓄,不用去善堂养老。”杨掌柜还以为邵芸琅是将他安置到善堂去养老。
    邵芸琅神秘地笑笑:“也不是让您去养老的,有人想见您,您去了会有惊喜的。”
    杨掌柜狐疑地看着她,“难道是我家哪个臭小子有流落在外的孩子?还
    是少爷又给我派了新任务?”
    “算是吧,您去了就知道了。”
    邵芸琅在店里看了一整天,起初大部分客人都是冲着一楼免费送的药材来的,连带着许多低价常用的药材也卖出去许多。
    二楼三楼直到午后才迎来了第一位客人,也是冲着这家铺子皮毛价格低才来的,没想到被人恭恭敬敬迎上二楼,一通茶水点心伺候,拿出来的皮毛价格比从前翻了一倍。
    但最后这位客人还是买了,因为他觉得这皮毛比从前买的那块好许多,油光发亮,送礼绝对有面子。
    从前,店里的皮子一张一张堆着,跟买菜似的任人挑选。
    如今,二楼上只展示了几张上等的皮子,还给每块皮子做了专门的展柜,店员小心翼翼地捧出来时,客人甚至觉得这皮子价值连城。
    邵芸琅看完当日的账本才回去,一进门就见孙小福急急忙忙跑过来。
    “夫人……夫人……”孙小福跑出了一头汗,神色焦急。
    惜月生了个儿子,据说正好是孙小福回来的那日生的,赶上了好时候。
    邵芸琅去看过几次,小孩子一天一个样,长相随母,以后定是个俊俏的小郎君。
    “发生了何事?”
    孙小福急促地喘了两口气,说:“夫人,我收到了一封信,与军情有关,不知道真假。”
    孙小福将信递给邵芸琅,等她看的时候解释说:“上回去塞外认识了几个朋友,他们也是走南闯北的商人,这回南下
    时偷偷给我寄了这封信。”
    信上的字凌乱潦草,许多还是错字,但邵芸琅还是看懂了。
    这支商队离开草原时,发现了一批数千人的西凉骑兵,正往东边去,他们往相反的方向走了一段,就发现曾经有个小部落被灭了。
    几千骑兵对大庆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零散的小部落来说就是强大的敌人了。
    而这支商队跑得快才得以将消息传回来。
    但商人也没什么门路,跑去官府报官也未必有人信,于是便给孙小福这个大庆朋友寄了信。
    也是因为孙小福上回出关时带着不少一看就是军人的护卫,让人以为他身份极高。
    “北边地形辽阔,西凉往东收拢部落是常有的事情,如果只出动了几千骑兵,大概目标并不会太远。”
    孙小福不懂这些,见邵芸琅胸有成竹,莫名安心了下来。
    “不过还是该给二叔和杨钺去封信,该做的防备不可少,杨钺的计划好不容易成功了一些,不能被西凉破坏了。”
    大庆最怕的就是关外各族势力统一,联合南下,北边防线太长,兵力不宜太分散,虽有天险和长城,但如果敌人联合进攻,骑兵速度太快,很难抵挡。
    孙小福能在姑苏待的时间不长,春茶很快就会开始采摘,今年他准备亲自在各地收茶叶。
    如果关外局势紧张起来,那他们好不容易建起来的商道又不能用了,到时候茶叶很可能砸在手里。
    “夫人,那咱们采购
    量还是按照之前计划好的吗?”
    “还有时间,若临时有变再说,目前情况不明,不必太过慌张。”邵芸琅说完直奔书房,立即给杨钺和邵二叔写信。
    第387章 小伎俩
    邵芸琅与二叔关系一般,从小到大也没说过几句话,若告诉他实情恐怕他不会相信。
    于是她告诉二叔,这消息是杨钺给她的信中偶然提到的,因为不敢确认,因此消息还未传开。
    她给杨钺写信时就直接多了,西凉虽然在西北,但难保他们不会趁机从其他地方找突破口。
    记得未来十几年后,就有过一次西凉大规模进攻,那一仗打得西北民不聊生,十室九空。
    但最终大庆还是赢了,无论是人口还是粮草,他们的后备力量比西凉充分许多,这也是大胜仗的关键。
    邵芸琅有种紧迫感,无论是作为掌权的太后,还是作为杨钺的未婚妻,打仗与否都与她息息相关。
    从前,她能一纸调动各地粮草和兵马,如今她无权无势,却也希望在杨钺需要时,能替他分担一些。
    落笔后,思念如潮,邵芸琅突然有些想念杨钺了。
    她们定亲后肢短暂地相处了几天,有许多话没来得及说,若自己能去边关看看他就好了。
    邵芸琅抚摸着身上的伤口,伤口已经长好,只是她元气大伤,体力大不如前,想长途跋涉去见情郎也不行。
    邵芸琅搜罗了不少姑苏的好物随着信一起寄出去,一点也没避着人,谢府上下都知道三夫人即将改嫁,可姑苏城里的其余人却是不知道的。
    就比如徐衍。
    徐通判听闻邵芸琅回姑苏后一直想找机会见见她,上回剿匪一事还未当面向她道谢
    倭人一事从姑苏往南一路查下去,还真被朝廷挖了不少倭人的据点,他们有的占山为王,假扮成土匪,有的扮做商人,私下里买卖消息。
    还有一支十分特殊的细作队伍,嫁入当地豪门中,为妻为妾,偷偷向倭人传递消息。
    徐衍连过年都是在外地过的,这才刚办完差事回来。
    有这么个大功在,他估计不用三年就会高升。
    全姑苏衙门都知道,徐通判前途无量,他还是谢老爷子的关门弟子,谁都想巴结着他。
    可惜他一直拒绝上门提亲的人家,只说自己命硬,不宜过早娶妻,否则害人害己。
    虽然听着像推诿的话术,但人家不点头,想嫁也嫁不了啊。
    徐衍收拾一番,往谢府递了拜帖,想来探望恩师。
    谢家收了帖子,等他上门时,却连连被意外消息砸懵了。
    “这位是你的师侄,名叫蔡晨,你应该听过。”谢老太爷十分高兴地给徐衍介绍蔡晨。
    蔡晨确实是十分拿得出手的学生,面对徐衍这样的官员也不卑不亢,坐在一旁听他们聊天也十分淡定,甚至能提出一两条不错的见解。
    徐衍很早以前就知道蔡晨,谢渊从前与他提过,邵芸琅救回来的孩子,认了做义弟。
    年纪虽小但懂得感恩,小小年纪经历过人生百态,阅历丰富。
    这样的孩子,将来不愁没有前程。
    徐衍与蔡晨聊了一些读书人的问题,还给他推荐了一个读书人齐聚的诗社。
    闭门造
    车是很难走到顶端的。

章节目录

庶女嫡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北木南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北木南乔并收藏庶女嫡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