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承德是国丈,也是当时的户部尚书,无人敢动他,且他做官圆滑,这起贪墨案最终以处死十几名官员,摘了数十顶乌纱帽为结局。
    趁着这波清理,周晁文提拔了一大批他的心腹下江南,最终挖出大皇子年轻时与江南官员勾结的证据。
    虽然许多证据已经被毁,但只需要有一点蛛丝马迹,就足够他不顾兄弟之情,偷偷处死了远在封地的平王。
    邵芸琅知道的不详细,只是从二者中推测出了一点东西,然后杨钺派人去细
    查的。
    如今大皇子还没有彻底脱手,证据还没有完全毁灭,只是杨钺派人过去后还是救不了太多人,只能护送一些活口上京来。
    告御状是事先安排好的,但那名老者的自杀式献祭是二人远远没想到的。
    或许还会死人,但这条路依旧要走下去。
    “官场黑暗,我自小就看了不少,父亲也不是纯良的清官,因此我从未想过要入仕,虽然我这身体也不允许。”谢渊感慨道。
    谢首辅能坐到这个位置,当然不可能是个单纯善良的人,只是他的为官之道邵芸琅还是认可的。
    人可以坏,但不可以恶,尤其是对普通老百姓。
    “谢家的这些兄弟里,恐怕也没人能接父亲的担子,反倒是我那好友,很得父亲重用。”
    “好友?姓徐的?”邵芸琅挑眉。
    “你认识他?”谢渊诧异,当初他迎亲时也带了徐衍,只是没他用武之地,也没介绍给邵芸琅。
    后来他在拜堂时晕倒了,也不知道徐衍什么时候离开的。
    邵芸琅心道:那可太熟了。
    “我曾在溪源庵住过一段时日,那时候认识了徐夫人,就是徐公子的母亲。”
    “原来如此,徐婶子也是个慈爱的长辈,只是一生过得坎坷。”谢渊摸着她的粗辫子,她嫁给他,其实也过不了多久好日子,也不知道她将来能否过得舒心。
    “怎么了?”邵芸琅抬头问他。
    谢渊笑着摇头:“没什么,只是想到自己当不了一个好丈夫
    觉得对不住你。”
    邵芸琅起身转了个圈,深深吸了口气,“你觉得我如今这样的生活不好吗?若能这样一辈子,我做梦都能笑醒。”
    可两人都知道,这样的日子并不能维持太久。
    “不说这些了,中午厨房炖了鸽子汤,还蒸了一些山药糕,你要吃点吗?”
    谢渊疑惑地看向鸽子笼,难道这群可怜的小家伙不仅要负责送消息,还得负责他的口腹之欲?
    “别看了,不是我养的鸽子,我这好不容易养出几只能传信用的,怎么能炖汤?”
    “那那些总是找不着路的呢?”
    邵芸琅顿了顿,眨了眨眼睛,不太自信地说:“或许……以后就放归山林吧。”
    等鸽子汤端来,汤鲜香扑鼻,肉质炖的软烂,加了枸杞和一些药材,并不影响汤的美味。
    邵芸琅陪着谢渊用了一碗,她发现自己逐渐也能接受这些药膳的味道了,前世她可是很排斥这种奇怪的食物的。
    谢渊每次见她端起碗,免不了也多喝两口,有人陪着,再难吃的东西也不会难以下咽了。
    姜郎中过来散步,瞧见小夫妻俩坐在葡萄架下一起喝汤,摇头叹气,真是没见过谢三夫人这样的女子。
    吾之砒霜彼之蜜糖,对其他女子来说,这样的日子肯定是非常绝望的,可谢三夫人却硬生生将这倒数的日子过得津津有味。
    真是神奇的女子。
    “姜郎中,摘几串葡萄吃吧,葡萄成熟了。”邵芸琅朝他招手说
    “不了,这里的葡萄看着就酸,三夫人自己吃吧。”
    邵芸琅站起来摘了一颗放进嘴里,确实有些酸,但因为是自己浇过水搭过棚的,也不忍心浪费了。
    “这么多的果子怎么办?”邵芸琅对着满棚的葡萄架发愁。
    “这有什么,摘下来每家每房送一筐,总有人喜酸。”
    邵芸琅拍了下手,“也对,二嫂怀孕肯定喜欢酸的,那就给她多送些。”
    第282章 飞鸽传书
    二皇子的离开并没有在朝堂上引起轰动,因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群上京告御状的流民身上。
    他们的来历,他们的遭遇,他们要告的是谁?这其中是否牵动了自己的利益,都是许多大臣关心的事情。
    大皇子收孝敬不假,但银子要进他的口袋也是要一层一层往上递的,这朝中,每年拿着这笔孝敬银子的官员恐怕也不会少。
    如果不是那老者当着众人的面以死明志,恐怕杨钺还没办法顺利地揭露这件事情。
    “十几个来历不明的流民,竟然企图颠倒是非黑白,在这种时候状告平王,是何居心?”赵国舅站了出来。
    他环顾一周,目光凌厉,斩钉截铁地说:“国丧当前,正是新帝即位的时候,却有人状告大皇子私挖金矿、贩卖私盐、草菅人命数条大罪,背后之人的目的一目了然。
    大皇子出宫建府才多长时间?他的手竟然能伸到江南去?还与百官勾结,层层剥削?试问,大皇子真有如此通天的本事吗?”
    这话问得众人无法回答,因为众所周知,大皇子平庸无能,他若是能收拢江南道的一众官员,还将这样的大事瞒天过海多年,又怎么可能会平庸呢?
    谢首辅谨慎地说:“老臣也觉得此事有蹊跷,不过此事已经宣扬开了,百姓都在等一个答案,不查不行。
    既然不是大皇子所为,那就必须挖出背后那搞阴谋算计的恶人,绳之以法,免
    得百姓胡乱猜测。”
    “首辅大人未免太小题大做了,为了这些低贱的流民,有必要劳师动众吗?何况新帝登-基大典也快了,此时查案,是否会延误登-基大典?”
    高高的龙椅上旁,大皇子神色不虞,只差一点,他就能坐上那把龙椅了,到底是谁要害他?
    而且那件事不是做得天衣无缝吗?江南那群官员是干什么吃的?还是说,是他们故意陷害自己?
    “依臣所见,不如刑训那批流民,逼问出他们别后主使者,这样速度更快些。”新上任的刑部尚书郑荣观说道。
    上一任刑部尚书是三皇子的人,三皇子被禁后,这位尚书大人心知不妙,提早致仕,带着一家老小回老家去了。
    他算识时务,等新帝登-基,新仇旧恨一起算,他可就走不了了。
    “郑尚书,你可曾见过那批流民?他们一个个不是伤就是病,恐怕你一板子下去,就得死一半人,这刑训与杀人灭口有何区别?”
    朝堂上永远不缺争吵,文官们口诛笔伐,武将们事不关己。
    就在朝会进行到一半时,外头突然有小太监跑进来通传:“禀大皇子,刑部王大人在外求见,说是有贼人擅闯天牢,意欲杀害人证。”
    大皇子满心的不痛快,怒喝道:“什么狗屁王大人,什么人证?这样的小事也要本王决断吗?”
    那小太监将额头贴在冰冷的地板上,听到有官员问了他一句:“你说的王大人可
    是刑部掌管刑狱的王掌事?”
    “是。”
    “那人证可是此次告御状的苦主?”
    “奴婢不知。”
    谢首辅大手一挥,“宣他进殿!”
    大皇子尚未登-基,谢首辅的话从来都是与圣旨无异的。
    杨钺坐在书房中,听宋七给他讲了天牢里的事,“真的被少爷您猜中了,那群人刚进天牢,就遭遇了暗害,毒直接下在了食物里。”
    “连遮掩都不遮掩了吗?哼!”杨钺一点不意外,总有些自以为是的人,觉得杀几个普通百姓轻而易举。
    “消息传进宫了?”
    “是,王小明进宫了,可这个案子真的能顺利查下去吗?咱们准备的证据也不够充分啊。”
    他们查的时间太短,又赶上对方销毁证据的阶段,手里握着的证据确实不多。
    “证据而已,他们能毁,我们就能造,而且我可没有冤枉他们,都是按事实来造的。”杨钺写完一张纸条交给他,“拿去飞鸽传书。”
    宋七一直不知道这纸条是传给谁的,更不知道那莫名其妙飞来的鸽子是谁家的,不过肯定很重要就是了。
    “是,那属下下一步该做什么?”
    “江南那边的联系不要断,按我的指示去做,别贪功冒进,同时也要小心别打草惊蛇。”
    杨钺拿出一份他盖了私章的文书交给他,“这件事你亲自去做,一定要保密!”
    宋七觉得奇怪,打开文书看了一眼,脑子停顿了好一会儿才问:“青州?这地方不是当初
    您吩咐人去炸了的那座山吗?”
    “对,大皇子曾经囤军需军粮的地方。”
    “那您这是?”
    “当初我炸了那座山,大皇子深怕牵扯出他来,连查都不敢查,如今再炸它一回,看看能不能炸出点东西来。”
    杨钺当初也是傻,竟然没有想过大皇子招兵买马的本钱是哪来的。
    宋七摸了摸脑袋,感慨道:“那座山到底是怎么得罪您了,得被您翻来覆去炸,属下还是准备点纸钱贡品什么的,先去拜拜山神吧。”
    “山神若是有灵,也许会主动将吞进肚子里的东西给本少爷吐出来!”
    “那可未必,说不定连渣都不剩了。”
    “也无所谓,当初咱们的人在青州该查的都查清楚了,青州知府已经换人,把东西送他手里,他知道该怎么做。”
    杨钺这两年在朝中运作,可不仅仅是拉拢了几个武将小兵,只可惜时间太短,否则他能做得准备更多。
    还是多亏邵芸琅帮忙,她知道的事情比自己多,朝廷上的人脉联系比他清楚得多,下手又快又准。
    宋七拿着文书去办事,出门时脚步一顿,回头问:“少爷,您还是把长戈长戟喊回来吧,我手下那些人跑腿还行,我走了他们怕不顶事。”
    “少操心,这杨府里又不是只有两个小厮。”杨钺把长戈和长戟派去了杨父身边,一直没敢让他们回来。
    如今杨府沉寂下来,朝堂上也很少有人会把目光放在杨府上,但还不到
    时候。
    他爹这辈子都不可能光明正大地活着了,只希望他不会怨自己。
    每天都会遇到让人一言难尽的敏感词。

章节目录

庶女嫡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北木南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北木南乔并收藏庶女嫡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