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芸琅扫了一眼餐桌上的食物,很清淡,包子、小米粥和几样小菜。
    她又拿了一个包子掰开,里面的蟹黄并非真的蟹黄,而是蛋黄做的流沙,难怪她没有吃到腥味。
    “你问过他没,以后我们一日三餐都在自己院子里吃吗?”
    “对,三爷
    一直是自己开小灶的,只有吃团圆饭时才会和大家一起吃。”
    “那以后这厨房就交给灵犀管吧,松烟进出到底不方便。”
    “好,那您要出去见见外面那群人吗?大夫人还挺大方的,送来的丫鬟个个都长得不错。”
    邵芸琅抬头瞥了她一眼,揶揄道:“比你如何?”
    惜月红着脸说:“您别打趣奴婢,自己去瞧瞧就知道了,说不定您还能挖几个宝回来。”
    邵芸琅看还有点时间,便出去见一见她们,这院子里的活也该重新分配分配,免得生出乱来。
    一见到邵芸琅出来,下人们呼啦啦跪了一地,也许是昨日三夫人发威的事情吓到她们了,一个个都表现的很恭敬。
    邵芸琅对谢府的下人感观还不错,见到的大多数都是守规矩的,毕竟是书香门第,昨天那样的只是少数。
    “起来吧,名册在谁手中?”邵芸琅发问。
    一名穿着体面的婆子站了出来,她年近五十,满鬓白发,看起来有些严厉。
    “老奴姓熊,以前是伺候老夫人的,也曾经带过三爷几年,给三夫人请安。”
    邵芸琅没料到还有个这样的人物,赶紧说:“熊嬷嬷上前来,你阅历深,对府中下人也了解,跟我介绍介绍这些人吧,我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
    邵芸琅确实需要几个对谢府很熟悉的老人做引导,否则走出去连谢家人都不认识,容易闹笑话。
    “是,老奴这有名册,您边看边听。
    ”熊嬷嬷做事仔细,名册上不仅列了人名以及基本信息,连她们曾经在哪个院子干活都写得非常清楚。
    可以说,有了这个,邵芸琅就知道谁能用谁不能用了。
    大夫人一共送来了十六个下人,年轻丫鬟有十人,六个年纪大一些的。
    这些年纪大的,也都个个身怀手艺,有两个绣娘,两个厨娘,还有一个擅长梳头,一个擅长唱曲,真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邵芸琅心想:昨日没感谢大嫂一声真是太失礼了,就冲她这份体贴,也值得自己尊敬。
    “各位都是府里的老人了,若有谁心思不在这里的也可以跟我提,我不强留大家,也一定会给你们安排好去处。
    但选择留下来的,就是一家人了,各位比我更加适应这里,多余的话我便不说了,这兰序亭苑里只有我与三爷两位主子。
    三爷如今昏迷着,老夫人的丧事正在办,事情很多,我是新妇,难免有做得不周到的地方,还望你们多提点我,我的日子好了,你们也会过得更好。
    时候不早了,我还得去前院,今日就不多说了,你们都听熊嬷嬷安排,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尤其是这院子里的布置,该撤的就撤了,有需要用钱的地方,找我身边的大丫鬟惜月。”
    众人没想到三夫人今日如此和颜悦色,暗暗松了口气,她们被送来伺候三夫人,往后的日子是什么样已经能想象出来了。
    所以除了不上进的
    剩下的都是被排挤过来的。
    “谨遵三夫人教诲。”
    “散了吧。”邵芸琅起身往外走,熊嬷嬷追了上来,跟在她身后说:“三夫人,老奴陪您去灵堂吧,今日本该见亲戚的,老奴给您介绍一些人。”
    邵芸琅笑着握住她的手,“那太好了,昨日我就一头雾水的,得麻烦熊嬷嬷了。”
    “不敢当,这是老奴应该做的。”
    邵芸琅对她好感倍增,她这个年纪这个阅历,如果想拿乔,自己也拿她没辙。
    她愿意主动帮自己,那至少说明她愿意和自己共处,至于有没有其他的小心思,日后慢慢就会知道的。
    办丧事都是让人不愉悦的,虽然谢老夫人算是喜丧,但大家心里还是难过。
    谢家的子孙不多,只有大夫人膝下一儿一女,二房三房都是膝下空空。
    三房注定这辈子都不会有后代了,如果二房不争气,将来这偌大的谢府,只能靠大房一人继承了。
    不过这些都不是邵芸琅要关心的事情,她在熊嬷嬷的介绍下,将谢家亲近的亲属认全了,有的还给她送了见面礼。
    等太阳高照,来谢府吊唁的宾客渐渐多了起来,邵芸琅作为儿媳妇,也得跪在灵堂里答谢宾客。
    她从小跪习惯了,这种时候并不觉得难熬,不过身旁的二夫人已经小动作不断,开始偷懒起来了。
    二夫人凑到她面前问:“三弟妹,你是不是在膝盖上绑了垫子?”
    邵芸琅无辜地问:“为何要
    在膝盖上绑垫子?我们跪着蒲团呢。”
    “蒲团不觉得硬吗?”
    “还好吧,可能我膝盖比较硬。”邵芸琅就差没说自己跪习惯了。
    第268章 灵堂上争吵
    二夫人年纪也没比邵芸琅大几岁,但整个人看起来老成许多,接人待物总透着一股逢迎讨好。
    二夫人摸着膝盖说:“我就不行了,昨夜跪太久,回去发现膝盖又红又肿,二爷替我抹了药油,今天一动都还痛得很。”
    邵芸琅叹气道:“二嫂若是实在撑不住,可以稍微休息一下的,尽力就好。”
    “这可不行,老夫人待我极好,从未因为我的身份看不起我,如今她走了,我自然得尽孝心的。”
    邵芸琅并不太想和她多说话,可是二夫人越凑越近,借着和尚的诵经声,竟然和她说起了府里的一些**。
    “你刚嫁进来,院子里也分了一批下人吧?你可得担心着点,下人们最会钻营,小心被人算计了。”
    邵芸琅一脸茫然,“不会吧,我瞧她们都挺好。”
    “你可太天真了,就拿你带过来的熊嬷嬷来说,她之前好几年都被冷落了,被大嫂找出来放进你院子里,谁知道会是为了什么。”
    “熊嬷嬷是伺候过老夫人的。”邵芸琅这样说。
    “是又怎样?这府里伺候过老夫人的可多了,但也不是个个都是好的,她若是个好的,之前怎么会被冷落?”
    邵芸琅瞥了眼站在堂前对老夫人跪拜的熊嬷嬷,心不在焉地问:“那二嫂知道原由吗?”
    “知道啊,不过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等改日有空你来我院子做客,我再细细说给你听。”
    邵芸琅已经有些不耐烦了
    点点头答应下来,然后挪到一旁去给老夫人折元宝。
    “哎呀!”二夫人突然叫唤一声,然后捂着肚子坐了下来。
    邵芸琅以为她故意装病装痛,想趁机偷懒,收回目光不再看她。
    等过了好一会儿,突然有个丫鬟跑进来说:“二爷,二夫人有喜了!”
    这话如平地一声雷,惊得在场的人都懵了。
    大夫人最先反应过来,“快,快让二弟妹回屋去好好休息,这边不要过来了,还有,让郎中好好看看,昨夜她跪了许久。”
    谢二爷大喜过望,朝老夫人跪拜磕头,哭着说:“娘,您听到了吗?我媳妇儿有孕了,您是不是要投胎回谢家来了,娘啊,您怎么就走得那么匆忙呢?”
    是啊,如果老夫人迟走一日,也就能听到这个好消息了,那是否会走得更无遗憾呢?
    又有几道目光投向邵芸琅,可邵芸琅除了刚开始听到消息时愣了一下,之后一直在默默地做事,情绪都未波动分毫。
    有位堂嫂大声问:“三弟妹啊,久安还没醒吗?怎么会昏迷这么久?是不是你照顾不来?”
    邵芸琅没想到会有人在灵堂上对她发难,抬头回答说:“有郎中和太医在呢,夫君惯用的小厮们也在守着,我一个无知妇人,确实帮不上什么忙。”
    “我早就说,这成亲还是要讲究八字相合的,当初大伯母就是太心急了,三媒六聘办的太急,想着自己身体不好娶个儿媳妇进门冲喜
    结果呢,喜没冲到,倒是把自己冲走了。”
    邵芸琅刚才已经认识过这位堂嫂了,夫君是谢家旁系出身,因为极有文才,被谢首辅手把手教导过一段时日,如今已经是某地知府了。
    而这位堂嫂据说是他自小定的娃娃亲,两家十几年没来往,突然有人拿着婚书找上门,不得不娶。
    娶进门后三天一小闹,五天一大闹,不许夫君纳妾,不许夫君喝花酒,是族内公认的悍妇。
    可她肚子争气,一连生了三个儿子,而且有道士说她有旺夫命,娶了她后,他夫君果然步步高升,因此也不敢休了她。
    她向来自诩命格贵重,最是迷信的,连出门都得问个吉时,因此特别看不惯谢渊这门亲事。
    且她认定了是这门亲事不好,才冲撞了这对母子,那罪魁祸首自然就是邵芸琅了。
    “珍嫂子是拿我寻开心的吗?这样的话怎能在母亲的灵堂上说?”邵芸琅见周围的人都不吭声,自己为自己争辩。
    “我就是说给大伯母听的,你命好不好自己不知道吗?你要是命格好,大伯母现在岂会躺在这里?”
    话糙理不糙,命理一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何况在场的几乎都是谢家人,自然是更向着自家人的。
    邵芸琅没有和谢渊拜过堂,洞房也没有,认亲更没有,在不少人心里,她还不算谢家人。
    谢大夫人怕她们二人在灵堂前吵起来,赶紧劝和,“苗氏,嘴下留德,母
    亲多盼着三弟能娶妻,如今三弟妹进门了就是一家人,如此说话太过分了。”
    “哼,大嫂当然偏帮着她,大伯母去了,你就是这个家里的女主人了,好处都被你占去了。”苗氏这张嘴如果不是有家里人护着,早被人打残了。
    “越说越过分,你要是不想在这里守灵,可以回家去!”谢大夫人威严赫赫地说道。
    她管家也不是一年两年了,谢氏的长子长媳,是宗妇,也是朝廷亲封的二品诰命夫人,岂会被一个悍妇吓到?
    邵芸琅暗暗为大夫人鼓掌,附和了一句:“珍嫂子还是莫要惊扰母亲安息了,而且客人来来往往的,别让人看笑话了。”
    苗氏听谢大夫人训斥也就够了,毕竟大夫人年纪和地位摆在那里,可邵芸琅年纪轻轻脸又嫩,凭什么教训她?
    “真是不知羞耻,你当我们都不知道你成亲前做过了什么?若换做是我,早一根腰带吊死了,竟然还有脸嫁人!”
    邵芸琅惊讶地问:“怪了,这话怎么听着如此耳熟,难道昨日在喜宴上喊那一句的人就是你?要不是有人喊这一嗓子,我夫君也不会气急攻心晕了,母亲更不会因为担心夫君而亡故!”
    当时在场的人很多,虽然没找到那个喊话的人,但内容确实是相同的,这苗氏就算不是那说话的人,也是一丘之貉。
    苗氏正要反驳,外头传来一声怒喝:“够了!在灵堂前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
    众人朝外看去,就见谢首辅带着邵家一行人走了进来,与他并肩齐行的正是武侯。

章节目录

庶女嫡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北木南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北木南乔并收藏庶女嫡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