甑奎朝他眨了下眼睛,大声说:“几位少将军都在,卑职还瞧见他们押送着囚车,囚车中似乎是东辽的重要人物!”
    群臣哗然。
    第209章 化解危机
    “皇上大喜啊!杨少将军生擒东辽名将柯洛尔誉三王子拓跋聿谷,这二者一除,东辽十年内必不敢再进犯!”黎统领急匆匆跑进大殿,朝皇帝道贺。
    甑奎这小子,连对方拿下的是什么人都没问清楚就跑来汇报,哪能让皇上高兴?
    群臣一听这二人大名,立即跪地高呼三声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欣喜若狂,在他有生之年,竟然不仅大败东辽,还生擒了两个重量级俘虏,这是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事啊!
    “哈哈!好!好!快将人请进来!让朕好好看看杨家的骁勇小将军!”
    “皇上识人善用,杨家子弟英勇善战,君臣一心,才有了今日之盛世!”谢首辅立即拍了一记马屁。
    其余大臣有样学样,歌功颂德,将皇帝的老脸奉承的春光满面,仿佛年轻了十岁。
    一名武将站出来说:“皇上英明,如今看来,那杨大将军与东辽通信通商纯属虚构,若两家真有如此紧密联系,如何会有这般战果?”
    “是啊,论对东辽的仇恨程度,杨大将军必然排第一,又如何会与虎谋皮?”
    有文官反驳道:“这也未必,说不定就是因为杨家与东辽暗中往来,才能如此迅速地抓捕柯洛尔和拓跋聿谷呢?”
    “放屁!李大人以为那二人是什么普通人吗?想抓就能抓到?”
    皇帝摆摆手,“别吵,朕今日高兴,不想听你们吵架,别让几位福将看到你们吵吵闹闹的样子。”
    说
    话间,四名高大英勇的青年从殿外进来,他们没有穿着铠甲,也没有佩刀,却浑身散发着力量与野性,一看就是经历过战场与生死的。
    瞧瞧他们,再看看白皙俊美的杨钺,众人心中感慨,这散养的和家养的果然不一样。
    “末将杨蹇……”
    “杨溯。”
    “杨麒。”
    “杨麟。”
    “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脸上带着笑容,态度可亲地说:“平身吧,几位爱卿辛苦了。”
    杨钺的目光贪婪地从四位兄长脸上一一看过去,注意到杨二郎的手,表情巨变,惊呼:“二哥,你的手?”
    杨溯的左手从手腕处齐齐被砍断,少了一个左手,包扎的布条上还染着鲜红的血迹。
    一位老臣关爱地说:“几位少将军个个负伤,不如先请太医治疗,有什么话一会儿再说,皇上觉得如何?”
    仔细一看,除了杨二郎少了一只手,杨大郎脸上多了一条长长的疤痕,三郎四郎身上也有染血的绷带。
    杨溯却笑着说:“不碍事,比起死在东辽的两千卫兵,一只手不算什么!那柯洛尔武力高强,我等着实费了很大功夫才将人生擒。”
    皇帝就算再急也不好驳回这样的要求,于是让人去请太医,早朝中止,等几位少将军休息好再继续。
    杨钺走到四位哥哥面前,眼睛酸涩无比,为了活命,他们付出的太多,牺牲太大了。
    “老六!你小子没让哥哥们丢脸!”杨四郎
    猛地拍拍杨钺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几位兄长辛苦了。”杨钺朝他们拱手作揖,一腔热情无处安放,他太久没看到几位兄长了,一晃竟已隔世。
    他重生后发誓,决不让他们再出事,可如今命是暂时保住了,却还是受了这么重的伤。
    几位太医急急忙忙被召唤来,给他们重新上了药包扎好,又开了调理身体的药方才退下。
    杨钺将手里的伪造书信给他们看,几位兄长看完义愤填膺,当场就将里面一些经不起推敲的内容一一反驳。
    写这些书信的人本就不了解军营里的情况,无非是占着死无对证才敢放肆诬陷,谁想到这几位杨家少爷会回来的这么及时。
    “狗屁不通!这谁写的东西,真是笑掉人大牙,不会有人信了吧?”杨四郎嘲讽道。
    “管钱粮的和管军马的官都能写反了,管文书的邹大人……呵,我们军营里何时有这位了?”
    “四弟,他说的也许是管厨房的邹大人,好歹也是个九品官。”
    “哈哈哈!笑话,不说其他,老邹去年就病死了,只是这种小官我们没必要上报而已。”
    “哼,牛头不对马嘴,写这些东西的人连我们军营的事情都没有好好查过,漏洞百出,当真可笑。”
    杨大郎上前跪在皇帝面前说:“皇上,末将不知何人要以此陷害杨家,不过东辽盛产铁矿,根本不需要从大庆购进铁矿石,这一点您应该知道的。”
    皇帝
    当然不知道,不过满朝文武里知道这消息的人很多,大家却没想到这一点。
    或许也不是没想到,只是没必要为杨家出头而已。
    “如此看来,这些书信确实狗屁不通,请皇上明查!”谢首辅出声道。
    皇帝知道机会已失,下令道:“大理寺去查一查是谁伪造的书信,构陷忠臣良将,其心可诛!一定要将此人揪出来。”
    黄大人皱着眉头领命,这与杨家有关的事情可真不好办啊!
    而且杨家五子皆站在大殿之上,这件事没个交代肯定不行,不知道谁又给他出难题。
    “微臣遵命!”
    杨蹇开始诉说这段日子的经过,从最后那场战役开始。
    捷报只有寥寥数语,根本体现不出战场的残酷,也没人仔细描绘过杨大将军战死的过程。
    杨蹇娓娓道来,满朝的臣子都认真倾听,仿佛身临其境。
    “父亲领兵作战向来身先士卒,那一战格外重要,双方兵力对等,我们胜算并不大。父亲中的第一箭在后背这个位置……”
    杨蹇伸手摸着自己肩胛骨后下方的位置说:“父亲征战多年,这样的伤不足为虑,他根本没放在心上,继续战斗。
    那时候他身边的亲卫也都无暇顾及他,渐渐的被敌军冲散了,我们也自顾不暇,但我们还是赢了,赢得惨烈无比,末将脸上的伤也是那时留下的。
    敌军主将死了三人,士气低落,已经开始撤退撤退,谁都没有想到,此时会突然飞
    来一支箭,直击父亲胸前。
    当时战场混乱的很,到处都是我方士兵的欢呼声,直到有人一层一层将消息传递出来,末将才……才知道父亲胸口中了一箭,从马背上摔落,战马不知为何受惊,拖着他驰骋了整整一公里……”
    第210章 团聚
    杨蹇哽咽了,泣不成声,几位杨家儿郎个个泪流满面,朝堂上的官员们不少也跟着哭了。
    杨二郎接着说:“父亲遇害,末将是亲眼目睹的,可因离得远,不仅来不及救他,甚至因为人太多,连战马都无法拦下来,眼睁睁看着他……”
    杨钺跪地,额头贴着冰凉的地砖,哀嚎一声:“父亲……”
    杨蹇悲痛不已,去将他扶起来,对弟弟们说:“不哭!父亲所盼,不过是击退强敌,保百姓平安,我们做到了!想必他老人家在天之灵,一定会倍感安慰!”
    杨钺拍开他的手,愤怒地吼道:“大哥!你难道不觉得这其中有问题吗?胜负已分,此时敌军都撤退了,那枚要命的箭矢是谁射出的?战马为何受惊?父亲的战马可是出了名的乖顺骁勇!”
    “这……”杨大郎也一脸疑惑,“当时情况复杂,我为了确保敌军撤退,领兵追击了过去,没时间细查。”
    其他几个弟弟羞愧地说:“我们……我们看到父亲惨死,悲痛欲绝,不顾副将们的反对,带着卫兵追击残军去了,后来听说兄长失踪,便以寻他为主。”
    刑部尚书思索着说:“此种情形,无非有两种可能,一是还有敌军未撤退,躲藏在我军之中,趁机射杀主帅。
    另外一种可能,就是我方士兵中有敌人的奸细,趁着大将军放松警惕的时候趁机射杀了他,无论是哪种,大将军之死都令人痛惜啊。
    ”
    杨钺擦干眼泪,朝皇帝说:“皇上,请允许微臣去边关查明真相,不管是谁下的手,微臣一定要将他找出来碎尸万段!”
    “胡闹!当时在场那么多人,局面混乱,你要怎么查?你一个战场都没上过的人,别成天惦记着出去!”
    皇帝批斗完他,又对杨蹇等人和颜悦色地说:“几位爱卿先回府休息,朕已经册封大将军为战王,葬礼办的简单,你们也回去尽孝去吧。”
    “多谢皇上荣恩!”
    杨家几兄弟携手回家,最高兴的莫过于杨家人,关起门来好好说话。
    “你说谁回来了?”邵芸琅震惊地问。
    惜月高兴地说:“是杨家几位少将军回来了,他们还抓到了东辽的两个重要人物,听说一个还是王子呢,已经将人送进皇宫了!”
    邵芸琅没想到他们会悄无声息地将俘虏带进京城,之前一点风声也没漏。
    她瞧见惜月兴奋地哼起小调,调侃道:“你高兴个什么劲?此事与你有关吗?”
    “有啊,我喜欢几位少将军,他们立了功,肯定就能升官了吧?而且把东辽那边的大将军抓了,以后是不是就不打仗了?”
    “没了这位还会有下一位,只要有野心的帝王,都会打仗的,不过你说得对,这是大喜事。”
    邵芸琅猜测,杨家几兄弟这次回京后可能不会再上战场了,起码在皇帝驾崩前不会去了。
    杨家的兵权最终会落在谁手里呢?
    如今这形势与前世不同
    东辽败了,没有烂摊子要收拾,没有失地要收复,那杨钺恐怕就没机会去接管兵权了。
    以皇帝的精明,此时是最好收回兵权的时候。
    “可惜大将军死了,否则战事结束,他们本该可以团聚的。”惜月一句话说中了邵芸琅的心坎。
    天人永隔是最残酷的,好在真正的杨振天并没死,但要想一家人团聚,怕是很困难了吧?
    淮王得知计划失败,恨得牙痒痒,谁能想到杨蹇几兄弟会这么巧在今日回京,还带回来了两名重量级俘虏。
    有这功绩,谁也不会相信杨家通敌卖国。
    “王爷,虽然此次大事未成,但也是好事,杨家的嫡系子弟全回来了,这说明,杨家军要变天啦。”
    淮王冷笑,“是啊,父王断断不会将兵权再交还给杨家人手里,若是能换上咱们的人,那就太好了。”
    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章节目录

庶女嫡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北木南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北木南乔并收藏庶女嫡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