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她一个女人带着五个孩子,家里没个男人,还是不太安全的。
    罗晚意思来想去,决定晚上等孩子们睡着之后,她就从系统的平台里买些防狼器,或者报警器之类的东西。
    不怕一万,就怕一万,防患未然,武装起来还是应该的。
    那头,冯中华和刘飞飞并不知道自己的举动让罗晚意突然有种直觉警惕,也不知道对方已经在防备他们了。
    此时此刻,因为天实在是太冷了,他们俩一边往知青点走,一边说话。
    “那个罗晚意,我们还是要多试几次,广省和木圭省很多话都挺相通的,而且有些互相都能听得懂,我还是不太相信她。”
    “没事,我们多试试几次,要是她真的听得懂,总会露出马脚的。”
    “好,下次最好是出其不意的叫她,或者和她说话。”
    知青就在眼前了,冯中华和刘飞飞马上就闭嘴不说话了。
    不过,两人刚进知青点,就被白丽丽和李云她们开玩笑了。
    “冯知青,你和刘知青是对象吗?!”
    “是啊,天天见你们同进同出的,如果是的话,我们知青点又要有喜事了。”
    “他们两个人是从同一个地方来的,如果能成也是好的,在咱们生产队日子也不难过。”
    “冯知青和刘知青要是成家了,知青点没有单独的房子给他们住啊。”
    “说得也是,大家都是男女分开住的,要是结婚了,肯定不能和我们这样住了。”
    “但是,单独起个房子要花钱,一间的话估计没个几十块下不来。”
    第263章 确定了他们有问题
    冯中华:“……”
    刘飞飞:“……”
    他们并没有这个打算啊,这帮人怎么会以为他们俩是一对的?!
    两个人互相对视了一眼,想解释又不知道怎么解释。
    解释两个人不打算在一起,然后又天天形影不离?!然后呢?!别人怎么看?!
    所以,冯中华和刘飞飞就干脆不解释了,一对就一对,这样让人误会更加的好。
    自从那天遇见冯中华和刘飞飞后,罗晚意就叮嘱两大娃,让他们不要跟人到处去,就算是熟悉的人也不行。
    不仅如此,她还郑重的交代了两个孩子,除了周老支书说的话之外,别人说什么都不要信也不能信。
    眼见为实,眼听为虚。
    李明浩和张百胜对罗晚意的话是牢牢的记在了心里,因为她也和孩子们讲了一些案例,比如谎称父母出事了,带孩子们去医院找父母,其实就是人贩子和坏人。
    而且,有很多还是熟人作案呢,熟人都不一定能相信,何况是陌生人呢?!
    三件定律: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任何东西,也不要听陌生人的话,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孩子们听多了,自然往心里去了。特别是她经常交代,最近这两天又交代得特别勤快,于是让李明浩和张百胜都产生了怀疑。
    “妈,是不是我们生产队来了人贩子和坏人?!”
    两个孩子太聪明了,特别敏感又疑惑的看着罗晚意这样问。
    从前,妈妈不是不说,而是说得少。不像现在上午说完下午说,然后晚上还要说,天天说。
    这肯定不对劲。
    厉害,这两个孩子太敏锐了,估计像他们的爸爸。
    “也不是来了人贩子和坏人,而是我突然觉得没有安全感,就是有种担忧,也说不上来为什么,就是没由来的一种担心,所以才让你们多注意一下,谁跟你们说家里出事了,或者我出事了,弟弟妹妹出事了,你们也别管。”
    “就算是着急,就算是想回来,你们也要找老师,多找两个老师,然后如果能找更多的人陪你们,越多越好,那就越加的安全和可靠了。”
    “如果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要去比较远的地方,你们也可以跟你们需要陪你们去的人说一切费用我们家里会承担,不怕人多就怕人少。”
    罗晚意没敢把自己的怀疑告诉两个孩子,就怕他们心里藏不住事,也怕他们会关注到冯中华和刘飞飞,打草惊了蛇就不好了。
    所以,她只能反复的交代孩子们,这冯中华和刘飞飞给她的感觉太别扭太诡异了,感觉他们俩不太像知青。
    知青点里的知青也不是没有在城里上过班然后不得不顶替底下的弟弟妹妹来插队下乡的,不是有过工作经历和没有工作经历的关系,而是一种直觉和感觉。
    可能是南北方的差异的原因,冯中华和刘飞飞的一些举动都被人下意识的归为他们是南方人,生活习惯不一样而已,就这样过去了。
    罗晚意的直觉果然真的很准,没过两天她和方晓红她们约好了一起去公社,先把三个孩子送到了周老婶子家,请她帮忙看上半天,然后就出发了。
    结果没想到,冯中华和刘飞飞也在去公社的知青之中。
    他们俩一见到罗晚意,就特别的热情,还用木圭省的白话和她说话,反正就不管她能不能听懂,只管说他们自己的。
    罗晚意在见到他们的时候就已经提高了警惕,大多数都不回答他们的话,偶尔特别简单的话就回那么一句或者两句。
    这不,到了公社之后,罗晚意是真不愿意和这两人一块儿了。
    她悄悄的暗示了要好的方晓红她们,在听说他们要去供销社后,罗晚意和方晓红她们就说去新华书店买笔墨纸张。
    这次来公社一共是两拨人,新老知青都有。冯中华和刘飞飞,董明,陈小伟,白丽丽,李云,关明明他们自然是新知青这一批,他们平时也不会和老知青一起。
    于是,听了老知青们说要去新华书店,除了冯中华和刘飞飞外,其他的新知青都很识趣没说跟着去。
    白丽丽和李云她们就主动的拉着刘飞飞,董明和陈小伟也拉着冯中华,他们觉得他们这些新知青就应该团结在一起,互相帮助互相照应,共同进退。
    冯中华和刘飞飞住在知青点自然知道新老知青的矛盾,他们就算左右逢源也不能改变别人的看法。
    比如,新知青把他们视为自己人,老知青把他们当成新知青,反正还是有分别的。
    “罗晚意。”
    “我知道你听得懂白话。”
    就在罗晚意她们和冯中华,刘飞飞分开的时候,突然,刘飞飞猛的转头用木圭省的白话这样冲罗晚意大声的说。
    她的声音这么大,别说罗晚意了,就是边上的方晓红她们都听到了。
    刘飞飞喊她的名字,以及这句话,做为广省人多少还是能听出三分之一的,更不用说是上辈子是木圭省人的罗晚意了,她是完全听得懂的。
    不过,她懂得装不懂。
    “啊?!刘飞飞你叫我吗?!你刚刚在说什么?!我听什么?!”
    要是刘飞飞出乎不意就算了,她也装不了听不见,只好转过一张疑惑的脸用普通话边和刘飞飞说,边和方晓红她们一起走。
    “没什么,你听不懂吗?!”
    “什么?!”
    这时,罗晚意已经走出几米远了,她回头还是一脸的疑惑不解的样子。
    但,她没停下来追问什么的。
    因为,她已经完全的确定了,冯中华和刘飞飞很有问题。
    ……
    作者有话说。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四,我们这边的鬼节。忙乎了大半天,终于码了这点字。汗,过节好,就是过节代表着要忙碌。抱歉啊,没更够4000字。
    第264章 传送消息解决问题
    有问题就要解决。
    她解决不了,不还有人能解决么?!
    罗晚意到了新华书店之后,很快就想到了办法。
    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
    关键是,她又不是一个人。
    罗晚意趁着大家四下找书看书之际,她飞快的先挑了些笔墨纸张到收款台,然后在边上的书和架子的遮挡下,飞快的速度的用人家搁在桌子上的笔在新买的纸上写下了一行字。
    然后,她又继续挑作业本和新到的连环画,足足买了一大堆,毕竟下雪之后路不好走,也就不能经常来公社了。
    她这样买东西大家伙都习惯了,连新华书店的人都认得罗晚意,都知道她家里五个孩子包括她自己学习才用到这么多的作业本草稿纸笔墨。
    买完了这些学习上需要用到的东西后,一行人又赶紧去了邮局,寄信的寄信,罗晚意也有信要寄,是她和孩子们一起给周淮南写的信。
    当然,也少不了给罗父罗母的信,以及寄包裹。
    包裹里头还是干货,红糖和两斤左右的压缩饼干,好的东西罗晚意不敢这样寄,反正她每隔三个月就会花大价钱让番茄系统用特殊渠道的特殊快递给父母寄一大堆的药物,细粮,营养品和肉。
    寄完了信和包裹后,大家伙又去了一趟粮店,分别买了些细粮,最后才去供销社。
    其实,在他们去粮店的时候,就遇上了冯中华和刘飞飞他们从供销社里买完东西出来了。
    毕竟新华书店,粮店和供销社,邮局都是位于同一条路,而且它们还相隔不远,一起集中在这一百多米远主要路上。
    方晓红她们买细粮花的都是粮票,有时会遇上粮店里有多的不要票的陈粮,因为便宜她们也会买个几斤,不过大家主要还是和生产队买,又不要票还是好粮食。
    冯中华和刘飞飞他们和罗晚意她们错身而过,一群人又分别要去不同的地方。
    在经过罗晚意的身边时,冯中华和刘飞飞又隐晦的看了她一眼,虽然这一眼很隐晦,但是罗晚意在对着他们俩时,真的是雷达全开。
    到了供销社走进去后一眼就看到了万莉在里面上班,罗晚意就悄悄的松了一口气。
    这会儿供销社里边的人也没之前那么多了,她们刚进去就被不那么忙碌的万莉给发现了。
    “小罗,你好久没来供销社了,孩子们还好吗?!周同志有没有说什么时候能让你们去随军?!”
    万莉其实也没有第一时间发现罗晚意,她是被她们进来时说话的音量给惊动的,然后才发现是罗晚意她们。
    于是,她就高高兴兴的冲罗晚意她们的方向招了招手,主动的打了声招呼。
    “万姐。”
    “万大姐好。”
    罗晚意挽着方晓红她们一起过去问好,又闲聊了几句,就把特意给万莉带来的山货和鸡蛋塞给她。

章节目录

穿到七零,我嫁全村最有钱的男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起房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起房子并收藏穿到七零,我嫁全村最有钱的男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