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6章 沧海(十一)
    临淄王后吴氏领着徐令月上舞阳长公主府门的时候, 齐湄在庭院里骑马。
    在未央宫附近,也唯有她的府邸宽阔到可以跑马。
    吴氏前方是仆从领路, 带着她弯弯绕绕穿亭过廊。一行人走出许久也不见齐湄的影, 吴氏面色越来越难看。
    虽然论身份齐湄更加尊贵,但论辈分吴氏是齐湄的长辈,进宫去连皇帝都会礼敬一二。
    如此这般放着长辈不亲自来接, 让仆从引路的,齐湄可谓是王孙中第一人。
    身后还跟着一个低贱的奴生子,吴氏觉得被看了笑话, 道:陛下就这么一个嫡亲妹妹, 先太后就这么一个女儿, 从小被宠得没样子。
    徐令月笑了笑,没有接话。
    约莫一盏茶的时间,走过宝阁精轩,景象陡然敞阔,只见院中竖着一道丝绸屏风,十二扇作一弧,弧道相连, 架起几十丈的绸帷,帷幔上绣也是连着的, 绣了几十丈的祥云登仙图。
    齐湄骑着一匹通体雪白的马, 从帷道中间走出来。
    紫衣金带衬出乌发雪肤,手握半弯装饰用的雕弓,一簇看起来毫无锋芒的羽矢,神情冷漠至极。
    王后来了, 看茶。
    吴氏知道她正因为庶出的妹妹齐清封了长公主的事不痛快。不好提这茬, 不疾不徐的套近乎:这几日天气清爽了, 阿湄怎不上终南山跑马去?
    齐湄冷冷一笑:孤还想去上林苑跑马呢。元襄哥哥前日住诏狱,昨日住上林苑,可还习惯?
    吴氏被她两句话堵的哑口无言。
    齐湄把玩着手里轻轻一弯就像要折断雕弓:怪没意思的,十二门内禁兵,我府里都是些孩儿的玩具罢了。我不过随便把弄把弄,哪比得上皇兄围场里的真刀真枪。
    吴氏被她一而再再而三的扫面子,笑已挂不住了:既然想去,怎么昨日不去?
    皇兄没召我。齐湄说得十分直白,微笑望着她,拉起雕弓弦弹出响:我府里的人日日活动,我一封一封上书,一件一件的礼物往宫里送,还把母后留给我的遗物都拿出来送了。一个月,见不着皇兄一面。婶婶再替我出个主意?
    元襄命在旦夕之间,我求了这么久,也没见过圣面。吴氏宽慰道:多事之秋,陛下日理万机,分身乏术。他单就你这么个一母同胞的妹妹,疼你还来不及,怎么会不见你。
    齐湄嘻嘻笑道:你是没见过圣面,你见了神面,宫里就这么一尊真神,偏叫婶婶求到了。亏得我皇嫂念旧情,还肯帮你。
    吴氏心头一堵,默然不言。
    齐湄不依不饶:皇嫂也算是半个琅琊出身,婶婶这个招牌好用的很。婶婶替我引荐引荐?皇嫂肯帮我,皇兄便定肯恕我。
    她提到了帝后,面上终于露出少女的娇俏之色,竟自然而然发出这等匪夷所思的要求。吴氏以为她是故意试探,抬目仔细一瞧,半分不似作伪。
    一帮胡作为非还自以为是的疯子。吴氏想,这齐家的人多少都有点疯劲,就连朱晏亭这个齐睠生的女儿,多少都沾了点。
    她沉默着自顺了半天的气,朝边走开两步,让出她身后的徐令月。
    齐湄看见她的一瞬间,花容变色:是你?
    徐令月慢慢行了一个周全的大礼:奴令月,拜见长公主。
    徐令月从前待嫁时进过宫,被郑太后留在左右,没少与齐湄打照面。但齐湄向来看不起她,只当做宫娥。直至皇后认了这个妹妹才多看两眼,记得这人模样。
    后来的事,也无人不知了。
    你不是死了吗?
    徐令月跪地不敢起,从怀里拿出了一封有被焚烧痕迹的手书,递给仆从呈过去:请殿下先看一看这封手书。
    吴氏看见那封信烧过,眼皮猛的一跳,深深看向徐令月。
    她恍若不见,低眸垂眼。
    这是郑太后的手书,说执信者是郑无伤之妇。
    乍见母亲的笔迹,齐湄眼眸一垂,露出一丝神伤之色,声音也低了些。
    这信这信怎么烧了半截?
    是奴自己烧的。徐令月道;我本不愿意来。
    齐湄目光如电,霍然看向吴氏。
    她是谁送来的?
    吴氏耳朵嗡的一声响。
    昨日她带这徐令月回府之后,细细盘问了一番,说辞分明是说她是郑太后救下来的。也看过那封手书,虽然看了一两句就被徐令月掩下了,说也算是太后懿旨,明日请长公主一起看,昨天还是好好的,今天就烧了半截。
    一定是她所为。
    但这封烧了的信,加上那句本不愿来,吴氏异样之感越来越大。她心间阵阵发凉,后背密密的起汗。面上强端着一派祥和平静,硬着头皮说:是从先太后老宫人那里得到的消息
    是皇后殿下让王后送我来的。
    另一道声音插了进来。
    吴氏面色惨然一白,闭上了眼。
    此时的情景可谓尴尬到了极致,没有比替人办事送来内应,结果那人当场反水更加难堪的事了吴氏万分悔恨叫朱晏亭拿住把柄应承了这桩,又恼恨她既要埋线又识人不清,只恨不得生出个地缝来。
    --

章节目录

三十六陂春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衣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衣冉并收藏三十六陂春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