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讽李弈从前得章华长公主的青眼, 现在又得到舞阳公主的青眼。
    李弈得舞阳公主赐酒, 谢了恩, 却没有喝,任它孤零零摆在案头。
    这尴尬一幕落在众人眼中。
    宴过半,舞阳公主先托身体有恙离席。
    皇帝也面色不是很好。
    朱晏亭见他本慢慢饮桃浆,忽然放下了酒盏,看向李弈的方向。
    她几乎是即刻于案下攀住了他的手,他手抽出,却被她抓了袖,又按住。
    齐凌方才回过头来,目中有些疑惑,亦含郁愤。
    朱晏亭熟知李弈脾性,知他如强牛不能按头喝水,意气一上肯将生死置之度外。唯恐二人相顶,皇帝气盛作出处置,当即重握他手,轻轻摇头。
    皇帝愣神,目中杂色翻滚,表情渐渐有些委屈。
    朱晏亭见他神情由怒转静,心中蓦的一慌,未觉察手底下什么时候空的。
    只知他转回头,没有向李弈发作,咽下了这一口闷气。
    齐凌由喜转怒,却隐而不发,一时宴上气氛低沉。
    为活络气氛,护军将军赵睿起身道:陛下,我自燕地得一勇士,可开两石弓,百里之内箭不虚发,现等候在昆明台下,乞见陛下一面。
    齐凌方稍少郁色,临昆明台下观。
    见园囿中,一少年郎携数人骑射,果然骁勇,赐金封赏。由指当中连中三回阳心者:此子佳。
    这时候,赵睿对他说了一句旁人都听不到的话。
    燕地儿郎与胡杂居,果然骁勇。
    齐凌似未闻,面色淡淡赏
    这场本该彻夜欢腾的会宴自李弈婉拒舞阳公主酒后,气氛急转直下,被赵睿献勇士稍微扳回了一点,又因为一个长信宫来的使者落入彻底的冰冷。
    太后病危。
    太后年轻时端懿皇后强势,令她郁郁半生,好不容易熬到端懿皇后病逝,先帝也一病去了,给她留下了一个更加强势的儿子。
    郑太后从元初二年开始,身体就时好时坏,时常精力不济,自从郑沅得到丞相的任用之后,更是为他殚精竭虑,病情迅速恶化。
    今年春天上巳日,郑无伤与蒋芳的冲突传入宫中时,她气血上冲,便觉一股恶闷之气萦在胸中,脖子一伸吐出喉头浊血。
    那之后,一直缠绵病榻。
    齐凌大是忧心,祭天告地,求神寻方。数不清的能人异士和珍稀灵药进入长信宫,还是未能挽救郑太后如朽木一样迅速枯槁的身体。
    六月十日,郑太后从将近一个月的昏沉之中醒来,精神尚好,就传了数人觐见。
    郑太后先见了长亭侯郑安,嘱咐他万事以家为重,不可意气用事,要好好帮扶兄弟。
    又见了丞相郑沅,让他好好教导子孙,约束亲族,守愚藏拙,勿与人争利。道:一样渭河水,养出百样人,不是吃这碗饭的,就不要走这条路。哀家现在才明白,哀家不是,你们兄弟也不是。从今往后处处谨慎行事,延志、无忧、无伤几个孩子,做个富家翁罢,只袭爵,不仕官。切记,切记。
    郑沅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眉毛眼睛都挤到胖硕的脸上,满脸红红的,哀哭哀叫太后、长姐太后。
    郑太后被他惨嚎听得胸中凄凉,转回脸:去吧。
    几个宫娥扶着他,慢慢走出去。
    之后见的,是一个被椒房殿宫人从侧殿悄悄送进去的宫娥。
    她穿着比寻常宫人更加宽大的裙裾,面上挂着数道鞭痕,左边没有了半边耳朵,鞭子的痕迹顺着耳朵蔓延到了颈边。
    一张本来明艳的脸显得扭曲可怖。
    鸾刀扶在她的身侧,要把她再带回去。
    郑太后看清她的脸,因昏迷许久而格外清澈的眼睛当中光一闪:朱令月?
    朱令月安安静静的下拜,低头,有些费劲的将额触到地上,行长跪大礼。
    奴叫徐令月,伏愿太后凤体康健,千秋长乐。
    郑太后道:孩子,我家苦了你。
    朱令月眼睛眨也不眨,似个木人一样,呆呆跪在那里。
    郑太后眼里含一丝希冀的光:哀家听皇后说,你怀了孩子?是无伤的吗?
    朱令月将宽敞的长袖往身前轻轻一掖,盖在腹上,低着头。
    回殿下,不知是谁的。贱奴腹中,不该有公子的儿子。
    郑太后长长叹息,抬起手作了一个手势,将一封她手书加印的信,令人拿给朱令月。
    你这一辈子,就坏在一个奴产子上,你总不能让你孩子也当奴产子。
    朱令月眼皮剧烈的颤抖了一下。
    他日,你想给孩子还宗的时候,拿着这封手书去找长亭侯郑安,我已经嘱咐过他了,他会帮你。
    朱令月一动不动。
    你不去也可以,但是留下,就当给孩子备着万一所用。
    去吧。郑太后说:郑无伤是个不成器的小畜生,哀家替他向你赔罪,但孩子无辜,说不准,他日他能成大器呢?郑家的儿郎,终要回郑家的。
    郑太后存着一丝私心,如果孩子认祖归宗,朱令月为了她亲生儿子的生死,就永远不会说出那个秘密。
    --

章节目录

三十六陂春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衣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衣冉并收藏三十六陂春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