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长乐(五)
    长安笼罩在上巳日暖阳中时, 燕地尚天气清寒,战事胶着。
    蒋旭的任务主要是守和锁。
    需多人, 多工事。
    齐凌给他的军队是少数精锐南军卫兵、两郡戍兵、以及恒王与淮安两个封国的卫队, 连粮草辎重队列一起,并兵马二十万。
    而李弈的任务是杀和夺。
    需迅如电,掠如狼。
    皇帝只给了兵马一万, 但这一万都是北军的精锐卫兵,五年以上服役,领钱饷作战者, 可谓百战之士, 虎狼之师。
    李弈曾经提领过章华国数万兵马, 调御万骑不在话下,加之他在频阳之乱有与大将刘广衣对阵的经验,对付起嫩头青吴王齐鸿来直如河卷泥沙,暴风催羽。
    李弈快速率军至雁门,陇阴仓就食,下西洲城,整装发兵, 后直捣腹心。
    时阳春天暖,他带去的骑兵一冬精粮养过, 膘肥体壮。
    而燕国与吴王的马匹被蒋旭的铜墙铁壁挡在燕山草场以西贫瘠之地, 无处就食,春日百草又还未复苏,饿得瘦弱虺隤。
    失去了良马这一利器的燕国,犹如折翅之禽, 断牙之虎, 节节败退。
    捷报一个一个从雁门传至长安。
    在西线耗了一冬的蒋旭, 见苍头小子李弈北线收割,战功频传,脸色一日较一日的不好。
    账下长史公孙行见他连日郁郁不乐,问:君侯战功封侯,因何面有悒色?
    蒋旭将心中顾虑告诉他,说:带兵在外最易受人攻讦,如今圣上信任舅家,大军不全托于我,万一那舅家是个有野心的,我能否回到长安还属未知。
    公孙行道:集权于君,君受大疑,分权两地,君受小疑。灭国之功尽属君侯,君侯当与丞相如何相处?必为后日生死之忧!如今有人分功,我窃为君侯喜,不为君侯忧。
    蒋旭得他拨云见雾的点播,豁然开朗。
    他已战功封侯,位并三公,倘若独揽灭燕功劳,必与丞相有一番冲突厮杀,而战功大到封无可封之时,也必惹皇上忌惮,稍不留意,就是灭族之祸。
    皇帝让李弈领了部分功劳,也是给他避了风头。
    蒋旭素来稳妥行事的小心人,这一关节想明了之后,越想越喜,对公孙行深深一揖道:受君一言,胜十年书。
    蒋旭高兴了。
    丞相却不太高兴。
    郑沅才当上丞相,开府擢十三曹,手握大权未来得及用一两个月,燕王叛乱,朝廷便进入旷日持久的战时势态。
    不仅仅是官员甄选拔擢与战事紧连,御史台、大司农、少府等也都以战事为先,蒋旭风头一时无两也就罢了,皇帝身边的儿郎,李延照、李弈、赵睿一个一个被派上了战场,斩立功业。
    而且因战事紧急,许多要事由内朝商议就定了,给他的时候只需去办即可。
    有一次他见太后的时候,忍不住抱怨:我这是做了个什么丞相?
    此时郑太后精神恹恹:不然如何?你想你那不成器的儿子,也去上战场?
    李弈什么出身?不过一家奴而已。郑沅不满道:他去得,无伤为何去不得?
    郑太后冷笑道:你若希望家败再快些,你就去向皇帝抱怨,让他把蒋旭撤回来,换你哥哥去,把李弈撤回来,换你那孽子去。
    她激动之下,开始咳嗽喘气,良久才缓过劲来,对一脸惊慌的郑沅说:你以为打仗是儿戏吗?
    郑沅嘟哝道:我也就就私下向殿下抱怨一句,陛下忒也不厚道,这不是坑他舅舅吗?
    郑太后连连冷笑,斥他:你从娃娃手里攥个木马,娃娃还要哭闹几句,这么大的权势,你想争夺,还想他做个好外甥给你捧上来?你出去,你去和他夺,和他抢,从他手里拽出来,你头断在长安市上,血流满地,我还当你是个响当当的男儿,给你收尸!莫在我这里像个失郎怨妇只知抱怨,出去!
    郑沅且顾且去,担忧她咳嗽病情,叫殿下,缩头缩脑在门边看一会儿,才慢慢走了。
    郑太后看他肥硕的身体缓慢消失在门边,又觉心酸,喟然长叹。
    元初四年四月底,燕王和吴王的叛军退入雒城。
    五月初,蒋旭与李弈合兵。
    五月中,大霖雨,引水灌城。
    五月底,夯土墙被泡塌,赵睿为先登,冒矢石斩棋,雒城破。
    吴王齐鸿不知所踪。
    老燕王站在雒城王宫前,手持长剑,戎甲带血,他身后王宫已经起火,身畔伏着最小的儿子齐寿的尸体。
    浓烟滚滚,硝尘满天。
    老燕王持剑连杀数十人,剑边卷刃也未力竭。
    他大喝道:哪个是李弈?叫他前来,孤王立即束手就擒!让你们抓活的,回去给那黄口小儿伏首受审!
    他花甲之年,仍然气力浑厚,声音震响,先士为他所慑不敢上。
    李弈赶到,展臂拦突阵士,孤身提戈上宫台。
    老燕王鲜血满面,额覆烟尘烧痕,披风也被烧的破破烂烂的,从浓稠的血液流滴中,睁开半只眼睛,觑他。
    你就是从前,阿睠手下的那个李弈?
    是。
    你是打败刘广衣的李弈?
    --

章节目录

三十六陂春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衣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衣冉并收藏三十六陂春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