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是我错了,我不该妄为的。”她被揽住,疾步向前过去,脸上有些失神,“我只以为,十九叔嫉妒父亲,以后会做错事为祸家族,害了父亲,却没想到我才是别人拿来攻讦父亲最好的兵器。”
    在前方的沈当也羞愧不能,“是季甫错看,误了女郎。”
    楚姜并未听清他的自责,还是紧紧攥着阿聂的手,“阿聂,我当时以为神医是假的,我害怕我活不到二十岁了,怕十九叔做了蠢事会祸及父亲,我才……我才这么做的。”
    她话音里带了哭腔,出气有些急促,采采急忙顺着她的背,“女郎,不要急,慢慢说,您要是急坏了,回去郎主该更担心了,您从前是怎么想的,现在就怎么想,慢慢想,是谁要害郎主?为什么要害?女郎,不着急,慢慢想。”
    采采的声音轻柔,一下一下地轻轻拍着她的背,顺着她的胸腔。
    她收起哭意,点了点头,脚下传来的刺痛让她慢慢冷静了下来。
    南阳王旧部,还是溃兵,丧家之犬,落草为寇,从不枉杀,受雇做事,绝不纠缠,她当初就不该相信什么道义的,道义从来就不能束缚住人心,他们知道了沈当跟楚氏的牵扯,不敢想她一介女儿敢如此行事,就以为是她父亲所为,所以要挟他。
    只要一副字,一幅字可大可小,小到换取金银,大到字迹杀人,牵连全族。
    南阳王旧部要一幅字能做什么?若是他们忠诚得很,是因为她舅舅攻破了南阳王驻守的淮左七城?
    不应该,南阳王的声名她舅舅曾经夸过的,所行丈夫事,所践君子诺,兵家胜败不是私仇,没道理一群不受南齐旧主陈粲征召的溃兵会因此来报此般国仇。
    那或许他们不是报仇,她父亲的字并非最绝,要抵金银还不如直接索要万两黄金,世人求他父亲的字,或是真爱其字,或是仰慕才华,或是崇尚声名,或是趋炎附势之辈,拿那字讨好上官……
    “聂婶子,九娘,季甫兄,几位是要下山?”
    迎面一声招呼打断了她的思绪,楚姜这才抬眼,看到提着一只篓子的方晏,篓子正在晃动,里面是几尾鲜活的江鱼。
    另外几人也因牵心楚姜,又因他向来脚步轻,也都是他出声了才察觉到侧前方出现了人影。
    “是,家中有事。”楚姜微屈膝行了一礼。
    方晏看了几人神情,看到她眼中一点珠光便是一怔,不过;片刻便似察觉到了什么,垂着的眼睛里暗色一过,转而便见他带了笑上前道:“我送九娘。”
    楚姜委婉地推拒了,“不必劳烦师兄了,我们出门时,先生正在寻师兄呢。”
    他这才点头,“那你们一路当心。”
    众人方辞别他而去,才刚走开几步酒就见他折返,神色懊恼,“漏了一筐鱼在崖边了。”
    说着他就要疾步返回,路过几人时又抱了抱拳,“九娘慢行,我再去岸边看一看。”
    “师兄留步。”楚姜却又叫住了他,“我急着回家,只有沈季甫认得路,我想催他下山去快些将马车赶来,不如师兄带我们出去吧,就到之前我们下马车的地方。”
    沈当不知她为何突然有了这交代,却不再拖延,叫剩下的两个护卫紧护好她们,随即动身就要走。
    她看向方晏,叫住了沈当,“季甫,务必快些。”
    方晏看着沈当离去的方向紧了紧心神,终于还是顺着楚姜的话道:“九娘请。”
    楚姜不知自己为何要叫住他,她只是觉得不安,余光看了看他的步子,踏过青草都不留多少痕迹,她不禁猜测这得要什么样的好武功才能做到。
    方壸与皇室有过联系的,会不会这人,也跟皇室有联系?
    山野里长出了这样一仞孤霜瘦雪来,怎不引人猜度?她之前为了叫方壸安心诊治,好奇也不敢问,可如今事态不同,她少不得要谨慎对待所有异常,甚至忍不住去想方壸那个去世了的大弟子……
    作者有话说:
    ①东汉末,曹操手下太守国渊通过字迹找出写诽谤信的人。
    第32章 说破
    “九娘,当心脚下。”方晏唤了一声。
    “谢师兄提醒。”她收回心神,清了清嗓子,尽量把语气放得平缓,“师兄,打鱼要去江上吗?”
    方晏似乎珍惜他出口的每个字,“要去。”
    “师兄会架船?”
    “不会,搭渔翁的船。”
    “道是如此。”她拢了拢衣襟,“是去山脚下,然后坐船去淮河,再去江里吗?”
    “是。”
    “师兄骗人,先生轻易不许你下山的,我们出门时先生还不知师兄去了什么地方,若是师兄没有骗人,就是欺瞒了先生,当心回去挨先生的骂。”她轻轻道。
    两人一前一后,后面那个着一身柔软的青绸,被仆妇搀着,被护卫护着,像是来山中踏青受了惊的贵人。
    前面那个脚下一双草鞋,提着鱼篓,脚步越来越慢。
    阿聂不知为何她先还如此心急难过,转眼就闲谈了起来,只当是方晏勾起了她的谈性,倒是稍微放了心。
    “多谢九娘提醒。”方晏道。
    楚姜便不再言语,她心中思虑实在良多,渐生无力感,将半边身子靠在了阿聂身上。
    自沈当疾步先行已有一刻,正上了大道,还不见车马来,又奔袭前行,又过一刻到了半山腰那亭子,竹林正散着一股水腥气,他停下歇息时正大口喘着气,闻到腥气便皱起鼻子,余光看到亭子里围了好几个百姓,围着几个渔人打扮的正在说话,交谈声纷杂。
    --

章节目录

明明如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十九同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九同尘并收藏明明如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