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知县愁啊。冯婉是他的老来女,又是他唯一的贴身小棉袄,他要是不把这小女儿给安排好他睡觉都睡不着。
该怎么给冯婉挑个如意郎君呢?
要是按照冯知县原来的想法,那肯定是要和他家门当户对,男方还得长得五官端正、品行良好、学识过关。
只是,他女儿现在背上了命硬克夫的恶名,实在是没法再找原先那样的夫家。
冯知县就把条件降低,在临近的几个府城挑选家世好的年轻举人。只可惜左找右找,有这样条件的举人要不就是早已成婚,要不就是官宦人家子弟。
最后,冯知县只好再放低条件,搜索范围也再次扩大,只要是人品好、有向学之心的举人就行。
最后还真在省城找到一个,可那个举子很有野心,一心在准备会试,打算金榜题名时再娶京城大官家的小姐,把冯知县这边的意思客客气气地推拒了。
冯知县气绝,却不觉得稀奇,年轻才子们有这样的打算很正常。
他又把选婿的目光投向大地主家,最后还是不甘心,他冯骞的女儿怎么能嫁给一个白身小老百姓家。
今天从庙里回来,坐在马车里,冯骞突然福至心灵,想到了在他身边待了一年的方瑜。
冯骞很清楚方瑜的人品和学问,虽然现在还只是一介秀才,但前途光明,以他看人的眼光,觉得此子将来一定能有所成。
能不能考上进士他说不准,但中举是肯定没问题的,也就是这五年的事了,要是运气好的话,兴许明年就能桂榜题名了。
方瑜只要能中举就行了,到时候他再帮着方瑜补个小官,慢慢往上干,未尝不能做到知县。这样他女儿也是官夫人,委屈不了多久。
当然了,方瑜的年纪和他女儿的年纪差得有点多了,可人才难得,而他女儿明年出孝后又着实得不了了。
虽然方家着实上不得台面,不过是刚从村里出来的。可这也有一点好的,就是他家亲眷大部分都在乐平县他的治下,女儿嫁在身边也能常回来,也不怕方家有胆子敢欺负本县县太爷的女儿。
冯骞心里有了谱,就常把方瑜带在身边考察指导,又打听出来方瑜的生辰八字,先请了一位高人推算一番,又合了他闺女的八字。
再经过一个月的密集全面的审查,方瑜和方家终于通过了冯骞的考核。
腊月第一天的中午,冯骞把方瑜带到县城最大酒楼的顶层雅间,等到菜过三巡,冯骞方缓缓说出了他的想法。
方瑜听完后都懵了。
他都开始怀疑刚才是不是幻听了。
知县的女儿,要下嫁给他这个穷小子?想什么美事呢。
作者有话说:
啦啦啦,赶来了。
今天没有狗子日常,因为我累了⊙﹏⊙
第95章 思考婚事
冯家和方家现在差出来的门第都够填平如意湖的了。哪怕这位冯小姐比方瑜大了四五岁, 还死了一位未婚夫,这样的官宦小姐也不是现在的方瑜可以肖想的。
冯骞也不是个霸道性子,虽然他现在身在高位, 也不想以势压人, 他想让女儿觅得良婿, 不是想结仇家。
方瑜反应了一会儿,知道自己没有听错,冯大人也是说得认真,他赶忙道:“大人能看得上小子,实在是小子的荣幸。只是小子自知才疏学浅、家境平平, 令爱下嫁我家实属委屈,小子怕辜负了大人的看重。”
冯骞见方瑜知趣, 满意地捋着胡须, 抿了一口酒,缓缓说:“我这一辈子得了五个儿子,养大三个, 女儿就只有这一个,我不免多疼爱些, 不舍得她早早嫁人, 就想多留两年。可没成想,连着几年我家父母和夫人相继病逝, 我家女儿就在家依礼守孝。我家女儿今年已经十九岁了,等明年开春出母孝就是整二十了, 唉。”
“女儿被我这个做父亲的私心耽误了青春。”冯骞唉声叹气的, 但也把之前订亲的事告诉了方瑜:“我女儿之前也订过亲, 是我同窗家的儿子, 本打算在两年前成亲, 只是我家里丧事耽搁了,那边就着急了,最后商量好要退亲。可还没等礼数走完呢,那个人就得急病去了,也是可怜,只是不知道外边人怎么传的闲话,倒叫我家女儿背负了不好的名声。”
方瑜见冯大人期待地看着他,他就善解人意地说:“大人疼爱女儿的拳拳之心实在难得。世人多愚昧,随便发嫁女儿,又随意嚼舌根中伤他人。我方瑜虽不是什么聪明人,却也知道是非曲直,并不会人云亦云,我家对待姑娘也都是珍之爱之,同冯大人的爱女之心一样,断断不肯轻嫁女儿。”
“好,还是你明理懂事,你家里人也是宽厚亲和。”冯骞含笑道:“婚姻大事还是要慎重一些,你回家还要与长辈多商议商议。”
方瑜举杯敬酒,郑重其事地说:“大人说得是,学生回家后再与祖母和父母详谈婚事。”
说完正事,冯骞和方瑜都没有心情再吃饭了,就在酒馆门前分手。
方瑜心事重重地回到家,进了卧房,躺在床上想成亲这事。
对于娶妻生子这种事,方瑜是早有心理准备的,古代与现代不同,这时候除了和尚道士或是太贫困的人家,哪里会有不娶亲嫁女的人家呢。
更何况他现在是个男的,属于享受着夫权父权红利的性别,结婚以后既不用洗衣做饭,也不用伺候公婆,还不用生儿育女,可以说他结婚就是来享福的。
--
该怎么给冯婉挑个如意郎君呢?
要是按照冯知县原来的想法,那肯定是要和他家门当户对,男方还得长得五官端正、品行良好、学识过关。
只是,他女儿现在背上了命硬克夫的恶名,实在是没法再找原先那样的夫家。
冯知县就把条件降低,在临近的几个府城挑选家世好的年轻举人。只可惜左找右找,有这样条件的举人要不就是早已成婚,要不就是官宦人家子弟。
最后,冯知县只好再放低条件,搜索范围也再次扩大,只要是人品好、有向学之心的举人就行。
最后还真在省城找到一个,可那个举子很有野心,一心在准备会试,打算金榜题名时再娶京城大官家的小姐,把冯知县这边的意思客客气气地推拒了。
冯知县气绝,却不觉得稀奇,年轻才子们有这样的打算很正常。
他又把选婿的目光投向大地主家,最后还是不甘心,他冯骞的女儿怎么能嫁给一个白身小老百姓家。
今天从庙里回来,坐在马车里,冯骞突然福至心灵,想到了在他身边待了一年的方瑜。
冯骞很清楚方瑜的人品和学问,虽然现在还只是一介秀才,但前途光明,以他看人的眼光,觉得此子将来一定能有所成。
能不能考上进士他说不准,但中举是肯定没问题的,也就是这五年的事了,要是运气好的话,兴许明年就能桂榜题名了。
方瑜只要能中举就行了,到时候他再帮着方瑜补个小官,慢慢往上干,未尝不能做到知县。这样他女儿也是官夫人,委屈不了多久。
当然了,方瑜的年纪和他女儿的年纪差得有点多了,可人才难得,而他女儿明年出孝后又着实得不了了。
虽然方家着实上不得台面,不过是刚从村里出来的。可这也有一点好的,就是他家亲眷大部分都在乐平县他的治下,女儿嫁在身边也能常回来,也不怕方家有胆子敢欺负本县县太爷的女儿。
冯骞心里有了谱,就常把方瑜带在身边考察指导,又打听出来方瑜的生辰八字,先请了一位高人推算一番,又合了他闺女的八字。
再经过一个月的密集全面的审查,方瑜和方家终于通过了冯骞的考核。
腊月第一天的中午,冯骞把方瑜带到县城最大酒楼的顶层雅间,等到菜过三巡,冯骞方缓缓说出了他的想法。
方瑜听完后都懵了。
他都开始怀疑刚才是不是幻听了。
知县的女儿,要下嫁给他这个穷小子?想什么美事呢。
作者有话说:
啦啦啦,赶来了。
今天没有狗子日常,因为我累了⊙﹏⊙
第95章 思考婚事
冯家和方家现在差出来的门第都够填平如意湖的了。哪怕这位冯小姐比方瑜大了四五岁, 还死了一位未婚夫,这样的官宦小姐也不是现在的方瑜可以肖想的。
冯骞也不是个霸道性子,虽然他现在身在高位, 也不想以势压人, 他想让女儿觅得良婿, 不是想结仇家。
方瑜反应了一会儿,知道自己没有听错,冯大人也是说得认真,他赶忙道:“大人能看得上小子,实在是小子的荣幸。只是小子自知才疏学浅、家境平平, 令爱下嫁我家实属委屈,小子怕辜负了大人的看重。”
冯骞见方瑜知趣, 满意地捋着胡须, 抿了一口酒,缓缓说:“我这一辈子得了五个儿子,养大三个, 女儿就只有这一个,我不免多疼爱些, 不舍得她早早嫁人, 就想多留两年。可没成想,连着几年我家父母和夫人相继病逝, 我家女儿就在家依礼守孝。我家女儿今年已经十九岁了,等明年开春出母孝就是整二十了, 唉。”
“女儿被我这个做父亲的私心耽误了青春。”冯骞唉声叹气的, 但也把之前订亲的事告诉了方瑜:“我女儿之前也订过亲, 是我同窗家的儿子, 本打算在两年前成亲, 只是我家里丧事耽搁了,那边就着急了,最后商量好要退亲。可还没等礼数走完呢,那个人就得急病去了,也是可怜,只是不知道外边人怎么传的闲话,倒叫我家女儿背负了不好的名声。”
方瑜见冯大人期待地看着他,他就善解人意地说:“大人疼爱女儿的拳拳之心实在难得。世人多愚昧,随便发嫁女儿,又随意嚼舌根中伤他人。我方瑜虽不是什么聪明人,却也知道是非曲直,并不会人云亦云,我家对待姑娘也都是珍之爱之,同冯大人的爱女之心一样,断断不肯轻嫁女儿。”
“好,还是你明理懂事,你家里人也是宽厚亲和。”冯骞含笑道:“婚姻大事还是要慎重一些,你回家还要与长辈多商议商议。”
方瑜举杯敬酒,郑重其事地说:“大人说得是,学生回家后再与祖母和父母详谈婚事。”
说完正事,冯骞和方瑜都没有心情再吃饭了,就在酒馆门前分手。
方瑜心事重重地回到家,进了卧房,躺在床上想成亲这事。
对于娶妻生子这种事,方瑜是早有心理准备的,古代与现代不同,这时候除了和尚道士或是太贫困的人家,哪里会有不娶亲嫁女的人家呢。
更何况他现在是个男的,属于享受着夫权父权红利的性别,结婚以后既不用洗衣做饭,也不用伺候公婆,还不用生儿育女,可以说他结婚就是来享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