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瑾美上了天。
方家人也乐上了天,大爷爷家在凌河村祭祖摆席,方老太太还带着三个儿子回村里帮忙。
如今,方家在凌河村已经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家了。
方瑾也收到了一笔礼金,打算和方瑜一样在县城买房。
方老秀才却想了更多,同自家老婆子、弟妹讨论几天,决定把银子收好,先不在县城买房,反正现在也有落脚的地方,要把银子花到刀刃上去。
他去找刘秀才和方瑜,说想把方瑾弄进府学读书。
这是正经事,刘秀才立刻给刘勤书写信,方瑜也给江训导写信,一通操作下来,把方瑾这个名次略靠后的新秀才给送进了府学。
之后就是娶媳妇的事了,方瑾年纪正好,大爷爷和大奶奶也想找个女人来照顾宝贝小孙子。
方瑾倒是很想娶个好媳妇回家,他看了媒婆送过来的人选名单,都不大满意,最后还是没成亲。
他还振振有词地对他爷爷奶奶说:“依我看还是先等两年的好,小鱼现在可出息了,下次一定能考上举人,到时候我就是举人老爷的哥哥了,肯定能说上更好的媳妇。”
大爷爷和大奶奶私下里一合计,也觉得有道理,就想着男人等两年没关系,大不了就先买个丫鬟在屋里伺候呗。
大奶奶和方老太太就开始在牙行里挑小姑娘了,看了一圈也没找到合眼的。
最后这事传到了忙碌的方瑜耳中,是小八方美臻说的。
方瑜觉得是又好笑又可气。大爷爷和大奶奶这老两口真是有点双标,他们对小儿子在外面买丫鬟养外室深恶痛绝,怎么到了小孙子这又主动送通房丫鬟了。
他去和大爷爷说了方瑾要抓紧学业的道理,又说堂哥爱玩,这点和小堂叔有点像,一下子就把方老秀才给吓到了,赶紧叫停买丫鬟的事,又抓着方瑾学习。
就这样过了好几个月,方瑜每天日出而起,吃碗肉汤青菜面填肚子,然后就是高效率的温习四书五经和练字。
学上三个小时后,先在家里活动身体,做上二三十个俯卧撑,然后再快步走到知县府上,开始一天的文书工作,有时还会跟着冯大人去府衙。
渐渐的,方瑜跟着知县大人当差的消息就传开了,方家周围的邻居再没有敢说他们家小话的人了,还有很多商人富户提着礼物上门来套交情的。
对此,方老太太很得意,不过她没见钱眼开,谁家的重礼都不收,时刻牢记她家大孙子的指示,同时还看紧了门户,不许家里儿子儿媳妇出去坏事。
方瑜也分心看着家里十多天,见老太太处理得很好,就很安心。
那些人看方家如此行事,反而更尊重了起来,不敢再明晃晃地提着礼物上门,只是在礼节范围内让家里女眷过来登门拜访,方老太太也带着孙女礼貌接待。
与此同时,热衷于来方家给小六方宜鑫和方瑾说亲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方瑾的婚事不急,方宜鑫却到了十七岁,也该把亲事提上日程了。
方老太太谨慎仔细地挑拣了三户最好的人家,跟方瑜商量。
方瑜想了想,觉得还可以再等上两年,反正他家现在起来了,自家姑娘等到十九岁也会有小丈夫可挑。
方老太太不太乐意,方瑜就说了个理由:“后年我还要再考一次乡试,我觉得这次有七成把握,要是把六姐留到那时候再嫁,肯定能说到更好的人家。”
“我家大孙子一定能考上!奶就按你说的办,到时候给你六姐也说个举人老爷。”老太太现在最听方瑜的话了,自家孙子这么出息,都能去县太爷手下当差了,她一个出身乡下的老婆子还能比孙子知道事儿啊。
这就是方老太太的生存智慧。她从小就知道慕强,看准周围谁最厉害,她就跟人后面学,听人家的话,讨人家的好。
欣欣向荣的方家稳步前进,越过景徽二十年,来到景徽二十一年。
府衙过年放了好多天的假,方瑜也不好在春节时去知县府里用功,就在初三过去拜了年,然后就窝在家里抓紧时间学习用功。
作者有话说:
嘎嘎嘎,手机要没电了。
话说,我家小边和我妈先出去溜溜,我十分钟后下楼去追。我妈离远看到我就招手叫我:“闺女,这边呢。”
我家边就知道是叫我呢,然后站起来四处找我,搜寻到我的位置就叫唤,我妈就夸她聪明……
不过我觉得有点问题,边边不会认为我叫闺女吧……
第94章 天降馅饼
得空时, 冯知县也会带着方瑜一起读书品诗,偶然间指点方瑜两句,就叫他受益匪浅。
府学里的老师也不过是举人出身, 可我们冯知县却正经是考过会试和殿试的同进士出身, 学识素养肯定十分过硬。
有此良师, 方瑜更是在学习一道上如鱼得水,勤学不辍。晚上时,也想伏案用功,只是在烛火下读书实在是太废眼睛了,可一天所学所悟不能就囫囵吞枣, 必须要在晚上细细总结梳理。
索性方瑜现在也不差钱了,买了最好的蜡烛, 在书房里同时点上七八根, 再多用几个铜镜汇聚光亮,总算是勉强满足了最低的用光需求。
他整理好笔记,还会分享给方瑾和刘勤书, 也会和关秋茗相互讨论,至于程瑞和云天成他就不管了。
--
方家人也乐上了天,大爷爷家在凌河村祭祖摆席,方老太太还带着三个儿子回村里帮忙。
如今,方家在凌河村已经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家了。
方瑾也收到了一笔礼金,打算和方瑜一样在县城买房。
方老秀才却想了更多,同自家老婆子、弟妹讨论几天,决定把银子收好,先不在县城买房,反正现在也有落脚的地方,要把银子花到刀刃上去。
他去找刘秀才和方瑜,说想把方瑾弄进府学读书。
这是正经事,刘秀才立刻给刘勤书写信,方瑜也给江训导写信,一通操作下来,把方瑾这个名次略靠后的新秀才给送进了府学。
之后就是娶媳妇的事了,方瑾年纪正好,大爷爷和大奶奶也想找个女人来照顾宝贝小孙子。
方瑾倒是很想娶个好媳妇回家,他看了媒婆送过来的人选名单,都不大满意,最后还是没成亲。
他还振振有词地对他爷爷奶奶说:“依我看还是先等两年的好,小鱼现在可出息了,下次一定能考上举人,到时候我就是举人老爷的哥哥了,肯定能说上更好的媳妇。”
大爷爷和大奶奶私下里一合计,也觉得有道理,就想着男人等两年没关系,大不了就先买个丫鬟在屋里伺候呗。
大奶奶和方老太太就开始在牙行里挑小姑娘了,看了一圈也没找到合眼的。
最后这事传到了忙碌的方瑜耳中,是小八方美臻说的。
方瑜觉得是又好笑又可气。大爷爷和大奶奶这老两口真是有点双标,他们对小儿子在外面买丫鬟养外室深恶痛绝,怎么到了小孙子这又主动送通房丫鬟了。
他去和大爷爷说了方瑾要抓紧学业的道理,又说堂哥爱玩,这点和小堂叔有点像,一下子就把方老秀才给吓到了,赶紧叫停买丫鬟的事,又抓着方瑾学习。
就这样过了好几个月,方瑜每天日出而起,吃碗肉汤青菜面填肚子,然后就是高效率的温习四书五经和练字。
学上三个小时后,先在家里活动身体,做上二三十个俯卧撑,然后再快步走到知县府上,开始一天的文书工作,有时还会跟着冯大人去府衙。
渐渐的,方瑜跟着知县大人当差的消息就传开了,方家周围的邻居再没有敢说他们家小话的人了,还有很多商人富户提着礼物上门来套交情的。
对此,方老太太很得意,不过她没见钱眼开,谁家的重礼都不收,时刻牢记她家大孙子的指示,同时还看紧了门户,不许家里儿子儿媳妇出去坏事。
方瑜也分心看着家里十多天,见老太太处理得很好,就很安心。
那些人看方家如此行事,反而更尊重了起来,不敢再明晃晃地提着礼物上门,只是在礼节范围内让家里女眷过来登门拜访,方老太太也带着孙女礼貌接待。
与此同时,热衷于来方家给小六方宜鑫和方瑾说亲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方瑾的婚事不急,方宜鑫却到了十七岁,也该把亲事提上日程了。
方老太太谨慎仔细地挑拣了三户最好的人家,跟方瑜商量。
方瑜想了想,觉得还可以再等上两年,反正他家现在起来了,自家姑娘等到十九岁也会有小丈夫可挑。
方老太太不太乐意,方瑜就说了个理由:“后年我还要再考一次乡试,我觉得这次有七成把握,要是把六姐留到那时候再嫁,肯定能说到更好的人家。”
“我家大孙子一定能考上!奶就按你说的办,到时候给你六姐也说个举人老爷。”老太太现在最听方瑜的话了,自家孙子这么出息,都能去县太爷手下当差了,她一个出身乡下的老婆子还能比孙子知道事儿啊。
这就是方老太太的生存智慧。她从小就知道慕强,看准周围谁最厉害,她就跟人后面学,听人家的话,讨人家的好。
欣欣向荣的方家稳步前进,越过景徽二十年,来到景徽二十一年。
府衙过年放了好多天的假,方瑜也不好在春节时去知县府里用功,就在初三过去拜了年,然后就窝在家里抓紧时间学习用功。
作者有话说:
嘎嘎嘎,手机要没电了。
话说,我家小边和我妈先出去溜溜,我十分钟后下楼去追。我妈离远看到我就招手叫我:“闺女,这边呢。”
我家边就知道是叫我呢,然后站起来四处找我,搜寻到我的位置就叫唤,我妈就夸她聪明……
不过我觉得有点问题,边边不会认为我叫闺女吧……
第94章 天降馅饼
得空时, 冯知县也会带着方瑜一起读书品诗,偶然间指点方瑜两句,就叫他受益匪浅。
府学里的老师也不过是举人出身, 可我们冯知县却正经是考过会试和殿试的同进士出身, 学识素养肯定十分过硬。
有此良师, 方瑜更是在学习一道上如鱼得水,勤学不辍。晚上时,也想伏案用功,只是在烛火下读书实在是太废眼睛了,可一天所学所悟不能就囫囵吞枣, 必须要在晚上细细总结梳理。
索性方瑜现在也不差钱了,买了最好的蜡烛, 在书房里同时点上七八根, 再多用几个铜镜汇聚光亮,总算是勉强满足了最低的用光需求。
他整理好笔记,还会分享给方瑾和刘勤书, 也会和关秋茗相互讨论,至于程瑞和云天成他就不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