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姐今日是怎么了?明明是大姐的大喜事,却在安家也是这般脸色,忒失礼了!”梁氏用手指点了点女儿,责备道:“娘也知道,你从小就看不上那些小妇养的,你是嫡出娘子,这也寻常...只是今日是什么场面?实在不该这般任性啊!”
“你爹也瞧见了,说不得又要罚你呢!”
第23章 杨丽华本就心气……
杨丽华本就心气不顺,听母亲这样说就更委屈了!
“娘,我就是再不知事,也不至于在外任性啊!说起今日,都怪杨宜君!”说着,杨丽华便把白天发生的事都说了,其中自然还有一番添油加醋。总之,在杨丽华的描述里,杨宜君格外蛮横无礼,事情都是因宜君而起,而她则是委屈极了。
梁氏倒是知道女儿与侄女儿不和,估计这话不全是真的,但她肯定是相信女儿的,所以觉得杨丽华的‘添油加醋’,估计都是无关紧要的。
听女儿这般说,她也忍不住道:“到底是周氏那贱人所出,有样学样,学得一般刁钻!”
梁氏这般不分青红皂白,除了因为杨丽华是‘亲女儿’外,也有她和周氏关系紧张的缘故...当初杨界还只是播州侯世子的时候,家翁就更偏爱周氏这个儿媳,待梁氏冷冷淡淡的。后来周氏儿女一个接一个出生,她这里却是没有一点儿动静,她就更不如周氏了。
即使之后杨界治好了身体,他们这一房也开始有孩子,那也都是小娘子,而不是小郎君!很长一段时间里,梁氏身为宗妇,在族中却很抬不起头来!而一些认为杨界要从别房挑选嗣子的族人,觉得周氏的几个儿子最有可能成为入嗣,纷纷讨好周氏。
这种日子里,梁氏对周氏一直是暗恨于心的!对周氏的女儿,也就是宜君,自然是早有成见。
而就在梁氏母女二人说这些的时候,杨界进了小厅。看到次女也在,一下就想起了她今日的失礼,眉头皱了起来:“你今日做得好事!怎会如此不知礼数?”
“你大姐姐出嫁,还是杨家与罗闵部联姻的大事,你却是那般脸色,给谁看的?”杨界是典型的大家长,对于家里女孩子们很少有了解的,都一起交给了妻子。但就是这样,也不代表他对女儿们的事一点儿也不知道。
同一屋檐下住着呢。
杨界知道唯一的嫡女对其他庶女很是蛮横,而他自己也是嫡子,到底站在嫡出子女那边,所以平常只要不过分,他也懒得说什么。可今天这样的场合,女儿还使脸色,他就很不满了!这在他看来,不是姐妹不和,而是没有把家族放在眼里!
“侯爷这般说也太伤人了,也不问问里头有什么缘故,就这般说二姐?”梁氏站出来为女儿说话,把之前杨丽华对她叙说的事又说了一遍,不过这时经过了她的转述,内容又有了一些变化。
有心也好,无意也罢,总之梁氏选择了更有利于自己的说法。
好在经过转述的人还不多,不至于到‘三人成虎’的程度。杨界听在耳朵里,排除掉其中明显的倾向性,还能听出一些事来。
然而没想到杨界根本不在意杨宜君的‘蛮横’‘失礼’,这一方面固然是杨界知道妻女都不喜欢自己那个侄女儿,特别是女儿,从小就与宜君有龃龉——这事儿他没有特别了解过,心里也是有个影子的。
但更多的是,杨界和妻女的想法有着根本的不同。
在杨界看来,就算侄女儿真的那样蛮横无理,那又怎样呢?这不是你犯错的理由啊!再者,他还看到了侄女儿身上的才华,那真是既欣赏,又可惜!
之前他还和弟弟杨段谈论起一些时局之事,杨段说了一些堪称金石之言的话,杨界还以为弟弟如今不只是做学问厉害,看天下局势也洞若观火了——问过才知道,原来都是平日里教女儿读书,听女儿说起的。
只恨侄女儿不是侄儿!真要是那样,哪怕如今有了亲子,他也是想要让侄儿入嗣的——这年头,孩童夭折率那么高,谁知道养不养得大呢?就算是能养大,也不确定是否有资质。真要是那样的话,还不如选出色的侄子做继承人。
杨界不算是杨家历代家主中出色那一拨的,但他有一点好,不是一个没心胸的。
“原就是你的错,如今还要怨人?这是何道理?”杨界严厉地看了一眼女儿,又看看妻子,冷哼了一声:“你在家就是这般教导女儿的?便是女儿不比男儿,也不能全然无见识,这般作态,竟不像是大家娘子!”
“当初就不该由着你教导女儿!”
杨界的反应让梁氏母女都呆了,等到杨界离开之后,梁氏暗自啜泣,杨丽华则是不可置信:“爹、爹她怎么如此!”
到底谁才是她亲生的!怎么连爹也偏向杨宜君!
梁氏自然也不知道夫君的真实想法,只能以她的角度揣测。想到那个可能,梁氏擦了擦眼泪,对女儿道:“二姐日后收敛些脾气,对着十七娘也好生些...你爹这是看重她呢。”
“十七娘生的那般模样,一般人家容得下?我觉着你爹是打算送她入一国宫廷...”杨界确实想过送族中女孩子进宫廷,只不过送女入宫和分散子弟去各国还是有不同,名声没那么好。若只是选中了一家也就罢了,普遍撒网却是会叫人嘲笑的,因为这个原因,杨界也在犹豫该选哪一国。
梁氏知道这个事儿一点儿,就以为杨界是打算让宜君成为那个进宫的人。
--
“你爹也瞧见了,说不得又要罚你呢!”
第23章 杨丽华本就心气……
杨丽华本就心气不顺,听母亲这样说就更委屈了!
“娘,我就是再不知事,也不至于在外任性啊!说起今日,都怪杨宜君!”说着,杨丽华便把白天发生的事都说了,其中自然还有一番添油加醋。总之,在杨丽华的描述里,杨宜君格外蛮横无礼,事情都是因宜君而起,而她则是委屈极了。
梁氏倒是知道女儿与侄女儿不和,估计这话不全是真的,但她肯定是相信女儿的,所以觉得杨丽华的‘添油加醋’,估计都是无关紧要的。
听女儿这般说,她也忍不住道:“到底是周氏那贱人所出,有样学样,学得一般刁钻!”
梁氏这般不分青红皂白,除了因为杨丽华是‘亲女儿’外,也有她和周氏关系紧张的缘故...当初杨界还只是播州侯世子的时候,家翁就更偏爱周氏这个儿媳,待梁氏冷冷淡淡的。后来周氏儿女一个接一个出生,她这里却是没有一点儿动静,她就更不如周氏了。
即使之后杨界治好了身体,他们这一房也开始有孩子,那也都是小娘子,而不是小郎君!很长一段时间里,梁氏身为宗妇,在族中却很抬不起头来!而一些认为杨界要从别房挑选嗣子的族人,觉得周氏的几个儿子最有可能成为入嗣,纷纷讨好周氏。
这种日子里,梁氏对周氏一直是暗恨于心的!对周氏的女儿,也就是宜君,自然是早有成见。
而就在梁氏母女二人说这些的时候,杨界进了小厅。看到次女也在,一下就想起了她今日的失礼,眉头皱了起来:“你今日做得好事!怎会如此不知礼数?”
“你大姐姐出嫁,还是杨家与罗闵部联姻的大事,你却是那般脸色,给谁看的?”杨界是典型的大家长,对于家里女孩子们很少有了解的,都一起交给了妻子。但就是这样,也不代表他对女儿们的事一点儿也不知道。
同一屋檐下住着呢。
杨界知道唯一的嫡女对其他庶女很是蛮横,而他自己也是嫡子,到底站在嫡出子女那边,所以平常只要不过分,他也懒得说什么。可今天这样的场合,女儿还使脸色,他就很不满了!这在他看来,不是姐妹不和,而是没有把家族放在眼里!
“侯爷这般说也太伤人了,也不问问里头有什么缘故,就这般说二姐?”梁氏站出来为女儿说话,把之前杨丽华对她叙说的事又说了一遍,不过这时经过了她的转述,内容又有了一些变化。
有心也好,无意也罢,总之梁氏选择了更有利于自己的说法。
好在经过转述的人还不多,不至于到‘三人成虎’的程度。杨界听在耳朵里,排除掉其中明显的倾向性,还能听出一些事来。
然而没想到杨界根本不在意杨宜君的‘蛮横’‘失礼’,这一方面固然是杨界知道妻女都不喜欢自己那个侄女儿,特别是女儿,从小就与宜君有龃龉——这事儿他没有特别了解过,心里也是有个影子的。
但更多的是,杨界和妻女的想法有着根本的不同。
在杨界看来,就算侄女儿真的那样蛮横无理,那又怎样呢?这不是你犯错的理由啊!再者,他还看到了侄女儿身上的才华,那真是既欣赏,又可惜!
之前他还和弟弟杨段谈论起一些时局之事,杨段说了一些堪称金石之言的话,杨界还以为弟弟如今不只是做学问厉害,看天下局势也洞若观火了——问过才知道,原来都是平日里教女儿读书,听女儿说起的。
只恨侄女儿不是侄儿!真要是那样,哪怕如今有了亲子,他也是想要让侄儿入嗣的——这年头,孩童夭折率那么高,谁知道养不养得大呢?就算是能养大,也不确定是否有资质。真要是那样的话,还不如选出色的侄子做继承人。
杨界不算是杨家历代家主中出色那一拨的,但他有一点好,不是一个没心胸的。
“原就是你的错,如今还要怨人?这是何道理?”杨界严厉地看了一眼女儿,又看看妻子,冷哼了一声:“你在家就是这般教导女儿的?便是女儿不比男儿,也不能全然无见识,这般作态,竟不像是大家娘子!”
“当初就不该由着你教导女儿!”
杨界的反应让梁氏母女都呆了,等到杨界离开之后,梁氏暗自啜泣,杨丽华则是不可置信:“爹、爹她怎么如此!”
到底谁才是她亲生的!怎么连爹也偏向杨宜君!
梁氏自然也不知道夫君的真实想法,只能以她的角度揣测。想到那个可能,梁氏擦了擦眼泪,对女儿道:“二姐日后收敛些脾气,对着十七娘也好生些...你爹这是看重她呢。”
“十七娘生的那般模样,一般人家容得下?我觉着你爹是打算送她入一国宫廷...”杨界确实想过送族中女孩子进宫廷,只不过送女入宫和分散子弟去各国还是有不同,名声没那么好。若只是选中了一家也就罢了,普遍撒网却是会叫人嘲笑的,因为这个原因,杨界也在犹豫该选哪一国。
梁氏知道这个事儿一点儿,就以为杨界是打算让宜君成为那个进宫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