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个人跑到订好的餐厅吃饭,预约的情侣套餐已经退不掉了,挨过饿的人可看不了粮食浪费,撑着也要吃完它。
    当时附近全都是成双结对的小情侣,只他一个孤苦无依,吃个饭倒把自己吃得委屈了。一些负面情绪蔓延开,秦舟越吃越憋闷,忽然肚子开始剧痛。本来他还没在意,结果痛感越来越强烈,甚至让他拿不稳手机,人也差点摔出去。
    好在手机里还保存着其他联系人的电话,秦舟趁自己疼得不能动之前,不知道把电话拨给了谁。
    对方几乎没耽误一刻地接通送他去到医院。秦舟当时疼得意识都快不清醒,听不清来人是谁,只知道这个能无时差接电话并迅速赶到现场的人,不会是柏知望。
    第24章 咱们回家
    送他就医的同事叫宣瑞,当时正好在餐厅附近。他是美研院书画组成员,比秦舟大两届。秦舟初来乍到,得恭恭敬敬叫他一声宣老师。他们正在合作一个课题,所以下午刚结束电话会议,没想到晚上就以这种方式见面了。
    秦舟突发急性阑尾炎,开了刀。
    宣瑞在病床边忙前忙后,秦舟心里过意不去,让他早点回去,自己请了护工过来,还承诺说以后会请宣老师吃饭。宣瑞实在拗不过他,只好先走。
    空荡荡的医院便只剩下秦舟一个人。小时候他也是这样面对惨白的灯光和房间,只不过那时的空间更大、更瘆人。
    秦舟住院以后还是会每晚跟柏知望通话,但没说自己开刀的事。一是憋着气,二是觉得他知道也无济于事,又不能打飞的立刻过来,何必徒增彼此的牵挂。
    那时候视频电话还没非常普及,加上并不稳定的通话信号,柏知望很难发现异样,照旧分享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两个人的分享内容差异很大,秦舟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只谈见到哪批高等级画作或到哪个展馆聊下一个策展人,至于工作社交的不耐烦都一概自己消解掉。但柏知望会聊烦心事,甚至偶尔爆出几句粗话,跟平时彬彬有礼的他截然不同,秦舟觉得他说脏话的样子很性感。
    随着毕业季来临,秋招也开始了,两个人聊着就聊到就业越来越难上。科研院的人才安置补贴砍了一大半,而且硕士已经很难进来。
    柏知望感慨道:还好我进得早,不然咱们当时可能都没窝了。
    秦舟这边刚换完吊水,肚子上的伤口正疼得厉害,只能意思性地应付两句。
    柏知望听声音以为他困了,问:我吵到你了吗?如果不想听的话,咱们就明天再聊。
    没,你接着讲。好不容易的说话机会秦舟怎么会放过。
    柏知望便继续讲:杜清你还记不记得?
    跟你一起赴美进修的那个新人?秦舟把他跟前半句话连起来,得出结论,怎么,他因为降补跟你起冲突了?
    没,这倒不至于,文件在他们面试以前就下来过,他肯接受这个待遇才入的职。柏知望叹口气,他只是最近有跳槽的想法。
    秦舟皱眉:现在各大院所都是这个趋势,他往哪跳待遇应该都差不多?
    柏知望无奈道:是啊,所以他不准备转行了,想去初创公司闯闯。这边有几个年轻创业家对他印象都不错,他们聊得也挺投机的。
    秦舟皱眉:签约时都谈好薪资了怎么还要走?我听你说他很有研究头脑,入职应该也不是为了那点安置费吧。
    一开始确实不是,可他妻子最近去做检查,发现已经怀孕几个月了。柏知望解释,说普通人总有各种各样的难事,孩子生下来肯定要上户口、看学区,但以他现在的积蓄待遇又买不到好板块的房子。
    孩子要么就跟着他继续租,上集体户口,要么就只能去板块不好的新房。他岳丈家为了这事闹得鸡飞狗跳,让他赶紧解决学区问题,否则这个孩子就不要了。
    秦舟听着这些,觉得又憋闷又无可奈何。他跟柏知望不需要考虑孩子,但毕竟看过房,对板块比较了解:可是,那些板块附近也有二三梯队的中小学,已经不错了。
    柏知望叹气,有是有,但房户一致总比房户分离的家庭优先级高。而且,谁不希望孩子能去更好的的学校呢?
    秦舟不解道:我只是觉得,干嘛要为了一个学区闹成那样,经济承受范围就在那里你跟杜清上的学校其实连二梯队都算不上,这也并不耽误你们成为很优秀的人啊。
    被男朋友夸赞应该是件开心的事,但柏知望在这种语境下实在高兴不起来。
    秦舟的经历过于两极,大概永远无法理解普通人想要成为柏知望或杜清需要经历多么激烈的竞争。而这些竞争,在很多人眼里是可以用比二梯队更好的资源来弥补的。
    孩子的父母会为此继续疲于奔命,投身于一个个庸俗又无奈的现实。
    这让柏知望无从说起,他的小船有自己一方小天地,在那里它无忧无虑。他不忍心。
    晚上吃的什么?柏知望最后选择生硬地换掉话题,我这边有点热。
    秦舟捂着生疼的刀口,说了句黄鱼面,恍然想,他们已经很久没就一个话题深聊过。
    --

章节目录

茫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顺颂商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顺颂商祺并收藏茫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