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从应下,正准备离去时。
    官大人想起了一些事,便又忙喊住了他:多购置些来。
    这么多年来,在这方面,京城这一片的贵人们都是很有经验的了。
    那林大郎搞出来的东西,量能上来时,他便会白送给那些百姓。这种情况下,东西大多还是好卖的。
    量若是一时半会上不来,那么林大郎便在自己庄子上售卖。这个时候,大家要是想要购买多些的话,那就需得靠抢。
    然而让这位官大人没想到的是,他都这般速度了,结果等到仆从却是两手空空的从庄子上回来的。
    怎会没买到?他那庄子不是才开始售卖吗?
    不是听闻他那庄子上种植了不少么?
    这么多的玉米,竟全卖了?
    没买到的又何止一家,因此很多官大人们是既震惊又十分的不理解。
    我询问了在庄子上做事的,他们言道早些时候,京中有好些商者便赶了过去,将地里成熟的玉米全给购买走了
    了解林立文行事的,又何止京中这些贵人们,还有商者们呢!
    虽然这一次,商者们并没有人贵人们那般得到林立文赠送的玉米,但是他们消息灵通啊!尤其是那玉米,他们早就听闻林立文去岁的时候便种植出来了。
    因此今年玉米一成熟,林立文派人往京中贵人们家中前脚刚送去了玉米,后脚那些商者们便得了消息,纷纷驾着马车跑庄子上来表示他们想要购买玉米了。
    他竟然全卖了?
    那林大人言道,每日都有鲜玉米成熟。为着不让玉米老去,口感变差,所以他那庄子上每日成熟一批玉米便售卖一批谁若来得早,便先卖予谁。
    那些商者们比贵人们去得早,于是林立文便直接卖给了商者。而贵人们若是想吃那玉米的话,今日是只能去商者们那里购买了。
    第210章 高产
    也就那么短短数日,玉米在京中的名声便打响了。好些人便是没食用过玉米,都免不得夸一句,这番人玉米甚是香浓。
    这是因为京中一些档次不错的食铺,为了能拉住客人,不仅去购买了玉米回来,还直接在店门口煮上。
    煮过玉米的人都知晓,玉米煮出来的香味是格外浓郁的。
    那食铺商者又本就是为着吸引客人,煮玉米时那锅还特意不将其盖严。于是煮出来的那股玉米香,飘散出去的便更多了
    哎呦,这便是那番人玉米的香味?当真是甚为香浓啊
    这玉米闻着都这般香浓,不知食用起来该是如何味美啊!
    想来定是不错!我还听闻那些个贵人们都在抢着买呢!
    不止呢!还有好些外地的商者听闻也去大郎那庄子上购买玉米了
    时下交通虽不便,使得物资运输极为的不方便。但正是这种不方便,便能使得南北两地的物品经过商者运输倒卖后,中间的利润也能做起来。
    待到那些外地商者将玉米运输过去后,玉米的价钱自然也是越发的高了。
    竟这般好卖啊!有人便忍不住惊讶又欢喜的说道。
    其实,此刻讨论这些的不过是京中最为寻常的百姓。但这些人讨论时,语气里都有着对玉米的好奇,同时也都有着小小的欢喜。
    如今这玉米除了农学院学田里有,便只有林立文那庄子上有了。因此今年玉米的消费主力军,便是京中那些贵人们和富户们。
    寻常百姓即便是知晓有玉米,但是他们现在是舍不得购买,也不会去购买的。
    不过百姓这一次却能高兴,是因为他们也知晓,只需耐心再等上一两年,待到朝廷育出多些种子后。这般好的番外粮种,他们家中定也能种上了。
    所以玉米口感越好,此刻越是受欢迎,他们来年自己种植便也能跟着得好。
    玉米售卖了一段时间后,庄子上便不再往外售卖了。
    一来是玉米到了这个阶段,产量没有之前那么多。二来,林立文还打算多留些种子,明年可再多卖一年。
    不过即便如此,庄子上今年靠着玉米,也挣回来了一笔不小的银钱。同时玉米的名声打出去了后,待到日后百姓跟着种植时,林立文便不用操心推广的问题了。
    而庄子不再售卖玉米时,去岁林立文从另一番人手上购买回来的新农作物便也成熟可收获的季节了。
    这日下午,从宫中回来后的林立文,便让吴六在庄子上选一些工人,言道明日准备开挖新农作物。
    吴六将这消息传下去后,庄子上的工人们顿时就兴奋起来了。
    其实早在之前栽种时,庄子上还有工人曾好奇的向林立文询问过,这次所种的番人粮种到底为何物。
    因为跟之前他们所种植过的农作物不同的是,这一样农作物不仅用的是插杆种植,而且还可以插杆两批。
    第一次种植,林立文安排的是在开春。
    当时种植下去是茎块,待到里面的茎块长出藤苗来后,林立文便带着大家修剪了好些藤苗拿去做插杆种植了。
    众人本以为这般便算完了,却没曾林立文将育苗地继续留着。然后等到小麦成熟可收割的时候,他带着大家又去修建了一大批的藤苗,再度将其种下。
    --

章节目录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