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眼下玉米才进入大喇叭口期,具体的产量还未体现出来,林立文也不好说太多。这会便笑着对永兴帝说道:番人携此粮种而来,为卖高价,难免有所夸大,故番人之话不可尽信。不过粮种我已种下,约莫再等一月半左右,应该便能成熟了。待到那时,臣去摘来与圣上品尝可好?
    永兴帝自是欣然应允。
    等到林立文离去后,吴大监瞧着永兴帝心情不错,便在一旁笑道:恭喜圣上,即将得一新粮种。
    吴大监虽没见过那新粮种,但他却知晓,能得林立文特意进宫来与永兴帝提的,想来这粮种必是不错的。
    永兴帝此时的心情确实很不错,但这份不错却并非全是因那新粮种。说起来,如今皇朝农业上的发展不说绝后,却绝对称得上一句超前甚多。所以永兴帝便是觉得那玉米不错,但也不至于欢喜成这般。而是永兴帝看出来了,林立文这次进宫其实是记挂自己。
    如林立文说的那样,又等了四十来天,他那庄子上所种植的玉米便有一部分进入到可食用的阶段了。
    在见着有玉米成熟后,这一日,林立文也如他说的那般,摘了好些玉米送进宫来。
    圣上,这便是臣在田庄上,种植出来的那番人所带之的粮种。林立文先将生玉米呈给永兴帝看。
    此时玉米虽已成熟至可食用,但却还未完全老去。
    在永兴帝拿着玉米细瞧的时候,林立文在一旁便继续说道:此粮种臣已试过,可生吃,味微甜。
    永兴帝对此很是不赞同,当即便言道:大郎怎可如此莽撞!
    因为有些食物,煮熟吃是很好的,但是生吃的话却是存在一定的毒素。
    林立文也知晓永兴帝是在关切自己,只是若是旁的从未见过的农作物,他也不会这般莽撞。可玉米这东西,林立文太熟了。
    而且为着今日能将自己知晓的吃法告知永兴帝,林立文是既生吃了,也熟吃了。
    更不止林立文一人吃过了,林家上下都尝过了。
    这玉米生吃其实很一般,微甜而已。但是将它煮熟后,玉米自带的那股浓郁的香味,当时将林家众人全给勾引住了,待到品尝过后,大家还都很是喜欢。
    此时也一样。
    当玉米被御膳房拿去煮熟,再重新呈上来时,永兴帝也被那股勾人的香味吸引。
    永兴帝在尝过一口后,更是连声夸赞:此粮种不错!
    又听林立文言道,这玉米还可做炖煮烹饪等各种吃法,永兴帝当即便命御膳房按照林立文给的食用方子,做了满满一桌的玉米宴席出来。
    味道这一块,果然也如林立文说的那般,全都甚好!
    只林立文在这之前便与永兴帝说道,他发现此粮种虽口味不错,但却不如水稻和小麦这类好消化。所以肠胃较差者,切勿要多食。
    林立文特意这般说明,也是因为永兴帝如今年纪大了,担心他吃多了身体受不住。
    永兴帝便只每一样略尝了下味道后,剩余的那些玉米做成的菜肴便被他拿去赏赐给后宫众嫔妃和皇子们了。
    而永兴帝这一赏赐,林立文成功将番人去年高价售卖的粮种种植出来的消息,也很快便在京中传开了。
    果然不愧是林大郎,这番人粮种他也能种植出来!
    我还听闻,那番人粮种口味甚佳!还既可做主食食用,亦可做成各种味美菜肴!
    当真?
    这可是宫中传出来的消息,怎会有假!
    竟能有这般好?
    能得宫中嘉奖,大家便都对那玉米的口感深信不疑了。
    只是这么一来,好些人颇为后悔了。说起来,他们当初该将这粮种买上一些的。至于为什么不是全买,那自然是因为当初那番人要价颇高,他们又不懂得如何种植这番人粮种。只买上一部分,剩余一部分照旧可指派那番人去寻林大郎。
    到那时候,他们可跟随林大郎一块种植便好。
    只可惜,这会想这些终究是晚了。
    而能得了宫中这些消息的,自然也都是京中那些贵人们。他们此时此刻,便还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于是有一官大人突然就言道:那林大郎这次,是不是又要从我们口袋里面掏银钱了?
    众官大人:
    别说,这真的是那位林大郎最常干的事!
    只是大家等啊等,从夏末等到了入秋,再从入秋等到了入冬,也一直没等来林立文的动作。于是有些人便猜到了,那位林大郎应该是想着今年他那新良种的产量不高,故都留作种子去了。
    但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必然会来!
    只是若这般干等着被林立文掏自己口袋里银钱的滋味,其实并不是那么好受。因此有人便觉得,他该想办法应对才是。
    嘿,那林大郎既是从番人手中购得的这粮种,那咱们便也去寻那番人便是!
    此言甚是有理!只是那番人如何去寻?
    派人到那番人去年惯常出没之地,先打探一番
    在京城这地方,京中这些贵人们想要寻个番人曾经出没的地方,那还是没有困难的。只是唯一不确定的是,那番人如今还在不在这京中。
    --

章节目录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