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新茶园的状况都还不错,待到再过个一两年,便也能迎来茶树的成长期了。
    如此一来,益州的茶叶产量只怕将会迅速的飙升上去。
    而茶叶的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可是能直接与金银相对等的。因此不光是益州各地主官的位置招人惦记,还有林立文这个人,也是被朝中的好些人惦记上了。
    尤其是在去年益州双县新茶园的茶叶面世后,在朝廷也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也别觉得那些世家贵人们就不需要钱了。
    他们是不缺钱,但对于这般大的利益,却依旧是眼馋的。
    对他们来讲,若能抢得益州这地的主官位置,也就便等于直接接手了此地的茶叶成果。那么银钱,政绩,前途便都有了。
    若能抢得林大郎这个人,那么从头开始的建设所带来的政绩,也足够他们官途坦荡许多。
    只是前者条件那般好,想要抢夺的官员众多。没点大能耐的,大家都不敢抱什么奢望。反倒是林大郎,虽然人只有一个,但是素来听闻他偏爱穷苦之地。
    林立文:
    第192章 想念
    而在各县城新茶园打顶采摘完毕,并完成当年的春茶销售后,所采摘的新茶也随着益州唐刺史书写的文书,一并被送去了京城。
    永兴帝在看完益州送达的文书,很快便召见了几个重要大臣商议。
    唐刺史送达的这份文书里,除了有益州各地新茶园的产量和种植等数据外,还书写了双县新茶市今年的春茶交易情况。
    其实关于新茶市一事,还在数千里之外栽种着茶树的林立文不知道的是,朝堂已经为此争吵了许久。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茶叶的巨大利润。
    有官者便言道,茶叶之利巨大,便更该由官府完全管控。由官府去购置茶农手中的茶叶,再由官府将当年茶叶产量归拢统计完毕后,将其售卖给茶商。
    这种专管专卖下,朝廷才能从中获取最大的利润。
    当然,也有反对的。
    有另一官者便言道,正是因为茶叶利润本就巨大。若这般专管专卖,便很难保证专管此事的官员不受其诱惑。到那时,若各地主官为一己私欲,对当地茶叶收购压价,那么茶农挣不来银钱,他们便逐渐不愿再种茶。而对茶商提高售价,那么茶商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必然也得提高卖价。如此一来,茶叶销售势必受到极大的影响。
    朝廷的税收,自然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还有各地主官,为着巨大利益,也难保不会干出截留或隐匿茶叶茶税等事。
    然这话一出来,之前提议茶叶该由官府专管专卖的官员也言道,朝廷可制定严格律令,严防此事发生。甚至朝廷还可以为此设置专职部门,稽查严管此等事件。
    严抓严管,不如从源头解决!另一官者直接喊道。
    古往今来,为着严抓贪官污吏,各朝代制定的严律还少了吗?细数下来,这么多朝代里,因此而被砍头,甚至是抄家,遗臭万年者数不胜数。可从来就没有听说过,抓得严就没有贪官污吏的存在了。
    所以他赞成茶市的出现,让栽种茶树的乡民,在官府开办的茶市里直接与茶商交易。交易的价格,双方自行商定。
    官府只收取其中的税收。
    这么一来,茶农想卖好价,赚更多的银钱。要么便加大茶树的栽种,要么便提高茶叶的品质。
    茶商们收购到更多的茶叶或者是收购到更好品质的茶叶,他们能挣来的银钱也就更多。双方都好了后,市场上的销售才能得以良性的发展,经济才能越发的繁荣。
    对朝廷来讲,所征收来的税银才会更多。
    当然,茶叶私卖依旧要严抓,尤其是私卖茶叶出境。
    而且对比起原来的严抓,律令甚至还需得更为严格一些。
    这跟茶农和茶商们之间的交易不同,茶叶在时下作为重要的军事物资,在对外出口交易这一块,朝廷必须将其严格掌控在手中。
    已经步入老年的永兴帝,安静的坐在龙椅上看着朝堂里众大臣的争执。在朝臣们争执的激动时,永兴帝的目光也从那些争执的朝臣们的身上,逐渐扫向了他那几个已经成年的皇子身上。
    他们的身姿越发的高大挺拔,而自己却已经垂垂老矣。
    待到朝臣们争议了许久,大家便又来向永兴帝请示最后的定夺。
    永兴帝没有直接说茶市上的事,反而突然说起了另外一件事:朕听闻,大郎去到益州后,除茶叶外,还发现了冰粉果和辣椒在将这二者的食用方子传播了出去后,还又在当地教授百姓种植想来你们应也食用过这冰粉和辣椒了吧?
    时下过去一直喊辣椒都唤做秦椒,但随着林立文发现不同品种的辣椒后,大家渐渐的也跟着他一起习惯喊辣椒了。
    秦椒就成了辣椒的一个品种,也是过去医者们常入药的那一种类。
    而朝臣们,不仅食用过冰粉和辣椒,甚至他们还收到过林立文数千里之外的情意赠送呢!
    只大家都很是不解,永兴帝怎的在商议茶叶专管专卖一事上,突然提起这冰粉和辣椒来。
    朝臣们一时之间不知永兴帝此举为何意,便不敢轻易出声作答。
    --

章节目录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