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就是这么一群人,如今竟还靠着他家夫子的办法,又挣回了更多的银钱。因此也就不怪姜旭会这般不满了。
    其实也莫说是姜旭了,赵武和杨越此时也一样不满。
    这些时日,他们怕是挣了不少的银钱吧?
    那可不,一碗冰粉都被他们卖到那般昂贵的价钱了就这,还不是想买便能买到的!
    听着三人语带不满的交谈,林立文便笑道:其实这也是一件好事。
    三人闻言,俱都一脸不解的看向了林立文。
    我听闻,近日好些乡民们都去找寻那冰粉果了。林立文突然这般说道。
    那冰粉果如今正是成熟的季节,又多以人居住的四周,荒地还有田间生长。因此采摘起来,倒也并不难。
    只是野生的情况下生长的都比较的零散,且量不大。不过这对老百姓来讲并不算什么,他们对自己居住附近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熟悉的。
    姜旭便道:那冰粉如此好卖又挣银钱,那些商者可不得抢着收购么!
    这冰粉果收购价如何?林立文又问。
    姜旭:倒是还不错
    其实何止是还不错啊!
    林立文当初让姜旭将制作冰粉的方子给了好几个商者,在村子里也从未曾隐瞒过,因此如今方子倒不是什么秘密了,真正难得的反而是这冰粉果。
    冰粉越好卖,越能挣银钱,那些商者们便越发的想要多收购来一些冰粉果。然时下这冰粉树还从未有人栽种过,故全是野生的。
    野生状态的冰粉草便需要人力去到处寻找。
    商者们需求量大,且又还不是一家,自然就有了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为了能抢来更多的原材料,给出的收购价格便不可能低廉。
    甚至这些时日,冰粉果的收购价还在以日为单位的逐步攀升中。
    前些日子,他们不也听闻了村里有人在惋惜,自己这冰粉果售卖得太早。若再多等两日,到手的银钱可是能直接多出两成来!
    那冰粉果的收购价又高,若是采摘的冰粉果数量又多的话,这多出来的两成银钱,对老百姓来说可不算少了。
    时下百姓挣钱真的很是不易,如那上山采摘野茶的活计,瞧着是挣钱,可未尝不是拿命在博。
    殊不知每年都有好些进到那深山去采茶的汉子,或因意外跌落,又或因撞上山间猛兽最终连尸骨也一起被长留在那深山里。
    可即便如此,每年春季茶村时间一到,却还是有许许多多的汉子们结伴进到那深山去
    而林立文将方子给出去后,商者们确实挣去了大头的银钱,但是益州好些百姓也跟着在后面吃了些红利。而被商者和老百姓所挣去的这部分银钱,又多出自那些贵人富户们的口袋里。
    所以在林立文这里,这方子给得便很值。
    第181章 某处
    商者们为着挣银钱,如今正大力的推广冰粉。那么待到明年林立文再教授乡民们种植冰粉树后,这对于多山地少农田的益州百姓来讲,往后便又能增多一份进项。
    不过这些都只能算是额外的增项,真正的经济作物还是得靠茶树。
    在经过好几个月的忙碌,新茶园的开垦与前期的准备工作基本已经完成。而林立文要的茶籽,也被人送齐了过来。
    林立文去仔细的查验了一番,准备过来的都是上好且饱满的今年新得的茶籽,品质很是不错。
    只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刘刺史也亲自来了一趟。
    刘刺史对于茶树种植一事,可谓是十分上心。在这段时间里,但凡是林立文所需要的,他都尽力去配合。
    便是前些日子,林立文求助他帮忙捎带干果进京一事,早对林立文与益州果商们闹出矛盾有所耳闻的刘刺史,也二话不说的答应了。
    在刘刺史看来,如今万事都没有茶树种植的事情重要。因此他其实并不想旁的杂事过多的去耗费林立文的精力。
    不过刘刺史也没想到的是,事情最后竟能让那林大郎解决的这般圆满。那些商者们因得了冰粉的方子,挣了不少的银钱,便也没再纠结之前果子收购被逼着提价的事。甚至好些商者对林立文的态度也回暖了不少。
    毕竟商者为的是利益,谁能给他们带来利益,他们可不就会喜欢谁了么?
    刘刺史也品尝过那冰粉,不得不说,这冰粉的味道着实不错。
    再说茶树种植的进程这一块,林立文也一直未曾耽搁。
    刘刺史虽不懂茶树种植,但是在去岁时,林立文所交给他的茶树种植计划文书里,便有将茶树种植的一些要点写明了。
    按照益州这地的气候,茶树种植宜冬播。
    这不终于等来了开始种植,刘刺史当然得亲自过来瞧瞧。
    之前的几个月里,刘刺史觉得自己虽未曾去到茶园来瞧情况,但是茶园的进展这一块,却是一直有人在与他汇报的。
    所以刘刺史知晓,对于新茶园的开垦与设计规划等,林立文着实下了好一番功夫。当然这里边所耗费的人力与银钱也不少。
    若不是益州财政富裕,且林立文种植的还是超高经济价值和军事价值的茶叶,只怕刘刺史批银钱也不会这般的大方了。
    --

章节目录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