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者只看利益,有利益的情况下,他们没什么不答应的。但正是因为他们看中利益,便越发的不能理解林立文的这种行为。
    二兄,你说这林大郎为何这般行事?
    那般好的技艺,又一次极为随意的说就给了不说,听说这次那位林大郎还出钱又出力的,跟个活菩萨一样。
    他莫不是个傻子吧?要不然,这事做的实在是让人怎么也想不通。
    莫要胡说!商者便道:你管他是为何要这般行事,咱们最后能挣钱便行。
    京城。
    林立文虽去了益州,但是他那庄子还在,庄子上的各种果木农作物也都在。
    杨梅的成熟季,在北地这边,也正好是樱桃的成熟季。
    于是一年一度的贵人们,照旧安排仆从去到林立文那庄子上购置樱桃了。毕竟谁让整个北地这一片,就属他这庄子里的樱桃长得最好呢!
    别说,那林大郎不在了,庄子上也没什么新鲜东西了,突然之间倒生出几分怀念来一贵人吃着仆从购置而来的樱桃,还这般笑道。
    水果是好,可到底缺了新鲜东西出现时的那股新奇感。
    其同伴更是哈哈哈的笑了起来。
    益州,林立文:莫急,新鲜东西马上便来了。
    第176章 久违
    杨梅蜜饯的制作其实并不难,整个制作里面最大的难点还是在白糖上。白糖虽说产量上来了,但大批量的白糖所需耗费的银钱依旧不是一个小数目。
    益州这地方,虽因盛产茶叶而每年向朝廷缴纳的税银众多。但实际上,却并等于这里的老百姓过得很是富裕。
    茶村是例外,因为他们有那片古茶林。
    而没有茶林的大多数老百姓,就林立文来到双县后所看到的,论起生活来,他们其实过得都很是贫苦。
    因为双县多山地少农田。
    农田不足,粮食产量就不可能多,生活又如何能好呢?要知道不管什么时候,土地才是老百姓的依靠。
    在这种情况下,开办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杨梅作坊,便是这整个村子的所有老百姓合力,怕是也有一定的困难。
    杨梅这东西又具有极强的季节性,即便他们最后真能拿出这笔银钱来,但等这些老百姓一一商议到位时,杨梅的季节只怕都要过了。
    林立文觉得,还不如他先拿出这笔钱来帮大家一把。
    当然,林立文愿意帮他们,但这种帮是给他们想出办法,解决一些他们目前解决不了的困难。而不是直接将成果送予他们,所以本钱这一块,林立文最后肯定是会要回来的。
    只万一亏损除外。
    因为有了林立文这边的出钱出方子,村民们直接上手制作,很快便出了成果。
    其实说是叫杨梅蜜饯作坊,但实际上这个作坊里除了杨梅蜜饯外,还有杨梅干,李子蜜饯等。
    这些果干蜜饯的选材新鲜,制作仔细,因此成品瞧着都还不错。
    林立文在尝完味道后觉得挺好吃的,最起码比起京城一些蜜饯果脯店铺里的那些,并不差什么了。
    而这些果干还都是北地那边所罕见的水果制作而成,也能满足京城贵人们喜新奇的心思。
    阿旭,你辛苦一趟,带一些人将这批果干蜜饯拿去府城与那些商者们交货吧。林立文笑着说道。
    至于价格,林立文这边早就制定好了。
    价格并不便宜。
    村民们初听闻售价时,好些人不仅被惊到了一把,心中还升起了担忧。一些人私底下更是凑在一起,偷偷的议论了起来。
    若,若是卖不出去该如何是好?
    应是没问题的吧
    可这般贵的价钱
    白糖虽贵,但如今早已不是过去那般的价钱了。至于杨梅和李子这些水果,那价格就更不值什么了。
    先看看吧,若是不能成,咱们到时候跟大郎好生说说,看看能不能减价,总不能让大郎亏损了
    是呢,我便是想着万不能让大郎为了咱们亏损银钱
    林立文这么一心帮大家,村民们也不是不知好的。所以他们这般的忧心,并不单单只是为着挣银钱,也很是担忧林立文会因此亏损。
    待到姜旭带着人再度回答村子里时,他所带过去的果干蜜饯自是全不见了。
    卖出去了?
    都卖出去了!
    这般高价格,竟真全卖出去了?
    价高?那些商者们都好说话的很,只尝了一些味道后便定下了,根本都没提还价的事
    嘶,那这得多少银钱啊!
    好多银钱呢!我的个天啊,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银钱!
    我莫不是在做梦吧
    莫说你觉得是在做梦了,此时我都觉得自己好似在梦中
    那几个被姜旭带去帮忙的村中汉子,此时脸上更是满满的兴奋。
    要知道虽是第一批交货,但是数量却并不少。因为林立文考虑到果子的季节性,可是特意吩咐过里正,让他带着村民们多多收购,多多制作。
    --

章节目录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