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越便是喜爱食用香椿者,因此在喊完那话后,便见着他一脸欢喜的开始采摘起树上的香椿芽来。
    此香椿味甚为香浓。杨越一边采摘,还一边高兴的与众人言道。
    多摘些吧。林立文也挺喜欢食用香椿的,便也过来一块采摘:若一时食用不完,还可做成干菜。
    杨越响亮的应道:嗳!
    若说杨越是喜食香椿的话,赵武便是不喜的那一波了。
    赵武便道:阿旭,我们去采蕨吧!
    姜旭应了一声,俩人便往另一边走去了。
    待到林立文与杨越将这一片的香椿采摘完毕后,却发现赵武和姜旭没见着人影了。
    阿武!阿旭!林立文皱眉高声喊了起来。
    要知道这可是森山老林,若是走得远了,是很容易迷路的。
    好在随着他这一喊,很快便从一处传来了赵武的回应。
    莫要走远了!姜旭又喊道。
    赵武:马上便来!
    其实他们也并未走远,赵武和姜旭在这一块分寸还是有的。只是这里植被茂盛,很容易遮挡人的视觉。
    姜旭在呼喊俩人时,林立文也扯了些藤蔓过来,将俩人刚采摘下来的香椿先一小捆一小捆的捆好后,再拿一些较长的藤蔓,将其串起来。
    这样拿在手里,立即方便许多了。
    几乎是林立文这边刚弄好,赵武和姜旭也从一处树丛里钻了出来。俩人的收获自是也不小,只是不像林立文这般拿藤蔓捆绑,而是被俩人抱在胸前。
    我们过去吧,想来他们茶叶也采摘了好些了。林立文说道。
    村民们将春尖采摘完后,林立文对剩余的那些茶树枝还要做一下简单的处理。毕竟不是所有的枝条都能做插杆种植用的,此时提前处理到一部分完全不能用的,他们下山携带也会方便许多。
    另一边,村民们确实采摘完好些被砍枝条上的春尖了。
    见着林立文他们抱着一些蕨菜和香椿回来,里正便说道:山里这些野菜可多了,若是大人喜欢食用,一会下山我们给你再多采摘些。
    够了够了林立文忙道。
    虽之前他与杨越说可制成干菜,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弄这些。待到这批茶穗插杆完成后,茶园也需得开始动工了。
    茶园具体的选址是前些时日,经过林立文再度考察完后,才最终选定的。
    土壤依旧得选酸性,而对于时下在没有各种工具仪器借助的情况下,林立文便是从土壤的颜色,手感,以及周围生长的植被去判别土壤的酸碱度。
    但它跟之前的茶园苗圃的选择地还是有较大的不同之处,比如苗圃需要地势较平的地方,而茶园却以半山坡,南向种植最佳。(1)
    再比如,苗圃所需的种植面积不大,但茶园面积却完全不一样。这绝对不是短短几个月便能完成的事情,因此林立文得将它分为几个阶段去实施。
    茶园的事反正是急不来的,林立文眼下需要先做好的,便是将眼前这一堆村民们已经采摘完春尖的茶树枝处理好。然后早点运输到山下的苗圃去,尽快的将其插杆种植好。
    处理方法简单,林立文一面手上行动着,一面也将方法仔细的讲予大家听。毕竟一群人动起手来,那速度才能上来。
    然林立文这边还在讲解着,赵武却突然喊道:阿越,水囊给我一下。
    让人意外的是,姜旭这时也喊道:我也不行了,我也要水。
    你们这是怎么了?林立文停下手里的动作,朝着他们看了过去,才发现两人手臂上好些地方红通通的。
    之前采蕨时,碰一细叶野树,未曾想沾后竟使得双臂此时如火烧般难受赵武解释道。
    姜旭在一旁忙点着头。
    他们之前因为抱着蕨菜便忍了,此时是实在觉得难受,只想用那清凉的清水覆盖住,方才能舒坦些。
    旁边一村民听闻,便言道:你们莫不是碰了山里的秦椒(2)吧?那东西可不能随便碰,辣火得厉害呢!
    林立文听到这,心头猛的一动。然后突然过去,一把抓住姜旭的胳膊摸了摸他那最为红肿的地方,果然摸到了热乎乎的感觉。
    只姜旭被林立文这么一抓胳膊,此时有些傻了:夫,夫子?
    林立文赶忙放开,又问道:你们是在何处碰见的?
    就,就那一处。姜旭给林立文指了指方向。
    林立文立即起身:我去那处瞧瞧。
    瞧着林立文连茶穗暂时都放下了,要去瞧那秦椒,姜旭更懵了。
    他茫然的看向那位村民,问道:秦椒为何物?
    第173章 辣椒
    秦椒为何物?
    它在现代是辣椒的一个品种。
    它在古代时,《山海经》里也有记载,在春秋,两晋时期都有记载。
    只是林立文怎么也没想到,他居然在此时突然就听到了秦椒的信息。但是时下村民们口中的秦椒到底是不是他所熟知的辣椒,还需要林立文亲自去瞧才可以确定。
    然后林立文这一动,杨越立即便跟了上去。便是赵武,也很是快速的拿水囊里的水淋湿手臂火辣辣的地方后,也赶紧的跟上了。
    --

章节目录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