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他们的身影彻底不见了后,后面的这群采茶的汉子们这才松了口气。
    这时,大家正准备继续前行进山时,突然有一人停下来,然后对着大家说道:我刚瞧着他们好像是去茶村的
    我也瞧见了,那确实是茶村的方向。
    茶村因着有那一片古茶林在,在双县这一块还是很有一定的知名度的。如他们这些采茶的汉子,对其具体的位置,那更为清楚不过了。
    他们去茶村做什么?难不成是要去那里购置茶叶?
    嘶,你这么一说,还真有点像那些人!
    一行四人,只除了一人瘦小些外,其余那三人可都是高大壮硕的汉子!再论穿着上,这群人虽不至于奢华,但料子却并不差的。
    最为要紧的是,这四人不仅是一副陌生面孔,之前四人交谈时的语音也非他们本地人。
    那怎么办?要去报官吗?
    一群人开始你看我,我看你的。
    若不然,还是去一趟吧!之前那位最开始喊出来林立文等人是去茶村的汉子这般开口道。
    然后他这话一出来,其余人也不免心动了。
    要知道在这一块,官府给的赏银可不低的!而他们这般辛苦的上山采茶是为着什么,还不是为着那些银钱么?
    再者,他们这种报官可也还是在做好事!
    第171章 劫匪
    很快,双县县衙这边便接到了这群采茶汉子们的报案。
    一群精壮的陌生汉子!
    他们很警惕瞧见了我们,还盯了我们好一会
    我瞧着他们是直奔着茶村那方向去的
    在这群采茶汉子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言语下,负责接待他们的衙役立刻便神情肃然了起来。他很快便让同伴进去将此事报给了李县令。
    然后李县令一听,顿时便被吓了一大跳。
    若说李县令和那群采茶的汉子们会有这般紧张的作态,还得跟早些年益州接连发生的好几起特大山匪案子有关系。
    那时候皇朝才新建没几年,各地的治安其实都有些堪忧。尤其是山地较多的地方,那些拦路抢劫肆意滥杀的山匪们窝藏在深山里,给朝廷剿匪都带来极大的难度。
    而益州这地方,还不仅是山地众多,它还盛产茶叶。
    茶叶在其极大的经济和军事价值下,是时下的硬通货。
    于是那些年,山匪们会在半道上将一些跑来益州的茶商截杀,然后换做对方身份充作茶商,用他们过去拦路抢劫得来的物资,在这一代的乡下跟老百姓置换茶叶。
    老百姓不识其真正的身份,对方置换茶叶时给出的又都是一些极为昂贵的物资,便还真有好些人忍不住被诱惑,然后便还是冒着私卖茶叶的风险,与这些山匪进行交换。
    老百姓得了这些物资,必然也舍不得只留在自家用。他们要想换成银钱,就需得拿到县城乃至府城去。
    然后这一出手,自然就会把这些物件给暴露在了人前。
    要知道那些山匪拿出来的物资可是赃物,老百姓不识得,但是官府在接到报案后,都会对其中一些东西有过记载的。
    当官府在市面上偶然发现这些赃物后,然后顺着线索一查,自然就查到了老百姓那里。于是自是把他们都抓了起来。这才从他们口中,将事情的经过了解到了。
    后来,官府也很是下过一番大力气去严抓这一系列的事情。并且还没少派人去到各村庄对老百姓进行宣告,表示一旦发现寻常百姓与山匪进行这般的置换,不仅要罚以私卖茶叶之罪,还要以勾结山匪之罪一并齐罚。
    且对跟山匪进行茶叶交易的老百姓,不管知情还是不知情,都是一样的严厉处罚。
    除了严厉的处罚外,官府还鼓励老百姓报案。凡报案者,一经查实,不管最后官府是否抓住山匪,都会给予报案者一定的银钱奖励。
    这项政令一出来,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因为其巨大的利益在,却又一直没办法做到彻底的根治。
    而这些山匪假扮外地茶商时,他们打扮出来的模样便恰好与林立文他们这一群人一般无二。穿着较为不错,且一个个都是体型高大的壮硕汉子。
    维持当地的治安与法纪,那也是要算进当地主官的政绩考核中去的!
    双县这地方,又因着盛产茶叶,即便它只是一小县城,对于时下的很多官员来讲,它也绝对算得上是一好去处了。
    李县令能到双县任职,自也是耗费了一番辛苦。对自己这职位,他更是十分的珍惜。毕竟前程与钱途皆有的地方,可不是那么好寻的。
    若是在他治理的期间,双县又出了山匪以赃物与百姓进行茶叶私下交易的话,他很可能会被问责的。
    更别说,眼下那位林大郎还就在他这双县里进行茶苗培育。
    李县令顿时连忙将县衙里的衙役们召集起来,一大群人连忙朝着茶村奔赴而去了。
    结果到了地方一看,双方都傻眼了。
    李县令开始结巴:林,林大人?
    林立文满脸疑惑:李大人?你怎么来了?
    关键是来就来吧,李县令还带了这许多的带刀衙役。这架势,这阵仗,别说还真有点吓了林立文一大跳。
    --

章节目录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