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按照皇朝律令,茶农们上山采摘回来的野茶,虽可直接与茶商们去进行较为自由的交易,但是买卖却不允许私下进行。
    在对这种私下交易的处罚上,朝廷也是极为的严厉。一经发现,轻则没收茶叶银钱再被问责,重则还需得吃罪受刑罚。
    至于茶叶私卖出境,那处罚便更为严厉了,直接处死。
    而造成这般严厉处罚的,说到底还是茶叶在经济上能带来的巨大利益,以及在军事上的重要战略物资地位。
    不过这些都是针对于不遵循朝廷律令的处罚,实际上百姓们若是上山采摘的茶叶按照程序去进行交易的话,虽缴纳的税收较高,但因着茶叶的价值更高,大家每年还是能挣来好些银钱的。
    再者林立文只负责茶叶种植,如这些律令税收等事,他也是无权去插手的。因此他这会对里正嘴里说起的村民们每年开春进山采茶的事,极为的感兴趣。索性便坐在那,与里正聊了好一会采茶上的事情。
    可否能够从村里寻一位好汉带我等上山瞧瞧。待到了解完一些情况后,林立文又询问道。
    里正愣住了:现在就上山吗?
    对,现在就上山。林立文点了点头,又言道陪他进山的汉子,他这边会给予做向导时该得的银钱。
    闻言,里正自是忙推却:这如何使得。
    这本就是该给的还劳烦里正帮我去寻下人。
    那大人且在家稍等。
    益州多山,山中又多茶树。
    所以在时下茶叶种植技术没到位,使其还未能行成一定的规模时,靠各地方村民们上山采茶数量在整个益州的产茶量里,其实占据了一个较大的比例。
    当然这也跟这些茶叶的品质好有关,要知道不同品质的茶叶,其经济价值上相差也是极大的。
    里正的效率还是不错的,并且还十分的有心。他不仅很快便给林立文带来了一位壮硕的汉子,还言道这个汉子叫阿卜,是整个村里数一数二的采茶高手。
    此时众人已经食用完朝食,便也没再多耽搁,直接便随着这个叫阿卜的开始进山。
    作为向导的阿卜走在最前面,他的手里面还拿着一把长柄的弯形砍刀。
    因着昨天下了雨的原因,这山间的草木上还带着不少的露水。人在山间这么一行走,身上的衣服很快便会被打湿。但这对于每年春季都要进山采摘茶叶的阿卜来说,自是已经习惯了的。
    姜旭是贫寒农家子出生,而林立文与杨越赵武,在西州那地也没少这般的跋山涉水,更是习以为常了。
    只除了唐主事。
    他虽是在益州府城屯田司衙门里任职,但实际上各官田地里劳作这一类的事情,是不可能需要他这么一个主事大人去亲自下地干活的。
    所以提起这个,唐主事现在也很是后悔。当初林立文询问他可否愿意陪同一块下到各县城巡查时,他以为不过是坐着马车,去到几个茶园里瞧一瞧的事。万没想到,最后所谓的巡查竟会这般的细致!
    就这短短不到十日的行走路数,唐主事只觉得都能抵得上他过去一年所走的路数了!
    累啊!
    真的好累啊!
    唐主事一边不停的喘着大气的跟着走,一边在心里不停的哀嚎。
    待到终于到达目的地时,唐主事更是累到大汗淋漓的,都顾不得草地上还带着不少的雨水,直接一屁股坐了下去。
    林立文注意到了,便喊姜旭拿来水囊:唐大人,喝点水缓缓。
    时下山间林地还未怎么受到人工的干预,因此这种山间道路确实极为的不好行走。林立文若非这十来年的常年下地忙碌的,他也未必能吃得消。
    唐主事接过水囊咕噜咕噜的连连喝了好大一口,才算是缓和了些许。然后他一面将水囊还给一旁的姜旭,一面大喘着气的朝着林立文言道:多,多谢大人。
    林立文只冲着唐主事随意的摆了摆手,因为他此刻的注意力全放到眼前的这一片茶树上了。
    这可真得叫树啊!
    要知道在后世人工栽培的茶园里,多以灌木型的茶树为主。这一类的茶树分支多,无明显主干,而且还有人工的干预,因此大多时候都显得较为矮小。
    但眼前的这一片茶树,确是乔木型,因此不仅有明显的主干,且它还能长成高大的树木。比如这片茶树里最高者需得林立文等人仰着脖子瞧,才能瞧得到其顶端。至于其主干,更是如同寻常山间里的树木一般的粗壮。
    赵武对着其中最为粗壮的一颗,生出手臂环抱比划了一番后,发现自己竟然还抱不全,便忍不住一脸震惊的问道:这,这是茶树?
    可不是茶树么!这片茶林是我们祖先传下来的,每年我们都能采摘好些茶叶呢阿卜这般的言道。
    如这般的大树,那确实能采摘到不少的茶叶。姜旭瞧着这一片生长得极为高大的茶树,便不由自主的点起了头。
    同样的,因为茶叶的价值极高,这一大片的茶树虽是生长在这森山树林里。但在这之前林立文所了解到的便是,它们也受到了朝廷的管制。
    当然这种管制自是也针对的是茶叶上的交易。
    --

章节目录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