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灌溉农田的水源已经解决,开荒对老百姓来讲成为了一件极为划算之事,他们自然也就愿意去开垦了。
    只是如今除了开荒,好些西州的老百姓都打算待到来年开春后,在自家屋后面修建一间养殖屋出来。用麦麸和啤酒糟喂养猪牛羊等家畜,既能不浪费东西,还能给自家带来不少的收益。
    便是这些家畜们拉出来的粪便,怄制好了那可也是上好的肥料。到时候再弄去农田,地里的粮食蔬菜也能长得更好。
    简直是一举多得!
    闫刺史最近这日子过得可谓是既喜且忧。
    喜自然是因为西州这片曾经的荒凉干旱之地,终于有了繁荣的趋势。除了税收这一块的增加,西州近日各地区还掀起了一股百姓们纷纷大开荒的热潮。
    以往官府再是如何鼓励百姓开荒,效果终究不大。然今年冬日,各地县衙交上来的百姓开荒登记亩数却是增长迅猛。
    其主要原因,还是地里粮食增收,使得百姓们有钱购置家畜和订做农具了。
    这样一来,欢喜的何止是闫刺史一人。西州十四县城的县令们,最近脸上的笑容也比往年多了许多。
    至于忧,则是闫刺史老是忍不住去想林立文随时有可能被永兴帝召唤归京一事。
    而且越是欢喜西州这些日子以来的变化,闫刺史便越是控制不住的私下叹气:唉,若是能有法子将那林大郎长久的留在我西州就好了。
    然就跟闫刺史所想的一样,此时已经收到西州送来的文书的永兴帝,还真就要将林立文从西州召唤归京了。
    召唤林立文归京的圣旨发出去后,林家这边很快也得知了这个消息。
    是那位经常出入林家,替宫中去拿香蕈和平菇的使者笑着告诉林家人的。而这圣旨早已经在朝堂里传开了,因而使者将这事告诉林家人,并不算是泄露机密。
    知晓林立文即将归京一事,林家众人自是欢喜无比的。
    钱秀秀更是抱着已经一岁多,还会说一些话的小闺女,高兴的告诉她:瑶娘,你爹爹就要回来了,你马上就可以见到他了!
    瑶娘这个名字是林立文走时给取的,因着当时不知是男孩还是女孩,林立文便跟钱秀秀和林老大他们都说了,若是男孩就唤轩,女孩便唤瑶。
    爹,爹!一岁多一点的小团子,因为家人没少在她耳朵边念叨这个称呼,喊起爹来也是格外的口齿清楚。
    林周氏坐在一旁先是满脸笑意看着钱秀秀母女这般,然后感叹道:待到大郎归京,咱们一家可算是能团聚了。
    林老头和林老大他们虽未说话,可是面上的笑容却一个比一个灿烂。
    而且也不止是林家众人在盼着林立文的归来,朝中一些大臣们更是在圣旨发出去之后,很快家中便商讨了起来。
    林大郎马上就要归京了。
    这次定要抓紧机会,好生与他打好关系,将人抢到咱们的地盘去
    第113章 劫持
    二郎,也不知大郎现在走到哪了?能不能在年前赶到京城来?
    自从知晓了永兴帝要将林立文召回京城后,林家众人便对林立文的归家开始翘首以盼了。
    这不,林老太又来问林立泽了。
    奶,大兄怕是走得没那么快。查了不少相关书籍,大致知晓西州距离京城有多遥远的林立泽回答道。
    两地相距可是有一千五百多公里呢,如今还又是冰天雪地的季节,路途就更难走了。所以莫说是让林立文年前从西州赶回京城了,只怕这传召他归京的圣旨能在年前到达西州便很是不错了。
    毕竟这般大的风雪天,谁也无法预测路途中是否会有什么意外。
    然就跟林立泽所猜想的一样,传召林立文归京的文书确实是在年过完后,才到达的西州府城。主要是今年的风雪出乎预料的大,文书被困在了临近西州的一处驿站里,耽搁了差不多十天的时间。
    而对林立文来讲,他便是年才刚过完,就接到了永兴帝要传召他归京的旨意。
    大郎这一走,我心中实在是万般不舍啊!知晓林立文真的要被调离西州了,闫刺史便开始长吁短叹了起来。
    凡做官者,没人会不在乎自己的政绩。所以像林立文这般的,不管去到哪个府州,都是一门心思的扑在农事上,更是短时间里就给当地带来翻天覆地大变化的人才来说,没有哪一个地方主官会不喜欢他。
    只是林立文本来便是京官,更是为着西州小麦增产而来。因此闫刺史更知晓,林立文这一走便是真的很难再回来了。
    我对西州亦是十分难舍。林立文说道。
    解决了水源灌溉问题后,西州其实真是个极好的地方。
    这里地域广阔,农田众多。还有辽阔又肥美的大草原,草原里生长的牛羊肉质鲜美,游牧民族也十分的热情好客。而且因着这地区的独特气候,凡是此地生长的瓜果也比别处要来得甘甜味美。
    借着啤酒引来了外地商者后,林立文便动起了在此地搞果木种植的计划,并且还在去年找寻了许多果木回来。因此只需再给上他几年的时间,即便是在交通极为不便利的时下,林立文也有信心,让此地的瓜果闻名全皇朝。
    --

章节目录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