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文也知晓这些,只是想到这般低的粮食亩产量,忍不住为这时代艰难生存的老百姓心生唏嘘而已。
    待到心情平复了些后,林立文便与闫刺史说起了正事。
    你说西州也能种植冬小麦?闫刺史震惊。
    为何不能?林立文拿出随身携带的手缝笔记本,翻到他手绘西州大致舆图的那一面,指着其中做了标记的五个县城给闫刺史看:大人,我之前去到各县城巡查时,便考察过各县城的气候情况了,如这六处县城的一些农田里,我觉得可试种一年冬小麦。
    西州确实因为在入冬后,天气会变得格外寒冷,导致冬小麦不易生长。但实际上在林立文下乡逐一考察时却发现,并不是西州所有的地方都是如此的。且西州以前以种植春小麦为主也是因为缺水严重,尤其是冬日更为干旱。但现在,灌溉的问题已经解决不少,那么以舟县为起点,往东南方向的这一片比较辽阔的区域,在林立看来是完全可以种植冬小麦的。
    闫刺史顿时又惊又喜,因为冬小麦不管是在质量上,还是在产量上,其实都是要好过春小麦的。只是一直以来,西州基本都是以种植春小麦为主。
    除了这,林立文还又说起了另外一件事:我此次来,还想请大人帮我与别的府州,寻一些较好的稻种来。
    这使得闫刺史更为震惊了:难道大郎你还打算在西州试种稻谷?
    要知道他们西州这地,历来荒凉干旱,耐旱耐寒的小麦种植尚且不能高产,因此水稻还几乎从未种植过。
    也因为这个原因,林立文在西州很难买到稻种。
    稻米倒是有,别看西州人以面食为主,但一些富户乡绅们,偶尔也会购置一些稻米换换口味。
    只是这价格,虽不似吉州当初棉那般的天价,但也绝对不是一般百姓能消费得起的。
    这才让林立文生出,想要在西州试种稻谷的想法。
    林立文还说道:我上次巡查时,也已经选定好两处可做试种稻谷之县城。
    既如此,大郎你便放手去做吧。闫刺史很爽快的说道:有什么困难,依旧直接来寻我便是。
    这一次,林立文还真就有需要闫刺史帮忙的。
    第一件事,便是给林立文挑选出来的适宜种植冬小麦的五处县城县令发布通告。让其派遣衙役去往各乡村,告知村民们官府将带领大家试种冬小麦一事。
    凡有意参与试种冬小麦的老百姓,照旧先去往各自村里正处报名。由里正将名单和试种亩数统计好,再汇总给到林立文。
    而除了这件事,林立文还有一件私事需要请求闫刺史帮忙。
    磷肥与水车这两样东西,不单单只是西州能用,整个皇朝都是可以且很是需要的。因此这件事,林立文与闫刺史都得在今年春小麦增产文书上,一并汇报与永兴帝。
    算着日子,钱秀秀应该就这段时日将要生产,林立文心中实在是惦记的很。偏这年代交通不便,西州这地更是极为慌凉偏僻。林立文就算是想找个送信的人都难,所以他便只能借着此次要往京城上报,请求闫刺史帮他给京城钱秀秀和林老大他们送上一封信。
    一封家书而已,这对闫刺史来说,实在算不得什么大事,他一口便答应下来了。甚至闫刺史还与林立文说道:大郎,你若还有别的一些物件想要带与家人的,也可一并交付于我。
    林立文听得心中一动,忙对闫刺史行礼道谢:多谢大人。
    闫刺史双手扶住他:大郎你勿要与我这般客气!他现在只盼着林立文能在他们西州待的时间越长越好,因此如林立文对家中亲人这种的相思之情,闫刺史能帮忙的地方是绝对愿意出手相助的。
    甚至要闫刺史来讲,也就是不凑巧,这位林大郎的妻子怀孕不方便跟随。若不然的话,俩人一并来到他这西州多好。
    这样的话,林大郎在他们西州也能待得安心些。
    在谢过闫刺史后,又过了两日,林立文才将文书和要带给钱秀秀他们的文书,还有一袋子的西州辖下一县城的特产干红枣送到了刺史府衙来。
    因为时下老百姓不重视水果,如红枣这般在后世极为寻常可见的,林立文在别的府城也极少见到大批量的种植和售卖。
    这就导致他想在市面上买一些品质较好的干红枣都不是那么的容易。
    而西州这个地方,别看干旱荒凉,但正是因为这种气候,此地长出来的水果甜度才更高。比如之前王四郎送林立文的那几个甜瓜便是如此,虽品种不如改良后的那些优越,但是味道着实不错,完全可用一句甜如蜜来形容。
    因此食用完那几个甜瓜后,林立文便还留了种子下来,打算等到明年开春时,自己去找一块地来试种。
    再比如这次托闫刺史带回去的红枣,产自西州一名叫庆县的县城,这种枣子皮薄肉厚,甘甜核小。林立文吃着觉得甚是不错,且红枣还十分的养人,他便决定蹭闫刺史这一波,给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里的钱秀秀他们稍去一袋。
    将东西交给闫刺史后,林立文这边便加紧教授老百姓们冬小麦试种一事了。
    而水稻试种因为林立文怕西州此地老百姓毫无这方面的种植经验,所以他第一年便只打算先在选定的那两处官田里进行试种。然后等到试种成功收获后,参与试种的农家好手们也学会了水稻的种植技术,林立文再派遣他们下乡教授百姓也不迟。
    --

章节目录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