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没等林立文回话,作为熟知西州各地的张五郎这时说道:其实,我瞧着此地应是挨着舟县边际了
    赵武闻言,立即来了精神道:当真如此?
    杨越也满脸期待的看向了张五郎。
    说实话,他们本以为自京城一路护送林立文到西州已经够辛苦了。却万没想到,陪着林立文下西州各县城乡村巡查却还要来得辛苦。
    张五郎便站在马车上,仔细往南边确认了一番,然后肯定的说道:等绕过这处山峰咱们便能到舟县。
    赵武顿时就欢喜了,便道:那这虎杖咱们也没必要折了。
    杨越也点了点头。
    虎杖杆子较酸,并不是他们所喜爱的。之前他们是担忧长时间找不到水源,这才想着囤些虎杖备用的。
    林立文这时却说道:还是去折上一些来吧。
    张五郎一怔,然后赶紧说道:大人,我敢保证,最多再往前行走十来里,咱们便真的可到舟县。
    这是误以为林立文不相信他的带路了。
    林立文也笑着与他解释:我自是信得过你的,然这虎杖,我折来是另有所用。
    早在在来之前,林立文早就针对西州各县城的分布做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林立文知晓张五郎之前说的舟县不仅与景山县相邻,其地理位置也位于西州的南部,在降水量上好过景山县许多,就连气候上,也较为温暖许多。
    而虎杖这东西虽耐旱又耐寒,对生长土壤要求也不高,但却喜温暖,所以多长于温润性气候地区。
    眼下这一片山坡灌丛里的虎杖茎秆粗壮,长势如此良好,便可见此地的气候是很事宜它生长的。
    知晓林立文拿这些虎杖是还有别的用处,张五郎也松了口气。
    毕竟他可是受闫刺史特意交代过的,一定要好生给林立文做好这个向导。因此林立文的态度,在他这里就尤为重要。
    解释完后,林立文又继续对赵武,杨越二人说道:咱们接下来还要去往舟县巡查,倒也不用折上许多。
    其实气候较为温暖湿润的舟县应该也有地方生长虎杖,甚至长势或为更好。但林立文却并不想花费时间特意去寻找。眼下既然都碰上了,便直接在这里折上一些带上便是。
    也如林立文所预料的一般,待到杨越赵武按照他的吩咐将虎杖折了些放置到马上后,他们继续前行,很快便进入了舟县。
    一路巡查下来,舟县此地的农作物种植面积比之景山县要多出许多,其百姓生活也因此较为富庶,所以舟县也是西州少有的几个中上等县城之一。
    此地汉族人口特别多,林立文他们这一路转下来,甚至没怎么见到游牧民族。
    又因着水源上不似舟县那般缺少,驿站里的小吏虽提供的吃食与住宿相差不大,但却也没卡他们的饮水。
    只每次提供的量都不大,显然是怕他们会因此浪费。
    这种爱惜水的程度,若非这次随着林立文一起亲自体验了一把,杨越和赵武简直是难以想象。
    林立文倒没说什么,只是在巡查完舟县时,像是有意识一般的往一些石山较多的地方行走。最终这一日,他们途径一处裸露的山矿处,他忽然吩咐杨越,赵武将马车停下。
    然后杨越他们便看着林立文在那一堆山矿中来回摸寻搜索。甚至还借用了赵武随身佩戴的长刀,欢欢喜喜的取了好些石块出来。
    赵武和杨越在怔愣会后,也过来与林立文帮忙。
    只是对林立文的这行为,他们很是不解。
    杨越性子较为沉稳,一向来是听林立文命令行事,属于做得多,问话甚少的那种。
    赵武则不同,性子本就比较活跃。再者他与林立文也相处了一个多月,知晓林立文性子比较温和,便一边帮着林立文取石块,一边直接问道:大人,你弄这些石块是有何用?
    从瞧见虎杖时,心中便有了想法的林立文这会就笑着对他们说道:阿武,这些可不是普通的石头,它是一种含磷的磷矿石。
    磷矿石可以直接制作成磷矿粉使用,但是却属于难溶性磷肥,因此一般直接用的话都是作为基肥来施的。且将之深耕进酸性土壤里,可降解土壤的酸度值。若是与有机肥怄制,对豆科植物和果树一类来说也是极好的肥料。
    且不仅如此,它若是和虎杖草一起进行一定比列的发酵,便可制作出农作物比较易吸收的有机磷肥。(注1)
    其实磷矿石还不止能用于农业制肥,它还能用于许多穿越者在小说里发明的玻璃上。只不过林立文会制作磷肥不假,但对玻璃这一块的炼制方法,他却是不熟悉的。
    林立文便只对三人将制肥这一块简单的讲解了一下。
    听完讲解后,赵武,杨越还有张五郎三人既感到震惊,又依旧觉得难以置信。
    其实也不止是他们,所有听闻这些个石头还能制作肥料的人都觉得难以置信。
    尤其是待到林立文将寻到的磷矿石带回西州府城屯田司衙门里后,他便快速安排人去往附近较为温暖湿润之地,找寻虎杖。
    林立文先前让赵武杨越两人折来的虎杖便是作为样品,分发到找寻虎杖的屯田司衙役们手中,以防有人不识得。
    --

章节目录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