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这就要走了啊!林小姑眼眶一红,还直接哭出声来。
    她随婆家来到景县十五年,这十五年从最开始的分外想念娘家亲人到逐渐一步步的习惯。本以为是老天爷到底可怜了她一把,又将亲人送到了身边来,可谁知这才见面多久,便又是分离。
    而这一分离,当真不知何时才能再见面了。
    所以莫说林小姑不舍,便是林老大与林老二也很是不舍。
    小姑。林立文这时开口道:爷奶这些年委实想你想得厉害若不然这一次,你与姑父带着弟妹们随我爹他们一同回去一趟过后的话,家里再安排人驾马车送你们回来。
    林小姑瞬间就不哭了,然后一把抓住林立文的手,急切的问道:行吗?
    这回没用林立文回答,林老大接话:怎么不行!到那时就让大兄驾车送你回来!
    于是林小姑又眼巴巴的看向了彭再桥。
    彭再桥便冲着两老人喊了一声:爹,娘。
    彭老头说道:今年家中农活基本已经忙完,你便与二郎带着孩子们归家去一趟吧。
    彭老太还说道:家中还有今年刚晒制的一些桂圆干与荔枝干我记得衡县那地是不产这些的,我去给你收拾出来,到时候带过去给亲家他们尝尝。
    嗳!谢谢爹娘。林小姑伸手把眼泪一抹,瞬间又笑得格外灿烂了。
    赵家村的村民们是在瞧见林小姑与彭再桥提着大包小包的,又与林老大林老二他们一并牵着孩子们准备离村时,才知晓林立文要走的事。
    好些村民们便忙问:大郎呢?大郎现在在哪?
    林小姑回道:大郎早几日因为一些公事出发去府城了。
    哎呦,大郎走了?
    他怎就这么走了呢?
    对呀,我都不知道!我还想着等鸡鸭它们下蛋后拿些送与大郎补补呢!前些日子瞧着他明显又瘦了
    你还等后面送蛋我今天在水塘里可都把鱼抓好了,打算明日一早去县城时给大郎送去呢!
    村民们开始一脸着急又难过的说着他们给林立文要准备的东西,然这也是林立文不肯惊动大家悄悄离去的原因。
    最近这段时间,自打村民们家里开始有产出了后,林立文就没少收到村民们硬塞给他自家的产出。
    何止是鱼和蛋,还有各式各样的蔬菜瓜果。
    即便林立文反复强调他家人少,委实吃不上这么多,也架不住村民们十分热情的非要给。
    林立文担心自己走时,又被景县村民们塞上一大堆的东西,才与林老大他们说道:爹,你与二叔带着小姑直接回家里,我跟秀秀还得先去府城一趟
    今年林立文虽是在景县待的时间最长,但他负责的却是整个牧州的水稻一年两收推广。如教授村民们种植和收获亩产量登记等事,可以交由当地的屯田司负责,但是最后各县城的数据统计等后续工作,林立文还是要亲自上手一些的。
    除此之外,他还要书写推广后的工作汇报交于永兴帝查阅。
    第85章 再次入京
    今年的牧州与以往大不相同。
    只是景县变化的太大,其改变甚至可以用得上改头换面来形容了,于是才导致其他县城的变化没那么明显了。
    种植技巧经过农家好手们下乡对老百姓细致的教授后,水稻的产量本就提升不少。再加上再生稻技术的出现,使得地里的粮食还因此多收获了一茬。
    各县城的官员们,一开始只看到屯田司安排的农家好手们日日奔波于乡间。然后等到收获时间一到,前去统计水稻亩产量的衙役们一回来将数据一报,直接将人惊到不敢置信。
    在第一茬水稻平均亩产量分别为两百八十多斤至三百来斤之间时,好多县城的县令便按奈不住了,因为他们还从没有听说过哪一个地方的水稻种植大面积亩产量能有这般高!
    不,更准确一点的来讲,是他们县城历年来的最高亩产量都未能达到这个数字!
    如今一亩地就能多了一百来斤的收成,而整个县城那么多水田,这得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了!
    若是上报与朝廷,只怕那些大臣们也得被惊掉下巴!
    可纵使他们心急如焚的想要汇报喜讯上去,此刻也只能强忍着。因为还有第二茬的再生稻亩产量还未出来。
    如此这般又忍了两个多月,待到地里的再生稻成熟,其结果令早就有了心理准备的众人们还是喜出望外了一把。
    第二茬再生稻的产量虽不如第一季,但是平均也达到了第一季亩产量的四成。如一些种植的较好的田地,亩产量更是能有五成。
    这还得了!
    各县城县令们便纷纷书写文书,在数据统计出来后派人加急送去了牧州府城,汇报与崔刺史。
    饶是崔刺史早于去年府城试种之亩产量就先预知了今年各县城水稻必将丰产一事,可还是被辖下各县令们汇报来的数据惊了一把。
    等到林立文从景县回到府城,前来拜见时,崔刺史整个人别提有多亲热了:我这边算着时日一直在盼着你回来,想着你最近也该回来了
    --

章节目录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