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给家里赚钱做贡献的人,没人会不喜欢的。
    这会林周氏也在跟林老大夸林立文:我家大郎就是聪慧!说着,又一脸喜悦的说道:等这五十亩荒地开垦好了,再种上个一两年后家里能宽松些,我便去与爹娘说说,让他们花点钱,请个媒婆上钱家再细谈下婚事
    之前虽说两家是定了亲,但是他们心里都明白,这亲事钱家定的并不情愿。以至于林家对这门亲事也有点底气不足,可如今不同了,大郎自被退学后懂事了不少,更是在农具上搞出了不小的名声,还受到了县太爷的嘉奖。钱家的态度也开始转变,林周氏便感觉这门亲事能成了。
    林老大也点了点头:我瞧着也行
    对他们做父母的来讲,最感到高兴的莫过于儿女能成器了。想到现如今的林立文,林老大和林周氏这天晚上躺到床上后,都是带着笑容睡去的。
    第二日更是天还未亮,俩人便起床了。
    今日照旧还是由林老大陪着林立文去县城,林周氏需要去灶屋给他们准备一些吃食带着。
    时间还早呢,你晚一点再去喊大郎起床。在去灶屋忙活前,林周氏还低声叮嘱林老大。
    话是这么说,但没等多久,林立文也起来了。穿越过来已经七个多月,生物钟早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林老太照旧收拾了不少要带去给林二姑的菜和鸡蛋,她还难得的抓了一只家里正在下蛋的母鸡。
    这鸡是今年喂的,刚下蛋还没多久,最是补人。林老太一边拿绳子绑着正挣扎着的鸡腿和鸡翅膀,一边对着林老大念叨:算着日子,芸娘的肚子怕也快要生了。等见着人了,你可得记得多问问
    这次去往县城,林家虽还是没有买上牛,但是却出了租资借了钱家老爷的牛车一日。
    钱家老爷一开始还推脱不肯收,见着林家坚持,这才作罢。
    因为有牛车驾驶,去往县城这一路就轻省了许多。
    再次见到林老大和林立文,林二姑也是格外的高兴。她挺着个大肚子,行动不方便,就支使黄书成。一会让他帮着卸下牛车上的东西,一会又让倒水给俩人喝。
    在知晓他们要去县衙登记开荒,林二姑又连让黄书成陪着一同去。
    最后还是林立文拒绝了:二姑如今身子不方便,店里事多又需姑父帮忙,县衙我们自己去便行了。
    这话顿时就说到黄书成心坎里了,与他来讲,现在最要紧的便是林二姑的身子。再看林立文,也是越瞧越顺眼了。
    毕竟以前林立文是个什么样,他也是清楚的,何曾有过说过这般体谅人的话。黄书成是真未曾想林立文被退学倒还把人退懂事了,如今他想出来的那些好使的农具,便是黄书成在县城也听说了不少。东西确实好使,不怪能得县太爷嘉奖。
    县衙户房。
    役员接过林立文递过来的开荒文书和户籍仔细的看了遍后,又拿出算盘算了算:开荒五十亩地按照规定,你可领取棉种三十斤,豆种十斤。
    在这里,赋税征收的都是实物。水田上缴的是稻谷,而旱地上缴的则是大豆和棉花。这也是因为水稻是主食,棉花可织布制衣保暖,大豆则能榨油。
    于是县城大多数百姓地里种植的也是这三样作物,便是官府这边对于开荒给予的粮种帮衬,也一样是这三种。
    林立文这次开荒的五十亩地又都是旱地,发的自然就是棉种和豆种了。
    开荒除了粮种补贴,官府还允许赊欠农具。然林立文看完可选择的农具后,默然了。
    这些农具倒也不是说不能用,但皆都是这年代常见的那些,使用起来效率很低。且官府又是赊欠,日后是要还回来的。
    林立文想了下,便说道:农具不用了。
    役员:既如此,那我便给登记上了。
    林立文忙道谢:多谢。
    登记完后,役员又道:豆种和棉种凭这个去仓房找仓大使领取。
    林立文:好。
    县衙负责管理仓库的人员统一称之为仓大使,没有官职,自然也不算编制内人员。
    林立文跟林老大拿着凭证,又去了仓库找仓大使把豆种和棉种领到,开荒登记的事这才算办完。之后他们没有先回林二姑那里,而是直奔铁匠铺。
    铁匠把林立文递过来的图纸看了看,又询问了他一些细节,便说道:你这次打造的农具较多,时日怕会有些长。
    林立文便问道:分批来取可行?
    铁匠笑道:可,五日后能取一部分。
    好
    林立文说完,便让林老大把订金交了。
    订金一交,林老大带来的钱就花去了一大半。饶是早就做好了心里准备,林老大脸上也不免带上了几分心疼。
    就是林立文心里也忍不住叹了口气。
    古代铁就是贵,只是打造了一些开荒所需的农具,就把家里前段时间售卖打谷机的钱花去了一大半。也就不怪即便朝廷鼓励,还有粮种帮衬,却依然没什么老百姓愿意去开荒了。
    没点家底子,竟是连地都种不起!
    --

章节目录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