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事也确实是村民们想错了,只是最开始引起这个误会的,却是林杨氏。
    那日林立文刚做出麦钐拿去与林老头瞧,林老头误会林立文馋鱼吃了,林周氏和林杨氏也误会了。
    后面林立文解释了一番,林周氏也私底下问了,确定林立文没想吃鱼才作罢。但林杨氏却把这事记在了心里,还支使林老二拿地笼去河边弄鱼,又被村民们瞧见。
    村民们上前闲聊了几句,最后大家都得知了林大郎爱吃鱼。
    这段时间,大家接连得了林立文想出来的农具的好处,甚至还靠着林立文的法子挣来了些钱,大伙正不知该如何感谢林立文呢!
    旁的事情他们或许做不来,摸点鱼虾送去给林立文表示感谢,那还是能办得到的!
    于是众人在听说林立文爱吃鱼后,一个个的就都去弄鱼了。
    这么几日下来,林老太和林周氏,以及林杨氏三婆媳一有空几乎都在处理这些村民们送来的鱼虾。能烘干的尽量烘干,烘不完的,她们只能挤掉内脏后清洗干净,再撒上一点盐放到太阳底下去晒。
    这般搞了几天后,林立文只觉得整个屋子都飘散着一股子的鱼腥味。
    然这还没完,这日林家大姑也拎着桶上门来了。
    林大姑一瞧见林立文,立即就笑着对他说道:大郎,快,拿个桶过来。听说你爱吃鱼,大姑特意给你弄了些鱼虾来!
    林家村跟刘家村不止是隔的近,两个村子的田地更是共用着一条河水来灌溉。因此当林家村的众人都去河边弄鱼虾时,刘家村那边的人便也听说了林大郎爱吃鱼。
    刘家父母得知这事,也让刘家三兄弟去弄鱼虾。甭管怎么说,因为林家把林大姑看重,好处最后也一样落在了他们刘家头上。
    于是就有了现在林大姑也来送鱼虾的这一出。
    大姑,你怎么也来给我送鱼虾了啊?你瞧,家里现在这么多,真不用给我送的。林立文停下手里的竹笔,又拿石头将纸张盖住以免被风吹走,才站起来哭笑不得的说道。
    林大姑也瞧见了满院子拿簸箕晒着的鱼虾,但却不肯把东西拿回去:后面送不送的再说,你把今天大姑拿来的先收下。
    林立文无奈只得收下这些鱼虾。
    将桶里带来的鱼虾空出来后的林大姑却并未离去,而是好奇的盯着林立文放在凳子上用石头压着的纸张:大郎,你这是在作画?
    不是作画,是在画一样新的农具。林立文回道。
    林大姑闻言,眼睛立即一亮:大郎你又想出一样新农具了呀?是做什么用的?
    这东西叫打谷机,是我见着家里爷奶爹娘他们用连枷打麦穗太过辛苦方才想出来的林立文就把这打谷机的简单原理,以及它的好使之处细细的对着林大姑讲了一遍。
    林大姑听说只需要用脚使劲,就能很轻松的将麦穗和水稻脱粒,便忍不住催促林立文:那大郎你赶紧把这个农具做出来啊!
    林立文只能解释道:大姑,这农具其他部分都好弄,难的是它里面的脱粒装置,还需得上县城铁铺定制一番才行
    因着最近天气越来越热,中午从地里回来休息的林老头和林老大他们刚走近自家院门口,就听见了林立文说要去县城铁铺定制的话。
    林老头整个人站在那,愣是有点不敢进去了。
    若是进去,大郎又要找他要钱,那可如何是好?难不成前几日在刘家村割麦挣来的钱,注定又要保不住了吗?
    第14章 打谷机
    爹,你怎的不进去了?林老头这一停下,紧随其后的林老大便满脸不解的问道。
    对呀,快进去啊!大郎说他又想出一个好使的农具了!同样听到了林立文刚刚说的话,林老二却是一脸的高兴。
    这段时间,林老二帮着林立文制作新农具,又教授村民们制作。导致林老二也没少受到村民们的感激和夸赞,现在大家一个个的对着他要多热情有多热情。
    就连林杨氏私底下也说道:我嫁了你这么多年,万没想到你还有这手艺。虽说平日里家里凳子椅子桌子有点小问题,都是林老二修的,但这到底不打眼。便是家里用的箩筐,簸箕,林老二也没少编织,也最多被大家说上一句手巧。
    可这种手巧,在林家村里也并不少见。谁家的东西不都是尽量自己做的,有点小问题自己修?至于花钱去买?那可没几个人能舍得。
    于是林老二活了几十年,还是头一次体会这种感觉。
    这会催促完林老头后,林老二口里还大声冲着院子里喊道:大郎,你快与我说说,你这回想出来的那个新农具
    林老头就瞧见自家二儿子一边说着一边绕过了他,欢快的跟个二傻子一样的跑去找大郎了。
    紧跟随林老二后面跑进去的,还有林老大。
    林老大手没林老二那么巧,木工那些活他做不大来,也就没法跟林老二一样得村里人的夸赞。但是没关系,这些农具可全是他家大郎想出来的。现在村里人见着他一次,几乎都要夸他一句好福气,生了个好儿子这样的话而对林老大这个当爹的来说,村里人夸赞林立文可比夸赞他本人来得还要高兴。
    --

章节目录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