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页
赵懿懿便挑眉问:“在家里可有谁欺负你?”
她对赵端端,一开始是因着祖父母的缘故,后来相处日久,赵端端又依赖她,她便逐渐将赵端端当成了自个亲妹妹疼爱。
自个妹妹的事儿,赵懿懿比谁都要挂心。
“没有谁欺负我呀。”赵端端摇了摇头,半张着嘴看她。
赵懿懿不悦地皱起眉头,朝殿外一指:“那她怎么跟来了?”
纤长的手指如同玉管一般,指尖染了点粉色,赵端端顺着她的指尖,隔着屏风与殿门往外一看,便知道她说的是候在外面的左连枝,遂撇了撇嘴:“父亲非要她跟着我一块儿来,还说都是一家子姐妹,我能有什么办法嘛。”
赵懿懿有些头疼的揉了揉眉心,对父亲赵维民这么多年的拎不清,也是见怪不怪了。
左连枝是她继母徐氏的亲生女儿,是徐氏同前夫所生。
若只是这么简单的关系,赵懿懿几个倒不至于不待见对方,故意给脸色看。偏偏她这继母同父亲那一段过往,着实不太光彩。
左连枝生父同赵维民曾是好友,左父早亡以后,赵维民便立誓要替对方照顾妻女。赵懿懿母亲也知道这回事,非但不反对,还感动于丈夫是个有情有义的人,时常帮着一块儿照拂,待徐氏亲如姐妹。
饶是赵家祖父母听说后,也是直夸儿子长大了、有担当了。
赵懿懿幼时还被阿娘叮嘱过:“你是大姐姐,连枝是没了阿爹的孩子,可得让着她些,别叫她被人欺负了去。”
任是谁也没有想到,赵维民照顾旧友妻女,照顾着照顾着,就将友妻照顾到榻上去了。
赵懿懿那时也不大,听了母亲的话,她乖乖地照顾着这个没了爹的妹妹,不许那些小孩子欺负左连枝。却没想到,对方确实没有亲爹,最后却抢走了她的阿爹。
母亲去世后,赵维民便自作主张迎娶了徐氏,直到俩人将那养在外头的私生子接回来,看着已经那般大了的所谓“弟弟”,赵懿懿才知俩人已经苟合了那么多年。
原来曾经以为的和睦家庭都是表象,一夕之间,父亲的高大形象在她心中崩塌得彻底。
“她等会回去,肯定又要跟父亲告状,说我故意不理她。前几日她看上我的簪子,最后我虽然没给她,父亲却给她买了个更好的。”赵端端拉着赵懿懿,有些不高兴地撒娇,“阿姐,她好烦啊。”
“与你有什么干系,是我不理她的,她还敢告我的状不成?”赵懿懿轻哼一声,又拧着眉问:“什么簪子?”
赵端端坐在那儿抠手指,继而又靠着赵懿懿肩膀,噘着嘴说:“就是一支普通的簪子,她故意当着父亲的面说喜欢,不就是想……阿姐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就是喜欢抢别人的东西,跟她那个……”
她想说跟她那个娘一个样,话说到一半被赵懿懿的眼神吓到,忽而住了嘴不再说。
差点就忘了,阿姐不许她说这样粗鄙的话。
赵懿懿轻叹口气,抚了抚她的鬓发,温声道:“好了,不说他们了,同阿姐说些旁的事,嗯?”
赵端端歪着脑袋想了想,同她说起了自个管理的济幼堂。
赵懿懿母亲夏侯氏对外宣称有四个孩子,实则唯有赵懿懿与长兄赵原、弟弟赵辰是她亲生。
外人皆不知,赵家二小姐赵端端,其实是赵家养女。
那年端阳前一日,夏侯氏带着赵懿懿出门逛街,正巧碰上路边被兄嫂发卖的赵端端。小姑娘衣衫褴褛,仰着脸怯怯地唤了夏侯氏一句。
夏侯氏见她可怜,停下来说了几句话,还未决定好是否要买下这可怜的小姑娘时,前方一座桥突然坍塌,正是她带着赵懿懿将要走过的一座桥。
碰上这样巧合的事,谁也不可能无动于衷,夏侯氏当即将赵端端带了回去,没过几日,赵家祖父得了升迁调令、祖母的眼疾也痊愈了。家中老人都觉得赵端端有福气,便让夏侯氏认她做了女儿,因将她带回来第二日是端阳,便顺着赵懿懿,取了端端这个名字。
收养了赵端端以后,赵家干脆办了个济幼堂,里头只收养些女童,教她们些纺纱织布的事儿,给一条活路。赵懿懿曾跟着祖母打理过两年,嫁入东宫后她没弃之不顾,直至顾祯登极称帝她才全权交给了赵端端。
本来就是为她办的,叫她自个打点再好不过。
“年底的时候,又来了三个孩子。”赵端端掰着手指头数给她听,“两个被扔到了咱们济幼堂门口,还有一个是从路上捡回来的,我前几日去瞧了,都才丁点大。”
赵懿懿原先一直含笑听着,听到这儿则是关切问道:“又多了三个孩子,花销可够呢?可要我给你一些?”
赵家每月拨往济幼堂的银两,都是有定额的,从前济幼堂就一直是母亲和祖母在管,父亲只是知道有这么个地方,压根就没插过手。
若是为了这个找他开口要钱,难免生出事端。
“够的,我正准备跟阿姐说这个事呢。”赵端端笑眯眯地看着她,声音如呖呖莺啼,“有位夫人病愈以后,来济幼堂抱了个孩子回去还愿。她们还卖了些自个绣的绢帕、织的布出去,算下来是刚刚好。”
相比起祖母他们刚创办的时候,济幼堂的规模已经扩大了不少,愈是大,便愈难管理。
见她将济幼堂打理得井井有条,将近一年的时间都没出过什么龃龉和差池,脸上不禁流露出些许满意之色。
--
她对赵端端,一开始是因着祖父母的缘故,后来相处日久,赵端端又依赖她,她便逐渐将赵端端当成了自个亲妹妹疼爱。
自个妹妹的事儿,赵懿懿比谁都要挂心。
“没有谁欺负我呀。”赵端端摇了摇头,半张着嘴看她。
赵懿懿不悦地皱起眉头,朝殿外一指:“那她怎么跟来了?”
纤长的手指如同玉管一般,指尖染了点粉色,赵端端顺着她的指尖,隔着屏风与殿门往外一看,便知道她说的是候在外面的左连枝,遂撇了撇嘴:“父亲非要她跟着我一块儿来,还说都是一家子姐妹,我能有什么办法嘛。”
赵懿懿有些头疼的揉了揉眉心,对父亲赵维民这么多年的拎不清,也是见怪不怪了。
左连枝是她继母徐氏的亲生女儿,是徐氏同前夫所生。
若只是这么简单的关系,赵懿懿几个倒不至于不待见对方,故意给脸色看。偏偏她这继母同父亲那一段过往,着实不太光彩。
左连枝生父同赵维民曾是好友,左父早亡以后,赵维民便立誓要替对方照顾妻女。赵懿懿母亲也知道这回事,非但不反对,还感动于丈夫是个有情有义的人,时常帮着一块儿照拂,待徐氏亲如姐妹。
饶是赵家祖父母听说后,也是直夸儿子长大了、有担当了。
赵懿懿幼时还被阿娘叮嘱过:“你是大姐姐,连枝是没了阿爹的孩子,可得让着她些,别叫她被人欺负了去。”
任是谁也没有想到,赵维民照顾旧友妻女,照顾着照顾着,就将友妻照顾到榻上去了。
赵懿懿那时也不大,听了母亲的话,她乖乖地照顾着这个没了爹的妹妹,不许那些小孩子欺负左连枝。却没想到,对方确实没有亲爹,最后却抢走了她的阿爹。
母亲去世后,赵维民便自作主张迎娶了徐氏,直到俩人将那养在外头的私生子接回来,看着已经那般大了的所谓“弟弟”,赵懿懿才知俩人已经苟合了那么多年。
原来曾经以为的和睦家庭都是表象,一夕之间,父亲的高大形象在她心中崩塌得彻底。
“她等会回去,肯定又要跟父亲告状,说我故意不理她。前几日她看上我的簪子,最后我虽然没给她,父亲却给她买了个更好的。”赵端端拉着赵懿懿,有些不高兴地撒娇,“阿姐,她好烦啊。”
“与你有什么干系,是我不理她的,她还敢告我的状不成?”赵懿懿轻哼一声,又拧着眉问:“什么簪子?”
赵端端坐在那儿抠手指,继而又靠着赵懿懿肩膀,噘着嘴说:“就是一支普通的簪子,她故意当着父亲的面说喜欢,不就是想……阿姐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就是喜欢抢别人的东西,跟她那个……”
她想说跟她那个娘一个样,话说到一半被赵懿懿的眼神吓到,忽而住了嘴不再说。
差点就忘了,阿姐不许她说这样粗鄙的话。
赵懿懿轻叹口气,抚了抚她的鬓发,温声道:“好了,不说他们了,同阿姐说些旁的事,嗯?”
赵端端歪着脑袋想了想,同她说起了自个管理的济幼堂。
赵懿懿母亲夏侯氏对外宣称有四个孩子,实则唯有赵懿懿与长兄赵原、弟弟赵辰是她亲生。
外人皆不知,赵家二小姐赵端端,其实是赵家养女。
那年端阳前一日,夏侯氏带着赵懿懿出门逛街,正巧碰上路边被兄嫂发卖的赵端端。小姑娘衣衫褴褛,仰着脸怯怯地唤了夏侯氏一句。
夏侯氏见她可怜,停下来说了几句话,还未决定好是否要买下这可怜的小姑娘时,前方一座桥突然坍塌,正是她带着赵懿懿将要走过的一座桥。
碰上这样巧合的事,谁也不可能无动于衷,夏侯氏当即将赵端端带了回去,没过几日,赵家祖父得了升迁调令、祖母的眼疾也痊愈了。家中老人都觉得赵端端有福气,便让夏侯氏认她做了女儿,因将她带回来第二日是端阳,便顺着赵懿懿,取了端端这个名字。
收养了赵端端以后,赵家干脆办了个济幼堂,里头只收养些女童,教她们些纺纱织布的事儿,给一条活路。赵懿懿曾跟着祖母打理过两年,嫁入东宫后她没弃之不顾,直至顾祯登极称帝她才全权交给了赵端端。
本来就是为她办的,叫她自个打点再好不过。
“年底的时候,又来了三个孩子。”赵端端掰着手指头数给她听,“两个被扔到了咱们济幼堂门口,还有一个是从路上捡回来的,我前几日去瞧了,都才丁点大。”
赵懿懿原先一直含笑听着,听到这儿则是关切问道:“又多了三个孩子,花销可够呢?可要我给你一些?”
赵家每月拨往济幼堂的银两,都是有定额的,从前济幼堂就一直是母亲和祖母在管,父亲只是知道有这么个地方,压根就没插过手。
若是为了这个找他开口要钱,难免生出事端。
“够的,我正准备跟阿姐说这个事呢。”赵端端笑眯眯地看着她,声音如呖呖莺啼,“有位夫人病愈以后,来济幼堂抱了个孩子回去还愿。她们还卖了些自个绣的绢帕、织的布出去,算下来是刚刚好。”
相比起祖母他们刚创办的时候,济幼堂的规模已经扩大了不少,愈是大,便愈难管理。
见她将济幼堂打理得井井有条,将近一年的时间都没出过什么龃龉和差池,脸上不禁流露出些许满意之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