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临夏孔叔的家里,我首先迫不及待的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休息了一下之后,就和二叔到了一楼的餐厅,几天来我第一次正儿八经的吃了顿饭,再加上孔家的厨师手艺真的不错,我一连添了三次饭,吃的旁边的二叔直拿眼睛咧我。我装作看不见,心说这几天挨饿的又不是你。
酒足饭饱之后,我们来到客厅,孔叔赶走了所有的伙计,只剩下孔雪,二叔和我,他向我们说起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孔叔年轻的时候曾经在祁连山某哨所待过。大山里的哨所交通不便,生活要比外面苦一些,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每天就是上哨查线,也就是站岗巡逻。除了这些,大家平日里训练完毕之后就自娱自乐。或者自己种点菜,或者去哨所下面的湖里去抓两条鱼,回来改善改善生活。大家自由归自由,但是还是严格的遵守规章纪律。唯独有一个人,经常会干点违纪的事情。而这个人也是当时孔叔最好的朋友,他的名字叫做汤撼东!
孔叔讲到这,让我微微一怔,我曾经听元宵说起过,他爸爸和孔叔是战友。没想到,最早在哨所的时候,他们两个人就认识了。
孔叔告诉我,当时汤撼东的家里很有些势力,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来参军。即便是参军,也完全可以为汤撼东分配到一个轻松一点的兵种,可他偏偏来了条件艰苦的祁连山哨所。至于原因,孔叔也是后来才知道的。
两个人成为朋友除了脾气相投之外,两个人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都爱冒险,寻找刺激。尤其是汤撼东,没事就往大山深处钻,甚至有一次竟然抓了一条大蛇回来,还准备给大家当晚饭,结果被班长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但是这个人依旧我行我素,班长也拿他没办法。
汤撼东有一次告诉孔叔,说自己家里是做古董生意的。他曾经看到一篇古籍里提到过,祁连山是中国最大的龙脉之一,在这里几千年来,积累了无数的财富和秘密,甚至还隐藏着上古神迹。从那之后,汤撼东就一发不可收拾的迷上了祁连山,因此想尽一切办法要来一探究竟,这也是他来到祁连山哨所的原因。
孔叔当时也是年轻气盛,在汤撼东的带动下,他内心的探究欲也无法遏制的迸发了出来。从那之后,二人经常利用巡逻间隙,或者休息时间,进到深山无人区,搜寻着那些无人知晓的秘密。也是从那时起,汤撼东给孔叔讲解了很多关于古墓和考古相关的知识,这让孔叔从心底里佩服汤撼东,更加乐于与他一起做这些事情。
直到有一天,汤撼东、孔叔以及其他两位战友,一起沿往常路线进行巡逻,在到达一座山顶的时候,突然间发现远处的一个山坡上雪雾翻腾,他们马上意识到:糟了!那是发生雪崩了!
汤撼东拿出望远镜,对着雪崩的方向望去,就看到整片整片的雪从山坡上滑落,翻涌着向下冲去,即使是离得很远,他依旧感受的到那股排山倒海般的气势。他的手随着雪崩的方向一晃,突然间感觉几个人影在他眼前一晃而过,他连忙重新调整望远镜,仔细的搜索,就发现几个人正雪崩位置的下方,在拼命的逃跑。
汤撼东大喊一声:“不好!有人遇险!疏勒南山北坡,快救人!快!”其他几个人一听,就全都紧张了起来。他们安排其中一个战士回哨所报信,其他人以最快的速度赶了过去。
尽管已经拼劲了全力,等他们赶到的时候,也已经是几个小时以后了。孔叔他们放眼望去,那里已经是一片白茫茫,刚才几个人早已没了踪迹,他们知道那些人恐怕已经凶多吉少了。他们在几乎齐腰深的积雪里开始找存者,但是完全无迹可寻,而且这层厚厚的雪应该就是刚才雪崩带下来的,很不结实,一不小心非常有可能发生二次雪崩。
找了半天,毫无结果,正当他们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和他们同行的战士指着远处的一个凸起的黑色喊道:“看那!好像是个人!”
他们过去一看,果然是一个人,检查发现他还活着。这个人留着一脸的络腮胡子,不过看年龄应该不大,也就三十出头的样子。他正趴在两件行李装备上,行李之间存留的空隙,也是他能活命的关键。三人合力把这个人拉起来准备扶到一边,可是那两件行李没有了那个人的支撑,再加上当时的地势坡度比较大,行李顺着山势滚了下去。行李越滚越快,带动着雪片翻滚,汤撼东暗道不好,与此同时,他们听到了一连串奇怪的声音,紧接着他们所在的雪层再次断裂,厚厚的积雪夹杂这几个人一同翻滚了下去。
等孔叔再次醒过来的时候,已经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了,只发现自己所处的位置,应该是一条峡谷内部。孔叔在不远处找到了汤撼东和刚才救起的那个人。说起来这个人命真大,两次雪崩他都安然无恙。而不幸的是另外一名战士,由于头撞在了石头上,已经不幸遇难了。
被救的那个人一直处于昏迷的状态,孔叔和汤撼东只能两个人驾着他向峡谷外摸索前进,但是这个地方他们根本没来过,一时间难以找到出路,如果天黑在这样的雪地里过夜,以他们现在的装备那是必死无疑。孔叔和汤撼东两个人心急如焚,不过万幸的是在天马上要黑的时候,他们在峡谷中,找到了一个山洞。二人在山洞里升起一个火堆,温暖的火苗跳动着,顿时感觉舒服了很多,二人这才松了口气,好歹这一宿算是能对付了。
而那个被救下的人一直处于半昏迷的状态,他们检查了一下他身上的口袋,找到了一个证件,从那上面他们知道,这个人名叫黄山,是河北省某科研所的地质勘探研究员。看来他们应该是一只科考队。
两个人用水壶煮了一点雪水,自己喝一点,也喂给黄山一些,让他暖暖身子。汤撼东起身观察了一下整个山洞,就发现这个山洞其实很深,往里走黑漆漆的一片,他拿起一个火把往里照了照,却根本看不到头。汤撼东有些疑惑的又走了回来,伸手摸了摸山洞的石壁,突然间“咦”了一声。孔叔就问他怎么了?
汤撼东皱着眉头说道:“这个山洞不是天然形成的,有人工开凿的痕迹。这山洞里面恐怕有东西。”
孔叔能猜到汤撼东指的是什么,当时就是一惊。
两个人难以压制内心的冲动,商量了一下,就拿起火把,向山洞内部走去。
孔叔告诉我,当时他们发现的洞穴,就是如今我们进去的那座古墓。用孔叔的话说就是,当时他们在洞里的发现,让他们震惊无比。他们找到了一个墓道,沿着墓道一直向深处走去。
我本来想问问,他们到底发现了什么。可是孔叔摆了摆手示意我不要断他,我只好作罢。
孔叔他们当时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可就在他们走到一个拐角的时候,突然间用余光一扫,就发现在他们的后面似乎跟着什么东西,而那黑影一闪就不见了。
孔叔和汤撼东装作若无其事,刚一绕过拐角,汤撼东就把身上背的枪端了起来。因为他们当时巡逻都是配枪的,而且还有子弹。他们两个人当时也是胆子奇大,小心的听到后面那个黑影又有了动静,就立刻转身又从拐角处冲了出来,大喝一声:“什么人!”
那个黑影就是一惊,转身就往回跑。汤撼东毫不犹豫的扣动了扳机,可是当时光线太暗,再加上那个黑影也是极其灵活,竟然没有命中。
见那黑影失去了踪迹,两个人转身再次向墓道中走了一段,发现这里空间巨大,一时间根本无法探出究竟,再加上那个黑影的缘故,二人也不敢再逗留,就急忙走出了墓道。可是当他们回到山洞的时候,却发现原本还在昏迷的黄山竟然已经不见了,四处查看了一下,并没有搏斗以及野兽的足迹。因此他们断定,刚才墓道里的那个黑影,就是黄山。
很可能这个黄山已经苏醒,无意间听到了他们两个人的谈话,于是也跟着他们进了山洞深处,也进入了古墓墓道。可是看他刚才的身手,和那份心理素质,绝不仅仅是一个科考队员这么简单,至于他真实的身份,却无法考证。后来他们也曾经暗地里调查过这个人,人却已经失踪,其他的也没有查出什么结果。
也是由于这个原因,稳妥起见,汤撼东和孔叔决定将发现古墓这件事情,向上面汇报。第二天,部队的支援赶到,把他们二人救了出去,也找到了其他遇难人员的遗体,这件事情后来还上了报纸。
孔叔所讲的这些,跟我们前面的发现,基本全都一一对应了。但是刚才孔叔所讲的一件事情,却让我的后背一阵发凉。
孔叔他们在墓道所遇到那个黑影的经历,和我在古墓中的昏迷后梦到的情景,竟然是一模一样的。
酒足饭饱之后,我们来到客厅,孔叔赶走了所有的伙计,只剩下孔雪,二叔和我,他向我们说起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孔叔年轻的时候曾经在祁连山某哨所待过。大山里的哨所交通不便,生活要比外面苦一些,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每天就是上哨查线,也就是站岗巡逻。除了这些,大家平日里训练完毕之后就自娱自乐。或者自己种点菜,或者去哨所下面的湖里去抓两条鱼,回来改善改善生活。大家自由归自由,但是还是严格的遵守规章纪律。唯独有一个人,经常会干点违纪的事情。而这个人也是当时孔叔最好的朋友,他的名字叫做汤撼东!
孔叔讲到这,让我微微一怔,我曾经听元宵说起过,他爸爸和孔叔是战友。没想到,最早在哨所的时候,他们两个人就认识了。
孔叔告诉我,当时汤撼东的家里很有些势力,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来参军。即便是参军,也完全可以为汤撼东分配到一个轻松一点的兵种,可他偏偏来了条件艰苦的祁连山哨所。至于原因,孔叔也是后来才知道的。
两个人成为朋友除了脾气相投之外,两个人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都爱冒险,寻找刺激。尤其是汤撼东,没事就往大山深处钻,甚至有一次竟然抓了一条大蛇回来,还准备给大家当晚饭,结果被班长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但是这个人依旧我行我素,班长也拿他没办法。
汤撼东有一次告诉孔叔,说自己家里是做古董生意的。他曾经看到一篇古籍里提到过,祁连山是中国最大的龙脉之一,在这里几千年来,积累了无数的财富和秘密,甚至还隐藏着上古神迹。从那之后,汤撼东就一发不可收拾的迷上了祁连山,因此想尽一切办法要来一探究竟,这也是他来到祁连山哨所的原因。
孔叔当时也是年轻气盛,在汤撼东的带动下,他内心的探究欲也无法遏制的迸发了出来。从那之后,二人经常利用巡逻间隙,或者休息时间,进到深山无人区,搜寻着那些无人知晓的秘密。也是从那时起,汤撼东给孔叔讲解了很多关于古墓和考古相关的知识,这让孔叔从心底里佩服汤撼东,更加乐于与他一起做这些事情。
直到有一天,汤撼东、孔叔以及其他两位战友,一起沿往常路线进行巡逻,在到达一座山顶的时候,突然间发现远处的一个山坡上雪雾翻腾,他们马上意识到:糟了!那是发生雪崩了!
汤撼东拿出望远镜,对着雪崩的方向望去,就看到整片整片的雪从山坡上滑落,翻涌着向下冲去,即使是离得很远,他依旧感受的到那股排山倒海般的气势。他的手随着雪崩的方向一晃,突然间感觉几个人影在他眼前一晃而过,他连忙重新调整望远镜,仔细的搜索,就发现几个人正雪崩位置的下方,在拼命的逃跑。
汤撼东大喊一声:“不好!有人遇险!疏勒南山北坡,快救人!快!”其他几个人一听,就全都紧张了起来。他们安排其中一个战士回哨所报信,其他人以最快的速度赶了过去。
尽管已经拼劲了全力,等他们赶到的时候,也已经是几个小时以后了。孔叔他们放眼望去,那里已经是一片白茫茫,刚才几个人早已没了踪迹,他们知道那些人恐怕已经凶多吉少了。他们在几乎齐腰深的积雪里开始找存者,但是完全无迹可寻,而且这层厚厚的雪应该就是刚才雪崩带下来的,很不结实,一不小心非常有可能发生二次雪崩。
找了半天,毫无结果,正当他们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和他们同行的战士指着远处的一个凸起的黑色喊道:“看那!好像是个人!”
他们过去一看,果然是一个人,检查发现他还活着。这个人留着一脸的络腮胡子,不过看年龄应该不大,也就三十出头的样子。他正趴在两件行李装备上,行李之间存留的空隙,也是他能活命的关键。三人合力把这个人拉起来准备扶到一边,可是那两件行李没有了那个人的支撑,再加上当时的地势坡度比较大,行李顺着山势滚了下去。行李越滚越快,带动着雪片翻滚,汤撼东暗道不好,与此同时,他们听到了一连串奇怪的声音,紧接着他们所在的雪层再次断裂,厚厚的积雪夹杂这几个人一同翻滚了下去。
等孔叔再次醒过来的时候,已经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了,只发现自己所处的位置,应该是一条峡谷内部。孔叔在不远处找到了汤撼东和刚才救起的那个人。说起来这个人命真大,两次雪崩他都安然无恙。而不幸的是另外一名战士,由于头撞在了石头上,已经不幸遇难了。
被救的那个人一直处于昏迷的状态,孔叔和汤撼东只能两个人驾着他向峡谷外摸索前进,但是这个地方他们根本没来过,一时间难以找到出路,如果天黑在这样的雪地里过夜,以他们现在的装备那是必死无疑。孔叔和汤撼东两个人心急如焚,不过万幸的是在天马上要黑的时候,他们在峡谷中,找到了一个山洞。二人在山洞里升起一个火堆,温暖的火苗跳动着,顿时感觉舒服了很多,二人这才松了口气,好歹这一宿算是能对付了。
而那个被救下的人一直处于半昏迷的状态,他们检查了一下他身上的口袋,找到了一个证件,从那上面他们知道,这个人名叫黄山,是河北省某科研所的地质勘探研究员。看来他们应该是一只科考队。
两个人用水壶煮了一点雪水,自己喝一点,也喂给黄山一些,让他暖暖身子。汤撼东起身观察了一下整个山洞,就发现这个山洞其实很深,往里走黑漆漆的一片,他拿起一个火把往里照了照,却根本看不到头。汤撼东有些疑惑的又走了回来,伸手摸了摸山洞的石壁,突然间“咦”了一声。孔叔就问他怎么了?
汤撼东皱着眉头说道:“这个山洞不是天然形成的,有人工开凿的痕迹。这山洞里面恐怕有东西。”
孔叔能猜到汤撼东指的是什么,当时就是一惊。
两个人难以压制内心的冲动,商量了一下,就拿起火把,向山洞内部走去。
孔叔告诉我,当时他们发现的洞穴,就是如今我们进去的那座古墓。用孔叔的话说就是,当时他们在洞里的发现,让他们震惊无比。他们找到了一个墓道,沿着墓道一直向深处走去。
我本来想问问,他们到底发现了什么。可是孔叔摆了摆手示意我不要断他,我只好作罢。
孔叔他们当时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可就在他们走到一个拐角的时候,突然间用余光一扫,就发现在他们的后面似乎跟着什么东西,而那黑影一闪就不见了。
孔叔和汤撼东装作若无其事,刚一绕过拐角,汤撼东就把身上背的枪端了起来。因为他们当时巡逻都是配枪的,而且还有子弹。他们两个人当时也是胆子奇大,小心的听到后面那个黑影又有了动静,就立刻转身又从拐角处冲了出来,大喝一声:“什么人!”
那个黑影就是一惊,转身就往回跑。汤撼东毫不犹豫的扣动了扳机,可是当时光线太暗,再加上那个黑影也是极其灵活,竟然没有命中。
见那黑影失去了踪迹,两个人转身再次向墓道中走了一段,发现这里空间巨大,一时间根本无法探出究竟,再加上那个黑影的缘故,二人也不敢再逗留,就急忙走出了墓道。可是当他们回到山洞的时候,却发现原本还在昏迷的黄山竟然已经不见了,四处查看了一下,并没有搏斗以及野兽的足迹。因此他们断定,刚才墓道里的那个黑影,就是黄山。
很可能这个黄山已经苏醒,无意间听到了他们两个人的谈话,于是也跟着他们进了山洞深处,也进入了古墓墓道。可是看他刚才的身手,和那份心理素质,绝不仅仅是一个科考队员这么简单,至于他真实的身份,却无法考证。后来他们也曾经暗地里调查过这个人,人却已经失踪,其他的也没有查出什么结果。
也是由于这个原因,稳妥起见,汤撼东和孔叔决定将发现古墓这件事情,向上面汇报。第二天,部队的支援赶到,把他们二人救了出去,也找到了其他遇难人员的遗体,这件事情后来还上了报纸。
孔叔所讲的这些,跟我们前面的发现,基本全都一一对应了。但是刚才孔叔所讲的一件事情,却让我的后背一阵发凉。
孔叔他们在墓道所遇到那个黑影的经历,和我在古墓中的昏迷后梦到的情景,竟然是一模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