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名学子,李明月其实观感不错,倒不是因为对方给了他吃的,所以不好意思,而是因为对方给了他们吃的这个初衷。
一个人出门在外,不远千里,本身就过得不怎么富裕,但还是能够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略尽绵薄之力,这本身就是很难得的事情。
富人接济穷人不算什么,穷人接济穷人,就不一样了。
黄倾涵说小和尚不算君子,她自己也不算,那这寒门士子,不知道能不能算?
所以对于这学子的问话,李明月并没有要隐瞒的意思,回道:“确实是去镐京,但不是赴考。”
他借着补充道:“我其实不是读书人。”
这学子愕然,不过很快笑着道:“看公子仪态,真的很像读书人。”
他也同样补充道:“比读书人还像读书人。”
李明月一愣,然后笑着道:“我其实也读书,算是半个读书人吧。”
这时候,马背上的黄倾涵问道:“你大老远抛去赴考,就是为了做官?”
这学子一愣,然后点了点头,说道:“富贵虽非吾愿,但家里这么多年供我读书不容易,他们都期望我能出人头地。”
黄倾涵说道:“出人头地的方式很多,不一定非得做官吧。”
这学子点头道:“确实,但父辈们都是这么认为,作为晚辈,自然应当顺应父辈的心愿。”
他苦涩道:“而且目前为止,小生没发现有什么别的事情可以出人头地。”
黄倾涵点了点头,从怀中摸出一根镇尺,丢给这学子,说道:“这个送你了。”
他补充道:“就算是之前你请我们吃东西的酬谢。”
黄倾涵这个举动,直接让前面的净空停下脚步,一脸的匪夷所思。
好歹也是儒家至宝,就这么送人了?你就算不给小僧,也用不着这么糟蹋吧。
王泉也停下脚步,加上李明月,三人都看着那个此刻抱着一方镇尺,却一脸茫然的幸运儿。
马背上的黄倾涵说道:“原本有两方,不过有一方我还有用,等我用完之后,再给你。”
这学子连忙道:“姑娘这东西太贵重了,小生承受不起,而且受之有愧。”
黄倾涵道:“你受得起。”
这学子再次道:“多谢姑娘。”
说完才伸手去拿那方镇尺,上面刻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李明月看着他轻松拿着镇尺,眉头微皱,当初他也尝试着去拿这方镇尺,可当时这方镇尺给他的感觉是他根本承受不起,所以选择了放弃,可现在竟是被这么一个普通人轻松拿着,让他都觉得有些惊奇。
那边小和尚似乎有些忍不住,开口道:“你可知道这镇尺的分量?”
那学子有些茫然的看了手中的镇尺一眼,说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说完这句话,他陷入思索,然后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但表情显得很是慎重。
王泉这时候说道:“什么分量部分量的,拿得起,就是你的。”
小和尚哀叹一声,整个人瞬间有些颓然,然后一脸幽怨的看着马背上的黄倾涵。
王泉嘲讽道:“就你这样的,还想普度众生,也不怕让人笑掉大牙。”
小和尚冷哼道:“要你管。”
王泉笑着摇了摇头,牵着马继续前行,小和尚没有走。
李明月跟着,那学子也跟着,于是小和尚便走在了最后,时不时的唉声叹气。
他这次下山,很大原因便是为了这方镇尺,龙虎山送那位老天师飞升只是其次,可现在这镇尺却被那小丫头就这么送了出去,虽然只送了一半,但剩下一半,他想要,怕是也没可能了。
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方镇尺,因为这方镇尺有个名字,叫“镇天尺”,是儒家七十二圣贤之一的文圣所用,是取自佛门的金刚菩提树炼制而成。
原本这方镇尺跟他其实也没多大关系,但因为他转世之后,生于林木,又在佛门,这东西自然而然就跟他有了牵扯,而且是很深的牵扯,说是本命物也不为过。
可那位儒家文圣偏偏要在这镇尺上刻上这么二十个字,就让这方镇尺成为了非君子不能承载的物件,他一个佛门中人,如何成为儒家君子?说不是那位儒家圣人有意为之,他都不信。
最麻烦的是因为他佛门弟子的身份,不能强求,只能随缘,之所以此行跟着李明月等人,就是想接下这缘分,可现在缘分是结下了,镇尺却没了。
以他的手段,当然可以从黄倾涵手中直接抢过来,更别说那个踩了狗屎运的寒门学子,而且承不承受得住那二十个字,他当然也不在乎,只要使出一些手段,将那二十个字压下甚至抹除也不是没有可能,可他不能,因为他是佛门中人,因为比那二十个字分量更重的,是因果。
不过佛门修行本就讲究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他到时也没怎么往心里去,之所以会有现在的表现,不过是因为孩子心性,说到底,他毕竟只是个少年,真要说起来,年纪还没李明月大。
所以这只是他与黄倾涵的意气之争,一个少年和一个小女孩的意气之争,跟佛门罗汉,儒家文圣没有半毛钱关系。
走了半日,众人进入了一座城池,在入城的时候,前面那些学子不知道因为什么耽搁了,而其余人则是等着,所以李明月等人便正好经过这些学子身边。
有个学子看着跟李明月交谈的寒门学子,阴阳怪气的道:“哟,武子期,这么快就找到新朋友了啊。”
那寒门学子有些尴尬,脸色涨红。
那名学子并没有就此罢休的意思,接着道:“真不是我说你,找也找个家室好一点的嘛,找了个跟你一样的穷鬼,是打算抱团取暖?”
马背上,黄倾涵冷哼道:“真是侮辱了读书人三个字,白读了儒家经典。”
她本就是以一种教训的口吻,因为骑在马背上,又有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自然让人觉得很不舒服,所以这学子便冷声道:“你说什么?有胆再说一遍?”
黄倾涵愕然道:“哟,还想打架?来来来,我倒想看看你这个读书人怎么欺负我这么个小姑娘。”
这时候立马有人上前拉住那学子。
因为马已经前行,所以黄倾涵回头对着那学子做了一个鬼脸,气得那学子满脸通红,一口血差点没当场喷出来。
对于黄倾涵的举动,李明月只有无奈。
那叫武子期的寒门学子似乎没想到这小丫头言辞如此犀利,有些佩服,先前那人,跟他算是同乡同窗,而且这次也是一起结伴进京,只不过因为家世的缘故,这位同乡同窗其实瞧不上他这个寒门学子,这次同行也是无奈之举,之后遇上了别处的学子,那位同窗对他,多多少少有种引以为耻的意思,没少对他冷嘲热讽。
他武子期读书没读出什么大学问,但多少还是读出了一些傲骨,所以才会选择离开这些人,选择跟李明月同行。
所以对于这位同窗,他其实还算了解,很少有人能让他像现在这样吃瘪,不免有些佩服那个小姑娘。
黄倾涵说道:“我可不是为了你,他敢骂李明月就是不行,要不是我骑在马背上,肯定下去打得他满地找牙。”
他看着武子期问道:“你信不信?”
武子期连忙道:“信。”
黄倾涵皱眉道:“你明明不信,却说信,哎,我都有些后悔把那镇尺送给你了。”
一听到这话,小和尚顿时感觉看到了希望,一下就来到黄倾涵身边,嘿嘿笑道:“送给我呗,今后谁敢说李施主坏话,小僧一定打得他满地找牙,不对,是满世界找牙。”
黄倾涵“呵呵”一声。
小和尚顿时一脸苦涩。
武子期已经取出那方镇尺,不过并没有还给黄倾涵,而是显得有些犹豫。
圣人云:“当仁不让。”更何况他很喜欢这方镇尺。
众人在城中停留了一晚,第二天启程上路的时候,并没有看到那群学子,不过武子期却发现李明月不像看起来那么穷,相反的,这个年纪比他还小很多的少年,很有钱,特别有钱。
只不过武子期并没有因此而觉得自己不如李明月,也没有因此就要跟李明月划清界限的意思。
接下来这一路,众人遇上的学子越来越多,有跟武子期一样的寒门学子,食不果腹,也要前往那座京城,有跟之前那些学子一样的,也有不少衣着华贵,带着家仆的,甚至还有带着书童,带着侍女的都有。
同样是读书人,但差距却是天壤之别。
对于一些人来说,进京赴考似乎只是一种形式,对于一些人来说,倒更像是一种享受,而对于很多人来说,则是全部的希望,是不眠不休,不吃不喝,也要争夺过来的荣誉。
金榜题名,对很多人来说,是一辈子的希望,对有些人来说,却可有可无。
人生百态,不过如此。
越是靠近镐京,空气就越是寒冷干燥,而随着越是靠近镐京,李明月的内心越是起伏不定。
他从小长在清源山,从未来过镐京,但此刻却有种近乡情怯的感觉,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里本就该是他的家乡,本就该是生他养他的地方。
这种感觉很奇妙,跟他这次来镐京的目的没有任何关系,跟他进入镐京之后,要做出什么选择也毫无关系。
在这种奇妙的心境下,镐京就这么出现在他的眼中。
那是秋末冬初,是所有学子参加大考的日子,只要过了秋闱,来年开春,就能够进入皇城,接受那位皇帝陛下的御考,然后从此飞黄腾达。
李明月此刻停下脚步,看着那座辉煌的城池,他曾经幻想过无数次这座城池的样子,也幻想过无数次自己见到这座城的感受。
他原本以为自己会很激动,但事实上,他此刻却很平静,无比的平静,平静得就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那座城很大,很繁华,远远看去,就像是一个珠光宝气的大家闺秀,富贵而优雅,恬静而美丽。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今年不知道又要有多少人被挤下桥,淹死在这大考的洪流之中。”这时候,有个声音响起,然后一辆马车缓缓从后方驶来,在马车上前端,有一个华服少年站在马车上,在他腰间,挂着一把刀。
这人李明月认得,确切的说是见过,当初在龙虎山的时候。
这少年叫什么,李明月当然不知道,不过知道他应该是某位藩王的后辈,是唐国李氏的皇亲国戚,只有藩王之子,才会以世子自称。
跟上次相比,这一次他身边带着的人中,多了两名侍女,还有一支看起来战力不俗的精锐骑兵。
这少年很快也发现了李明月,所以眉头不由得清清皱起,然后陷入思索。
他当然知道这群人不好招惹,否则不至于让龙虎山那般对待,而且这群人上了龙虎山之后,那位道教老天师就很快飞升仙界,他回去将这个消息告诉他那位父王之后,他那位父王只是叹息一声,什么也没说。
他如今还记得,父亲当时的表情,那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表情,似期待,又似畏惧,更多的是复杂难明。
他很快抱拳道:“真巧啊,你们也在这里。”
李明月只是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净空则是看着他腰间的那把刀,说道:“哟,换刀了?要不要再试试?”
这少年顿时一脸尴尬,笑着道:“上次是在下有眼不识泰山,得罪之处,还望诸位前辈大人大量,莫要跟在下一般见识。”
他没有以世子自称,以至于说“在下”的时候,显得有些生疏。
净空笑着道:“那就太看得起你自己了。”
这少年越发尴尬,说道:“那在下便不打扰几位前辈了,进了镐京,吃住都算在在下身上,权当是在下为上次的失礼赔罪了。”
小和尚学着王泉的口吻道:“上道。如果有机会,小僧不会客气。”
这队人马走后,又有一群熟人走了过来,正是武子期那位同乡和他那些同伴,以此同时,皇城大开,一支精锐疾驰出城,浩浩荡荡。
一个人出门在外,不远千里,本身就过得不怎么富裕,但还是能够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略尽绵薄之力,这本身就是很难得的事情。
富人接济穷人不算什么,穷人接济穷人,就不一样了。
黄倾涵说小和尚不算君子,她自己也不算,那这寒门士子,不知道能不能算?
所以对于这学子的问话,李明月并没有要隐瞒的意思,回道:“确实是去镐京,但不是赴考。”
他借着补充道:“我其实不是读书人。”
这学子愕然,不过很快笑着道:“看公子仪态,真的很像读书人。”
他也同样补充道:“比读书人还像读书人。”
李明月一愣,然后笑着道:“我其实也读书,算是半个读书人吧。”
这时候,马背上的黄倾涵问道:“你大老远抛去赴考,就是为了做官?”
这学子一愣,然后点了点头,说道:“富贵虽非吾愿,但家里这么多年供我读书不容易,他们都期望我能出人头地。”
黄倾涵说道:“出人头地的方式很多,不一定非得做官吧。”
这学子点头道:“确实,但父辈们都是这么认为,作为晚辈,自然应当顺应父辈的心愿。”
他苦涩道:“而且目前为止,小生没发现有什么别的事情可以出人头地。”
黄倾涵点了点头,从怀中摸出一根镇尺,丢给这学子,说道:“这个送你了。”
他补充道:“就算是之前你请我们吃东西的酬谢。”
黄倾涵这个举动,直接让前面的净空停下脚步,一脸的匪夷所思。
好歹也是儒家至宝,就这么送人了?你就算不给小僧,也用不着这么糟蹋吧。
王泉也停下脚步,加上李明月,三人都看着那个此刻抱着一方镇尺,却一脸茫然的幸运儿。
马背上的黄倾涵说道:“原本有两方,不过有一方我还有用,等我用完之后,再给你。”
这学子连忙道:“姑娘这东西太贵重了,小生承受不起,而且受之有愧。”
黄倾涵道:“你受得起。”
这学子再次道:“多谢姑娘。”
说完才伸手去拿那方镇尺,上面刻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李明月看着他轻松拿着镇尺,眉头微皱,当初他也尝试着去拿这方镇尺,可当时这方镇尺给他的感觉是他根本承受不起,所以选择了放弃,可现在竟是被这么一个普通人轻松拿着,让他都觉得有些惊奇。
那边小和尚似乎有些忍不住,开口道:“你可知道这镇尺的分量?”
那学子有些茫然的看了手中的镇尺一眼,说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说完这句话,他陷入思索,然后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但表情显得很是慎重。
王泉这时候说道:“什么分量部分量的,拿得起,就是你的。”
小和尚哀叹一声,整个人瞬间有些颓然,然后一脸幽怨的看着马背上的黄倾涵。
王泉嘲讽道:“就你这样的,还想普度众生,也不怕让人笑掉大牙。”
小和尚冷哼道:“要你管。”
王泉笑着摇了摇头,牵着马继续前行,小和尚没有走。
李明月跟着,那学子也跟着,于是小和尚便走在了最后,时不时的唉声叹气。
他这次下山,很大原因便是为了这方镇尺,龙虎山送那位老天师飞升只是其次,可现在这镇尺却被那小丫头就这么送了出去,虽然只送了一半,但剩下一半,他想要,怕是也没可能了。
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方镇尺,因为这方镇尺有个名字,叫“镇天尺”,是儒家七十二圣贤之一的文圣所用,是取自佛门的金刚菩提树炼制而成。
原本这方镇尺跟他其实也没多大关系,但因为他转世之后,生于林木,又在佛门,这东西自然而然就跟他有了牵扯,而且是很深的牵扯,说是本命物也不为过。
可那位儒家文圣偏偏要在这镇尺上刻上这么二十个字,就让这方镇尺成为了非君子不能承载的物件,他一个佛门中人,如何成为儒家君子?说不是那位儒家圣人有意为之,他都不信。
最麻烦的是因为他佛门弟子的身份,不能强求,只能随缘,之所以此行跟着李明月等人,就是想接下这缘分,可现在缘分是结下了,镇尺却没了。
以他的手段,当然可以从黄倾涵手中直接抢过来,更别说那个踩了狗屎运的寒门学子,而且承不承受得住那二十个字,他当然也不在乎,只要使出一些手段,将那二十个字压下甚至抹除也不是没有可能,可他不能,因为他是佛门中人,因为比那二十个字分量更重的,是因果。
不过佛门修行本就讲究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他到时也没怎么往心里去,之所以会有现在的表现,不过是因为孩子心性,说到底,他毕竟只是个少年,真要说起来,年纪还没李明月大。
所以这只是他与黄倾涵的意气之争,一个少年和一个小女孩的意气之争,跟佛门罗汉,儒家文圣没有半毛钱关系。
走了半日,众人进入了一座城池,在入城的时候,前面那些学子不知道因为什么耽搁了,而其余人则是等着,所以李明月等人便正好经过这些学子身边。
有个学子看着跟李明月交谈的寒门学子,阴阳怪气的道:“哟,武子期,这么快就找到新朋友了啊。”
那寒门学子有些尴尬,脸色涨红。
那名学子并没有就此罢休的意思,接着道:“真不是我说你,找也找个家室好一点的嘛,找了个跟你一样的穷鬼,是打算抱团取暖?”
马背上,黄倾涵冷哼道:“真是侮辱了读书人三个字,白读了儒家经典。”
她本就是以一种教训的口吻,因为骑在马背上,又有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自然让人觉得很不舒服,所以这学子便冷声道:“你说什么?有胆再说一遍?”
黄倾涵愕然道:“哟,还想打架?来来来,我倒想看看你这个读书人怎么欺负我这么个小姑娘。”
这时候立马有人上前拉住那学子。
因为马已经前行,所以黄倾涵回头对着那学子做了一个鬼脸,气得那学子满脸通红,一口血差点没当场喷出来。
对于黄倾涵的举动,李明月只有无奈。
那叫武子期的寒门学子似乎没想到这小丫头言辞如此犀利,有些佩服,先前那人,跟他算是同乡同窗,而且这次也是一起结伴进京,只不过因为家世的缘故,这位同乡同窗其实瞧不上他这个寒门学子,这次同行也是无奈之举,之后遇上了别处的学子,那位同窗对他,多多少少有种引以为耻的意思,没少对他冷嘲热讽。
他武子期读书没读出什么大学问,但多少还是读出了一些傲骨,所以才会选择离开这些人,选择跟李明月同行。
所以对于这位同窗,他其实还算了解,很少有人能让他像现在这样吃瘪,不免有些佩服那个小姑娘。
黄倾涵说道:“我可不是为了你,他敢骂李明月就是不行,要不是我骑在马背上,肯定下去打得他满地找牙。”
他看着武子期问道:“你信不信?”
武子期连忙道:“信。”
黄倾涵皱眉道:“你明明不信,却说信,哎,我都有些后悔把那镇尺送给你了。”
一听到这话,小和尚顿时感觉看到了希望,一下就来到黄倾涵身边,嘿嘿笑道:“送给我呗,今后谁敢说李施主坏话,小僧一定打得他满地找牙,不对,是满世界找牙。”
黄倾涵“呵呵”一声。
小和尚顿时一脸苦涩。
武子期已经取出那方镇尺,不过并没有还给黄倾涵,而是显得有些犹豫。
圣人云:“当仁不让。”更何况他很喜欢这方镇尺。
众人在城中停留了一晚,第二天启程上路的时候,并没有看到那群学子,不过武子期却发现李明月不像看起来那么穷,相反的,这个年纪比他还小很多的少年,很有钱,特别有钱。
只不过武子期并没有因此而觉得自己不如李明月,也没有因此就要跟李明月划清界限的意思。
接下来这一路,众人遇上的学子越来越多,有跟武子期一样的寒门学子,食不果腹,也要前往那座京城,有跟之前那些学子一样的,也有不少衣着华贵,带着家仆的,甚至还有带着书童,带着侍女的都有。
同样是读书人,但差距却是天壤之别。
对于一些人来说,进京赴考似乎只是一种形式,对于一些人来说,倒更像是一种享受,而对于很多人来说,则是全部的希望,是不眠不休,不吃不喝,也要争夺过来的荣誉。
金榜题名,对很多人来说,是一辈子的希望,对有些人来说,却可有可无。
人生百态,不过如此。
越是靠近镐京,空气就越是寒冷干燥,而随着越是靠近镐京,李明月的内心越是起伏不定。
他从小长在清源山,从未来过镐京,但此刻却有种近乡情怯的感觉,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里本就该是他的家乡,本就该是生他养他的地方。
这种感觉很奇妙,跟他这次来镐京的目的没有任何关系,跟他进入镐京之后,要做出什么选择也毫无关系。
在这种奇妙的心境下,镐京就这么出现在他的眼中。
那是秋末冬初,是所有学子参加大考的日子,只要过了秋闱,来年开春,就能够进入皇城,接受那位皇帝陛下的御考,然后从此飞黄腾达。
李明月此刻停下脚步,看着那座辉煌的城池,他曾经幻想过无数次这座城池的样子,也幻想过无数次自己见到这座城的感受。
他原本以为自己会很激动,但事实上,他此刻却很平静,无比的平静,平静得就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那座城很大,很繁华,远远看去,就像是一个珠光宝气的大家闺秀,富贵而优雅,恬静而美丽。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今年不知道又要有多少人被挤下桥,淹死在这大考的洪流之中。”这时候,有个声音响起,然后一辆马车缓缓从后方驶来,在马车上前端,有一个华服少年站在马车上,在他腰间,挂着一把刀。
这人李明月认得,确切的说是见过,当初在龙虎山的时候。
这少年叫什么,李明月当然不知道,不过知道他应该是某位藩王的后辈,是唐国李氏的皇亲国戚,只有藩王之子,才会以世子自称。
跟上次相比,这一次他身边带着的人中,多了两名侍女,还有一支看起来战力不俗的精锐骑兵。
这少年很快也发现了李明月,所以眉头不由得清清皱起,然后陷入思索。
他当然知道这群人不好招惹,否则不至于让龙虎山那般对待,而且这群人上了龙虎山之后,那位道教老天师就很快飞升仙界,他回去将这个消息告诉他那位父王之后,他那位父王只是叹息一声,什么也没说。
他如今还记得,父亲当时的表情,那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表情,似期待,又似畏惧,更多的是复杂难明。
他很快抱拳道:“真巧啊,你们也在这里。”
李明月只是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净空则是看着他腰间的那把刀,说道:“哟,换刀了?要不要再试试?”
这少年顿时一脸尴尬,笑着道:“上次是在下有眼不识泰山,得罪之处,还望诸位前辈大人大量,莫要跟在下一般见识。”
他没有以世子自称,以至于说“在下”的时候,显得有些生疏。
净空笑着道:“那就太看得起你自己了。”
这少年越发尴尬,说道:“那在下便不打扰几位前辈了,进了镐京,吃住都算在在下身上,权当是在下为上次的失礼赔罪了。”
小和尚学着王泉的口吻道:“上道。如果有机会,小僧不会客气。”
这队人马走后,又有一群熟人走了过来,正是武子期那位同乡和他那些同伴,以此同时,皇城大开,一支精锐疾驰出城,浩浩荡荡。